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

此言一出,所有官員都看向御史臺那些個言官。李然卻好似沒有聽到一般,眼觀鼻,鼻觀心,啥都不看,自然也看不到別人的臉色。

李然不說話,不代表他身後的御史臺官員不說話,任由左司郎中嚴華指桑罵槐。監察御史賀禮曾當即端着朝笏出列說道:“嚴大人,何必含沙射影?你認爲此事是御史臺引起的,那就直說,不必在這裡拐彎抹角的。要是你覺得我們御史臺不能督察百官,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有錯不舉,那還要我們御史臺做什麼?”

賀禮曾乃是李然的同鄉後進,自然是李然的心腹。李然被人攻擊,不能自辯,他便出來維護了。李然對他有知遇之恩,一手提拔成監察御史,他自然是要回報的。這時候,明面上官員是不能結黨營私的。可內裡,誰不知道官場的潛、規則?所有的祖黨、母黨、根黨、族黨、鄉黨、朋黨、同科、師生皆是一個個小圈子,要想擠進去一個圈子很容易,行拜師禮就行了,或者以心相交成朋黨既可。但進去容易出來難,要想再融入另一個小圈子就很困難了。皆因這個時候,官員評判其標準是此人是否是忠心爲主的,要是像正史上魏徵這樣的臣子,就會被別人詬病其德行。哪怕他的能耐再大,其餘的官員也是一樣看不起。

一個官員要是站錯圈子,那他的下場就比較悽慘了。哪怕日後做了高官,也逃不過一句“貳臣”的不雅稱號。這可不是後世的職場白領,不想給這個老闆打工,就跳槽到另一個企業去。這時候人們把君臣主僕看得非常重,改換一次門庭還能用良禽折木而棲,良辰擇主而事來自圓其說。要是換多幾次,三姓家奴的罵名肯定是背定的了。這做官有做官的聲威名望,這官聲名望不是看你爲百姓做了多少事情,而是在官場上的信譽如何,說白了就是德行操守。要是經常換主子。還有什麼官聲名望可言?

正因爲是這樣,所以其實官員的選擇的路子不多。投靠坐師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畢竟有一層師生關係在,即便這種師生關係很薄弱。但能做到坐師。說明深得皇帝信任,前途遠大,絕對錯不了。這樣一來,你便不能做牆頭草了,在官場裡面做牆頭草。永遠是不能升官發財的。除非你被皇帝看中了,重用你,提拔你。不然的話,一輩子別想出頭。

有了所謂的結黨,那便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這也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爲何一個在百姓看起來是好官的人,卻難以攀到高官。而一個結黨營私,貪污受賄的大貪官,往往身居高位。皆因清官不屑於結黨營私。朝中沒有靠山,也不會上下打點,自然升官無望。唯有靠着所謂的政績,慢慢攀升。而一些貪官,懂得阿諛諂媚,曲迎上意,上下打點疏通關節,自然是平步青雲,升官發財了。所謂的官官相護,便是這個意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誰都在包庇別人,皆因一旦別人出事。他也會跟着倒大黴了。

別看大順官員的俸祿這麼多,要是真的上下打點,疏通關節,這點錢真不夠看。爲何貪官屢禁不絕?是因爲他們的私人道德和政治操守在利益和威脅面前不堪一擊,所謂的儒家學說只被他們當做做官的敲門磚,有多少人是真正鑽研其中的學問?說白了。利益是現實的,意識形態是虛的,這些貪官爲了保住自己貪腐來的既得利益,就算要亡國他們也不會吐出來。

而御史臺的官員,或許不爲什麼錢財,但他們好名。御史臺的工作就是彈劾官員,要是文武百官一個個都清廉入水,他們憑什麼升官?自然要費盡心思羅列罪名,好提升自己的政績了。只有被皇帝看在眼裡,他們才能升官啊!

只可惜,陸承啓不同於別的皇帝,他有着自己的情報機構,根本不需要什麼御史臺。要是等到御史臺出政績,大順說不定就已經是貪官遍地了。如今監察司的餘威尚在,上一年的反腐風暴仍歷歷在目,被砍頭抄家的貪官幾乎塞滿了整個監察司大獄。這般威懾下,陸承啓不敢保證絕對沒有貪官,但總歸是不敢如此明目張膽了。犯罪成本一提高,這些滿腦子都是算計的貪官們便要權衡了,要是升了官沒命做,也是划不來的。如此一來,貪腐之人自然少了很多。

這些門門道道,都是賀禮曾昧着良心彈劾其他官員的驅動所在。陸承啓也明白御史臺的尿性,這些人簡直不分青紅皁白,亂彈劾一通。要是像他們這麼胡鬧,大順早就亂了。

陸承啓但也沒想過要撤掉御史臺,畢竟御史臺和文武百官是沙丁魚和鮎魚的關係,缺了彼此都會失去了警惕心,繼而陷入了混日子的惡性循環之中。

賀禮曾這麼一挑白,嚴華倒是很開心,笑道:“賀大人,本官可沒有說你們御史臺啊,這麼快就承認了,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賀禮曾冷笑道:“嚴大人想要做什麼,本官亦是一清二楚。陛下都說了不以言論論罪,更何況是我們御史臺?自古言官就是監察百官的存在,你們若是心中沒鬼,爲何怕我們御史臺?失職就是失職,你們做得我們就說不得了?”

嚴華絲毫不動怒,笑道:“賀大人,想必你是弄錯了,本官說的罪魁禍首,可不是你們御史臺,而是另有其人。”

李然聞言,終於有所震動,他仔細一想,確實如此。如果不是先前每次例朝前都有人把書信丟入御史臺之中,他們的消息根本不可能這般靈通。李然雖然一根筋,卻也不笨,他早就知道是被人當槍使了。可御史中丞的職責,讓他不得不咬着牙這般做。他的眼睛,可是緊盯着御史大夫的位置呢。由於御史大夫要協助宰輔處理朝政,所以監察的職能主要由御史丞和御史中丞去完成,其中御史中丞具體執行監察大權。而宰輔被撤掉之後,御史大夫就要協助內閣處理朝政了。

正是因爲御史大夫可以替補相位,換成內閣制就是可入內閣,這可是掌握中心權力的重要位置啊,李然不盯着就怪了。可惜,現在的御史大夫乃是兩朝元老樑坤和佔據着,他的資質比李然老多了,一日他沒有退下或者進入內閣,李然就沒有機會。既然如此,只能另闢蹊徑,靠政績升官了。可惜李然的算盤打得挺響,就是不奏效而已。

而嚴華說完這句話之後,賀禮曾也沒話說了,怔在那裡,不知道嚴華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五百一十四章:驚喜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
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五百一十四章:驚喜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