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

這個道理,陸承啓又何嘗不知道?大運河的開鑿,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難以算計。李誡憑着這麼一點,便竭力反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可對於運河的好處,所有明眼人都哼看得到。可開鑿大運河,總是阻力重重,每一個官員不跳出來反對一下,好像就不是認真辦事的臣子一樣。或許也有像李誡這樣從大局考慮的官員,但大多數人都只是爲了反對而反對的,以至於歷代君王想要開鑿運河都寸步難行。若不是有魄力的帝王,恐怕這個念頭一起,就偃旗息鼓了。

當然了,陸承啓不會這麼輕易放棄的。大運河在他的佈局之中,地位僅次於馳道和海貿。海貿還好說,畢竟先前早已有商人憑藉着海貿,撈到了第一桶金。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然會有第二個。大順的海貿歷來都是自發形成的,規模也不小。陸承啓設置船舶司,也不過是讓海貿變得更加規範罷了。

馳道一事,也已經有了眉目。好東西不怕沒有人賞識,陸承啓堅信,不久之後,這些個商人,恐怕得求他鋪設更長的馳道了。

可大運河,這是文官&#;最敏感的神經,陸承啓一向不敢貿然拋出這個,不然的話,一次例朝,便能使得這些文官集體炸鍋,討伐之聲肯定能把陸承啓給淹沒了。所以這個想法,只能拿出來與算是心腹李誡分享。但不出意料的,李誡堅決反對了。

陸承啓心中嘆了一聲,嘴上卻說道:“李卿不要忙着否定,朕只想問你,若能鑿通這條運河,可是利國利民之舉?”

李誡一愣,他仔細地思索了一番,良久才說道:“回陛下,此舉確實利國利民,不僅能運送糧草至邊境。也能運送兵力,確保幽雲十六州安然無恙,實乃大功一件。”

陸承啓笑道:“李卿果然大才。不過在朕看來,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運河之利。尚在調運各地物資,不至於北邊饑荒,南邊稻穀滿倉。”

李誡也不是傻子,陸承啓想做什麼,他也是知道一點的。說了這麼多。還不是爲了商業鋪路嗎!這個小皇帝一旦親自掌權之後,不遺餘力地推動商業的發展,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起碼歲入三千萬貫的國庫,現在已經逼近九千萬貫了。商稅開啓,算得上是小皇帝眼光卓絕,神來之筆。自此,大順再無財政之憂。

可商人對社會的破壞性,卻是李誡這個傳統的儒士所不能接受的。畢竟歷朝歷代都極力扭曲商人的形象,好似把經商之人說得十惡不赦那樣。首先商人重利輕別離,在古代。朋友分別也不知道下一次再見是什麼時候,或許再也見不到面了。在通訊很是落後的古人,往往只能靠着鴻雁傳訊,稍慰音訊而已。可商人說走就走,追逐錢財利益,難免會被其他行業所瞧不起。

而這時候,統治者往往採取愚民策略,希望百姓在固定的範圍內生活,最好至死都不要離開。商人卻要行遍千山萬水,這在統治者看來。是一種不穩定因素,堅決不能褒揚,否則就會人人效仿。甚至於在春秋以後,商人&#;被看作是“禮崩樂壞”的部分原因。社會思想就此定型。從此,商人在輿論上就沒有翻身過,因爲掌握輿論的,往往是讀書人,他&#;用筆做刀,狠狠地削了一番商人的名聲。因爲這些做了高官的讀書人。便完成了階級的轉變,從貧苦人士搖身一變成了地主。地主最怕什麼?就是商業對小農經濟的破壞!這兩者從來都是敵對關係,要是能互相通融了,那纔是怪事哩!

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李誡自然對商人沒什麼好感。雖然對大運河的反對,是出於公心,可也明白,陸承啓這麼做,是爲了提升經濟。所以即便陸承啓的道理再大,李誡也還是持反對意見:“陛下,臣還是不能苟同。運河開鑿,所費民力甚巨,我大順百姓尚不能飽食,若強徵徭役,恐生異變……”

陸承啓早有應對辦法:“若朕不徵徭役,使用僱傭制度,以錢銀爲報酬,依李卿所見,此計如何?”

僱用民工,在後世屢見不鮮,爲的就是釋放多餘的勞動力,不要聚集在狹窄的土地上。可這樣的事情,李誡卻是聞所未聞,自然不好回答:“陛下所言,臣不敢妄自猜測。僱傭農戶,或許能行,可此例一開,今後再無可能徵徭役,望陛下三思。”

陸承啓笑道:“地主也能僱傭長工、短工,朕爲何不行?李卿,朕只問你,若運河開鑿完畢,黃河水患,能減輕否?”

聞言,李誡立即開始在腦袋裡面推演起來,發現若進行分流的話,確實能讓黃河減少決口的可能性。

陸承啓也不打擾他,讓他自己一個人慢慢推算。

過得盞茶時間,李誡說道:“陛下,臣認爲,若開鑿運河,確實能使得黃河水流減少。只是我大順各地高地不同,開鑿難度可想而知。再者,黃河水流減少,若是連續暴雨,也還是會決口。此事耗費民力甚巨,結果又無法精確推算,臣還是不贊同!”

陸承啓苦笑一聲,總不能跟李誡說,這個是經過後世證明的,把黃河中下游河道改得平緩一些,再進行分流,能極大地減少黃河水患吧?

此刻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道理說通給李誡聽。

陸承啓是學文科的,對於地理,也還算精通。想到這,他立即取來紙筆,在宣紙上畫了一張構想示意圖,讓李誡近前觀看。

李誡也是畫圖大師,見陸承啓雖然筆力稚嫩,卻也能看得明白,也不敢妄加評論。非議帝皇的畫功,這可是取死之道啊!李誡雖然老實,也不是笨蛋。

陸承啓一邊畫,一邊把後世總結出來的治理黃河的經驗說了出來:“黃河之所以被稱作黃河,李卿自然是知道來歷的。大抵是因爲黃河之水異常渾濁,夾雜大量泥沙之故。李卿可認同這個說法?”(。),

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629章:長安轟動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五百三十三章:順藤摸瓜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點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二百七十二章:造船爭議第六十一章:拉膛線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
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629章:長安轟動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五百三十三章:順藤摸瓜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點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二百七十二章:造船爭議第六十一章:拉膛線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