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

“賣報,賣報,聖上再推新政!”

“秀才們必須看的一期《大順民報》!”

“關係到下一次科舉的報紙啊,秀才們不看怎麼行!”

……

一大早,大街小巷上便有報童在吆喝了。這些報童似乎無師自通一樣,竟然會叫賣起來了。雖然這廣告打得有些生疏,可好歹也是一項創舉,確實給會喊廣告的報童帶來了更高的收入。風氣一起來,報童們便停不下來了,廣告詞每日都翻出了新花樣。這麼一來,倒是勾起了大部分百姓的好奇心,便是不識字的,都會花上兩個銅板要一份,裝模作樣瞄上兩眼。被人揭穿了,也可以找些藉口:“我這不是在看上面的畫案嘛,畫得真精緻啊,兩個銅板一份,值得!”

更多的百姓是習慣到酒樓茶館裡,那裡不僅有賣報的,還有專門請來讀報的報博士。一邊品茶,一邊聽着國家大事,聽得興奮或鬱悶時,還能說上兩句,也不會給人說是妄論國事,畢竟是與先帝時不同了。

“等等,這位秀才哥哥,你不買一份《大順民報》看看嗎,皇上又推新政了,好像關係到科舉呢?”這是發生在江南西路臨川府上的一幕,一個小報童,叫住了一位正要趕路的秀才。

這位秀才身着青色儒衫,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樣,不耐煩地掏出兩個銅錢,說道:“拿來罷!”

報童見他肯買,喜不自勝,連他話語裡的不滿都忽略掉了。極爲麻利,又小心翼翼地抽出一份報紙,遞給那秀才。秀才接過報紙,便匆匆而去。

這秀才離去後,報童喜滋滋地把那兩枚銅幣貼身收好,這可是辛苦得來的錢財,能幫補很多家用的。收好錢後,那報童繼續吆喝道:“賣報,賣報,聖上再推新政,明年又開恩科!”

報童沿街叫賣而去,卻沒看到那秀才一邊走,一邊拿着報紙在看。粗略掃過一番內容後,那秀才把報紙摺好,加快腳步往城外走去。

當他來到臨川府外兩裡地左右,一幢景色幽雅別緻的農家小院出現在眼前。推開柴扉後,秀才驚愕地說道:“爹爹,大哥,叔父,季父,怎麼你們都在?”

院中所坐四人,爲首一個,赫然是鼎鼎有名的臨川先生王安石,以及他的大弟王安國,四弟王安禮。

“旁兒,還不給從叔見禮?這孩子,真沒教養,唉……”

秀才連忙對王安國,王安禮施禮道:“見過叔父,見過季父。”

“旁侄行色匆匆,想必是有什麼事要對兄長說,我們要不迴避一下?”王安國笑道。

這秀才名喚王旁,是王安石次子,與大哥王雱讀音相近,性格才智卻大相徑庭。王雱天資聰穎,過目不忘。而王旁卻對讀書毫無天分,平日裡喜穿儒衫,其實肚裡的墨水不算多。

王旁見王安國這麼說,連忙擺手道:“叔父說笑了,這事雖然是大事,但卻是國事……”

他話音還未落,王安禮便說道:“可是聖上開恩科,推新政一事?”

王旁瞪大了眼睛:“季父也知曉了?”這話問的就有些缺智商了,既然他都已經知曉,王安禮又怎麼會不知道呢?說來也巧,王旁一向不喜讀書,卻知道父親王安石有意功名。受太原王家牽累,整個王氏家族,竟無一人做官。雖然祖田頗豐,家境小康。但這個時代,沒有做官有再多田地也只是受人詬病而已。

王旁不喜讀書,卻喜歡附庸風雅,特別喜歡品茶。近些時日,臨川府上的茶館,都添置了讀報的茶博士,他一聽之下,還以爲父親不知,連茶都顧不得喝了,徑直往家裡趕。卻怎麼都沒想到,王安禮居然比他還早知道這件事。要知道京兆府離臨川可是有一天的路程的,《大順民報》可是馬不停蹄,用驛道運送,也要隔一日方到。怎麼王安禮的消息這麼靈通,比他還早知道?

王安禮似乎知道王旁的疑惑,笑道:“季父有幾個朝中朋友,他們送來的消息。”

王旁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脫口而出道:“爹爹,兩位從叔,大哥,你們學識高,可趁此機會博取功名啊!”

王雱冷哼一聲,說道:“二弟,你想得可太簡單了。聖上這十品官制,可是要把天底下的秀才們都得罪了。這次恩科,不過是收買人心的把戲罷了。算上乙等六甲,不過九人能得官身,這樣的恩科,要之何用?”

“誒,元澤這麼說就有失偏頗了。依我看吶,聖上此舉倒是可以清除弊政,利在千秋啊!”王安國笑道。王雱的表字元澤,王安國作爲他的叔父,自然是要叫他的字。

王安石志向遠大,又怎麼會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只是降臨到自己身上,他也有些不滿了。先前中了進士,便有官身,只要等候實缺便是。現在乙等六甲以下,全爲胥吏,說是十品官,可性質一點都沒改變,這讓人怎麼接受得了?

王安石可是有信心高中的,只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名次他拿不準。要是真的成了胥吏,豈不是貽笑鄉里,徒增笑柄嗎!

王雱說道:“可教我等讀書人,做這賤吏,豈不是大材小用?”

王安禮搖了搖頭,說道:“聖上此舉,意在尋找政務人才。旁兒,你是不是買了《大順民報》?拿出來,給你大哥看看吧,裡面有大順民報館的剖析。”

王旁一愣,從袖子裡掏出那份摺疊好的《大順民報》,不解地問道:“季父怎麼會知道侄兒買了報紙?”

若是王旁沒買報紙,怎麼會急着往家裡趕,一進門就說起這件事來?王安禮只不過是簡單推理一番罷了,卻讓王旁驚爲天人。王安石看着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嘆息了一聲。王安國和王安禮對望一眼,都明白對方的意思,卻沒有開口說話。

王雱接過《大順民報》,逐字逐句地讀了起來。沒辦法,這個時代讀書人的習慣就是這樣,皆因古文難懂,非得咬文嚼字不可。雖然《大順民報》用的都是大白話,可這閱讀習慣一時間,也是難以改過來的。(未完待續。)

第十章:例朝風雲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五百九十四章:天人交戰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一百八十四章:佈網第九百零二章:軟禁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二百章:雞蛋碰石頭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631章:開鑼放卷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
第十章:例朝風雲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五百九十四章:天人交戰第九百二十一章:無情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一百八十四章:佈網第九百零二章:軟禁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二百章:雞蛋碰石頭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631章:開鑼放卷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