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

陸承啓知道遼國現在亂成一鍋粥,哪裡顧得www..lā始作俑者便是他自己,沒有遣使過來在陸承啓的意料之中。

就在這時,門外一個禮部十品官匆匆進來,見到馮承平就說道:“馮尚書,遼國遣使已在來長安的路上了!”

陸承啓和馮承平對視一眼,馮承平連忙說道:“什麼時候的事情?”

“今日接到驛站傳信……”說罷,把手中的信件遞給了馮承平。馮承平拆開一看,原來遼國來使,已然在五日前進入了大順境內。揮退了那名十品官,把信遞給陸承啓觀看。

“怎麼這一次來的不是耶律良了?耶律仁先,又是何方神聖?”陸承啓皺着眉頭,凝視着信封上的名字,苦苦地搜尋着記憶中,關於耶律仁先的記憶。

倒是馮承平記得一些,說道:“陛下,這耶律仁先乃是遼國燕王、南府宰相耶律瑰引之子,先前已然官拜南院樞密使,號南院大王。自驛站傳信看,此人不知爲何,又升任于越了……”

這個于越,陸承啓倒是知道的。于越就等同於大順朝的太師太傅太保一類的虛官,但榮耀之高,非尋常官職能比,位於百官之上,是遼國皇帝對功勞最大臣子的一種認可。若追尋于越的出處,便是遼國大於越府的首輔,無具體職掌,所謂“大之極矣,所以沒品。”

“馮尚書,你說遼國派這個于越過來,有什麼企圖?”陸承啓其實心知肚明,不過是明知故問罷了。

就在不久前,奉聖州的飛馬急報才把捷報傳來,想必馮承平是不會知道這個消息的。

果不其然,馮承平也是一陣迷糊:“想必是遼國想與我大順平起平坐吧?”

陸承啓有些好笑:“我大順,甚麼時候不是與遼國平起平坐的?難道說我大順欺壓他遼國一頭不成?不見得吧,朕倒是看到契丹人要凌駕我們大順漢人之上!”

馮承平連忙解釋道:“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先前我大順與遼國,乃是敵對關係。遼國此行,定然是想與我大順罷兵修好,請言邊境榷場之事……”

陸承啓嘆息了一聲,說道:“不可能了……”

馮承平一愣,說道:“敢問陛下,這是爲何?”

“朕於上月,密召樞密使,兌出兵符。密令禁軍統領千里傳旨於奉聖州,奔襲百里於太子山下,灤河行宮前,斃契丹士卒逾五千餘衆……”陸承啓緩緩地說出這句話,直把馮承平聽得驚駭欲死。

“陛……陛下……爲何興動刀兵?”馮承平心若死灰,在他心目中,契丹人如此強大,孱弱的漢人,又如何是他們的對手?

陸承啓把前因後果一說,馮承平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陛下,若是遼國動亂平定,大舉興兵來犯,奈之若何?”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甚麼好怕!”陸承啓淡淡地說道,“莫說契丹人,便是朕,也不會相信一紙條約。那不過是維持現狀,雙方妥協的平衡點罷了。順遼乃世仇,如何能平息刀戈?馮尚書,收起你的僥倖心吧。不管是朕,還是那耶律洪基都清楚,順遼之間,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沒有第二條路可走。花花中原,不管是契丹人,還是先前的匈奴,突厥,哪一個不是虎視眈眈?如此狼子野心,又豈是一紙條約能束縛得了他們的?朕決意趁機偷襲,不過是爲了讓契丹人自己再內亂多些時日罷了。如此一來,朕便可更加從容,更加有把握反攻遼國了!”

馮承平聽了,更是舌撟不下:“陛下不可啊,如此窮兵黷武,非萬民之福!”

陸承啓笑道:“朕自有打算!馮尚書,你該關心的不是這個,而是如何安排這些使臣。對了,那高麗使臣,如同上次一樣,安排在同文館吧!”

馮承平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這……這不太好吧?”

“有甚麼不好?”陸承啓有些驚訝地反問道。

馮承平說道:“高麗說到底,也還是秉承我中原文化的小國,先前也不過是昏了頭才做出那般親者痛,仇者快之事。高麗國王也曾遞過國書,陳述不得已之處,陛下何不體諒一番?若是我大順再如此對待高麗,恐怕高麗與我大順愈行愈遠!”

陸承啓很是好笑,馮承平這等迂腐書生的想法,與朝中主流思想一模一樣,不由地反駁道:“難道不如此對待,高麗就與我大順不漸行漸遠嗎!看看他們,轉投宗主國,還想興兵進犯榆關!要朕體諒他,他王徽何不來體諒體諒一下朕!你莫要再勸,這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高麗乃是喂不飽的白眼狼,朕不會再對高麗同太祖先帝時那般,給他們與其餘小國一般對待,已然是網開一面了……”

馮承平收過高麗的好處,雖然在上次官場整風時都吐了出去,上交給了國庫,可還是忍不住爲高麗說了兩句好話:“陛下,此一時彼一時也。高麗想必是知道錯了,此次來的使臣不是崔介安,而是林哲。不如再爭取一番,說不定高麗會再投向我大順……”

“馮尚書,你這算是異想天開?便是高麗想要認錯,重歸大順藩國,朕也不會同意。如此兩面三刀的國家,值得爭取?給他與其他國家平等對待的地位,都算仁至義盡了,不要再做幻想圖謀其他。若不是遼國大敵當前,朕早就興兵踏平了這等無恥小國!”陸承啓恨恨地說道,雖然早知道高麗棒子不是什麼好貨色,但被他們從背後狠狠地插上一刀,陸承啓至今仍耿耿於懷。

馮承平聽得這話,知道高麗這回算是完了。好整不整,剛好踩中小皇帝的痛處,如何讓小皇帝放下戒心?

陸承啓頓了頓,繼續說道:“既然今年來慶賀的國家如此之多,那回贈賀禮也增多一些吧,每個國家一視同仁,不得超過兩百貫。一如去年那般,多用了的錢銀,你馮尚書自己填補上虧空。”

陸承啓丟下這句話後,拂袖出了禮部衙門。只留下苦笑不已的馮承平,心道:“這個禮部尚書,真個是不好當!”

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四百五十二章:定計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五百章:又例朝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七百七十九章:七夕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627章:制科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七百六十八章:老天真會開玩笑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627章:制科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638章:省元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二百五十八章:翻江龍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
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四百五十二章:定計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五百章:又例朝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七百七十九章:七夕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627章:制科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七百六十八章:老天真會開玩笑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627章:制科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638章:省元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二百五十八章:翻江龍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