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兄妹

浙江明軍的左翼沿海而進,面前的順軍的抵抗又一次被壓倒,寧波府就在前方不遠。

“卿議會雖然沒有明說,不過一樣不希望赦免闖營精銳,”之前戰爭抓到的俘虜不算很多,只有極少量能算是長生軍官兵,而最近這次戰鬥俘虜的順軍有好幾千,其中三百多人都是曾經和許平轉戰過河南的,金求德提醒黃乃明道:“凡是長生軍都不赦,這些從河南就跟着許平的都是他的死黨,沒有這些黨羽他憑什麼縱橫天下?今日若是婦人之仁,日後公子必定會後悔的。”

“是啊,不知道還要用多少我們的將士性命去換,”卿議會和南方的報紙已經把許平手下的長生軍宣傳成無惡不作的盜賊集團,宣稱其中每一個人都是殺人如麻、殘忍冷血的惡棍,南軍的士兵對此也十分相信。對於之前的殺俘黃乃明始終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今天的事情他同樣不打算干涉,只是提醒金求德道:“不要有書面命令留下來。”

“這個自然。”

正如出兵前所估計的那樣,想必後來加入順軍的新兵,對長生軍官兵的消滅動靜反倒更下,這些在河南投軍的流民大多孤身一人,親屬不是死在明的****下就是渺無音訊;反過來說,其他順軍士兵大多有親人在家鄉,那些江南籍的順軍士兵有的甚至還是大家族的子弟,如果殺到他們頭上恐怕會造成很壞的影響。

尤其是浙江籍的士兵,明軍並不把他們當作戰俘扣留,黃乃明已經下令進行籍貫覈查,凡是家鄉已經被明軍收復的順軍戰俘就發給遣散費讓他們回家,其餘的則隨輜重部隊一起前進,每攻克一地就將此地的俘虜放還,此舉爲明軍贏得了相當不錯的名聲,這也是浙江流亡卿議院的要求之一。

對戰俘的鑑別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一批又一批浙江籍順軍官兵被帶到軍營門口,那裡坐着一長列明軍軍官,順軍戰俘在寫有他們名字的文書上按下手印,然後接過遞過來的一個錢包,接着就歡天喜地離開明軍軍營。

而其他各省的戰俘則還要繼續關押下去,明軍在浙南已經建立了幾個戰俘營用來關押他們,根據計劃在舟山將在平定寧波府後被改造爲一個大的戰俘營,那裡四面環海,只要駐紮一支水師就能有效控制俘虜們。

帶有陝西、河南口音的順軍是明軍的重點關照對象,被確定於水淹開封之前參軍的順軍官兵被分成一些小隊,不引人注目地帶到山林間予以槍斃然後就地掩埋。金求德已經下令,針對長生軍的行刑將被稱爲:出於對無惡不作的匪徒的厭惡,而在官兵中出現的自發報復性x行爲。

“公子放心吧,只要對將領以禮相待就夠了。”金求德曾寬慰黃乃明道:“曹操在官渡善待降將,大家就稱讚他的仁厚,誰還會記得他把袁家的降兵都坑了呢?”

在黃乃明的大營裡,

“我軍一路奏凱,浙江已經基本光復,各路闖賊正在爭先向南京逃生,”參謀們很興奮地指出軍事行動比計劃的還要順利,很快就要展開對南京的攻勢:“少帥,或許可以把水師調入長江,萬一闖賊選擇不戰而逃撤回江北的話可以干擾一番。”

“我覺得這是多慮了,”黃乃明認爲在取得長江沿岸的基地前,水師在長江內的作用有限,而且他也不認爲順軍會捨得放棄南京:“我們會在江南消滅大量的闖賊的。”——消滅更多的順軍,尤其是長生軍,這樣就是許平付出也會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衆人散去後,一個訪客來到黃乃明的大營外,衛士沒有進行通報,訪客站在帳篷的門前,凝神注目了黃乃明一會兒,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黃乃明的側影激起了訪客不少的回憶。

“大哥。”黃子君開口叫道,打招呼的同時邁進她兄長的行營。

“小妹,”黃乃明有些吃驚地叫了一聲,擡起頭望着來人:“誰送你來的?”

