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亂局 (2)

爲了預防闖軍地盤的擴大,川軍隨即採用大規模屠殺百姓的方法,搶先破壞那些可能被闖軍佔領的地區。在川軍大屠殺之後,四川境內的社會生產完全陷入停頓,大饑荒已經無可無避免。

入川闖軍總指揮高一功請求闖王援助大批糧食給四川,而李自成也答應了高一功的這一請求,上萬闖軍不得不再次進入湖廣作戰,以打通產糧區到四川的交通線,並努力維持着這條生命線的暢通。

“唯一沒有屠殺百姓的只有楊展,現在也只有川南楊展的治下還有糧食和定居的百姓,但高將軍卻無力進攻川南。”孫可望認爲,成都的闖軍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攻入川南,主要原因就是嚴重的軍糧不足。高一功竭盡全力地維持着從河南到四川的交通線,但這也僅僅是讓四川闖軍和闖軍治下的百姓不至於立刻餓死:“川西、川中現在已經是一片廢墟,恢復生產至少要一年的時間。而這期間,軍民的糧食都得從河南運去,軍糧都分給百姓吃了,這樣下去高將軍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進攻川南?”

“闖王決心守土不失,也不能看着百姓活活餓死。”許平對四川的局勢同樣很不滿意。爲了向高一功提供糧食,李自成已經下令從許平的軍中徵集軍糧。許平也想不出解決的辦法來:“難道孫兄弟有什麼好辦法不成?”

“如果是我的話,我就會放棄四川,繞過川南,取道川西進入雲南。見到川軍的所作所爲後,雲南百姓一定不肯再協助官兵抵抗我軍,這樣我軍就可以輕易的奪取雲南全省。等到來年收穫後,我們再從雲南****四川,也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那四川今年就會發生大饑荒。”

“本來就是川軍做的孽,爲什麼反倒要我們闖軍背上這個包袱?”孫可望不以爲然地說道:“川南的楊展不是沒有搞大屠殺麼?正好讓饑民去他那裡過冬,順便也消耗他的軍糧。”

wωw ●тт kΛn ●C ○

許平長嘆口氣沒有再多說什麼,孫可望瞥了他一眼,道:“闖王就是心腸太軟了,我不反對救助饑民,不然我也不會建什麼童子營,但凡事都得量力而行。”

“只要糧食還能從河南運到四川”

孫可望哈哈笑起來,將許平的話打斷:“我真希望左良玉發威一次,截斷河南與四川的聯繫,這樣高將軍就不得不考慮回河南,或是乾脆南下雲南了。”

三月底,西線的戰報傳來,秦軍不出意料地第三次慘敗於闖軍之手,孫傳庭逃回潼關後上書崇禎天子,承認闖軍的現況和他的預料有所偏差,因此需要一年的時間來練兵,然後就可以完成他“三月平賊”的大業。崇禎對此予以鼓勵,讓戶部設法擠出錢糧供應陝西,同時對尚在明廷統治下的百姓加徵賦稅,以應付越來越大的開支。

“一年來,秦軍已經三次慘敗於我軍之手,這次的損失尤其慘重,宿將強兵虛擲一空。”許平手上有一份闖軍自己的捷報,上面繳獲、俘虜的數字都極爲驚人,即使秦軍從不曾有過前兩次大敗,也無法在遭到這樣的損失後仍安然無恙:“如果孫總督沒有一個能變出兵馬的聚寶盆的話,我想十年之內秦軍是不可能恢復元氣了。”

“秦軍的世襲將門已經不存在了,孫傳庭已經啓用白廣恩等人爲秦軍將領,並直接把白廣恩提拔爲總兵,甚至爲他向天子請尚方寶劍。”周洞天手裡拿着的是明廷的陝西塘報。孫傳庭正大批啓用像白廣恩這樣的義軍降將,足以說明秦軍再無可用之人:“天啊,用他們做秦軍將領,那還能指望秦軍的士氣嗎?他們還有與我軍一戰的勇氣嗎?”

“此戰過後,秦軍的千總、把總已經損失殆盡,這比死幾個總兵更可怕。”餘深河已經喪失了繼續討論秦軍的興趣,懶得再去看其它的相關報告:“除非秦軍按照新軍模式重建,否則就如大人所說,需要十年時間才能讓新一代的將門子弟長大,他們是很難恢復元氣了。”

“但這是不可能的,朝廷不可能讓新軍滲透到秦軍中,如果西北軍也統統換上教導隊訓練出來的官兵,那對朝廷來說遠比我軍更可怕。”許平把這些軍情扔在一邊,說起他最關心的話題:“新軍到底怎麼樣了?”

