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軍歌 (2)

“我就知道黃兄一定會明白的,”施天羽高興地說道:“這就是我剛纔說的,黃兄不用賀飛虎、唐德生還有易猛他們,他們會是國之良將,但如果黃兄用他們,讓他們不再被掣肘,不再被‘小人’在背後用嘴傷人,當他們的榮華富貴完全繫於黃兄一人時,他們和先帝的新軍也就沒什麼區別了。”

雖然明白施天羽的意思,但是聽到對方這樣評價自己的羽翼,黃乃明還是感到很刺耳,忍不住皺眉。

“齊公可以創立長生軍,但是齊公無法讓長生軍只爲他效力;齊公可以訓練將官,但是無法讓這些將官只爲他效力;齊公可以造火銃,但是無法一個人用,無法讓商人不賣給李順這不過是身價的問題,齊公能給的李順也都能給,無論是爵位還是其他什麼功名利祿,換我是商人或百姓,我也要兩面下注,只不過是主子姓李還是姓黃的問題,他們值得用命去拼、會忍得住有錢不掙嗎?”還有蒸汽機、橡膠,黃石可以有很多發明創造,但是這些技術一旦出現,官營有效率問題,民營有忠誠問題,利劍做出來容易但是劍柄未必握在哪一方的手上,施天羽說道:“我也是將門之子啊,若是放在以前或許也不會支持制憲會議,也會爲齊公把家嚴的兵權拿走有些不滿好吧,其實我當時也有些生氣,但是我親眼看過無君無父的國家,知道這些國家的國民不一定會是一盤散沙;我也親眼看到卿院是怎麼樣一步步改變了吏治,讓南方這個幾個省獲得了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強大實力。或許我沒法像家嚴希望的那般讓施家公侯萬代(其實這裡施天羽也打了個埋伏,因爲齊國公曾經和他隨口說過兩句的兩院制度聽起來不錯,貴族擁有的議會比選出來的還要高,是上院!),但我很希望看到齊公、輔佐黃兄開闢這樣一個王朝,一個官吏清明、百姓皆有愛國之心的王朝。”

黃乃明向施天羽鄭重一拱手:“施兄弟言重了,我智遠遠不及於此。”

“黃兄當局者迷,要是我在黃兄這個位置上也一定會患得患失的。”施天羽連忙鼓勵道:“黃兄千萬不要妄自菲薄,你是齊公的世子和繼承人,千萬不要氣餒。”

施天羽剛纔的長篇大論讓黃乃明聽得十分喪氣,聽到對方這話後他苦笑一聲:“我讓家嚴失望了。”

“怎麼會?”施天羽急忙安慰起來,他指出黃石對黃乃明一直是竭力扶持、培養的,不然絕不會讓他出海遊歷開拓視野,現在黃石的嫡子幼小,而且和舊部們聯繫更加緊密,要是黃乃明不接班的話,將來幼子繼承那麼黃石的舊部肯定位高權重。施天羽說他認爲黃乃明是最適合的繼承人選,黃石現在雖然撒手不管,但是制憲會議依舊根基淺薄,需要有個幾十年去深根固本,等到那時議會的根基已經深深紮下去,就不是能夠輕易撼動了的:“除了黃兄,還有誰能在齊公百年之後保護卿院?”

“保護卿院?”

“對,能沉住氣什麼都不做,就是保護卿院啊,只要齊公和黃兄什麼都不做,那別人就無法對卿院做什麼。”施天羽以爲黃乃明又想到了軍事方面的問題,對此他倒沒有太多的擔憂,施天羽認爲以南明的戰爭潛力和憲政制度帶來的動員效率,擊潰李順不過是時間問題:“許將軍有什麼?不過幾萬忠誠部下而已。就像齊公當年在長生島一樣,他可以因爲個人的威信讓長生軍維持下去,但是又不是每個人都和許將軍一樣,當年齊公保不住長生軍,許將軍一樣也保不住。”

“我不是這個意思。”黃乃明剛纔突然意識到,這位好友的話可能不完全是他自己想出來的:“我回家之前,家嚴就和施兄弟談過這些嗎?”

“確實談過幾次,”施天羽微笑起來,倒也沒有否認:“齊公說,有的時候他說話你未必聽得進去,反倒由我來說效果會更好一些。”

“家嚴還說什麼了?”

