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文化的碰撞

遠洋貿易賺回大把的金幣,這個消息在呂寧的轄區內瞬間傳遍,很多商家、大戶紛紛到府衙內打聽詳細情況,希望官府能帶領他們到海外做遠洋貿易。這讓顧雍他們頭大如牛,每天都有衆多的人來糾纏,一付官府不答應要求視不罷休的樣子。

最後實在抵擋不住了,顧雍、司馬朗、張既等幾名高官跑到呂寧的府上來報告。呂寧聽完顧雍的陳述後,哈哈大笑起來,把顧雍等人笑得莫明其妙。

司馬朗見呂寧大笑,用眼瞪了一眼,這才道:“大哥,你笑哈啊?現在府衙天天有衆多的人來糾纏,搞得我們大家是趕也不是,打又不敢,已經嚴重影響了府衙的正常辦公,你咋還笑得出來?”

衛凱看了呂寧一眼,小心翼翼的道:“主公,我們現在是隻能派人去維持秩序,也不敢亂混抓人。現在我們的政策太寬鬆,把百姓擡得太高,稍處理不當,就會受到百姓的控訴、控告,搞不好還會惹上官司,真是難辦啊!”

呂寧聽後心裡更是高興,這樣就對了,怎麼能讓你們這些權力機關胡亂抓人、整人,這是個文明的進步。“呵呵,你們急啥?來糾纏的人又不是想造反,他們是來提要求的,如果要求合理的話,那我們爲啥不答應呢?難道他們所提的要求過份?還是有啥難處?你們大家怎麼都像泄氣的球似的。”

顧雍回答道:“主公,他們的要求其實也不過分,只是這關係到我們府衙的收入。當然了,也有的商家要求我們提供航海圖給他們。還說什麼府衙就是爲百姓着想,爲百姓辦事嗎?這也是府衙爲他們服務的範疇之類的話。”

呂寧聽後搖搖頭道:“那有那麼簡單,就算我們把航海圖提供給他們,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沒有用的,在那茫茫大海中航行,如果沒有六分儀的話,根本分不出東南西北。只要船隻離開口岸,真是寸步難行,等待他們的只會是死亡。再說了,現在除了我們軍方擁有的戰船外,其他船隻根本無法抵抗大海中那狂風巨浪的衝擊,大海的兇險不是人們能想象得出來的。說難聽點,在深海中航行,那是在死亡線上掙扎,和死亡相拼搏。”

說完後,呂寧讓典韋去把奉孝、子泰、幼安等分組會叫來。

司馬朗聽後道:“大哥,那六分儀不是我們軍的嚴控品嗎?怎麼能提供給百姓呢?再說了,戰船更不能出售,否則我海軍的優勢就沒有了,這不利於我海軍的發展和安危。”

不大一會兒,郭嘉、田疇、管寧、蔡邕、糜竺等人到後,聽了顧雍他們說的情況後,郭嘉微笑着道:“我軍的戰船肯定不能出售,六分儀更是我軍方的秘密裝備,更不能放開給民用。如果沒有六分儀,在那大海上航行,就算用我們軍方中的望眼鏡,也起不到任何作用。那汪洋大海一望無際,航行幾十天都無法見到陸地,能見到的除了海水還是海水,大海中隨時會遇到狂風暴雨,巨浪能掀起幾十米高,一般的船隻只能是葬身大海。”

顧雍聽後道:“那我們就去和他們解釋清楚,告訴他們沒有辦法滿足其要求,這也是爲他們的生命安全着想。”

呂寧聽後搖搖頭,微微一笑道:“那怎麼成,百姓的要求並不過分,我們就答應他們吧。我們帶着他們一起去做遠洋貿易,這也確實是我們的責任和職責。”

糜竺聽後反對道:“主公,那咋行,要是讓百姓都跟我們一起做遠洋貿易的話,那我們府衙的收入不就大額減少。這和搶府衙的錢有何區別?”

