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刑部策問

刑部衙門,是離皇宮最遠的,古人害怕刑部的不祥氣息,壞了風水,於是便把刑部隔得遠遠的。這也苦了陸承啓,他出行從來不靠畜力或轎子,都靠雙腿走路,走了半天,才堪堪看到刑部的匾額。

相比其他幾部衙門的車水馬龍,刑部衙門顯得冷清多了。門口那個瑞獸獬豸,陸承啓是認得的,上中學歷史課的時候,他特地找了獬豸的資料,對這個能辨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的神獸有種特別的好感。

原本刑部也是一個油水十足的衙門,正所謂衙門八字開,沒錢有理莫進來,就是講的這個。可週延華上任以來,正直之風一掃,刑部衙門裡面誰敢伸手?再加上陸承啓創建的監察司,沒準你今晚收了銀子,明日你便鋃鐺下獄了。

王彥宸見到了刑部衙門,才稍稍鬆了口氣。那晚的刺殺,弄得他狼狽不堪,現在都有點草木皆兵的神經質了。在加強了侍衛力量之後,王彥宸才稍稍定了心。

陸承啓一馬當先,走入刑部衙門之中,卻見周延華正在辦事,他也不打擾,在一旁觀察。在這裡要說說大順朝的刑部,與歷史上的刑部職能又有所不同。

歷史上的刑部,要和大理寺同掌刑律,刑部審理的是普通刑事訴訟,大理寺審理重大案件。可大順朝開國太子陸雲認爲,刑部職能太小,不能體現一部之威,便把職能調換了過來,刑部審理重大案件,且有能力複查大理寺所辦所有案件,對皇上負責。大理寺審理一般訴訟,包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大理寺有權力,根據刑法不足,提出修改法律,而刑部無權。這樣一來,把司法權分散開來,立法權屬於大理寺,加重了大理寺的權柄;最高法院是刑部,審查天下大小案件,只要皇上認爲此案不妥,需要重辦,刑部便要複查了。這也是封建時代的侷限性,哪怕再好的制度,也有制約。

先前刑部油水之所以足,是因爲刑部尚書只要在皇帝面前吹吹風,便能促使一件案子重審,而重審的主官恰巧就是刑部尚書。只要打點夠了,哪裡還有案件翻不過來?

陸承啓在思索着這一制度合不合理的時候,周延華終於辦完事情了,前來迎接道:“臣不知陛下親臨,有失遠迎,望陛下恕罪。”

陸承啓笑道:“國丈言重了。國丈以工作爲重,朕開心還來不及,哪裡會責怪於你。不知道國丈忙的是哪一件事?”

周延華正色道:“陛下,臣剛剛在翻查舊案,發現錯案、冤案衆多,望陛下重啓審理,以還天下冤屈清白。”

陸承啓點了點頭,沒有表態,只是說道:“國丈又如何知道是冤屈案件?”

周延華愣了一下,拿起一張蓋過大理寺印章的案子,指着用硃筆圈出來的地方,說道:“此案,乃謀殺親夫案。此案疑點重重,陳李氏嬌小一女子,如何殺得了身高七尺的丈夫?所用兇器居然是一把簪子,實在讓人費解。更何況沒有人證,只有物證。狀告人乃她小叔,結案後陳李氏一家良田五十畝盡歸她小叔,陳李氏卻鋃鐺入獄,不久含冤死在大獄。留下一雙兒女,整日被叔叔虐待,這天理何在?”

陸承啓聽聞,也義憤填膺,說道:“世間竟有此惡人,天理難容!但口說無憑,需要證據才能翻案,否則不能堵住天下悠悠衆口。朕有一法,讓監察司在民間走訪,蒐羅證據,以便刑部翻案,國丈以爲如何?”

年僅四十有五的周延華正值壯年,還想做出一番事業,哪裡不知道陸承啓的意思?其實也就是三權分立的小把戲,大理寺有立法權,監察司有逮捕權,刑部有審覈權,三個部門隸屬不同管轄,自然能讓冤假錯案減少到最低程度。如果還有人能買通三家部門,那陸承啓也沒話可說了,只能說這人手段太厲害。

周延華不在乎手中權力的大小,此人有着高尚的節操,爲的是身後留個美名。這種人,其實所求更大,但陸承啓樂得幫他,塑造成這個異時空的包青天。

兩人再次合計,把許多漏洞都堵上了,陸承啓纔回到皇宮之中,連夜寫下聖旨。他沒想到,監察司也因此更加龐大了,隱隱有成爲第二個錦衣衛的意思。

不過陸承啓還是非常謹慎,限制了監察司的逮捕權,唯有刑部出具證明,或陸承啓下旨,他們纔有權拿人。不然,監察司就像一頭放出牢籠的老虎,四處咬人了。

陸承啓知道,權力是好,但要關在籠子裡,肆意氾濫的話,只會危及百姓。百姓被逼慘了,那就只有起來反抗了。其實中國的百姓是最善良的,只要有一碗飯,他們就不會造反。你看看歷史上所有的起義,哪一次大起義的背景不是朝廷弄得天怒人怨,百姓走投無路?

在填飽肚子面前,什麼仁義道德,都是鏡花水月,不堪一擊。正所謂“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沒有水的舟,再快也跑不了。

陸承啓知道這個道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減少冤假錯案,平息民憤。而他更大的圖謀,則是抑制兼併土地,這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事情,他不敢妄動。唯有慢慢佈置力量,徐徐圖之,到了一定時候,才一舉發難。

中國所有王朝,大都是滅亡於土地兼併。周朝井田制崩壞,漢末世家兼併土地,宋代也是貪官遍地,貪來的錢財都轉化成了土地,裡面有多少巧取豪奪,誰能數得清?明代更不用說,天下農民走投無路,流寇遍地;清末其實也一樣,就算沒有外國勢力干預,清政府其實也撐不了多久的。

土地,糧食,是民生根本,若想不滅朝,不亡國,唯有抑制兼併,把錢財引入更合理的地方去。陸承啓思來想去,唯有商業纔能有如此大的能量。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馬克思也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這句話很**,但也很現實,它是商業的寫照。如果激發了資本主義,大順朝還會不會重蹈覆轍,成爲衆多王朝中,滅亡的一個?陸承啓思索了很久,很久……

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三十七章:遇刺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五百章:又例朝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二章:失魂症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五百五十四章:是愧疚還是愛戀?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
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三十七章:遇刺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五百章:又例朝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二章:失魂症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五百五十四章:是愧疚還是愛戀?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