一開始聽許平彈琴時,黃子君總覺得對方身上有些熟悉的影子,這種似曾相識的溫暖感覺讓她感到很愉悅。不過後來則漸漸反過來,兄長的某些表情和動作會讓黃子君突然愣住:“楊懷祖嘛,他快要去南洋了,臨行前也想來見見大哥。”

賀飛虎回到國內,南洋屯墾團需要新的總督,和南洋諸國也需要新的聯繫人。楊懷祖的手臂折斷在山西,現在已經無法上陣打仗,黃石就打算把這個職務交到他手裡。

“哦,楊兄弟呢?”

“他先去找他弟弟了啊。”

黃乃明臉上不動聲色,心裡暗暗警惕,他知道嫡母不願意妹妹繼續守寡,總在勸說妹妹改嫁,而楊懷祖似乎也有這個意思——他殘疾以後一直沒有成親,黃乃明不覺得他找不到合適的人家。雖然父親和楊家的關係很深厚,但黃乃明總覺得妹妹就算改嫁也不該找個斷了一臂的殘疾人,黃乃明估計嫡母心裡多半也是不願意的,他計劃過會兒找個機會暗示一下。

“而且,小妹對於北方的那位勁敵下毒的計劃看起來是失敗了小妹對他可是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黃乃明猛地一陣搖頭把這個念頭驅逐出腦海,隨着和金求德相處日久,黃乃明覺得現在有些念頭會讓自己感到十分驚訝,起碼自己以前是絕對不會把親人擱在政治天平上籌碼的。

“大哥你幹什麼呢?”黃子君觀察着兄長的表情,輕聲問道。

“沒事。”黃乃明隨口答應道。

“楊大哥對我就像是兄長對待親妹子一樣。”黃子君說道。

“哦,是啊。”黃乃明完全不信,但是妹妹這樣說他就放下心來,接着笑問道:“我那兩個外甥怎麼樣了?”

黃子君臉上立刻綻放出奪目的光彩,繪聲繪色地給兄長講起她兩個孩兒的近況。

兄妹二人說笑了一陣,黃乃明站起身來:“我還給他們備了些玩具哩。”

走到行軍牀前的箱子邊,黃乃明取出了幾把精緻的木製短劍、手銃,託着它們回頭對跟過來的黃子君道:“回泉州的時候,我會再帶匹小馬回去。”

“嗯,”黃子君伸手接過兄長遞過來的玩具,但是目光一直盤旋在黃乃明的牀頭櫃上,雙手捧着那些物什,答應得顯然也是心不在焉。

“小妹?”黃乃明奇怪地看着妹妹,順着黃子君的目光望過去,看到自己總是隨身帶在身邊,休息時就解下放在牀頭的那塊玉佩。

“哦,這個嗎?”黃乃明微笑着一伸手把玉佩取在手中,遞到妹妹眼前:“小妹要想看看它嗎?”

“嗯。”黃子君把手中的玩具拋到牀上,接過那塊玉翻來覆去地打量起來,仔仔細細地觀察了一會兒後,黃子君捧着那塊玉踱到燈旁,又是好一番認真查看。

“這玉佩真不錯,”黃子君終於開口道:“從從沒有看到過這麼好的玉。”

“是父親給我的。”

“則是爹的東西?”黃子君回頭盯着黃乃明的眼睛,語氣裡滿是疑惑:“騙人!我從來沒有見過。”

黃乃明笑嘻嘻地說道:“看來爹還是疼我多一點啊。”

看到妹妹皺眉繃起了臉,黃乃明收斂起笑容,思索了一下嘆道:“其實這裡面是有隱情的,爹他也是難過啊,所以纔不願意提起。”

黃乃明覺得父親多半是覺得找不到失散的孩子了,所以就把這件事深埋在心底,平素也不向家人提起。弟弟戰死在河南,黃乃明甚至沒有機會最後見他一面,每次到了弟弟的忌日時,小妹總是顯得傷心欲絕,黃乃明覺得雖然希望渺茫,不過若是小妹知道還有一個兄弟在人世總是個安慰。

“大概就是這樣的,父親說從日子上算,應該比我略小,崇禎元年二、三月的樣子。”黃乃明看到妹妹的臉繃得緊緊的,一丁點的笑容都沒有,嘆息道:“就是人海茫茫,無處尋覓啊。”

“他應該和大哥長得有些像吧。”黃子君突然插嘴道。

“當然了,親兄弟嘛。哦,雖然二弟和我不是很像,但那是因爲我和二弟都比較像娘而不父親,而這個兄弟是我姨娘的孩子,和我應該比較像吧。”

