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

順了沈括的意,也顧全了蘇頌和唐勳的面子,這是雙贏的事情,陸承啓還是很樂意做的。沈括聽了這句話,也順驢下坡地說道:“陛下,且看這後裝火炮的優勢,不過是裝填快而已。這三門火炮,應當是蘇監正和唐侍郎竭盡全力鑄出來的火炮,卻仍不能解決漏氣的問題。臣愚鈍,竊以爲這樣的想法是正確的。只是蘇監正和唐侍郎當局者迷,尚未想到一個笨法子而已。”

唐勳和蘇頌對望了兩眼,並沒有阻止沈括說下去。陸承啓曾說過,學術的問題,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要想科技進步,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就要集思廣益,共同尋找辦法了。

陸承啓示意沈括繼續說下去,沈括得到了小皇帝的認同,也大膽地說道:“後裝炮門這個想法,以臣愚見,是非常好的設想。只是漏氣這個問題過於嚴重,才被兩位棄之腦後罷了。要是解決了漏氣的問題,豈不是又得一門犀利火炮?”

陸承啓來了興致,他始終認爲一門火炮,射速的快慢,直接影響戰場的走向。開花彈不難,陸承啓腦子裡就有幾個方案,可射速的問題就不是他能解決的了,當即說道:“沈卿,繼續往下說。”

沈括點了點頭,說道:“陛下,臣有個笨法子,也是根據蘇監正和唐侍郎的思路而來的……”

見沈括像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賣唱女子一樣,陸承啓恨不得賞他一個爆慄,心道:“你丫的,有什麼想法就說啊,這是在吊我胃口麼?”

好在沈括見到他臉上的不快,連忙說道:“……臣認爲,如果像洪祥式步槍一樣,給這門火炮配上一個子彈就好了。發射炮彈之時,只需把這個子彈裝入炮門之中,點火既能發炮……”

沈括這番話。讓在場的人都聽得糊里糊塗的,不知所云。沈括見他們都不理解,急得在一門後裝火炮上指手劃腳地說道:“陛下請看,就是把這裡掏空。然後再另外造一顆子彈,裡面裝着黑、火藥和炮彈,要發射炮彈的時候,把子彈裝入,點火就行了……”

陸承啓到底是有超過他們近千年知識的人。聽了沈括的描述,他似乎明白了沈括的想法。這個辦法似曾相識,不知道在哪裡見過而已。

只是蘇頌和唐勳就沒有陸承啓這麼好的理解能力,仍然是一頭霧水,不知沈括到底在說什麼。陸承啓見他們兩眼迷茫的模樣,便知他們沒有明白過來,便說道:“沈卿,你的畫功如何?不如拿來筆墨紙硯,畫出你的想法,這樣不就一目瞭然了嗎?”

沈括正愁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聽得陸承啓這麼一說,大喜過望,當即說道:“請陛下稍等片刻,臣這就去畫出設計圖。”

陸承啓點了點頭,沈括也不耽擱,徑直走出了試射場。沈括前腳剛離開,後腳那兩個個測量射程學徒便迴轉了。騎着馬的學徒翻身下馬,深深躬身說道:“陛下,我們粗略測出,這一炮打出了九里地。若是再加大火藥的量。用更重的炮彈,應當能打出十二里地……”

陸承啓吃了一驚,他隱隱記得後世在虎門旅遊的時候,聽導遊說過虎門炮臺上的仿製紅夷大炮。最大的射程也是和這門火炮差不多,甚至還有所不如。這麼說來,這門不計錢銀造出來的火炮,已經擁有了一流的性能。若是能配上開花彈,再提高一下射速的話,那簡直是戰爭利器啊!後世把大炮成爲戰爭之神。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幾百門大炮一起發射,幾百枚炮彈同時在一個狹小的區域裡面爆炸,哪裡是活人能存活下來的?陸承啓記得德國某個軍事家的名言:“用無限的暴力殲滅敵人的戰鬥力,爲達此目的,惟有機動力與火力綜合之衝力。”

在絕對的火力面前,任何的抵擋都顯得很蒼白,很無力。這無關殘不殘忍的問題,難道讓敵人衝上來把你殺死就不殘忍了嗎?

火藥武器的出現,必定是冷兵器的退出戰爭帷幕。這是歷史的進程,在更有效的殺人利器面前,冷兵器已經跟不上潮流的發展了。而恰好在這個時候,大順的冷兵器也發展到了巔峰,弓弩的射程已經接近了極限。要想以兵器之利繼續抗衡遊牧民族的機動性,唯有進一步發展。

陸承啓出現,也填補了原來歷史進程的缺陷。由他一手主導的黑、火藥武器研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要是火炮再完成的話,那麼契丹人、女真人,還有尚未形成的蒙古人,拿什麼抵擋漢人?

見到陸承啓驚訝後,若有所思的模樣,蘇頌和唐勳那顆被屢屢打擊的心,才恢復了一點自信。

“沒想到這火炮的射程竟如此驚人,蘇卿和唐卿,你們功不可沒啊!”陸承啓由衷地嘆道,他現在也總算明白了,爲何紅夷大炮能在原來的歷史中流行三四百年,原因就在射程上!

ωωω⊙тTkan⊙¢ o

這類型的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優點,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爲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若是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

依照中國歷史的特性,在沒有了明顯敵人的時候,武器什麼都停止了發展進城。以至於後來虎門炮戰,虎門要塞上,居然還是這種大炮。即便調到最大射程,還不及英國人的阿姆斯特朗炮!陸承啓在重生前到虎門旅遊的時候,聽到這則沉重的歷史,不由地義憤填膺,心中悶氣難平。

可中國的歷史就是這樣,偏向於建城防守。而這種沉重的大炮,非常符合守城的要求,深受中國人的青睞,以至於三百多年來除了越造越重之外,並沒有什麼進步可言。到了後世的清朝道光年間,英國人都用上了後裝線膛炮了,虎門要塞上還是這種紅夷大炮,相較之下,讓每個心懷祖國的中國人都憤憤難平!

聽得陸承啓的稱讚,蘇頌和唐勳異口同聲地說道:“此乃陛下遠見所致,臣等並無甚麼功勞,不過是把陛下的想法付諸實現罷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四百五十二章:定計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十七章:內閣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三百九十章:蕭胡睹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三百九十七章:孤臣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八百六十六章:寇邊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638章:省元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二章:失魂症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
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四百五十二章:定計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十七章:內閣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三百九十章:蕭胡睹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三百九十七章:孤臣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八百六十六章:寇邊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638章:省元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二章:失魂症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