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

順遼在幽州城下展開激戰,處在遼國和大順周邊的幾個國家,或多或少已經從大順的《大順民報》之中,得到了消息。

此時的高麗王是王徽,乃是高麗國第十一代國君,政治也還算清明。其時,大順和高麗來往密切,高麗以漢語漢子爲官方語言,幾乎所有方面都仿造大順朝的制式。

現在因爲遼國強盛的關係,高麗依附大順,就是爲了不獨自抵抗軍力強大的遼國。而大順有需要高麗擋住東北邊的遼國大軍,雙方各取所需,所以便成了依附關係。以大順爲主,高麗爲藩國,需要年年進貢,歲歲來朝。

但高麗並不甘心就此一直屈居在大順和遼國之下,奈何朝鮮半島的地勢,阻礙了高麗的發展,還有兩個強大的鄰居,高麗就是想搞些小動作,也會暴露在兩個強鄰的眼皮底下,實在有苦難說。

現在遼國和大順又起刀兵,恐怕暗地最高興的,就是高麗國王了。這不,王徽暗中召集大臣,幸災樂禍地說道:“今年崔卿前去朝貢,卻被那小皇帝羞辱一番,拿回來一車所謂特產,無非是一些瓷器、茶葉,比之我國所產皆有不如。哼,如此吝嗇,活該他大順現在倒黴!”他也不想想,哪一些所謂百年高麗蔘和鹿皮,就想換回一車金銀,這不是打劫行徑?那些高麗蔘比一根小指都細幼,真是欺負人家不識貨,拿幾年的人蔘來魚目混珠。

崔介安也惡狠狠地說道:“微臣還想要回一些糧食,好充實國庫,沒想到那小皇帝推脫說黃河水患,大順也沒有糧食。呸!我高麗探子早就把大順朝的情況瞭解得再清楚不過,也只有他這般厚臉皮,才說得出這番話來。上一年,大順的糧食雖說不是豐收之年,但也有盈餘的。可惡的是,那小皇帝居然下令封鎖糧食貿易,現在我們就是想買糧食,都買不到了。”

崔介安的本家,崔衝也說道:“大順枉被稱爲禮儀之邦,竟做出這等小人之事,實在讓人惋惜。我高麗土地貧瘠,國力弱小,若無大順相助,如何打得過如狼似虎的契丹人?以臣之見,還不如奉遼國爲宗主國算了,料想大順也不敢輕易來攻打我們。”

崔衝是高麗國內研究儒學最厲害的人,但他的花花腸子,比誰都多。這一條計策不得不說很毒,一來斬斷了大順的左膀右臂,讓大順腹背受敵,不得不增兵高麗邊境;二來又有了一個大腿給他們抱住,不用擔心遼國又來打草谷了;這第三嘛,還能噁心一下大順,讓他們知曉他們的厲害。

若是按照正牌歷史,遼國的確就是高麗的宗主國。但在這異時空,因爲大順開國之時,軍力實在強大,逼迫高麗承認了藩國地位,兩國關係才持續到今日。

王徽也算是高麗國畢竟有遠見的君主,一聽這個計策,登時拍手叫好。但他們與契丹人向來交惡,怎麼打破這層寒冰,還需要從長計議。

不得不說,高麗棒子就是這樣的民族,誰強大了就依附誰,哪怕在異時空裡面,這個習性依舊沒有改變。這樣的民族,其實就是一個僞君子,比日本這個真小人還可惡十倍。總是不聲不響,在你後面插一刀子。如果不是朝鮮半島地勢佔優,恐怕在歷史上就被滅國無數次了。

按照正牌歷史,隋朝、唐朝都攻打過高麗,就連明朝,也和朝鮮在遼東打過幾戰。可見,其實朝鮮半島上面的國度,並沒有大多數人那樣想的那麼好。相反,還特別招人厭。誰會喜歡一個隨時在你身後插刀子的人?用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上面,也是這個道理。

後世美利堅扶持韓國,想必也是爲了給某國準備的刀子罷了。

卻說高麗王臣商議好怎麼投靠遼國的事情,就派人去辦了。不得不說,高麗被稱爲“小中華”是有道理,起碼這一招笑裡藏刀用得非常之好,也狠毒無比。他們也非常注重保密,這次暗中商議,被派往高麗做臥底的監察士並沒有任何察覺。高麗學習漢文化沒有學到精髓,倒是把搞宮鬥,搞陰謀的本事學到了骨子裡,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諷刺。只是不知道他們做出這個決定,後面會不會悔恨得想自殺。

而與高麗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收到了這個消息。這時候,日本國進入了平安時代,國內政權統一,但大權旁落,藤原家族把持了日本的朝政。

其時,一手使得藤原家族興旺起來的藤原道長已經死了,他的長子藤原賴通任關白,相當於攝政王的地位,藤原家族在日本一手遮天。

這時候日本與大順是通商關係,大部分是以民間的形式進行。因爲大順前幾任皇帝都不甚看重海上貿易,更兼嚴重抑制商人的地位,所以海上貿易一直不溫不火。但遼國建國之後,陸上絲綢之路中斷,趨利的商人不得不自己去摸索,總算是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從事海上貿易。

而日本作爲領國,自然就是貿易的第一對象了。

藤原賴通接過商人送來的《大順民報》,他還以爲是邸報的一種,並沒有過問從何而來,反倒是對順遼大戰頗感興趣,嘆道:“若我有此大軍,何愁大順不滅?契丹還是太弱了!”

如果陸承啓知道了,肯定對他這番話嗤之以鼻。這時候的日本,算是剛剛脫離了蠻荒時代,進入了文明時期。契丹人再不濟,武力也不是日本人所想的。藤原賴通這般自大,豈不是當今夜郎?

藤原賴通心憂海貿,又問了一番,知道海貿無恙,才稍稍安心。他並不在乎大順對糧食和鐵器禁運,他怕的是日本沒有了大順銅錢的流入,日本會發生動亂而已。日本現在進入一個貿易紅利期,他們廉價的白銀,能換到不少大順的鑄錢。雖然在大順商人看來,是自己賺了。這是一個雙方都盈利的事情,藤原賴通可不想就這麼放過了。順遼大戰對他來說太遙遠,他只需知道大順沒有被滅國,日本和大順還可以繼續做生意,那就行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629章:長安轟動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三章:楊太師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七百七十二章:死無對證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七百三十八章:指點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二十八章:魔鬼訓練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六百八十一章:調解不易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八百五十五章:七年後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
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629章:長安轟動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三章:楊太師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七百七十二章:死無對證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七百三十八章:指點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二十八章:魔鬼訓練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六百八十一章:調解不易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八百五十五章:七年後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