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

劉氏欲言又止,一時間陸承啓坐立不安,心中揣揣,還以爲自己被識破了原型。畢竟自己內心有鬼,是他竊據了這副身體才做了這皇帝。平日裡爲何不肯常來景福殿,便是因爲這樣了。整個皇宮內,要說誰最熟悉原先陸承啓的性子,非眼前的尊慈太后莫屬了。她可是自小看着陸承啓長大的,陸承啓是怎樣的性子,最是清楚不過了。

所以陸承啓內心深處是很抗拒見到劉氏的,見到劉氏就好似老鼠見了貓一樣。劉氏乃是冰雪聰明之人,自從在景福殿耕作織布,吃齋禮佛後,更是洞察世事人心,又何嘗看不出陸承啓的異常?

權衡了良久,劉氏總算是開口說道:“吾兒性情果然是與以往不同了,先前吾兒跳脫任性,老身還擔憂吾兒應付不來國事。現在看來,是老身多慮了。吾兒心懷百姓,乃大順之福,陸家之福!想來是老身****禮佛,求得滿天神佛、陸家先祖庇佑,才使得吾兒幡然醒悟,立志中興我大順,比肩文宗。若先帝有知,定然很是欣慰。唉,先帝忙於國事,疏忽了對你的管教。姊姊又早去,老身管教吾兒又不服。請來的大儒,皆被吾兒起跑。那時的吾兒,與現如今的性子,截然不同。若不是一模一樣的容貌,老身還真道換了個人!”

陸承啓聽了內心震盪不已,心裡說道:“當然換了個人,要是原先那個倒黴蛋,恐怕現在朝堂上還是那老奸巨猾的楊道奇一手遮天吧?陸家的大好江山,恐怕就要落入外人之手了。給這般文官折騰下去,莫說反攻遼國,便是幾十年後守不守得住江山都難說……”

宋朝的歷史便是那前車之鑑,文官把弄朝政之後,弄得烏煙瘴氣。這些文官大多目光短淺,只顧自己眼前的利益,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直到北宋轟然倒塌。文官才醒悟過來,卻也爲時已晚。

不過要是讓武人得了勢,也是難辦得緊。唐代的節度使之亂,陸承啓也是知道的。都說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做了皇帝后才知道,想要平衡文武,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武人捧得高了,難免飛揚跋扈;文人捧得高了,百姓血性又沒有了。想要掌握其中平衡。還真的不是說笑的。

現如今大順的狀況便是文人太多,武將地位過低。不管是從平衡兩邊的想法出發,還是爲了百姓,陸承啓都要推行這十品官制。這可是關乎大順以後百年國祚的制度,不管多少人阻攔,陸承啓也朝綱獨斷,一力推行下去。他甚至已經做好了準備,有過萬人的頭顱要落地。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一下子殺掉過萬人,還是公開處斬。別說大順從來沒有過,便是歷朝歷代都不見有這樣的事。陸承啓要真敢這麼做,恐怕他這個殺人狂魔的外號要揮之不去了。便是史官,也不會用春秋筆法幫他掩飾的。甚至會秉筆直書,斥其爲秦始皇后“最殘暴之皇帝,人神共憤之”之類云云。

好在還有《大順民報》的引導,估計沒有這麼多人想觸陸承啓的黴頭吧?要知道陸承啓可不是一個心軟的人,該殺的他從來沒有手軟過,便是二品大員的前吏部尚書陳鶴櫟不一樣被送上了斷頭臺嗎!血淋淋的教訓還在昨日,想必那些蠢蠢欲動。想要挑戰陸承啓底線的官吏,也會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吧!

劉氏見陸承啓沉默不語,還道他失魂症又發作了,關切地推了推他:“吾兒。怎麼了?”

陸承啓到底是見過豬跑的,假裝走神的模樣,先是“啊”了一聲,然後連忙說道:“兒臣聽了母后的話後,便一直回想兒臣先前是個什麼性子。但怎麼想,好似都記不起來了。”

陸承啓這一齣戲演的真不錯。劉氏不疑有他,反而寬慰道:“吾兒無需煩惱,過去的都過去了。再說了,吾兒如今的樣子,老身也覺得很好。年前大敗契丹,這份功績,足以同文宗比肩。只是吾兒還需再穩重些,才登基三年,你便弄得朝堂激盪。若是如此下去,豈不是徒增內耗?”

劉氏的苦口婆心,亦不能改變陸承啓的決心。不過這倒是提醒了他,是不是應該放緩一下激進的腳步,先把教育搞起來再說?只要大順境內的百姓都有了自己的是非觀念,人人都能識字讀報,肯定不會被少數的讀書人牽着鼻子走。

只是教育一事,利在千秋,卻急不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改造一國的思想,非得經過三代人不可。現在最穩妥的,還是把十品官制給定下來,把地方控制牢了,才大興教育吧。

想到這,陸承啓很認真地說道:“母后的話,兒臣牢記在心。”

劉氏是聰明人,又如何聽不出陸承啓話裡的意思?分明是“朕知道了”的另一個版本,至於會不會聽從,那就只有陸承啓自己知道了。劉氏微微嘆息了一聲,知道陸承啓已經長大了,不由她管教了。便是小時候,陸承啓又何曾受她管教過?如今的小皇帝不過是頑性漸去,懂得盡些孝道罷了。

“吾兒知道,何爲萬家生佛嗎?”劉氏突然問道。

陸承啓一愣,這個詞倒是聽過,卻不知道什麼意思,老老實實搖了搖頭。

劉氏莊嚴肅穆地說道:“‘福星一路之歌謠,生佛萬家之香火’,這兩句話,說的便是我大順的兩位臣子。一位是鮮于侁鮮轉運使,一位是司馬光司馬轉運使。此二人皆關心國事,以清廉正直著稱。他們每赴一地上任,調任時,當地百姓都爲他們供奉香火於長生牌位前。”

陸承啓似乎有所領悟,劉氏肯定不會無端端地說起這個的,他在等着劉氏的真正意圖。

“此二人中正純良,卻受人利用,陷入黨爭之中。先帝惱怒他們不識大體,也憐惜其才,把他們貶出京城,沒想到反倒成全了他們的名聲。他們皆是良臣,也是幹臣。卻不能在朝中爲天子出策,吾兒可知爲何?”劉氏淡淡地說道,陸承啓這才醒悟過來,劉氏是要教陸承啓用人之道啊!(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八百五十三章:收手?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二百七十二章:造船爭議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三十七章:遇刺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五百八十章:正中下懷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六百三十五章:冰釋前嫌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614章:進退2難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八百二十四章:求和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二百章:雞蛋碰石頭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
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八百五十三章:收手?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二百七十二章:造船爭議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三十七章:遇刺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五百八十章:正中下懷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六百三十五章:冰釋前嫌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614章:進退2難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八百二十四章:求和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二百章:雞蛋碰石頭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