“鎮東侯一直要求擴編新軍,秦軍第三次慘敗的消息傳入京師後,天子和內閣終於撐不住了,他們已經同意新軍擴編爲十五個營,每營四千人。不算開封的山嵐營,現在京師和山東的新軍大約有三萬五千人,已經恢復了不少元氣,估計他們很快就會再次嘗試來給開封解圍。”

“給開封解圍是大錯特錯!”

京師,新軍參謀部內,金求德發出一聲大吼。他拍案叫道:“開封就好像錦州,每次我們好不容易積蓄起一點點力量,就要扔到這個無底洞裡面去。我們不能再給開封解圍,至少在我們徹底解決山東問題前絕不能考慮這個問題。”

“可是這是朝廷的嚴令,朝廷打算讓楊文嶽的直隸軍和我們並肩作戰,一起去開封和許平打。開封是京師的屏障,也是山東的屏障。”

“我寧可不要楊文嶽去,就算闖軍能拿下開封又能怎麼樣?如果他們渡河攻入直隸,那我們就迎頭痛擊;如果他們南下湖廣,我們再去收復開封時只需要面對一部分闖軍;唯一要擔心的是闖軍移師東進山東,切斷運河漕運。但第一我們還有海運;第二,切斷漕運從軍事上說沒有任何損害,只是損害了朝中閣老們的孝敬;第三,正因爲如此我們纔要儘快收拾季退思,把呆在運河上的四個營釋放出來。”

金求德咆哮一番後,轉頭看向一言不發的黃石:“大人,開封那裡許平已經經營了一年多,堡壘密佈,守得是固若金湯,除非我們有絕對的優勢,否則最好不要在開封附近和他打。”

“開封是中原最大、最繁華的城市,除了京師、南京以外,沒有幾座城市能比得上它,中原半數的官宦人家現在都逃進了開封,還帶着他們所有的積蓄。如果闖軍得到了開封,那他們就能從開封抄到數百萬兩白銀,闖軍會因此壯大很多的。”說話的人是楊致遠,今天他也抱病前來參加新軍的軍事會議。

“那又怎麼樣?只是一次性的錢財。”

“朝廷一年的稅收是兩千萬兩,可是要用來養秦軍、養楚軍、養江北軍、養魯軍,我們新軍能得到不過一年上百萬兩而已;而闖軍如果得到這麼一大筆錢,他們可不會漂沒,也不會剋扣軍餉的。我們必須設法和許平決戰,趁我們新軍還比他強大得多的時候。”楊致遠向黃石進言道:“大人,卑職越來越擔心新軍有一天會被闖軍壓下去。”

“但立刻進攻開封,我們的軍力絕不佔優勢。”

“我同意先打山東,但我反對拖得太久。”楊致遠沉吟着說道:“最好不要拖到七月。雖然許平莫名其妙的供應開封糧食讓開封沒有立刻陷落,但我很懷疑開封能不能堅持到七月。如果闖軍得到了開封的財富,又得到了今歲河南的收穫的糧食,那就未必是四、五萬新軍能夠對付的了。”

新軍參謀部內陷入長時間的沉寂。

金求德再次向黃石說道:“大人,我們再做一次努力,想辦法讓朝廷同意由您帶兵,然後立刻出兵山東,爭取五月結果了季退思,六月移師河南與許平決戰。”

