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

殿外內侍,廷衛站了一堆,但都是頭低低的,無人敢往李重九這裡瞧上一眼。

李重九與室得芸走到大殿旁一平日休息的廂房內。室得芸的眼淚就簌簌地流了下來。見室得芸如此,李重九不由心底一軟,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先屏退左右,然後道:“朕在商議軍國大事,你爲何到這裡來哭泣?”

室得芸紅着眼睛道:“陛下,自嫁給你以來,我跟了你十幾年了,自從沒有要求過陛下什麼,我知道我的番邦女子,比不上皇后娘娘高貴,論感情深厚,也是不如李貴妃,但是在我心底……我的心底,陛下是除了鷹兒外,我最重要的人。”

李重九聽了室得芸這一番話,難免有些愧疚道:“好了,朕也沒有薄待於你啊。朕對於你,對於鷹兒都是很好的。”

室得芸擡起頭道:“那麼陛下既說對我和鷹兒很好,爲何要將柯木倫調走呢?”

李重九聽了沉吟了一會道:“朕對柯木倫另有調用。”

室得芸問道:“陛下,你也知道鷹兒素來與他親近的,離開了他,又有誰來輔導他?”

李重九道:“習武乃是強身健體,一時也就夠了,朕準備請幾位大儒來教導鷹兒,他們都是……。”

李重九正待解釋,這時書房外稟告道:“陛下,河東有緊急軍情傳來。”

李重九道:“朕知道了。”當下李重九對室得芸道:“此事朕一時不能與你解釋,你可以先找皇后,朕一會再來找你。”

室得芸要言語,但見李重九神色,知道軍情爲重。她也不是無理取鬧的女子,當下道:“好吧,陛下你今日無論如何也要與我說個清楚。”說完室得芸黯然離開。李重九看着室得芸的背影,不由擔憂,但還是返回殿上。

室得芸離了皇宮之後,一人在御花園走着,身後侍女都被她叫開。她沒有聽李重九的話,去見楊娥皇,而是一個人散心。

臨朔宮重修之後,這御花園也是休整一新,但是對於室得芸而言,卻沒有欣賞的心思。

室得芸不知走了多久,突聽得遠處喧譁,原來自己不知不覺到了蘇妃的宮殿旁。蘇妃的宮殿那似十分熱鬧,不斷有宮內侍女,以及官員夫人上門來拜訪。而

不似自己宮殿冷清。

這時候但見蘇貴人走到臺階上,親自將幾名官吏送了出來,但見蘇妃笑意盈盈,而一身妃子的華服,更是襯托得對方氣質高雅。

室得芸見了這一幕想到,當初蘇妃初來宮裡時,並不受李重九寵愛,故而宮人對她也多是怠慢。但後來卻漸漸轉了冷淡的性子,開始逢迎起李重九來,令李重九對她十分喜愛。而現在蘇妃誕下皇子,不僅母憑子貴,其子更有繼承太子之位的可能。所以蘇妃今日在宮中的地位水漲船高。

想到這裡,室得芸不由暗自神傷,心道我爲何這麼傻,竟希望鷹兒得到他不該有的。

平心而論,哪個母親不希望兒子出人頭地,儘管這並非是她初嫁給李重九的初衷。當初李重九還是朝廷叛將,割據自立,外人看得朝不保夕,但是自己嫁給她,純粹是單純喜歡她,所以義無反顧。而現在,李重九馬上要一統天下,成爲天子之主。室得芸自也是從心底希望李鷹能夠登上太子之位的,一點她從不否認。

若是楊娥皇有皇子,那麼太子之位讓給楊娥皇,室得芸沒有絲毫異議。同作爲李重九的妻妾而言,雖說室得芸愛得並不必楊娥皇少,但楊娥皇對李重九的付出是誰都看得見的。所以她心甘情願退一步,但她可以接受楊娥皇所生之子爲太子,不等於她可以接受其他人。

“參見皇后娘娘!”

室得芸正在走之際,突聽到身後侍女的聲音,轉過頭去看見楊娥皇正朝自己走來。室得芸見了楊娥皇,當下淚水上涌道:“皇后。”

“不必說了,本宮都知道了,我們回宮再談。”

當下室得芸與楊娥皇一同回宮,但見楊娥皇回來采薇就撲騰上來,纏着室得芸奶聲奶氣地道:“我哥哥呢?娘娘怎麼沒有帶着他來?”

室得芸也很是喜歡采薇道:“他還在與他柯木倫師傅練箭,下午叫他再來陪你玩吧!”

“好了,采薇,你先下去,不要纏在這裡。”

采薇聽楊娥皇發話,當下吐了吐舌頭,這纔在幾名宮人帶着下一蹦一跳到屋外玩耍了。

室內只剩下室得芸與楊娥皇二人。楊娥皇道:“妹妹,立儲之事,在朝堂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此事我從頭到尾都知道了。而眼下未有消息,你一個人在這裡暗自神傷,本宮覺得卻不必要。”

室得芸問道:“可是陛下膝下三位皇子,爲何他偏偏薄待鷹兒呢?是否他做錯了什麼?”