“齊公說他沒有三頭六臂,他便是有經天緯地之才,也絕不可能和制憲會議相比,沒有制憲會議他就會面臨戰敗如同福建省卿院開闢之前;而有了卿院之後他最多隻能錦上添花,而且還很難說到底是幫忙還是添亂。”有些意思施天羽還沒有完全消化,所以他也照搬了不少黃石對他說過的原話,其實這些話黃石不是沒有和黃乃明說過,不過施天羽轉述聽來就不僅是父親的命令而含有朋友建議的味道:“齊公說他相信國人會把自己照顧得很好的,他們沒有愚蠢到沒有主子就會集體自殺的地步,國人能比任何一個主子都做得更好,把這個國家管理得更好,齊公說他對此深信不疑。”

黃乃明輕輕嘿了一聲,沒有立刻接話,以前他還和黃石爲這個話題爭論過,在北伐軍統帥部的部下們也都不同意這一點。

“齊公還爲義勇兵譜了一段曲子,並填寫好了詞彙。”施天羽還記得那些歌詞和曲調,就要把這首曲子哼給黃乃明聽:“齊公給這首曲志願兵之歌起名爲《我們的太平之世》。”

相比賀飛虎,黃乃明對黃石的瞭解要多得多,他深知他父親絕不像他表現出來的那般粗鄙無文,寫得一手好字,博曉古今,小時候就常在家裡哼些古里古怪但是悅耳的小調,還和孩子們說過他當年逃亡旅順時還給軍隊寫過幾個小調。

所以黃乃明對施天羽說的並不奇怪,而且當施天羽開始歌唱時黃乃明也沒猜到自己在片刻後會聽得呆如木雞——因爲以前黃乃明曾聽過黃石唱過一些歌詞非常過份的歌曲,已經不僅僅是爲老不尊,可以說得上是荒謬絕倫甚至有斯文掃的嫌疑。

但這次施天羽才唱了幾句,本來自認爲已經對父親很瞭解的黃乃明又一次深深地震驚了,以致完全無法出聲。

(筆者強烈建議讀者們先去打開音樂播放器,當《國際歌》響起後,再配着音樂再開始看本節的最後一段。)

“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全中國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爲真理而鬥爭

舊官府打個落花流水奴隸們起來起來

夜幕下,許平席地而坐,靜靜地聽着從淳化飄出來的歌聲,這首志願兵之歌聽說是齊國公親自譜寫的,叫什麼《我們的太平之世》,在淳化有越來越多的明軍士兵學會了這首歌,現在一到夜晚就是上萬人的大合唱,而且一唱就是好幾遍,連許平都已經學會了。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我們的太平之世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我們的太平之世就一定要實現

接下來一句許平已經倒背如流,在對面的歌聲繼續飄過來的時候,許平也輕聲跟着一起唱道:“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國人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衝破牢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趁熱打鐵才能成功

“唉,齊公,我讀過您的書,見過您的人,聽說您說的話,不過中國沒有了皇帝之後,真的會有太平之世嗎?”跟着唱完一遍之後許平緩緩站起身,重傷初愈現在他還很虛弱,衛士小心地跟隨左右,做好隨時過去攙扶他的準備,許平一邊走一邊又輕聲重複了一遍:“不靠神仙皇帝。”

在明軍的軍營中,李洪和同伴一起有節奏地打着拍子,齊聲唱着他們的志願兵之歌:

“是誰創造了泱泱中華是我們黔首百姓

中國本是我們所有哪能容得虎狼野獸?”

在明軍陣地的對面,高成倉也伏在戰壕裡聆聽着對面的歌聲,和許平一樣他也能熟練地歌唱這首敵軍的軍歌了,現在每天明軍歌唱時高成倉都會一動不動地聽着,完全沉浸在歌聲中。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爲了隱蔽所以前沿戰壕裡嚴禁發聲,高成倉只能在胸中無聲地附和着對面的戰歌,雖然已經聽過無數遍,但是每次對面的明軍唱到這句時,高成倉都會感到胸口一陣陣撕裂般的疼痛,讓他痛得要大喊大叫,痛得他眼前模糊。

“一旦把他們消滅乾淨鮮紅的太陽照遍中國”高成倉心裡跟着對面的明軍一起唱着這首歌:“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我們的太平之世就一定要實現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高成倉的雙眼又一次噙滿了淚水,作爲一個在河南已經見慣了人間地獄的老兵,他曾以爲自己再也不會如此地感動,當歌聲停止後高成倉伸手拂去正沿着臉頰滑落的淚水:“殺光明狗!”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李洪跟着同伴唱完了最後一句,外面黑漆漆的夜色中,潛伏着他們最兇惡的敵人,要把他們一切纔有的權利都重新奪取,要保着橫行霸道的官府再次到他們頭上作威作福,李洪向自己做出保證:“打垮順賊!”

