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

聽得王韶這般說,陸承啓哈哈大笑,說道:“王統領,這步槍可不是鞭炮,拿來嚇唬夷蠻的。它可是一杆真正的殺人利器,若是能連發,就真正的天下無敵了!”

沈括皺眉,說道:“陛下,微臣以爲,這步槍雖然威力奇大,可射程不遠。就算可以連發,也不一定比得過夷蠻的弓箭啊!”

陸承啓擺了擺手,說道:“弓箭一道,已經發展幾近巔峰,哪怕再厲害,也不過如此了。可**的威力,你們才稍稍明白,就敢下此定論,是不是有違科學之道?科學之道,在於敢於質疑,敢於創新,敢於爲人先,你們都忘了嗎?更何況,這不過是一隻試驗槍,尚未定型,性能也沒有更好地開發出來,你怎麼就下結論了?”

沈括被陸承啓教訓了一番,不服地辯解道:“陛下,製作一杆步槍所耗錢銀,比製造弓箭花費大得多,如此浪費錢銀,我大順軍隊足以再擴軍幾萬人了。”

陸承啓還是感嘆了一番古人對已有見識的固執己見,耐心解釋道:“沈卿,王統領乃領軍之人,他精通練兵之道,朕就練兵之道跟你說說,爲何要花大錢製造步槍。訓練一個弓箭手,需要一定的臂力和天賦,一名弓箭手自訓練起,起碼一年才能上得了戰場。可步槍,無需多少臂力,孩童亦能憑此擊倒壯漢。且訓練時日,不超過三個月。夷蠻強的地方在於騎兵犀利可全民皆兵,若朕有十萬杆步槍,稍加訓練便有十萬精兵。哪怕三個換一個,對上夷蠻,也是我們大順賺了。夷蠻纔多少人口?再說了,若步槍射程提上去,達到弓箭的一百五十步,甚至兩百步,三百步,那時候,還怕夷蠻的騎兵嗎?”

沈括被陸承啓的話震驚了,他沒想過這方面的問題。王韶沉思了一番,說道:“若是那步槍真如陛下所說,實乃神器也。末將也探究過爲何契丹人這般強大,源於他們平時爲民,戰時爲兵。若我大順有了步槍,三月即能成軍,又何懼契丹?”

陸承啓點了點頭,說道:“就是這個道理。但步槍好壞,還得倚靠你們的大力研究,否則一切都是鏡花水月而已。”

說話間,三人已經來到了試驗場。蘇頌正在讓人試槍,他在一旁記錄着數據。陸承啓到來之後,試槍立馬停止了,怕誤傷了陸承啓。

陸承啓不以爲意,叫人拿過在這異時空中,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步槍,瞧着上面用上好桃木製作的槍身,烏黑錚亮的槍管,精心打磨的槍托,每一個地方,都讓陸承啓愛不釋手。

這支步槍,採用的是陸承啓親自設計的撞擊式燧發槍,彈藥是由輪轉彈夾後裝,通過拉桿的方式,將預先用紙包好的子彈上膛,再勾動扳機,就能發出子彈。這與其說是步槍,還不如說這是加大號的**。如果是按照歷史進程,則應該是先有火繩槍,纔有燧發槍,再到無煙**的。可陸承啓作爲重生人士,自然知道哪怕是燧發槍,在現在也能一步到位做出來,又何必捨近求遠呢?

這支步槍唯一遺憾的是,蘇頌認爲刻劃膛線並不能提高射程,於是便沒有刻上膛線。而這個時代沒有機牀,刻劃膛線也是很困難的事情。需要工匠用鑽刀,一刀刀刻劃,一點點打磨拋光,纔算製成一條槍管,耗時而費力。

子彈是預先用紙包好的**,主要殺傷力在於紙包裡面的鉛彈。這個年代鉛的產量極低,鉛也是貴重金屬,哪怕是全國的開採量都不高。其實中國的鉛蘊藏量不低,只是開採不力而已。要是陸承啓一聲令下大量生產子彈,那麼鉛產量肯定會提上來。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只是又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礦工的血汗而已。

陸承啓來不及感嘆,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拉動拉桿,將子彈上膛之後,通過準星瞄準,八十步外的一個靶子,屏住呼吸之後,扣動了扳機。

“嘭!!!”

一聲巨響從步槍槍管裡面發出,隨着一股黑煙冒出,伴着一陣火光出現,子彈以肉眼見不到的速度,呼嘯着飛了出去。

“啪!!!”

一聲輕響過後,八十步外巨大的木靶子裡面,嵌入了一枚已經形變的鉛子。接着,陸承啓再次用左手拉動拉桿,機輪轉動,將子彈送入槍膛後,不到十秒鐘,再次發射了一顆子彈。

不到十秒時間連發兩槍,堪比連珠箭的神技,驚得王韶嘴巴張的大大的,說不出話來。將子彈退出彈夾之後,陸承啓把步槍交給蘇頌,命人擡來靶子,衆人看到鉛子嵌入厚木板三寸之多,雖然準頭不高,但威力奇大。若是射在沒有鐵甲防護的契丹騎兵身上,肯定能造成大量傷害。

戰場上有一句經驗之言:“寧捱三箭,不捱一刀;寧捱三刀,不捱一槍。”這說明了,戰場上弓箭的殺傷力其實並沒有這麼強。只要不射中要害,一般是死不了人的。若是給長槍捅一下,以古代的醫療技術來說,哪怕是不在要害部位的貫穿傷,大量失血的情況下也等於沒救。而步槍的打擊,就相當於一把木槍在遠程打擊,同樣是貫穿傷,只是傷口小了點而已。可以這時候的醫療技術,這種傷打在上身,也是死路一條。

陸承啓開了兩槍,找回了高中軍訓時候打槍的感覺,可他還是感覺到這步槍的不足之處。首先,作爲後裝槍,這槓步槍的密封性並不好,有點漏氣的感覺,導致威力不足。長久以往,恐怕會炸膛。再者,沒有刻劃膛線,精準度堪憂。

陸承啓把這兩個缺點說出來之後,蘇頌和沈括陷入了沉思之中。而在一旁記錄數據的唐勳說道:“陛下,臣等亦在製造陛下所說的膛線槍,預計後日便能出來。陛下所說的密封性,臣等也有一個想法,也一併在膛線槍上用,陛下以爲如何?”

陸承啓點了點頭,說道:“你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找到一杆性能優越的步槍,可供實戰的。遲一點定型量產也沒關係,主要是步槍射程,精度要好,不然朕浪費這麼多錢銀,對戶部也說不過去。”

又詢問了一番鍊鋼中的問題,陸承啓便和王韶告辭出來了。路上,陸承啓問王韶道:“王統領,對於步槍,你怎麼看?”

王韶嘆道:“陛下巧思,實乃天人。若這等步槍再遠八十步或一百步,臣敢說,契丹騎兵不足爲懼也!”

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三百九十章:蕭胡睹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四百八十五章:臘八時節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六百六十八章:榷酒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四百九十四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上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
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三百九十章:蕭胡睹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四百八十五章:臘八時節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六百六十八章:榷酒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四百九十四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上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