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

角色轉變的陸承啓很快便適應了皇帝這個角色,在“養傷”的這段時日,他幾乎都悶在御書房裡,查閱着史籍和地圖,試圖尋找他究竟是不是在地球之上。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些古籍之上,他知曉了歷史,不一樣的歷史。

在這個時空裡,一樣有着燦爛的華夏文明,一樣有着夏商周,以及諸子百家。秦朝一樣是那麼強盛,漢朝也一樣威震大漠。

但在晉朝之後,歷史突然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孱弱的東晉是被一個叫公孫霸筍的人乘勢而起滅國,由此創建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國號“蒼”,不過對外卻自稱爲蒼瀾,意爲如同白雲一樣無邊無際的國家。

史書記載,公孫霸筍是漢胡混血,但卻雄才大略,他創立的蒼瀾帝國,哪怕外族侵略,也一樣屹立不倒,綿延了四百多年之久。

陸承啓暗暗吃驚,這蒼瀾帝國居然堪比漢朝,而漢朝還分西漢東漢,可蒼瀾帝國卻從來沒有分裂過。只是末代皇帝公孫雄太過於殘暴不仁,惹得民怨四起,才令陸家有機可乘,取而代之。

其實蒼瀾帝國本不該亡,卻因爲公孫雄剛愎自用,把一些忠臣殺的殺,貶的貶,流放的流放,以至於朝政被一**臣把持,十餘年下來,本來就風雨飄搖的蒼瀾帝國,終於在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中,淹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之中。

而世家之中,實力最爲雄厚的陸家,卻早已在暗中操練兵馬。在公孫雄志大才疏,想御駕親征一舉蕩平農民起義,卻不料兵敗身死之時,憑着五千兵馬入京,控制了京都,奠定了大順朝的根基。

其後,皇太子陸雲率軍出征,一面以政策安撫民衆,一面以精兵掃蕩起義部隊,終於在滇藏交界之處,把起義軍擊潰收編,自此大順朝國內便無戰事。

陸承啓看完完全與記憶不一樣的歷史,心中不由的一陣黯然。由於蒼瀾帝國重武輕文,極大的壓制了文人,才使得像李白、杜甫那樣的大文豪大詩人全都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前朝文籍流傳寥寥無幾。武功卻恰恰相反,即便是現在,都是武風興盛,持刀劍傷人之事屢禁不止。

如此一個缺乏精神根基的帝國,也能綿延四百餘年,完全顛覆了陸承啓的想象,也給他留下了一個極大的爛攤子。

好在大順朝不再啓用“九品中正制”,以科舉取士,才勉強喚醒了幾乎停滯不前的文化,可朝廷卻明文規定,不準議論朝事,這極大打擊了百姓讀書的熱忱,就算是讀書,也只爲一個官身而去。久而久之,朝廷裡哪有什麼賢才,全都是眼高手低,明明什麼都不會,卻在指手劃腳的大貪官。就算大順朝根基再好,長久以往,哪裡還能撐得住!

這些貪官污吏,官官相護,辦事能力一點都欠奉,要銀子的手段卻十分高明,一個個尸位素餐,如果扒了衣服,分明就是一條條大蛀蟲。

陸承啓想到了糜爛的朝政,不由得十分氣憤。可他現在卻毫無辦法,一來,他沒權,二來,他沒錢,三來,他手上只有兵權。

想到這,陸承啓心中泛起了一個念頭:“對了,兵權!”

他心中慢慢形成了一個計劃,如何運用兵權奪取政權。自古以來,拳頭大的纔是老大,他就不信,什麼狗屁楊太師能比得過他這個皇帝。

錢可能沒有楊太師多,可是他是皇帝,名義上掌握着權力,自然能讓一些熱衷權力的人趨之若鶩,爲他賣命。到時候,楊太師用什麼和他爭?