第400章 倒戈第240章 攻心 (1)第4章 自薦 (2)第548章 批判 (1)第549章 批判 (2)第196章 堅守 (1)第38章 邀請 (1)第501章 絕境第74章 兵賊第396章 代價第185章 心路 (2)第527章 迎擊 (2)第184章 心路 (1)第254章 軍法 (3)第117章 交易 (1)第329章 誤判 (2)第567章 論述 (2)第54章 離別 (2)第383章 忻州 (1)第476章 作亂第517章 調任 (2)第514章 軍種 (1)第450章 承諾第49章 條例 (2)第390章 對壘第332章 重逢 (2)第534章 換帥 (1)第181章 司獄 (2)第144章 應對 (1)第68章 狼穴第150章 拖延 (1)第399章 懸念第374章 改元第237章 潛流 (2)第385章 焚城第543章 大捷 (2)第176章 啓蒙 (1)第486章 觀察第123章 壓力 (1)第219章 夜襲 (2)第39章 邀請 (2)第328章 誤判 (1)第102章 鷹營 (2)第245章 內憂 (2)第21章 軍法 (2)第506章 協議 (1)第378章 決裂 (1)第166章 奔波 (1)第269章 友軍 (1)第450章 承諾第146章 小將 (1)第176章 啓蒙 (1)第264章 變化 (2)第418章 委任第542章 大捷 (1)第115章 閱兵 (1)第542章 大捷 (1)第112章 困惑第48章 條例 (1)第249章 內訌 (2)第366章 詐敗第125章 算盤 (1)第100章 募兵 (2)第408章 坦誠第528章 戰機 (1)第63章 貪生 (1)第176章 啓蒙 (1)第181章 司獄 (2)第261章 密鼓 (1)第345章 前驅 (2)第454章 選戰(中)第577章 淮安 (1)第537章 攔截 (2)第26章 遺物 (1)第441章 問答 (2)第573章 返京 (2)第52章 將門 (2)第474章 輪迴 (2)第359章 追擊第535章 換帥 (2)第403章 直隸第510章 待機 (1)第157章 頹勢 (2)第294章 紕漏 (2)第278章 對決 (1)第422章 杭州第100章 募兵 (2)第174章 新政 (1)第414章 相負第154章 對射 (1)第581章 退位 (3)第59章 腐蝕 (1)第154章 對射 (1)第526章 迎擊 (1)第248章 內訌 (1)第552章 勾心 (1)第202章 皮影 (1)第75章 突圍第139章 安泰 (2)
第400章 倒戈第240章 攻心 (1)第4章 自薦 (2)第548章 批判 (1)第549章 批判 (2)第196章 堅守 (1)第38章 邀請 (1)第501章 絕境第74章 兵賊第396章 代價第185章 心路 (2)第527章 迎擊 (2)第184章 心路 (1)第254章 軍法 (3)第117章 交易 (1)第329章 誤判 (2)第567章 論述 (2)第54章 離別 (2)第383章 忻州 (1)第476章 作亂第517章 調任 (2)第514章 軍種 (1)第450章 承諾第49章 條例 (2)第390章 對壘第332章 重逢 (2)第534章 換帥 (1)第181章 司獄 (2)第144章 應對 (1)第68章 狼穴第150章 拖延 (1)第399章 懸念第374章 改元第237章 潛流 (2)第385章 焚城第543章 大捷 (2)第176章 啓蒙 (1)第486章 觀察第123章 壓力 (1)第219章 夜襲 (2)第39章 邀請 (2)第328章 誤判 (1)第102章 鷹營 (2)第245章 內憂 (2)第21章 軍法 (2)第506章 協議 (1)第378章 決裂 (1)第166章 奔波 (1)第269章 友軍 (1)第450章 承諾第146章 小將 (1)第176章 啓蒙 (1)第264章 變化 (2)第418章 委任第542章 大捷 (1)第115章 閱兵 (1)第542章 大捷 (1)第112章 困惑第48章 條例 (1)第249章 內訌 (2)第366章 詐敗第125章 算盤 (1)第100章 募兵 (2)第408章 坦誠第528章 戰機 (1)第63章 貪生 (1)第176章 啓蒙 (1)第181章 司獄 (2)第261章 密鼓 (1)第345章 前驅 (2)第454章 選戰(中)第577章 淮安 (1)第537章 攔截 (2)第26章 遺物 (1)第441章 問答 (2)第573章 返京 (2)第52章 將門 (2)第474章 輪迴 (2)第359章 追擊第535章 換帥 (2)第403章 直隸第510章 待機 (1)第157章 頹勢 (2)第294章 紕漏 (2)第278章 對決 (1)第422章 杭州第100章 募兵 (2)第174章 新政 (1)第414章 相負第154章 對射 (1)第581章 退位 (3)第59章 腐蝕 (1)第154章 對射 (1)第526章 迎擊 (1)第248章 內訌 (1)第552章 勾心 (1)第202章 皮影 (1)第75章 突圍第139章 安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