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

就在軍器監。皇家大學衆人忙着製造馳道的時候,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悄然而至。

大順朝的端午頗有點意思,因爲大順朝是一個政治環境相對寬鬆、民風醇厚的朝代。所以,對於節日,也每每過得熱烈而張揚。

端午節,大順朝不是侷限於五月初五這一天,而是從五月初一一直到五月初五。初一到初五,陸承啓也不用上例朝了,整個朝廷都是放假的。不僅放假,朝廷還有東西贈送。吃的自然有糉子啦,還有一些“百索”,也就是五色絲,源自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爲吉祥色。皇帝賜予臣下的“百索”價格不菲,乃是“真珠百索”,亦是一種榮耀。除了“百索”之外,還有翠葉、五色葵榴、金絲翠扇、釵符、經筒、香囊、軟香龍誕佩帶等,件件都是精品,出自皇家之手,市面上絕對沒有出售的。換句話說,那就是限量版。

此時因盛暑將臨,朝廷還會給大臣們贈扇子,取未雨而綢繆之意。而陸承啓獨愛摺扇,這一次便全都給朝中大臣贈送了扇子。陸承啓還親自在摺扇上面題了“爲民”二字,並蓋上了自己的私章。此時摺扇尚未流行,可能就是因爲陸承啓這一次廣爲贈送摺扇,讓摺扇提前流行起來了。

而此刻,地方也要爲朝廷進貢扇子,稱爲貢扇。端午贈扇漸成習慣,不僅歷代皇帝賜扇給臣下,民間亦互爲饋贈。

初一開始,長安城的百姓們,家家戶戶都忙碌着,各種節日用品,食物、祭神之器等樣樣準備齊全。少不得準備些葵花(或蜀葵)、蒲葉、佛道艾、桃柳枝、杏子、林禽、柰子、焚香或者香印。而這些統稱爲“節物”,由貨郎挑着,穿街走巷在叫賣。

這幾天的叫賣,是一種渲染,一種推波助瀾。五月初五,纔是端午的高潮。初五日,大順朝的百姓把“節物”陳於門首,用茶酒供養,舉行祭祀活動,以及一些其他活動。

到了初五這一天,要插艾草和沐浴。須在天未亮時,將艾草插在門上。午時,要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氣不侵。俗採艾柳桃蒲揉水以浴,哪怕是後世,插艾草和沐浴這樣的端午習俗依然保留了下來。

而婦女兒童身上,還會佩戴一些配飾。先前說的“百索”亦是一種,除此之外,還有艾虎、符籙、五毒圖等。“百索”,是用條紋清晰的絲線繡織成各種飾品,可以佩戴,掛於脖項,也可以互相贈送,小孩則纏繞在手臂上。

“艾虎”,是將艾剪成小虎,或在所剪綵虎上黏艾葉,戴在頭上可以避邪。“符籙”,是將繒彩剪成小符兒,戴在頭上,插於鬢髻之上,所以又叫“釵頭符”。佩帶“五毒圖”最爲特別。“五毒”是指蜈蚣、蚰蜒、蛇、蠍、草蟲之類,古時人們認爲,這“五毒”可以用以治療瘡癤,可以毒死其他害蟲,所以就將其剪裁成圖飾,佩帶在身上。

除了佩戴的配飾之外,長安城裡面的百姓還會買些製作精巧的小鼓和小扇子。小鼓可以掛在架上、擺在座上,形制不一,小扇子分爲青黃赤白各色,或繡或畫或縷金出各種花樣,這些有個好聽的名目,叫做“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每逢端午,長安城中賣鼓扇百索等物的店鋪、貨郎也會多了起來,供長安城百姓選購,以互相饋贈,討個好彩頭。

端午節,最不能繞開的就是糉子了。大順朝對應着歷史上的宋朝,飲食習慣漸漸變成後世那般,所以糉子品種也很繁多,形制不一,有角糉、錐糉、菱糉、筒糉、秤槌糉、九子糉等。這些,在皇宮之中,陸承啓和周芷若都一一品嚐了一遍,果真美味非常。

