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

崔介安獻了一個計策之後,被耶律良大大讚賞了一番,樂得屁顛屁顛地走回同文館,還沒有走進門口,便被告知陸承啓遣內侍來宣他明日進宮。他又驚又喜,心道:“這真的是雙喜臨門啊,看來這大順的小皇帝,也怕我高麗和大遼聯手!哼,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他心裡的活動,別人自是不知道。進了同文館之後,見到了已經等候多時的內侍。等人是最煩的事情,哪怕是訓練有素的內侍,此刻也等得不耐煩了。見到了崔介安之後,飛快地宣讀完陸承啓的口諭,連例行的禮儀都不教授了,便不顧高麗使者們的顏色,自顧自地帶着其餘小公公奪門而出,揚長而去。

崔介安已經來使多次大順,對大順的禮儀瞭如指掌,也不需要再多此一舉。見到如此風風火火的小內侍,心中冷冷一笑道:“連個公公都這般急躁,大順看來也是長久不了的了。《道德經》裡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小皇帝這般急躁,已經犯了大忌。只要捉住這一點,便可以打中小皇帝的死穴了。”

崔介安通過表象,得出的這個結論,實在與真實情況大相徑庭。陸承啓的急,是爲了大順能迅速擺脫沉痾,煥發出新的活力來。若是陸承啓真的急躁的話,恐怕早就忍不住,要一年之內鋪設全國馳道,挖通大運河了。

該快的時候,快刀斬亂麻;該慢的時候,就要如烹小鮮,細火慢燉。一張一弛,方顯治國之道。這是陸承啓親政以來,體會最深的東西。

就好比這一次談判,就要跟這些契丹人、高麗人慢慢地磨洋工。最好是模棱兩可,不給人家知曉自己的底線。

而趁着這個時間,加緊訓練軍隊,增強戰鬥力,做兩手準備。同時,經濟發展也不能放鬆了,要繼續促進商業的發展,加速瓦解頑固的小農經濟,解放生產力。

小內侍回報給陸承啓之後,陸承啓正在看書。他漸漸迷上了儒家的治國思想。還真別說,儒家的治國方略確有獨到之處,可惜不適合一個泱泱大國,只適合小國寡民似的的治理。陸承啓深深地認識到這一點,卻還是繼續鑽研。畢竟這個時代,還是名義上用着儒家的大一統思想,這個可是立國根基,動搖不得。陸承啓熟讀儒家經典,就是爲了從儒家經典裡面找出,以儒家爲表,法家爲內裡,墨家爲血液,兵家爲武器的全面治國方略。單單是儒家,根本不可能全面地統籌到這麼大的國家的每一個方面。不然,儒家就不會繼續出現這麼多新生的學派了,都是原始的儒家經典,缺乏治理大國的思想,才使得歷代鑽研儒家經典的人,挖空心思,創立新的儒家學派。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夜幕慢慢開始降臨。此時接近盛夏,白日變長,黑夜變短。每天的夜晚都來得比較遲,而在長安城大街上,有一輛馬車,輕敲着青石板街道,往城北而去。

城北徐府,是這輛馬車要到的地方。車裡面出來一個身穿錦袍常服的中年男人,走到徐府前,輕叩門環。不多時,裡面出來一個管家,把他迎了進去。而馬車的車伕,則要在這大街上,靜候着主人出來。

徐府裡,一間遍佈書籍的房間,內閣首輔徐崇光,正在和這個男子說話。

看得正面,這個男子赫然是戶部尚書,林鎮中。只聽他說道:“老師,您喚學生來,可是有什麼見教?”

徐崇光喝着林鎮中遞過來的茶水,抿了一口,蓋上了杯蓋,纔開口說道:“無他,只是老夫近些時日來,頗有點看不懂陛下的作爲了。”

林鎮中聞言,警惕地望了望外面,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起身探頭出房門,再三確認外面無人之後,才把這書房的門緊緊關上,輕聲說道:“老師,您就不怕外面有監察士嗎,聽聞這監察士無孔不入,這般非議皇上,要是被監察士聽到了,恐怕……”

徐崇光笑道:“鎮中,你也是知道老夫的。老夫這一輩子光明磊落,有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監察士要是憑這幾句話就去告發老夫,那這個小皇帝也不值得老夫去輔佐了。”

林鎮中嘆道:“最怕三人成虎啊,老師,你我都是成了朝廷重臣,以後往來,可得加倍小心了。自古以來,朋黨鄉黨,哪個有甚麼好下場!想必陛下也不想看到這個局面,肯定要讓手下的大臣疏離開來的。”

徐崇光也是年老成精的人物,對於林鎮中所言,哪裡不清楚其中利害關係?只是他不屑於僞裝,連見見自己的學生都要遮遮掩掩的。更何況,陸承啓下過聖旨,不以言論論罪。聖旨都下了,皇帝的金口玉言,又豈能無中生有,憑空捏造他的罪名?

這也是徐崇光不知道南宋那“莫須有”的罪名,若是知道,他恐怕也會收斂一些的,起碼不做得這麼明顯。

徐崇光不想再說這些無意義的話,開門見山地說道:“鎮中,你說,這一陣的小皇帝,到底是受了什麼刺激,自從楊太師倒臺之後,便好似變了另一個人似的。以前毫無城府,現在表面看起來是毫無城府,內裡卻讓人捉摸不透。別人都道老夫做這個首輔風光,其實內裡艱辛,誰人能知?”

林鎮中暗暗吃驚,沒想到徐崇光找他過來,竟然是向他大吐苦水的。他也不知道內閣和皇帝的關係,不敢多言,只是靜靜地聽着徐崇光敘說。

“若是以往老夫做上宰輔,憑着多年所學,絕對不輸歷史名相。可小皇帝說把三省撤了就撤了,成立了這個內閣,把老夫扶上內閣首輔的位置。老夫也明白他此舉用意,不過是借老夫的威望,打壓一些不服內閣制的官員,封住御史臺的嘴巴罷了。老夫先前還以爲,這內閣首輔,想必也和宰輔一般,再不濟也和樞密使一樣,卻不料內裡的大權,全部被小皇帝一人掌控了。這還是什麼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這簡直是小皇帝的一言堂!這個內閣首輔,做得實在窩囊,還不如做一個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這類閒官來得好!”

;

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627章:制科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630章:不是滋味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七百七十二章:死無對證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
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627章:制科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630章:不是滋味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一百四十七章:吐納功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七百七十二章:死無對證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