陸承啓有一種深深的危機感,如果不把兵權攥在手裡,恐怕他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雖然陸家正統的地位已經深入人心,可他知道,一些世家想要顛覆皇權,雖然不像以前那麼簡單,可幾個同時出現,陸家的地位肯定是岌岌可危。

其實陸承啓本來沒什麼雄心壯志,畢竟在前世,現實已經一次次打擊了他的理想。可這一世,陸承啓成了皇帝,難道還要像以前那般妥協嗎?

“不,我是皇帝,我的意志沒有人能違抗!”

陸承啓心底發出了今世的吶喊,他決意要做一個堪比劉徹,李世民的千古一帝!

慢慢平復了激動心情之後,陸承啓開始運用他穿越的優勢,思索未來。按照時間推算,他現在所處的時間,應該是北宋年間,北宋年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無非是燕雲十六州奪不回來,西夏,吐番,契丹,包圍着整個宋朝。可這個時代不一樣,燕雲十六州在雄才大略的大順朝第二個皇帝文宗的運籌帷幄下,不僅奪了回來,還把契丹人趕到了瀚海之北。可當大順朝內部腐朽的時候,草原人又再一次叩邊關,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而西夏、吐番在這個時空根本不存在,唯一需要警惕的是來自草原上的餓狼。陸承啓不會忘記,滅了北宋的女真人,滅了南宋的是蒙古人。

既然來到了不一樣的時空,那他絕對不會再讓歷史重演。犯我天威者,雖遠必誅!堂堂中華,應讓四方來賀!

就在陸承啓的思緒越飄越遠的時候,御書房的門被輕輕的打開了,發出“吱呀”一聲,驚醒了沉思的陸承啓,他擡眼望去,一個婀娜多姿的身影映入眼簾。

他心中泛起溫暖:“梓童,怎麼這麼有空,來看朕啊?”

來人正是他的皇后,周芷若。

周芷若輕移蓮步,端着一碗稀飯,嗔怪道:“皇上,就算是爲了朝政,也該吃飯啊。若是再次病倒,可如何是好?”

陸承啓微微一笑,說道:“朕在思考一些東西,未曾注意。下不爲例,可好?”

周芷若看着陸承啓喝着稀飯,絕世容顏上露出了笑容:“皇上可是金口玉言,說過的話就是聖旨,可不能不作數!”

陸承啓一把攬過周芷若的嬌軀,柔聲說道:“朕一定遵守!”

周芷若心虛地看了看後面跟着的宮女,細聲說道:“皇上,這可是在御書房!就是要……也要等到晚上啊……”

她的聲音如同蚊吶,若不是陸承啓貼得近,還不一定聽得見,不由哈哈一笑:“梓童,你紅着臉,真好看!”

周芷若害羞不過,掙脫了他的狼爪,逃也似的跑出了御書房。她感覺心跳的很快,臉上就像發燒一樣,而陸承啓好像還不肯放過她,不停地大笑着,讓她跑得更快了些。

陸承啓聞着手上的餘香,收斂了笑聲,心中暗道:“既然當了皇帝,就要做一些事情吧,也算是爲了華夏民族!”

想到這,他的眼神一變,變得無比堅毅,他知道,若是奪權失敗,今後他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想到這,他大喊一聲:“來人啊!”

不多時,一個小太監快步躬身而入,說道:“皇上,有什麼吩咐?”

陸承啓想了想,按照看過的電視劇,結合起點yy書,緩聲說道:“傳朕口諭,命御前侍衛長速來見朕!”

小太監不敢怠慢,說道:“遵命!”旋即躬着身子,退出了御書房。

大約等了一刻鐘,一個魁梧的身影闖進了御書房,雷鳴般的聲音把正在看書的陸承啓嚇了一跳:“御前侍衛長,許景淳參見聖上!”

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一百零七章:馳道設想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一百八十二章:歡喜的盧胖子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六百八十一章:調解不易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八百七十一章:女真服軟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
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一百零七章:馳道設想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一百八十二章:歡喜的盧胖子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六百八十一章:調解不易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八百七十一章:女真服軟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