第403章 直隸第428章 自保 (1)第289章 旁觀 (1)第172章 基業 (1)第164章 轉變 (1)第71章 馳援第237章 潛流 (2)第385章 焚城第304章 保守 (2)第117章 交易 (1)第482章 安慶第567章 論述 (2)第22章 懲罰 (1)第152章 針對 (1)第454章 選戰(中)第383章 忻州 (1)第65章 罪行第538章 逃竄 (1)第145章 應對 (2)第478章 官營第565章 突擊 (2)第273章 相對第269章 友軍 (1)第49章 條例 (2)第6章 變故 (1)第132章 爭奪 (1)第100章 募兵 (2)第216章 劫營 (1)第166章 奔波 (1)第293章 紕漏 (1)第277章 朝堂 (2)第371章 破關 (1)第226章 默契 (1)第124章 壓力 (2)第235章 前路 (2)第277章 朝堂 (2)第542章 大捷 (1)第283章 應對 (2)第481章 曲終 (2)第527章 迎擊 (2)第471章 孿生第179章 彷徨 (2)第19章 遲疑 (2)第151章 拖延 (2)第399章 懸念第329章 誤判 (2)第206章 戰後 (1)第574章 偉人 (1)第463章 遼藩第525章 界限 (2)第19章 遲疑 (2)第56章 奪印 (2)第550章 走私 (1)第230章 補充 (1)第151章 拖延 (2)第411章 叛離第278章 對決 (1)第205章 反擊 (2)第379章 決裂 (2)第226章 默契 (1)第193章 消耗 (1)第221章 炸營 (2)第410章 破城第78章 落敗 (1)第228章 交換 (1)第193章 消耗 (1)第343章 矛盾第457章 班師第473章 輪迴 (1)第532章 落馬 (1)第49章 條例 (2)第385章 焚城第294章 紕漏 (2)第278章 對決 (1)第94章 救民 (2)第277章 朝堂 (2)第143章 醞釀 (2)第119章 摧枯 (1)第186章 諒解 (1)第554章 退縮 (1)第59章 腐蝕 (1)第491章 中庸第74章 兵賊第556章 亂麻 (1)第285章 交鋒 (1)第109章 許州 (1)第438章 包庇第236章 潛流 (1)第107章 實戰 (1)第558章 上院 (1)第61章 撫民 (1)第374章 改元第55章 奪印 (1)第152章 針對 (1)第52章 將門 (2)第357章 湖廣第560章 組閣 (1)第5章 自薦 (3)第506章 協議 (1)
第403章 直隸第428章 自保 (1)第289章 旁觀 (1)第172章 基業 (1)第164章 轉變 (1)第71章 馳援第237章 潛流 (2)第385章 焚城第304章 保守 (2)第117章 交易 (1)第482章 安慶第567章 論述 (2)第22章 懲罰 (1)第152章 針對 (1)第454章 選戰(中)第383章 忻州 (1)第65章 罪行第538章 逃竄 (1)第145章 應對 (2)第478章 官營第565章 突擊 (2)第273章 相對第269章 友軍 (1)第49章 條例 (2)第6章 變故 (1)第132章 爭奪 (1)第100章 募兵 (2)第216章 劫營 (1)第166章 奔波 (1)第293章 紕漏 (1)第277章 朝堂 (2)第371章 破關 (1)第226章 默契 (1)第124章 壓力 (2)第235章 前路 (2)第277章 朝堂 (2)第542章 大捷 (1)第283章 應對 (2)第481章 曲終 (2)第527章 迎擊 (2)第471章 孿生第179章 彷徨 (2)第19章 遲疑 (2)第151章 拖延 (2)第399章 懸念第329章 誤判 (2)第206章 戰後 (1)第574章 偉人 (1)第463章 遼藩第525章 界限 (2)第19章 遲疑 (2)第56章 奪印 (2)第550章 走私 (1)第230章 補充 (1)第151章 拖延 (2)第411章 叛離第278章 對決 (1)第205章 反擊 (2)第379章 決裂 (2)第226章 默契 (1)第193章 消耗 (1)第221章 炸營 (2)第410章 破城第78章 落敗 (1)第228章 交換 (1)第193章 消耗 (1)第343章 矛盾第457章 班師第473章 輪迴 (1)第532章 落馬 (1)第49章 條例 (2)第385章 焚城第294章 紕漏 (2)第278章 對決 (1)第94章 救民 (2)第277章 朝堂 (2)第143章 醞釀 (2)第119章 摧枯 (1)第186章 諒解 (1)第554章 退縮 (1)第59章 腐蝕 (1)第491章 中庸第74章 兵賊第556章 亂麻 (1)第285章 交鋒 (1)第109章 許州 (1)第438章 包庇第236章 潛流 (1)第107章 實戰 (1)第558章 上院 (1)第61章 撫民 (1)第374章 改元第55章 奪印 (1)第152章 針對 (1)第52章 將門 (2)第357章 湖廣第560章 組閣 (1)第5章 自薦 (3)第506章 協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