黃子君又低頭去看那塊玉。

“本來我還想這玉如此珍貴罕見,說不定我就能碰上了,只要碰上了,就不會錯過,不過這幾年來我走遍數省,仍是一點兒頭緒都沒有。”黃乃明還找機會和不少經營玉石的商人打探過,山西、陝西、直隸、河南的大商人都一一問過,但是沒有人對此有任何印象:“或許我們那個兄弟過得還不錯,不需要把玉石出售”

一直捧着玉低頭不語的黃子君擡起頭來,黃乃明吃驚地看到妹妹眼睛裡已經滿是淚水。

“小妹”黃乃明走過去想寬慰妹妹:“我會再去找的,說不定哪天”

黃子君突然退後一步,猛地把玉佩高高舉過頭頂,尖叫了一聲就把它用力向地面擲下。

黃乃明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驚呆了,愣愣地看着面前的黃子君——她滿臉通紅、眼淚噴涌而出。

“爹!爹真是太對不起我娘了!”黃子君掩面而出,悲切的哭泣聲漸漸遠去,黃乃明也總算從震驚中恢復過來。

“哎呦,”黃乃明跳過去一步,從地上拾起自己的玉佩,小心地呵氣把上面沾染的泥土吹去,幸好沒有絲毫的損壞,黃乃明心中一塊大石落地,自責道:“我怎麼會和妹妹說這個呢?”

不過黃子君的反應也讓黃乃明有些難過:“大丈夫三妻四妾,父親做得就算很好了,再說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多一個哥哥有什麼不好?妹妹的心眼真是太小了!”

“父親太對不起我娘了。”黃子君再次來的時候情緒似乎穩定了一些,不過見面張嘴就是這句話。

“是,是。”黃乃明見妹妹眼邊淚痕猶在,也只好隨口附和。

“這事一定不能讓我娘知道。”黃子君斬釘截鐵地對她大哥說道:“你決不能對我娘提起這事。”

“小妹放心,放心,我一定隻字不提。”黃乃明伸出手做了個指天立誓的姿勢。

從浙江返回福建後,黃子君立刻去見她的母親。黃夫人知道自己這個女兒是個閒不住的人,她父親對她也是百依百順,所以黃子君想去浙江看望兄長順便散心時,黃夫人並沒有太過阻攔。

“娘,孩兒想嫁給楊家大哥。”

黃子君開口說話,讓黃夫人大吃一驚,之前黃子君自己還總說配不上楊家大哥,有時還中旁敲側擊地勸對方早日成親。

雖然黃夫人認爲自己的女兒配得上任何人,不過有些事黃家裡人肚子裡清楚嘴上從來不說,今天女兒突然冒出這個念頭是黃夫人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的。

尤其是楊懷祖很快就要出海前往南洋,黃夫人知道女兒若是跟着一走,那就很難說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一趟,而且她還會把自己的外孫也帶走。

但無論黃夫人如何詢問、勸說,黃子君都像是鐵了心一般,執意要嫁去楊家,而且執意要儘快帶着孩子跟未來的南洋總督一起出海離家。

黃夫人百般無奈,就像讓黃石來勸說女兒回心轉意,只是這次就算是黃石也一樣問不出黃子君下此決心的理由。在一切溝通的努力都失敗後,黃石無可奈何地說道:“如果你真的不後悔的話。”

“孩兒不後悔,孩兒就想和楊家哥哥成親。”黃子君的語氣堅定至極,沒有一絲一毫的遲疑。

“懷祖知道這事麼?”黃石無奈地問道。

“知道,他說願意照顧孩兒,還有孩兒的孩子。”

黃石等了一會兒,見女兒還是沒有任何解釋原由的意圖,終於點頭答應了這樁婚事:“明天讓他來我的書房見我,我要和他談一談。”

