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

新任戶部尚書林鎮中本來還是挺清閒的,只是他沒想到陸承啓居然會親自過來。本來他過過總賬就行了,可陸承啓這一來,他就不能偷懶了,必須找點事做做,不然御史臺參他一本,彈劾他尸位素餐,就算陸承啓能饒過他,他也沒面目見同僚了。

陸承啓見他們把算盤敲得噼裡啪啦響,而戶部小吏則捧着大把大把的銅錢進進出出,過了帳之後,再封存放入國庫之中。

這記賬的方式又繁雜又慢,有時候還做不平賬目。陸承啓喚來正在一旁敲算盤的林鎮中,說道:“你且拿一張紙來,朕教你們一種記賬方式。”

皇帝的命令,誰敢怠慢?不多時,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就被拿了過來。陸承啓拿起毛筆,在紙上畫了一個表格,分別寫上“借”、“貸”兩個字,然後按照一本賬目,把剛剛收入的商稅,寫入應徵工商稅收。陸承啓說道:“這是借貸記賬法,這個方法的原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個方法的原理是,只要有錢財的轉移,都會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要素的產生,而有借必有貸,不可能憑空而來,用這個方法一查,就能知道,那些商家是不是偷稅漏稅了。”

林鎮中一時間不明所以,但稍加思索,拍手稱妙:“陛下果然是天縱奇才啊,如此妙法,實在是臣等的福音!”古代的人最煩的就是做帳了,因爲一不小心做錯之後,老是找不到錯的地方在哪,賬做不平,壞賬就多。更要命的是,一些戶部小吏,仗着自己做帳水平“高明”,竟敢明目張膽偷竊國家財務,偏生誰也查不出來。但這個方法一旦加以雕琢,全國推行,那些不法小吏則再也沒有漏洞可以鑽了。

陸承啓還打算,讓戶部把收錢的和記賬的、支出的官員分開,既互不相干,又緊密聯繫,缺少哪一環節都不行。陸承啓把這個想法一說,登時引起了戶部內的大地震。懾於陸承啓的威嚴,纔不敢反抗。

林鎮中倒是沒什麼,一來他任戶部尚書的時日尚短,還沒建立起自己的班底。既然如此,打亂重組也是可行的手段。林鎮中說道:“臣明日便把戶部整改奏摺呈給內閣。”

陸承啓就欣賞林鎮中這雷厲風行的作風,畢竟一個肯用心做事的幹吏,比一個只會誇誇其談,卻不會動手的庸官強多了。

陸承啓等到中午,京兆府的商稅才收錄完畢,林鎮中顫抖着,把賬目遞給陸承啓的時候,自己都激動得不行。本來還以爲國庫空虛的他,暗自惱恨徐崇光扔個他一個爛攤子,卻不料劇情開始神反轉。

陸承啓稍一過目,便嚇了一跳,哪怕他已有心理準備,可這數目實在是太驚人了:“一個月的商稅居然有二百萬貫以上?”

林鎮中激動地說道:“陛下鴻福啊,陛下聖明啊!這商稅竟如此之高,還僅僅是京兆府,若全國三十六州,十二府全都開徵商稅,豈不是月入近千萬貫?一年就上億貫啊,陛下果然高瞻遠矚,臣所不及也!”

陸承啓從震驚中恢復過神來,也沒聽進去他的馬匹,反而是擺了擺手道:“不然,依朕看來,不可能有這麼多。首先,京兆府乃全國最繁華地區,月入兩百萬貫不足爲奇。但大同府、遼州、燕雲十六州、銀州、夏州、綏州等地,卻是貧瘠不堪,哪來那麼多商稅?倒是西域邊境,可徵得不少。你要想一想,我朝關稅要怎麼設置。”

林鎮中不明所以,問道:“陛下,這關稅是何物?”

陸承啓回想了一下關於關稅的知識,說道:“關稅,乃外國商品進入我國的時候,向我國繳納的稅。關稅在於保護本國商品,比如外國商品很便宜,一貫錢可以買千個;而我國商品一貫錢只能買百個。這時候,徵了關稅之後,外國的商品可能就要升價到一貫錢買八十個左右了,那樣豈不是保護了本國的商品,還增加了稅收嗎?”

林鎮中恍然大悟,說道:“陛下聖明!”

陸承啓不悅地說道:“莫要溜鬚拍馬,朕不吃那一套。朕給你十日時間,要成立一個海舶司,隸屬戶部,專征關稅。海舶司內部也需三權分立,不得一家獨大。你先擬好條例,便呈給內閣,完善之後,再由朕過目,下旨以告天下。不過,鐵器、糧食等戰略物資,若有誰敢出售外國,必不能饒,一旦查獲,打入監獄,審清案情,秋後處斬。”

林鎮中領旨,陸承啓則心情大好地走出了戶部衙門,回到了皇宮,歇也不歇,徑直走向文德殿。內閣十二大臣有六人輪值,今日恰好是徐崇光主持,見到陸承啓到來,連忙施禮。

陸承啓說道:“今日朕去看了看戶部的商稅徵收情況,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

徐崇光心中一咯噔,心道:“難道是商稅徵收不順利,小皇帝來發脾氣了?”擡頭看了看陸承啓的神情,並沒有怒氣上涌,也沒有興高采烈,好像面無表情一樣。他提着心,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發現了什麼問題,不妨提出來,與內閣一併商議?”

陸承啓嘆道:“僅僅京兆府一府之地,便月入兩百萬貫商稅,朕恨啊,爲何當初沒有魄力,全國開徵商稅,以至於國庫少收入了幾百萬貫錢銀!”

徐崇光被“月入兩百萬貫”這個龐大的數字給嚇了一跳,結結巴巴地說道:“老臣有罪,當初不應阻止陛下……”

還沒說完,陸承啓就打斷了他,說道:“徐卿哪裡話,穩着點也沒有錯,是朕心急罷了。這樣吧,大順朝的商人們已經等得不耐煩了,他們的子弟急需功名,而朕也急需人才,內閣立即擬旨,全國開徵商稅,優惠與先前一樣。”

徐崇光也是當過戶部尚書的,哪裡不知道當家難的道理?先前是抱着金雞去向要飯的討東西吃,卻混不知道自己守着金山。他感嘆一聲,若是這政績落入他手裡,青史上又會留下他濃重的一筆。

可他也知足了,內閣首任首輔,也足以青史留名。做官做到他這份上,也算是到頭了,若再往上加,就是太子冼馬、太子太保、太師、太傅這一類虛職了。這些虛職,就和國公、王爺一樣,都沒有實權,空有品階,皆享一品官俸,卻是虛職。

徐崇光等閣臣立即開始擬旨,給陸承啓過目之後,陸承啓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屬於我的時代,終於到來了!華夏百年屈辱,我決不會讓它出現的!”

;

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九百四十八章:宮帳軍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629章:長安轟動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五百九十四章:天人交戰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三百零五章:餘音繞樑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630章:不是滋味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九百章:苦衷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一章:悲催皇帝第四百零二章:還是錢的問題 下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
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九百四十八章:宮帳軍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629章:長安轟動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五百九十四章:天人交戰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三百零五章:餘音繞樑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630章:不是滋味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九百章:苦衷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一章:悲催皇帝第四百零二章:還是錢的問題 下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