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

王安石倒是沒想太多,王雱饒有興致地問道:“叔父是如何得知其中辛密?”

王安國嘆息了一聲,說道:“我有一個老朋友,也是楊太師的門生。可惜他不入太師法眼,前不久還在太平州當塗縣主簿,現在做了縣令了。可憐他已至不惑之年,方纔主掌一縣。雖不曾入了朋黨之中,亦知曉不少內情。楊太師自範相被貶後,一直擔任宰輔,已然十多年了。便是先帝,都忌憚他權勢滔天,門生遍地,朝堂之爭,往往退讓三分。小皇帝不過立了一個監察司,拉攏了一個戶部尚書,又哪裡鬥得倒他?不過是楊太師見小皇帝年輕體壯,不願大順陷入內耗罷了。若是楊太師沒有自請致仕,而決意率領門生反擊的話,估計朝廷各個衙門都無人處理政務了,便是今時今日都不見得聚攏得齊官員來。”

王安禮也跟着嘆息一聲,說道:“估計楊太師早就後悔了吧,他致仕後,兩百多門人被以貪瀆罪處斬。若是當初不致仕,說不定還能救回一兩個。唉,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兩百多個……”

王雱插嘴道:“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楊太師縱容門生橫徵暴斂,已然天怒人怨。便是絕地反擊,不過傷及更多無辜之人罷了。從叔豈不嘗聞,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聖上雖然年幼,可悲天憫人之處,古之聖賢不能比也。楊太師及時抽身,散盡家財,方纔得以保全身家性命。”

王安石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楊太師位居宰輔之時,雖四海平靖,可民怨甚多。豈不聞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讀邪?元澤此言甚是有理,餘贊同。”

王安國嘆道:“此間內情,我等知之不多,無從論證。楊太師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可眼下大事,卻是聖上欲推新政,恐將傷及天下士子之心,大順國祚不穩啊!屆時哀鴻遍野,豈是介甫、元澤想看到的?”

王安禮也說道:“然也,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聖上心狠,不懂懷柔,我等豈能坐視不理?”

“不然,子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若聖上事事懷柔,則天下人皆道聖上仁慈,恐禍事更深。聖上立新政,自是要正朝綱,斷陋習,侄兒認爲,雖行事極端,亦是大善之政也。只是爹爹與兩位從叔,若是下科參考,則須放平自身,便是十品官也罷,可即時赴任,豈不快哉?以爹爹與兩位從叔之才幹,何懼不平步青雲!”王雱分析得頭頭是理,王安石又是欣慰,又是擔憂。皆因期間王雱說得激動,臉色潮紅,可也咳嗽了好幾次。

王安國連忙斟了一杯茶給王雱,說道:“元澤,你身子怎麼這般弱,想是上次風寒,尚未痊癒?”

王雱激動之下,又咳嗽了起來,好半響才止住道:“叔父憂心了,元澤不過是小病罷了,沒有大礙。”這話不過是安慰衆人罷了,誰不知他身體的事,都可以拿藥當飯吃了。

王安禮憂心道:“元澤的身體,怎可捱得過三日貢試!”

王雱強作笑容,說道:“季父多慮了,元澤不會參考的。”

衆人聽得他這般說,眼角皆是一酸。王安石說道:“上次赴京,元澤恰逢大病。餘聞京中有一太醫,喚名孫用和,曾得聖上親自頒發科技獎,現於皇家大學教授醫術。等來年開春,元澤便同我等一同赴京罷,治好了身子,比甚麼都緊要。”

王雱苦笑道:“有勞爹爹操心孩兒病軀,實乃慚愧。元澤不孝,年近弱冠,還勞爹爹操心。”

王安石聞言默然,只是端起茶杯,又是一飲而盡。但凡他有心事,做事便心不在焉,做了這麼久的兄弟,王安國,王安禮都知道他的這個習慣。

“三哥,莫要多慮了。以我等才學,不過是欠缺時運罷了。來年秋闈,定當一舉高中。正如元澤所言,便是做了這胥吏又如何。憑我等才幹,升官不過是遲早之事。”王安國笑着對王安石說道。

王安禮拿過那張《大順民報》,出言附和道:“也如這報紙之言,十品官乃是最貼近民生之官吏。三哥既然有匡扶社稷之宏願,又有下安百姓之仁心,何必拘泥官至幾品?”

王安石搖了搖頭,說道:“三哥非是憂慮不能做官,而是在憂慮聖上的抉擇啊!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又有‘苟無禮義、忠信、誠愨之心以蒞之,雖固結之,民其不解乎?’,聖上不體恤天下士子,若士子詰問,置聖上於何地?雖你我皆知新政之好,可天下之大,總有不軌之人!聖上一怒而興大獄,其禍甚深。豈不聞‘天地之性,人爲貴’?若再見血腥,恐民心不穩,民怨大增矣!”

王安國笑道:“三哥過慮了,尚書有云,‘以公滅私,民其允懷’,聖上公心於民,天地可鑑,誰人能駁?不過是秀才們面上有些不光彩之處,出於私心方而意圖進諫罷了。我等未晉官身,便憂聖上之慮,何苦來哉?依我看,聖上近來行事之風有所轉變,想必早有應對之策,我等就不要揣摩上意了。”

王安禮笑道:“是極,今日難得相聚,不如洽談經學,待六哥回來,我們一同赴京罷。”

王安石聽了他們的勸導,也釋懷了,哈哈一笑,拿起茶壺一一添滿茶杯,說道:“也是,如今要事,乃來年秋闈。我臨川王氏一族,能否獲取鄉望,爲世代書香門第,便看這一遭了。”

王雱見父親已經想通,大爲寬心。只是他病體未愈,已然睏倦。竟在三人的談論聲中,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王安石見愛子如此,心疼不已。喚家僕取來衣裳覆在王雱身上,更是讓人燃了火爐,唯恐王雱着涼。此刻雖然深秋,可江南西路卻還是秋意逼人。王安石此舉,不過是舔犢之情罷了。

王安國見此,憂心忡忡地問道:“長安孫用和孫太醫果真有國手之術?”

王安禮嘆道:“但願如此罷,元澤是好孩子啊,就是身體拖累了他。若不是如此,他日後所成,定比我等都高……”

王安石聽了他們的話,又是自豪,又是黯然,默默地拿起溫在火炭上的茶壺,自己斟了一杯茶,又是一飲而盡。(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攏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九十一章:備戰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638章:省元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625章:租房難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四百四十九章:雄心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四百六十八章:重元之亂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
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攏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九十一章:備戰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九百七十三章:皇見皇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638章:省元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625章:租房難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四百四十九章:雄心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四百六十八章:重元之亂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