顧雍也堅決反對道:“主公,我也不贊成,我們的財政收入開支太大,現在都有點捉襟見肘了。主公好不容易開闢出一條海上絲綢之路,我們正想怎樣加大遠洋貿易的能力,這樣我們的財政收入就會有大的增長,如果讓商人都隨我們去做遠洋貿易,我們不是白忙活了。”

呂寧聽呵呵笑了起來,看了大家一眼後道:“我們大家忙前忙後爲啥?百姓爲什麼信任我們?我們的目的不就是讓國家強盛,百姓富裕,民族復興嗎?如果百姓不富裕,國家能強盛嗎?國家就是由千萬個家庭組成的。如果說光國家強大,而百姓貧窮,那有什麼用?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百姓過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否則百姓爲啥相信我們,怎麼獲得民心。讓百姓生活越來越好,這纔是我們大家努力工作的目的和職責。我們制定的律法不都是百姓的利益高於一切嗎?幫助百姓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纔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只要百姓讓我們辦的事,那我們當然也幫助解決。”

張既聽後反對道:“主公,你說的雖然有理,但我們府衙的財政收入也都是用在百姓的身上啊!我們並未貪贓枉法,每一分錢都是爲民着想。增加府衙的收入也是爲了百姓,這也不違背原則,只是讓我們有更多的錢爲百姓辦更多的實事罷了。”

司馬朗聽後馬上呼應道:“大哥,德容說得對啊,我們也是爲百姓着想,並未謀求私利。每年我們要修建那麼多的公路、水利設施、公益建設,這都要求有大量的資金做支撐,否則啥事都辦不了。”

呂寧聽後,哈哈大笑起來,笑後道:“你們說的也對,但我還有個想法。我們大漢民族,一直延續的是農耕文化,也就是農耕文明,這對於民族的利益,國家的強盛不好。我想逐漸誘導推廣航海文化,也就是航海文明,這有利於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也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大家聽後又是一片茫然,不知呂寧說的是啥意思,也從未聽說過這種提法,更無法理解其中的內涵、作用。

郭嘉擡頭看了呂寧一眼,謙虛的詢問道:“主公,這農耕文化和航海文化確實沒有聽說過,能否給我們講解下其中的意思?”

呂寧擡起茶杯喝了一口後,慢騰騰的道:“諸位,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不論商業如何發達,如果是產品僅在國內或本地區銷售的話,只是財富的轉移過程,是從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口袋中罷了,這對於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其財富的總額是不會增加的,況且還有產品過剩的時候,產品飽和的危機存在,這都會嚴重影響經濟的增長。如果是我們帶領百姓去做遠洋貿易的話,那是賺外國人的錢,那我們的財富總量肯定上增加的。你們知道嗎?僅羅馬帝國每年從國外進口的貨物,價值都高達一億枚金幣,也就是說,羅馬帝國每年要向國外流出一億枚金幣,這是多麼大的數字和財富啊!爲什麼我們不帶領百姓去把羅馬、安息等國的財富賺回來呢?”

呂寧的話讓大家目瞪口呆,羅馬有那麼多的金幣嗎?怎麼可能呢?這麼多的疑問困擾着大家,更讓人無法相信其真實性,畢竟這數字太大了,大得讓人無敢想。

管寧用懷疑的語氣道:“子奕,不會是你瞎編造的鬼話吧?這怎麼可能,羅馬每年向國外流出一億枚金幣,那羅馬不是有用不完的金幣,羅馬有那麼富裕嗎?”

管寧問出了大家心中的疑問,而呂寧咋解釋呢,總不能說自己是在後世的歷史資料中看到的吧!呂寧苦笑着嘆了口氣道:“師傅,羅馬帝國確實強大,也確實是非常的富裕,我說的也是真實的事。但我無法解釋得清楚,只能告訴你們,是天上的嫦娥仙子告訴我的,她總不會騙我吧,也沒有必要用這種話來騙我啊。”

大家都知道這是呂寧忽悠,也是呂寧一貫的做法,只要不想解釋時就用嫦娥仙子來頂替。大夥當然也不好再追跟問到底,畢竟呂寧是自己的主公,能相逼嗎?