除此吃糉子之外,大順朝的百姓們還會食用香糖果子、白團、紫蘇,飲菖蒲酒等。“香糖果子”,是將菖蒲、生薑、杏、梅、李子、紫蘇等,切成絲,以糖蜜漬之而成。“菖蒲酒”,是用菖蒲浸製而成。人們認爲端午飲菖蒲酒,可以延年,所以大順朝的百姓們把端午飲菖蒲酒,叫“飲續”。這幾許風物,依然保留着荊楚舊俗。

端午節最讓人興奮的,莫過於划龍舟了。灃河之上,彩舟競發。陸承啓與周芷若龍鳳駕臨,親自觀賞賽龍舟。只見彩舟之上,刻畫着有神鬼、雜劇、大旗、獅豹等之類的東西,旁邊還有兩條船,是樂船,專門奏樂的。

等到奏樂聲響起,水上戲班便開始表演了。陸承啓從未見過這般表演,看得津津有味。水上戲班一共有三齣戲,一出是水上漁翁問答,一出是木偶戲(水傀儡),最後乃是水鞦韆,也就是水上雜戲。

戲畢,百戲樂船,一起各鳴鑼皷,動樂舞旗,與水傀儡船分兩壁退去,而十二艘小龍船便出現了。小龍船上有緋衣軍士各五十餘人,各設旗皷銅鑼,船頭有一軍校,舞旗招引,乃是禁軍虎翼指揮。又有虎頭船十艘,上有一個錦衣人,執小旗立船頭上。剩下的都穿青短衣,長頂頭巾,一齊舞動船棹,是穿着百姓的衣服,其實全都是禁軍假扮的。又有飛魚船兩艘,上面彩畫間金,最爲精巧。飛魚船上面有雜彩戲衫五十餘人,間列雜色小旗緋傘,左右招舞,鳴小鑼鼓在賣力唱歌。又有鰍魚船兩艘,只容一人撐劃,是一根獨木做成的。這些小船意圖是要牽拽大龍船出詣水殿,也就是藏着大龍船的船坊。

小龍船在前面用繩子牽扯大龍船,這大龍船約長三四十丈,寬三四丈,做成龍頭龍尾形狀,都雕鏤着金飾,華貴異常。這般大的木船,陸承啓還是第一次見,心中思忖道:“明代所造的寶船,也不過如此吧?”

龍頭上有人舞着旗,左右的水棚之中,排列六個木槳,一起舞動,宛若飛騰。這些大小船隻,不是賽龍舟所用的,而是在水面上演練陣形。

陸承啓一直不明白爲何他們還不比賽,原本人家壓根就沒有比賽快慢這一說。這大龍船相當於旗艦,其他的小龍船,飛魚船,虎頭船,鰍魚船都是戰艦。只見大龍船上面的旗手舞動紅旗、綠旗,這些小船便開始列陣,或成圓陣,或成剪刀陣,或成丁字陣……

陸承啓漸漸纔看出些門道來,周芷若不明所以,還道這些禁軍,他們表演得非常精彩,連連拍手叫好。

陸承啓不懂水戰,但他總是過來人,覺得這水戰操演也算是那回事,只是老感覺差了些什麼。仔細一觀察,陸承啓才發現,這些船隻全是平底船,吃水不深,也就在江河上逞逞威風。到了大海之上,只要一個風浪便能打翻了。

待得禁軍們操演完畢,把大龍船、小龍船、諸船都放入詣水殿後,陸承啓還停在岸邊,眼神一直望着被激起黃色泥沙的灃河,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

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二章:失魂症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三百零五章:餘音繞樑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627章:制科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四十九章:春闈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616章:互探虛實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九百章:苦衷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九百零二章:軟禁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二百七十二章:造船爭議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
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二章:失魂症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三百零五章:餘音繞樑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627章:制科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四十九章:春闈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616章:互探虛實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九百章:苦衷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九百零二章:軟禁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二百七十二章:造船爭議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