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

玉津園之大,超乎陸承啓的想象。他沒有來過所謂的南御苑,也不知道這玉津園如此華麗,如此奢靡。也是隻有前朝皇帝捨得花錢修建,陸承啓可是捨不得出這個錢的。佔了這麼多良田,僅供皇室娛樂,不準百姓觀看,實在是暴殄天物。

皇帝政事繁忙,又有幾何能來一次?佔地近十頃,亭臺樓閣不勝其數,也算是皇家纔有這個魄力修建了。

在君臣入場之前,要由專供宮廷飲食的翰林司、御膳房和御廚等多個部門、多達百人一起在宴會現場擺設好桌椅與餐具,具體安排則清楚地表明瞭等級尊卑。

皇帝陸承啓的寶座當然設在宴會舉行的會寧殿的正中間,座前爲“御茶牀”也就是餐桌,桌上陳設着珠寶做的人工花枝、若干盤珍鮮水果,還有僅供觀賞的果盤,盤中是蜜餞水果、雕花瓜果疊成的寶塔。

寶座對面,安設四行座位,第一行爲高座凳,鋪錦墊,每座前各列一張矮桌,陳設雕花或蜜餞瓜果堆壘的果盤,由內閣十二大臣、衆上一品官(包括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這些輔弼君王的官職,多爲虛官)等人與遼國使者就坐。其後的三行則改爲矮坐凳,三人分享一張矮餐桌,入座者也爲朝廷重臣,如各部尚書、各樞密使等。額,要不是陸承啓還沒有子翤,或許連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要宴請上了。

其餘大臣以及遼國低等隨員的座位設在大殿之外、兩旁偏殿的廊檐之下,同爲三人一桌,桌上擺設環餅、油餅、棗塔壘成的“看盤”,純爲裝飾,不許真吃。此外尚有更爲低階的軍官,如御前侍衛和陪射禁軍,則是在“山樓”之後排設席面。真是天子請客,傾朝赴席,人數衆多,場面格外的浩大。

整場宴會的持續時間相當之長。以致必須分成上下場,稱爲“前筵”與“後筵”。上半場一共爲飲五盞酒的環節,下半場則爲四盞酒。每一輪都包括三杯酒,由一部尚書帶頭首先向陸承啓敬酒。羣臣陪飲;再向內閣首輔敬酒,羣臣陪着喝;最後是象徵性地給其他部門的百官敬酒,大傢伙一起幹杯。

這一輪輪的展開很像是在表演,遵循着嚴格的程序。殿欄杆前會站有一位稱爲“看盞”的教坊藝人,每次敬酒。他都會用抑揚腔調高唱“斟御酒”或“斟酒”,同時把雙袖像仙鶴展翅一樣舒開,再緩緩落下,拂落在欄杆上。

然後,陸承啓會舉起酒杯,從東向西展示,表現出邀羣臣共飲的姿態。因爲殿外的宴席看不到殿上動靜,所以殿門邊還會站着一羣“宣贊”,輪班隨着皇帝的動作躬身揚聲宣佈“飲酒”三次,這時羣臣需齊齊站起。向陸承啓行禮,立着把杯中酒飲盡,並再次行禮,然後才能就座。

如此周而復始地重複五輪,想必頗爲辛苦,所以很人性化地安排了中場休息。有趣的是,休息時,按照禮儀會派人來賜給羣臣各種絢爛的人造彩花,羣臣都需將這些花兒簪到冠上,然後一羣大男人花枝招展地重新上場。

陸承啓則會起身迴避改穿便服、小帽。本來帽上也要簪些小花。陸承啓大是皺眉。重生的他,哪裡肯帶花,這根本不符合他的審美嘛!拒絕之後,便回到御座。這時候。“後筵”纔算開始,仍是一輪輪的敬酒飲酒,到第九盞纔算終席。