郭嘉微笑着道:“主公,你說的跑題了,我問的是農耕文明和航海文明。”

呂寧笑了笑道:“奉孝,不要着急嗎,我喝口水,慢慢的給你們說。我們幷州軍,大家都知道在作戰時,我要求將軍、士兵要講究團隊作戰,嚴禁搞單打獨鬥,這也是我們飛熊軍、暴熊軍強大的因素之一;我們內政上講究的也是團隊的協同合作,這能提高工作效率;德衡他們在科學研究方面也是講究團隊合作,讓研究成果快速研發出來。其實這就是個組織性的問題,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問題,你們大家都應該深有體會吧。”

田疇聽後道:“主公,你說的這到是真的,在我們轄區內,不論是啥工作講的都是團隊的協同作戰,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讓其個人的能力發揮到最大化。這種團隊精神可比單打獨鬥強多了畢竟是人多力量大嗎,這我們都是深有體會。”

呂寧接着道:“農耕文明或者農耕文化是產生不了組織性的,更不可能有啥團隊精神。因爲百姓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一個人可以耕作一塊田地,有沒有其他人來幫忙都無所謂,無外呼是速度慢一點。但當他看到鄰家的農作物比自己的長得好,田地比自己種的好,他心裡就不高興,就有嫉妒心,就有願人窮的心裡。這種嫉妒心會誘導他在內心謾罵、詛咒別人,甚至是陷害別人。這就是所謂的一個人是一條龍,三個人是一條蟲的常言。因此說,在農耕文化或文明中,英雄是用來被出賣的,朋友是用來被陷害的,上司是用來被取代的。這就是農耕文化或文明的內涵。”

盧植、蔡邕二個老爺子,他們二人都是在朝中做官,還是高官,他們都經歷過被人陷害、出賣的親身經歷。現在聽了呂寧的話,二人是在那裡不停的點頭認可,這好象就是針對他二人說的話呢,讓他們深有感觸。

盧植道:“子奕,你說的很對,我的親身經歷就是在被同僚、同事、手下出賣、陷害中渡過來的,也進過大牢,也被削過官職,那些事情現在還歷歷在目,如同夢境一般。”

呂寧再次道:“歷朝歷代的權力爭奪、皇位爭奪、改朝換代,這是爲啥啊?都是想手中擁有絕對的權力,他們並沒有想着怎麼好好的治理國家,更不會爲百姓想,百姓的死活不關他們的事。當年大英雄項羽見到秦始皇的車駕時,項羽並沒有想始皇的殘暴不仁,更沒有想天下百姓正處在民不聊生,飢寒交迫的境地,而大英雄項羽想的是有朝一日會取替秦始皇的位子。天下改朝換代,難道開國皇帝是在想百姓的痛苦?是在爲百姓的生產生活而想?都不是,劉幫不是,偉大的武帝也不是,他們想的是怎樣取而代之,怎樣把壓迫百姓的人換成自己,怎樣讓自己手中的權力更牢固,以便更好的壓迫百姓。連這些大英雄項羽、劉幫、武帝都如此想,那一般的官員呢,他們又咋想呢?還是一個想法,都是想手中的權力。人人都想當皇帝,臣不安心長久居於臣的地位,子不安心居於子的地位。大家都想往上爬,沒有人願意權衡自己的能力,更不會有人考慮上司的所作所爲是否正確。這就是農耕文化或文明造成的狹隘思想,當然由於這種狹隘的思想,看似很穩定,其實早就危機四伏了。”

蔡邕聽後馬上道:“子奕,你怎能瞎胡說八道呢?高祖的名字也是你能叫的,武帝的功勳更不是由你來評論,這是誅滅九族的大罪啊!”