第203章 皮影 (2)第410章 破城第30章 乾孃 (1)第137章 退兵 (2)第45章 迷惑 (2)第312章 責任 (2)第489章 潛行第331章 重逢 (1)第141章 交易 (2)第352章 說服第445章 倒戈第551章 走私 (2)第299章 拐點 (1)第433章 糊塗 (1)第175章 新政 (2)第250章 入滇 (1)第29章 求親 (2)第446章 兩難第404章 禁旅第115章 閱兵 (1)第92章 賊x民 (2)第89章 破軍 (2)第180章 司獄 (1)第376章 攤牌 (1)第261章 密鼓 (1)第526章 迎擊 (1)第469章 拆臺第115章 閱兵 (1)第65章 罪行第80章 隱姓 (1)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90章 三入第225章 戰俘 (2)第211章 後事 (2)第355章 海盜第549章 批判 (2)第168章 歸德 (1)第151章 拖延 (2)第162章 總結 (1)第557章 亂麻 (2)第582章 開始 (1)第227章 默契 (2)第463章 遼藩第222章 善後 (1)第520章 架空 (1)第271章 出擊 (1)第388章 軍閥第23章 懲罰 (2)第379章 決裂 (2)第421章 決心第462章 國卿第355章 海盜第397章 拉鋸第558章 上院 (1)第459章 兄弟第106章 孤軍 (2)第548章 批判 (1)第584章 開始 (3)第205章 反擊 (2)第415章 治國第317章 失敗 (1)第10章 犄角 (1)第529章 戰機 (2)第349章 危機第280章 近戰 (1)第359章 追擊第290章 旁觀 (2)第497章 甲艦第70章 意外 (2)第214章 潛渡 (1)第490章 競爭第327章 投效 (2)第509章 動搖 (2)第461章 矛盾第353章 縉紳第80章 隱姓 (1)第6章 變故 (1)第574章 偉人 (1)第213章 譁變 (2)第91章 賊x民 (1)第565章 突擊 (2)第419章 名臣第84章 成熟 (1)第21章 軍法 (2)第521章 架空 (2)第220章 炸營 (1)第578章 淮安 (2)第313章 犧牲 (1)第177章 啓蒙 (2)第577章 淮安 (1)第479章 兄妹第224章 戰俘 (1)第264章 變化 (2)第79章 落敗 (2)第393章 靜坐第73章 山口第116章 閱兵 (2)第551章 走私 (2)第434章 糊塗 (2)第90章 三入
第203章 皮影 (2)第410章 破城第30章 乾孃 (1)第137章 退兵 (2)第45章 迷惑 (2)第312章 責任 (2)第489章 潛行第331章 重逢 (1)第141章 交易 (2)第352章 說服第445章 倒戈第551章 走私 (2)第299章 拐點 (1)第433章 糊塗 (1)第175章 新政 (2)第250章 入滇 (1)第29章 求親 (2)第446章 兩難第404章 禁旅第115章 閱兵 (1)第92章 賊x民 (2)第89章 破軍 (2)第180章 司獄 (1)第376章 攤牌 (1)第261章 密鼓 (1)第526章 迎擊 (1)第469章 拆臺第115章 閱兵 (1)第65章 罪行第80章 隱姓 (1)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90章 三入第225章 戰俘 (2)第211章 後事 (2)第355章 海盜第549章 批判 (2)第168章 歸德 (1)第151章 拖延 (2)第162章 總結 (1)第557章 亂麻 (2)第582章 開始 (1)第227章 默契 (2)第463章 遼藩第222章 善後 (1)第520章 架空 (1)第271章 出擊 (1)第388章 軍閥第23章 懲罰 (2)第379章 決裂 (2)第421章 決心第462章 國卿第355章 海盜第397章 拉鋸第558章 上院 (1)第459章 兄弟第106章 孤軍 (2)第548章 批判 (1)第584章 開始 (3)第205章 反擊 (2)第415章 治國第317章 失敗 (1)第10章 犄角 (1)第529章 戰機 (2)第349章 危機第280章 近戰 (1)第359章 追擊第290章 旁觀 (2)第497章 甲艦第70章 意外 (2)第214章 潛渡 (1)第490章 競爭第327章 投效 (2)第509章 動搖 (2)第461章 矛盾第353章 縉紳第80章 隱姓 (1)第6章 變故 (1)第574章 偉人 (1)第213章 譁變 (2)第91章 賊x民 (1)第565章 突擊 (2)第419章 名臣第84章 成熟 (1)第21章 軍法 (2)第521章 架空 (2)第220章 炸營 (1)第578章 淮安 (2)第313章 犧牲 (1)第177章 啓蒙 (2)第577章 淮安 (1)第479章 兄妹第224章 戰俘 (1)第264章 變化 (2)第79章 落敗 (2)第393章 靜坐第73章 山口第116章 閱兵 (2)第551章 走私 (2)第434章 糊塗 (2)第90章 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