皇帝宴請自然不能僅僅是喝酒,從第三盞起,開始由太內侍們跪着把下酒熟食傳遞到各張餐桌上。

非常奇怪的是,相對大順朝豐富到眼花繚亂的美食。這場最高規格宴席上的饌品倒更像是簡餐。

每一盞提供的吃食從三種到五種不等,大都包括一種烤肉或烤串,湯羹或水飯、帶湯米線一道,以及類似包子、燒賣的帶餡點心,燒餅或肉餅,甚至會包括什錦鹹菜。顯原來這些簡單的菜式,主要考慮上菜便捷,擺設整潔美觀,與宴人吃起來也利索乾淨,避免吃相不雅。

也是從第三盞起,在伴隨着百官酒的舞蹈之後,會有一場花樣紛呈的短暫表演,依次爲雜技、類似羣口相聲的“雜劇”片段、男子蹴鞠、女童羣舞等等。

這種安排不僅爲了場面漂亮,也是留給大家吃飯的時間。可是,每一次內侍們送上食品之後,羣臣還是要起立謝恩,所以整個宴會都在不斷起身、行禮、歸坐當中重複,誰也不可能吃個踏實。

這樣繁瑣的禮儀,別說陸承啓,就是契丹使團他們也不大有吃的興趣。但是畢竟整個宴席過程漫長,其間難免肚子餓,可以隨手拿個肉串或者餡餅之類聊以充飢。這麼多菜也不用怕浪費,按照習慣,這些食品事後可以由大臣們帶回家,再分贈給親友知交,以示皇恩雨露均沾。

這一場宴席,不僅大家吃得不開心,花費也是不小的。單單所用食材,也須幾萬貫錢。要不是契丹使者這麼多年第一次來,厲行節約的陸承啓,可捨不得花這個冤枉錢。

但想到沒有消費就沒有經濟增長,皇莊一月也有六十萬貫的收入,這點小錢還是花費得起的,陸承啓才點頭同意大張旗鼓辦宴席。

好不容易宴席總算過了第九盞敬酒,陸承啓用的是白開水,自然是一杯杯喝得面不改色。可一些酒量淺的重臣,此刻便顯得有些醉醺醺的了,以工部尚書黃錫時爲最。陸承啓連忙差遣內侍送他回家,已經七十多高齡的黃錫時,陸承啓還真的怕他一個不小心中風就掛了。

待得到了戌時三刻,這場累人又不飽的宴席總算落下了帷幕。陸承啓退場之後,內侍、宮女們才能用飯。陸承啓自是不知道這樣的事情,不然肯定會說腐朽的封建社會的等級過於森嚴了。

龍輦起駕,不多時便到了安化門。此刻安化門上張燈結綵,好似過節一般。陸承啓忍不住問道:“爲何這般結綵?”

射箭功臣的盧塵洹陪伴左右,他倒是眼尖,看見了燈綵上面的字,他笑道:“這是百姓們恭賀陛下伴射得捷,所以張燈結綵。”

待得行近之後,陸承啓也看到了燈綵上面的字,疑惑地問道:“盧胖子,你識字?”

盧塵洹趕緊說道:“識得不多,也就千餘字。”

陸承啓笑道:“不曾想你這胖子還是個文武全才。與朕說說看,可是會武功?”

盧塵洹倒是沒有隱瞞,說道:“末將的確會武,而且武藝不差,尋常大漢,二十餘亦不能近身。”

曾經是金庸迷的陸承啓,對武功頗感興趣,繼續問道:“那你會些什麼功夫,九陰真經會嗎,九陽真經會嗎?或者是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一陽指,六脈神劍……??”

陸承啓說了一大堆武功的名字,盧塵洹都苦笑地搖了搖頭,說道:“這些武功,末將從來沒有聽過。”

聞言,陸承啓微微有些失望。但他很快又提起了興趣,問道:“那你會些什麼武功?”(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五百八十三章:論功行賞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五百三十三章:順藤摸瓜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八章:戶部尚書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三章:楊太師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三章:楊太師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
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五百八十三章:論功行賞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五百三十三章:順藤摸瓜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八章:戶部尚書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三章:楊太師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三章:楊太師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