呂寧沒有理會蔡老爺子的話,接着道:“在大海中航行,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單獨駕駛一條船隻,大海中變化莫測的暴風驟雨,狂風巨浪隨時會光顧。要想在大海中戰勝狂風巨浪,要想活下來,要想保住性命,那同船的人就必須同心協力的抵抗巨浪,抵抗狂風暴雨。只有這樣,大家才能保住性命,才能戰勝困難,才能繼續航行。而在這種情況下,同船中誰的技術高超,誰的能力更強,誰的作用更大,是一目瞭然,同船工的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人是不能用來陷害的,是用來帶領大家共同抵抗暴風巨浪的依靠,也是大家保命的依託,是指揮大家繼續航行的舵手。所以說,在航海文化或文明中,英雄是用來崇拜的;朋友是用來依靠的,強有力的上司是用來服從的。航海文化或文明能培養人們的團結合作精神,只有這樣的精神深入人們的骨髓,人們纔會在生產、生活中堅決執行團隊合作,相互配合,也才讓大家的力氣扭成一團,力氣往一處使,也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率,那我們的國家纔有希望,民族才能早日復興,百姓的生活水平纔會一天比一天好。”

郭嘉聽後恭敬的道:“主公,你說的太對,現在我們的轄區內,士兵作戰時講究的是團隊的戰陣和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相互依存;工廠在生產中講究的是流水線式的團隊協作,生產率得到極大的提高,成本降到最低;經商講究的是團隊的共同合作,讓利益最大化。”

呂寧又道:“當然了,要想讓團隊精神發揮作用,並長期生存下去,那保證團隊個人的利益必須要高於個人單打獨鬥獲取的利益,只有讓每個人的利益都獲得最大化,那人們纔會遵守、執行團隊協同合作,團隊精神纔有生存的空間。”

顧雍看了呂寧一眼道:“主公,那我們應該咋辦呢?就算是帶領百姓去做遠洋貿易,那也得有個具體的規矩和制度啊!單打獨鬥肯定是不行的,還容易出亂子。”

呂寧稍加思索後道:“成立一間遠洋貿易商會,只要是具有我們轄區內的戶籍,並有工廠、商店或鋪面的人都可參加。這間商會採用股份制,根據投資額的大少而分紅利。並嚴格制訂出商會的規章制度,大家按章程辦理。我們每年先組織二批到法爾斯省的遠洋貿易,隨後再組織到羅馬、到南美洲的遠洋貿易,我們逐步形成進行。”

顧雍道:“主公,那外地商人在我們轄區內開有工廠或鋪面,但沒有我們的戶籍,就一定不讓其參加商會嗎?這可有一大部分商人在類啊。”

呂寧哈哈大笑道:“我就是要讓外州郡的商人們遷移到我們的邊區內來居住,並把財產轉移過來,這樣有利於我們經濟的發展,也能促進經濟的增長,畢竟有錢人多是好事,他們也要消費和投資啊。而且你們在宣傳中可大力宣揚遠洋貿易是如何的賺錢,讓百姓都投身到遠洋貿易中來,這是爲了賺外國人的金幣和財富。當然了,我們賺到了外國的金幣,同時我們也要購買我們需要的產品,更需要國外的技術和書籍,特別是各類人才的購買更是個長期艱苦的任務,還要購買回來大量的奴隸,緩解我們勞動力緊缺的局面。”

顧雍聽後,興奮的道:“主公放心,我們這就具體操作去。”

呂寧點點頭後又道:“對了,在做遠洋貿易的時候,子泰要把你的情報網布局到國外去,收集國外的一切經濟、科技、軍事、地理、文化、政治諸多方面的情報。這也是爲我軍以後征伐着想。”

田疇聽後道:“是主公,我這就安排人手跟隨商船前往。”

