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

陸承啓也知道,這番話說出來,特別是從一個皇帝口中說出來,那效果堪比九級地震。陸承啓很難想象,這番他通過自己通讀儒家經典而悟出來的道理,能不能被已經禁錮了思想的大順子民們接受。陸承啓也知道,即便是讀書人,他們學的儒術,也不是真正的儒術,而是經過了歪解的儒術。

在古代,雖說自漢代以來,儒家學說都佔據了正統思想的地位,獨尊儒術。但這時候的儒術,已經被改成迎合統治者的需要了。三綱五常,便是最好的例子。

但真正由孔子說出來的儒道,卻與之有很大的不同。孔子曰仁,孟子曰義,仁義之道,方爲儒道。不論是漢代董仲舒,還是現如今的那些個儒家學派,皆是把自己的理解,歪曲成真正的儒道,卻不知道離着真正儒道,差着十萬八千里咧!

孔子曾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句話的意思,後世之人常常誤解。述而不作,其實孔子是在說自己複述的是自己觀察出來的天地自然規律,而不是自己創作出來的學說和思想。至於信而好古,就是說孔子堅信而且熱愛比他還要古老的上古聖人傳下來的教導。

所以說,中國上千年的智慧,不論是儒家,道家,還是兵家,法家,墨家都講究因勢而爲。大抵是這樣創立這樣學說的聖人,都是通過自己的觀察,體悟到自然真理,而不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即便是獨尊儒術,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儒術之上,這不是宣傳聖人學說,而是在歪解。

陸承啓這番演講的主題思想,其實便隱含着這樣的觀點。不論讀書人,商賈,農戶,工匠,還是漁夫。樵夫等等,都是由社會發展而自然演變出來的。沒有誰高誰低之分,不過是順應自然罷了。任何擡高一個階級,貶低一個階級。都會導致不可想象的後果。正牌歷史上,中華五千年已經印證了這個道理。過度的抑制商人,導致社會發展緩慢,甚至一段時間停滯不前,還有所倒退。讓中華文明一度差點中斷。

上古聖賢說的道理,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如果不能體悟,只理解得一鱗半爪,哪怕把所謂的儒家經典都背下來,都無濟於事。如果體悟到了,卻不親身去做,不廣爲傳播,這也是不能讓人稱道的。而體悟到其中的真義,哪怕一句論語都說不出來。可道理已經明瞭,有無論語都是一樣的了。

陸承啓的這番話,幾乎以全白話文的方式說出,這也是陸承啓接受後世教育實在太多了,對自己的影響太大了,以至於一時間難以更改過來。不過就是這樣的白話文,在場能聽得清楚的人,不論百姓還是秀才,官員,都陷入了沉思。這與以往不同。以往陸承啓一講完,百姓立即山呼萬歲。陸承啓也不知道這番話,對大順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這些話,都是陸承啓早就想說的了,可惜一直沒有機會。現在趁着馳道剪綵,哪怕世俗容不下這樣的觀點,陸承啓還是要說出來,哪怕是與整個時代對抗。陸承啓也是無所畏懼的。

月臺之下正中,前來觀禮的各個報館採風人也是很有學識之人,此刻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們的思想,只是沒有聖人來引路而已,今日得陸承啓一言醍醐灌頂,很多采風人便開始思考自己對於儒術的體悟,對還是錯。以至於陸承啓都下了月臺,他們都沒有發覺。

人羣中,有一雙美麗的鳳眼,是一直盯着陸承啓的動靜的。奈何距離過遠,又有成千上百的禁軍,御前侍衛的阻攔,尋常人等連接近月臺都有些難度。

過得良久,人羣中突然有人喊道:“悟了,悟了!尊順天意,立天、立地、立人!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悟了,哈哈……”

陸承啓隱隱約約聽見,這四句話猶如知音一般,直擊他的心靈。是啊,陸承啓不是聖人,他讀儒家,不過是爲了找到治理國家的經驗,讀其他諸子百家,也是一樣的目的。這樣高的胸襟,這樣宏偉的理想,卻是陸承啓正在努力去做,卻沒有很好的話語爲自己代言。如今聽得這句話,陸承啓登時眼前一亮,高聲說道:“這位聖賢是何人,快快出來,讓朕見見!”

古代說的聖賢,全名應爲神聖賢人。神不是指虛無縹緲的神,而是指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到了通達神明的境界,聖則是指這個人通過體悟,傳達古之聖人學說。

此時,早有藏在人羣中的監察士暗探,把那說話之人推搡出人羣,對着陸承啓說道:“陛下,就是此人在大聲喧譁。”

陸承啓皺着眉,說道:“此乃聖賢,朕都要尊敬他,你快快道歉!”

那監察士暗探吃了一驚,連忙對這個身材不高,長得有些肥胖之人躬身道歉,口稱衝撞聖賢,還望恕罪。

那人卻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感悟之中,沒有理會。陸承啓趁着這個機會,打量着眼前這人。如果沒有記錯,剛剛那幾句話,在後世的經典中是很有名的,格物致知常常被明代學子提起。至於是誰說的,陸承啓卻沒有注意過。

只見這人身着儒袍,看樣子不像是有功名的樣子。一撮山羊鬍,白白胖胖的與孔夫子的形象有些差距啊!陸承啓這樣想着,“這人有如此才學,爲何不見科舉中士?”

見此人好似進入了尋常人可望不可求的頓悟境界,陸承啓也沒有去打擾他,只是在苦思,這人到底是誰。

此刻,在人羣中有一個年輕男子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問旁邊那個身材高挑的女子道:“姊姊,陛下前面那人是誰?”

那女子突然踩了他一腳,恨聲說道:“你給我噤聲,才從大理寺出來不久,就又想回去了?”

那年輕男子吶吶地說道:“我不過是……”

“不過是什麼?你就是太跳脫,爹爹在世時怎麼教你的,做人……”

年輕男子嘆了口氣,接話道:“做人要腳踏實地,多讀書,少說多做,是吧姊姊?”

那女子哼了一聲,說道:“你知道就好,爲何一樣都做不到?”(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一百零二章:伏擊 上第一百零二章:伏擊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二百一十四章:許景淳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
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一百零二章:伏擊 上第一百零二章:伏擊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二百一十四章:許景淳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五百六十五章:落荒而逃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