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

“放肆!孔霖,你好大膽!”

陸承啓氣得一拍龍椅,猛地站了起來。這四個爲何,簡直就是衝着陸承啓的新政而來。他本以爲弄倒了秦怡康,哦不,應該是綠林大盜王霆,朝中就沒有保守派了。卻不料中國人就是這樣,喜歡維護自己的地位,不樂意見到新的東西。保守派的勢力,遠超他的想象。這不,又蹦達出一個孔霖來,而且還是愣頭青那種,直挺挺地就朝着陸承啓一陣大罵,就差沒有指着鼻子了。

孔霖不卑不亢,朗聲說道:“臣出身曲阜孔家,雖爲庶出,也要誓死捍衛儒學正統!陛下,不是臣放肆,而是陛下做得太過了!”

陸承啓又氣又怒,站直了身子,怒斥道:“你一個書生,你懂得什麼!你去過民間真正看過嗎,知道百姓需要什麼嗎!你這是自以爲是,朕承認,儒學是孔夫子的學說,但孔夫子還不是從先聖先賢那裡傳承過來的?你敢說孔子就生而知之,什麼都是他創造的?荒謬!孔子自己都說了,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自是在複述古聖先賢的言說罷了。既然儒學非孔子獨創,那古人能發現的道理,今人爲何不能發現?”

孔霖還待反駁,可陸承啓沒有給他任何機會。“再拿關學來說,‘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天下開太平’,這總的來說,不就是一個‘仁’字嗎!仁者愛人,難道不是孔子宣揚的嗎?”

孔霖一時語結,陸承啓則乘勝追擊:“朕開皇家大學,也是響應孔子的儒學。天地規律何其多,道家有言,‘大道三千’。天地規律何其多,古聖先賢怎麼可能發現得完全?皇家大學,就是在不斷地完善儒學!常言道,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是儒學固步自封,那活該被其他學說替代!天下在變更,儒學不進步,哪裡跟得上?再說了,朕創立新政,也是爲了宣揚儒學。十品官制,給予了官吏平等的地位,自此再無所謂官吏之分。子曰,‘有教無類’。只有天下萬民都學了儒學,儒學纔是真正的根基!官吏有別,難道官對儒學的理解,一定比小吏強?朕不這麼認爲,真正的儒學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要去做!”

孔霖被批駁得啞口無言,爲了挽回敗局,他有些慌亂地說道:“那陛下爲何增設軍隊?”

陸承啓冷冷地說道:“諸位卿家熟讀史書,可知冉閔?”

冉閔是誰?冉魏皇帝,他一生中最出色的事蹟,就是“殺胡令”。西晉時,塞外衆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其中以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爲主,其實這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漢民族在這一時期內,差點亡國滅種。若不是冉閔的《殺胡令》,讓胡人見識到了漢人的血勇,恐怕中原大地早就被胡人佔領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並非是《左傳》杜撰。今我漢人,能有今日繁榮,豈能少了血勇之人?若是要你孔霖上戰陣廝殺,你能做什麼?你能保家護國,誓死捍衛漢家子民?哼,若是沒了武人,恐怕契丹人早就殺進中原了!以朕所知,漢時儒者,並非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相反,他們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三國周瑜,何等英姿?今日儒者,爲何以不習武爲榮,反而爲恥?”

陸承啓這一番話,等於直接否定了在場的文官。認定他們寒窗苦讀十數載,不得要領。這些文官,心中都很是不屑,可礙於小皇帝的威勢,不敢說什麼罷了。

唯有孔霖這個“衛道士”,還是鍥而不捨,繼續窮追猛打:“陛下此言,臣不敢苟同!”

“君子和而不同,很正常。朕也不想你們懂,你們要是懂了,內閣首輔就要換人了。”陸承啓也不怕事大,直接說出了他心目中對內閣首輔的期許——最好就是文物雙全。

徐崇光聽了這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他與小皇帝政見不合,此事早已滿朝皆知。只是很多時候,他的諫議,不涉及到新政的前提下,小皇帝大多會接受。徐崇光其實也沒啥好追求的了,早就知道他與小皇帝不過是同牀異夢,等到夢醒了,他就該身退了。

倒是戶部尚書林鎮中一干徐崇光派系的官員,有些不忿。且不說徐崇光還做着內閣首輔,就是一個武人,有甚麼資格做內閣首輔了?

孔霖辯道:“陛下,武人亂朝,前朝已有先例啊……”

“文人亂朝,更是洪水猛獸!”陸承啓心中加了一句,但嘴上卻說道:“難道文人就能振興國祚?朕看也不見得。若不是朕力排衆議,改徵商稅,大順能有今時今日?你們文官,高高在上,懂得百姓疾苦?且不說你們能做什麼,便是做個決策,亦是與百姓所需,大相徑庭!罷了,朕不想打擊你們,此事先就此打住,以後再議。諸位卿家,還有其他要奏之事嗎?”

孔霖憋了一肚子話,正想引經據典,可小皇帝不給他機會了,直接堵死了他的話頭。默默地端着朝笏回到行列中,旁邊的中書舍人劉庚低聲說道:“孔給事中,你太沖動了……”

孔霖輕嘆一聲,說道:“事在人爲……”

劉庚抽了抽嘴巴,沒有再說什麼。

這時,一個穿着從四品官服的官,端着朝笏出列,說道:“啓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陸承啓一看,這人有些眼熟,但怎麼都記不得了。也難怪,說是文武百官,其實上朝的遠遠不止一百這個數。大慶殿中,起碼站了兩百來號人了。再加上今日下雨,兩旁偏殿中的那些小小京官,總人數差不多在四五百左右。要是把八品以下全找來,恐怕一個長安城,就有上千號官員。民間戲言,在長安城中隨意碰倒一個人,說不定就是一個小官,這真的不是吹噓的。再加上十品官制的確立,長安城的官只有更多,不會減少。

“臣乃戶部侍郎陶苴箐,所管國庫支出一事……”

陸承啓聽到這,心道:“肉戲來了!”瞥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徐崇光和林鎮中,再把已知是徐崇光一派的官員,統統掃視了一遍,對於他們的神情,都收入眼底。“裝得還真像那麼回事!”

“……恕臣直言,若再不加節制,一味支出,國庫所剩不過一千七百萬貫,不用一月,國庫便再無餘錢可用!”

陶苴箐這話一出,滿朝皆驚:“什麼,國庫沒錢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七章:天子親軍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四百六十四章:完美的破綻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二百九十六章:國子監辯道 三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五百章:又例朝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五十七章:帶上軍官踩場子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七百三十八章:指點第三十七章:遇刺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614章:進退2難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四百八十三章:又立奇功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638章:省元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
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七章:天子親軍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四百六十四章:完美的破綻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二百九十六章:國子監辯道 三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五百章:又例朝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五十七章:帶上軍官踩場子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七百三十八章:指點第三十七章:遇刺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614章:進退2難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四百八十三章:又立奇功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638章:省元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