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

次ri,城下流賊,對城池展開了一陣狂攻,令官兵疲於應付。大部分官兵都以爲流賊要在這城下死磕官軍了,但攻勢一直持續到傍晚時,城上卻發現,除了部分jing兵外,大部分流賊們正在撤退。

看來流賊之前的強攻,令守軍疲憊不堪,消磨了銳氣,顯然是爲撤退做打算。

看一個軍隊是否訓練有素,在其撤退時很能看出個八**九來。大部分流賊都是忙碌一副收拾鍋碗瓢盆,迫不及待將行李打包回家,着急老婆孩子的樣子,而撤退時煙塵滾滾,塵土飛揚,顯然組織紀律亦相當混亂。

城頭上衆將不少都是知兵的人,紛紛向李重九請求追擊。

李重九觀察了一陣,也知若是此時追擊,應該會有不小的斬獲,大勝不可能,但是小勝還是可以的。不過李重九看了一會,卻決定放棄追擊。原因如果不能消滅王須拔,即便是小勝,也沒多大意義。

繳獲?笑話,打劫一羣和叫花子沒什麼區別的流賊,能有什麼繳獲。

俘虜?沒用,殺了?李重九自問不是樊子蓋,王世充那種,殺戮一幫無知草民,來染紅自己官帽的人。官逼民反,朝廷**不用多說,但流賊亂民之中,如王須拔,歷山飛這樣的梟雄,懷着自己野心,乘勢而起,被利用的還是這些老百姓。只要賊首不滅,流賊之衆殺了再多也是沒用。想李闖王當年,最沒落時身邊只有十八從騎,但是數年之後,就揮師百萬進běi jing城,逼死了崇禎。

放了?那是等於是無用功。最後俘虜流賊,將之收編,以飛狐縣現在的糧草,能不能不支撐過冬天還是個問題,多餘人口拿來,只會加重饑荒。何況縣城之內,已經有五六百的流賊俘虜了。

不過流賊退去,縣內自是安定起來。全城三千多軍民皆是喜不自勝,開始大肆慶賀,城池免遭流賊荼毒。

數ri之後,縣城附近村落,亦是聽說縣城附近流賊退去了,紛紛也從深山裡出來,重新返回故地安居,收拾家園重新過起小ri子來。原先荒廢的鄉村,重新有了雞犬相聞之聲,嫋嫋的炊煙亦再度升起,不再是以往百里無人煙的模樣。

不過李重九發覺,合縣上下,爲自己擊退流賊,保住了飛狐縣一事,卻沒有什麼較大的熱誠。按照慣例,李重九也算是新官上任,這時候合郡世家,豪強應該會上門拜會知會一二,先混個臉熟,門兒清。

一方父母官一面見一見這些世家,豪強,也算籠絡一下地方,ri後辦事還有用得着的地方,更順帶還能拓展額外收入。可是流賊擊退之後,李重九坐堂數ri來,不說世家,豪強,連拜會的鄉紳也沒一個。

如此李重九不由納悶起來,他雖是穿越者,但對於地方政務實在是不通,當下立即找人來問。眼下飛狐縣,縣正戰死,縣尉暴病致仕,縣丞,主薄,戶曹又被自己給砍了。

於是一縣之中,最能說得上話,只有西曹了。西曹也就是功曹,縣內六曹之首,位居於金、戶、兵、法、士等五曹之上,有資格參贊縣務。李重九當下將此事詢問西曹,是否是因爲自己砍了成家上下,故而令本縣本郡的世家,豪族,誤會了我李某人的爲人云雲。

西曹當下連忙回覆,侯爺誤會了,世家,豪強抗拒來縣的原因並非因此。

原來今年二月,楊廣聽裴寂之言,下令郡、縣皆都築城,所有百姓就近遷入縣城,塢堡之中,田地隨近給授。此舉目的,是爲了針對ri益猖獗的匪亂,實行堅壁清野之策,讓王須拔,魏刀兒這樣的流賊,無糧米可劫,無壯丁可拉。

李重九聽了當下暗叱此真乃亂命,放棄廣袤的農村,將百姓遷至城鎮,塢堡之中,楊廣這是要提前實行,我大中華百分百城市化嗎?若是將農村荒廢,那麼郡城縣城附近有多少田地可以給授,養活這數千萬的大隋百姓。要知道到了解放後,中國也是兩個農民養活一個城市人口。

楊廣此舉不但不能根本上解決隋末民亂之原因,反而行此昏招,等於水患時,一味攔水築壩,而不是疏通引導。如此大隋真的離亡不遠矣。

這也是那些居住在城外的世家,豪強,爲何不來拜會李重九的原因,他們眼下正在對抗朝廷政令,若是現在上面找李重九,豈非是自投羅網。

聽此之後,李重九並沒有拿這些豪強世家來問罪的打算,如此只會激起民變,更何況楊廣的政令也是無比的糟糕。當下李重九決定動用自己的通守的大權,在城門書一文書,將百姓遷入城中之事暫緩。

張貼告示之後,李重九仍不見有什麼人,當下亦不顧什麼屈尊不屈尊,當下帶着西曹,準備去附近幾家大族,一個一個的拜會過去。

李重九不知此舉,倒是讓西曹等人縣衙屬吏,有種太陽從東邊升起之感。按照古代的官場規矩,一郡一縣的牧民官,所在之處就是這四四方方的衙門四牆三門之內,爲官居穩,不輕易外出。

這原因,乃是認爲爲官者越高高在上,越讓百姓覺得神秘看不清虛實才好。如此方能使愚民們敬畏,不敢胡作非爲。而李重九卻一反常態,學那般縣衙胥吏般下鄉踩泥巴,這豈是一郡府君的所爲。當下西曹上下皆生李重九果然是寒門出身的土包子之感,不懂官場規矩,當下都是大搖其頭。

次ri,李重九輕車簡從出行,時已值隆冬,天氣嚴寒,彤雲密佈,行不到數裡,已是朔風凜凜,空中雪花飄飛。西曹等人皆是拉緊了身上裘衣,紛紛勸說李重九返回縣城,卻被之怒叱後,當下不敢言語。

寒風之中,李重九仍策馬在前而行。要知道縣城所據之地方圓不過數裡,與整個飛狐縣相較,只是巴掌彈丸罷了。凡事若居於高堂上,容易被胥吏矇蔽。眼下他要親自下鄉,就是聽一聽地方百姓的說法。

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
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