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230章 有幾成勝算第445章 響雷迷惑第585章 地獄般行軍第583章 偷雞不成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316章 血洗徐州第2章 原始部落第591章 捉弄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585章 地獄般行軍第542章 肆意蹂躪第385章 安排路線第630章 密謀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17章 長途奔襲第346章 運動戰第445章 響雷迷惑第602章 濮陽城破第233章 對匈奴決戰第333章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第608章 奇兵偷襲第480章 乘火打劫第529章 新型戰艦第158章 你腦袋進水了吧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603章 攻下濮陽第68章 劫後餘生第484章 賈詡之計第212章 推舉盟主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222章 被商人算計第372章 初見龐統第570章 淮南戰事第534章 裝備的優勢第435章 文化的碰撞第329章 曹呂大戰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483章 呂布滅亡第319章 不會再有黃巾軍第380章 唯一辦法第190章 標點符號第345章 無情的屠殺第343章 死前託孤第300章 名士、名將第645章 絕境中求生第453章 首戰告捷第523章 徐庶被暴扁第383章 風險很大第205章 利字當頭第56章 歷史上的高順第635章 秘密謀反第258章 這是什麼東西啊第495章 龐統誠投第133章 殺戮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202章 闖出城第370章 黃月英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672章 良好的開端第344章 進攻丸都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50章 結義兄弟第9章 適應環境第453章 首戰告捷第556章 區域劃分第100章 蔡邕第615章 損失大將第87章 勢如破竹第48章 形勢逼人第513章 曹操官邸第282章 甕中捉鱉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451章 虎口拔牙第344章 進攻丸都第184章 攻進洛陽第309章 搶收小麥第91章 嫁禍於人第682章 孔明出馬第518章 伏擊徐庶第321章 撞城車第484章 賈詡之計第194章 辦軍政學校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226章 秘密組織第247章 有什麼不好第358章 陸遜第197章 曹操當刺客第356章 北海孔融第290章 聯合諸侯第515章 滿城緋聞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369章 此生榮幸第260章 千萬不能出啥事第427章 曹操搶青州第466章 歪打正着
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230章 有幾成勝算第445章 響雷迷惑第585章 地獄般行軍第583章 偷雞不成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316章 血洗徐州第2章 原始部落第591章 捉弄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585章 地獄般行軍第542章 肆意蹂躪第385章 安排路線第630章 密謀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17章 長途奔襲第346章 運動戰第445章 響雷迷惑第602章 濮陽城破第233章 對匈奴決戰第333章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第608章 奇兵偷襲第480章 乘火打劫第529章 新型戰艦第158章 你腦袋進水了吧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603章 攻下濮陽第68章 劫後餘生第484章 賈詡之計第212章 推舉盟主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222章 被商人算計第372章 初見龐統第570章 淮南戰事第534章 裝備的優勢第435章 文化的碰撞第329章 曹呂大戰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483章 呂布滅亡第319章 不會再有黃巾軍第380章 唯一辦法第190章 標點符號第345章 無情的屠殺第343章 死前託孤第300章 名士、名將第645章 絕境中求生第453章 首戰告捷第523章 徐庶被暴扁第383章 風險很大第205章 利字當頭第56章 歷史上的高順第635章 秘密謀反第258章 這是什麼東西啊第495章 龐統誠投第133章 殺戮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202章 闖出城第370章 黃月英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672章 良好的開端第344章 進攻丸都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50章 結義兄弟第9章 適應環境第453章 首戰告捷第556章 區域劃分第100章 蔡邕第615章 損失大將第87章 勢如破竹第48章 形勢逼人第513章 曹操官邸第282章 甕中捉鱉第579章 荊州決議第451章 虎口拔牙第344章 進攻丸都第184章 攻進洛陽第309章 搶收小麥第91章 嫁禍於人第682章 孔明出馬第518章 伏擊徐庶第321章 撞城車第484章 賈詡之計第194章 辦軍政學校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226章 秘密組織第247章 有什麼不好第358章 陸遜第197章 曹操當刺客第356章 北海孔融第290章 聯合諸侯第515章 滿城緋聞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369章 此生榮幸第260章 千萬不能出啥事第427章 曹操搶青州第466章 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