楊娥皇道:“此事本來本宮不該說的,但是你知道嗎?陛下曾經與本宮有言,他並非不喜歡李鷹,而是怕鷹兒小時候太過寵溺了,反而不好,他就是要擺出疏遠他的樣子,讓其他人無從逢迎,否則將來難成大器。所以陛下心底是很看重他的。”

室得芸聽了不由驚喜地道:“皇后,陛下真的這麼說?”

楊娥皇點點頭道:“是的。”

室得芸臉上憂色皆是不見,因爲她楊娥皇不會欺騙她,但是她還謹慎地問:“聽說蕭娘娘有意讓蘇妃將楚王讓皇后你撫養,而讓他成爲大趙嫡子,這事有嗎?”

楊娥皇點點頭道:“有,但是本宮拒絕了。你知道嗎?我雖身爲皇后,但與一個普通女人沒有區別,身爲人婦只要夫君和自己孩子好,此生就足夠了。至於蘇妃的孩子終究還是蘇妃來養,我既不想奪人所愛,也不願意幫楚王成爲太子。”

室得芸聽了連連點頭。這時候外面有人來稟告道:“皇后娘娘,陛下來了。”

楊娥皇笑着拍拍室得芸的手,兩人一起起身迎接。

李重九入內後,但見室得芸臉上已是由陰轉晴,當下大喜。

楊娥皇也是道:“陛下,妾身去看一看采薇,你與貴妃說話吧!”

李重九點點頭。待楊娥皇走後,李重九走到室得芸面前問道:“你還在怪朕將柯木倫調走嗎?”

室得芸紅着臉,搖了搖頭。

李重九道:“朕實話告訴你,這一次伐唐,乃是不世之功勳,此戰之後即平定天下。故而陛下有心讓柯木倫在此役中獲得軍功,回朝之後再提拔和重用他,讓他成爲將來鷹兒的左膀右臂,朕的用心你懂了嗎?”

室得芸聽了不由激動,雙目中淚水再度泛出道:“陛下早該與我說,我就不會誤會了。”

李重九擺了擺手道:“朕雖有此心,但因太子之事已是秘密立詔,不好與你明說。沒錯,朕已在詔書中立鷹兒爲太子。”

室得芸聽了幾乎激動得暈過去,但還是問道:“陛下,立鷹兒爲太子,你不怕大臣們反對嗎?”

李重九笑了笑道:“要反對的大臣,也只有那些崖岸自高的河東士族罷了,其他的大臣是不會有意見的。所謂漢統,什麼是漢統?當年齊國皇帝高歡雖是漢人,但是行得卻是胡人之法,尊胡抑漢,這就是漢統嗎?相反開創周朝霸業的宇文泰雖是胡人,但是他卻尊重漢人之法,推崇漢胡融合,而到前隋帝王楊堅,楊廣二人,他們身上也都是流着胡人,漢人的血脈,楊堅的鮮卑姓氏還稱爲普六茹。”

“至於與朕爭奪天下的李淵,李世民父子,他們也是鮮卑人和漢人混血之後,難道關隴士族還反對他們了嗎?因爲關隴士族本身也是胡人與漢人混血之後。天下這麼大,並非只有漢人一族,執着於漢胡之見,就是固步自封。朕既是要一統天下,就是包容各族,朕只要趙國下一代皇帝,能尊重漢胡習俗,讓國內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子孫後代不受他國欺凌即可。”

“陛下,我懂了!”室得芸抹去淚水道。

李重九握着室得芸的手道:“鷹兒是我的長子,朕對他期望很高,你好好教導他,不要令朕失望。”

室得芸道:“陛下,臣妾知道了。”

長安。

無極殿。

李世民登基已是一年多了,登上大唐帝位後的他,日益有帝王之威。而作爲李世民智囊,也是他左膀右臂的房玄齡,杜如晦鬢間亦是有了幾絲白髮。

“陛下,據各地大將稟告,自入春以來,趙國在河西,河東,襄陽方面已是明顯減少了用兵。”

房玄齡說完,一旁杜如晦咳嗽了幾聲道:“陛下,趙軍減少了用兵,我看並非是一件好事啊。就和人打架一樣,要將拳頭揮出去,只有先收回來,纔有力氣揮出去。趙軍兩年攻唐之時,已是迫在眉睫,現在收兵,是要積蓄力量發動決戰纔是。”

杜如晦說完又痛嗽了幾聲。

李世民關切地道:“克明,你的身子近來不太好,要多保重啊。”

杜如晦道:“陛下,微臣這身子自己明白,多謝陛下關心。”

李世民道:“朕回頭命人從宮中拿一些老參送到你府上去。”

杜如晦露出感激的神色道:“多謝,陛下。”

李世民坐在椅上道:“李重九即決定孤注一擲與朕決一死戰,但這一年來朕也沒有白坐着等他來攻。”R1152( )

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五章 古武術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
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五章 古武術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