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

趙字的戰旗獵獵而動。

巨大的趙軍旗艦,緩緩駛入港口之中,李重九站在船首,遍目所及都是方纔戰鬥後所留下的殘骸,屍體。港口,碼頭上呈現出一種被風暴肆掠後的景象。

李重九從旗艦上下船,程名振已在岸邊恭候。

程名振向李重九道:“已是拷問高句麗人俘虜得出的消息,這處乃是浿水河口南浦,附近擁有鎮城一座。港口內共擁有高句麗水軍三千餘人,大小戰船百艘,現在三千餘人已盡是全軍覆滅。戰船多被擊沉,也有二十餘艘被俘。另外港內有還有八千多百姓,各種漁船兩百艘,無一艘船隻漏網,在碼頭上的貨棧內,發現鮮魚數百擔,皮貨,糧秣,陶瓷等物,尚不及清點。”

李重九道:“朕知道了,將鮮魚賞賜給水軍將士們。俘虜一律押到船上,不要在此浪費時間,對了,平壤方向動靜如何?”

程名振道:“高句麗人的烽火臺已是傳訊了,實在阻止不及。想必現在平壤城上下已是知道我軍來襲的消息。”

李重九點點頭道:“這是無法阻止之事,眼下必要速戰速決,立即攻陷平壤,否則一旦高句麗反應過來,各地人馬率軍勤王,我軍就失去戰機了。”

“是,陛下。”

正待說話之間,這時候張玄素快步前來,臉上都是喜色。

李重九調侃着道:“張愛卿素來處變不驚,有什麼喜事,能讓你如此高興啊?”

張玄素笑道:“陛下確實是大喜事啊,方纔新羅使者已傳來空山,元曉兩位大師的消息,新羅王已派出一萬兵馬,已是乘船趕到浿水河口,配合陛下對高句麗的戰事。”

李重九,程名振都是露出又驚又喜的神色。程名振道:“這實在是出乎意料。本以爲新羅王不會答允,但沒料到竟派了這麼多人馬。”

一旁的金春秋,金庾信也是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不久新羅艦隊已是抵達,李重九得見到元曉後得知。原來新羅出兵,是得到了德曼公主的支持,原來謹慎保守的新羅王病重,朝政之事盡數由德曼公主署理。按照元曉的話,這位德曼公主雖是一介女流,但見識卻十分過人。

這一次支持新羅聯合趙國一併攻打高句麗,得到了新羅國內上大等毗曇,大等廉長,閼川,前花郎國仙僧人虎林的支持。德曼公主當下授意。讓上大等毗曇,大等閼川率軍從党項城出擊。

李重九得知情由,不由十分高興,而金春秋卻是露出黯然神色。如果德曼公主對趙國保持一種不合作的態度,那麼他在李重九心底的地位就會提高。但是如果德曼公主傾向趙國,那麼李重九對於他的需要就可有可無了。

與新羅援軍會合後,李重九對於攻下平壤城的把握,又是更多了幾分。當下李重九下令艦隊從浿水攻打平壤。

高句麗的國土,西面是遼水,是高句麗與漢人的分界,北面是契丹靺鞨的蠻荒之地。南面向海都失去發展空間,唯有西往東一路可以拓展,這裡雖多山巒阻隔,卻有鴨綠江等河流貫通,方便穿行。並且以長白山爲主的山脈,因山巒阻隔對於交通雖是不便。但是卻是上天賦予高句麗人的屏障,高句麗在此修築山城,多次阻止了東胡民族以及漢人勢力對朝鮮半島的入侵。

從中部山脈向東,地勢漸漸平緩,今日朝鮮半島有名的大江多起源於此。如浿水起源於高句麗北部山脈,而清川江(薩水),以及現在新羅所據的漢江都是發源於中部山脈。

趙軍沿着浿水溯流之上,往北五十里就是平壤城,中途有載寧江從西面而來與浿水合流入海。

浿水平原,也就是後世的大同江平原。這裡一直是高句麗的富裕殷實之地。從遼東進入高句麗,猶如入川蜀,同樣是經過了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富庶的地方的過程。

高句麗人沿着河流修建了不少水渠,灌溉引水,沿着河流一路上還見到不少村莊農田,以及穀倉。秋收過後,高句麗人顯然囤積了不少糧草,如果現在沿着河岸派出輕騎搜刮,肯定是大有收穫。

趙軍,新羅的將領都是蠢蠢欲動,向李重九提議清剿附近村落,但是李重九拒絕了,他告訴衆將此來遠征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平壤。

烽火臺的烽煙一路向北,沿着河岸的高句麗百姓們看見龐大如山的趙軍艦隊進入浿水後都是驚慌不已,隨處可以看見人羣倉促地向山中逃竄。

事實上在趙軍襲擊南浦港不久,平壤王城內的高句麗人也已是從邊境的烽火臺上,發現了南浦遇襲的消息。平壤城位於浿水北岸,自遷都後高句麗人在此經營多年,早已將此城打造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安鶴宮內,現在高句麗的國王稱爲榮留王,是那向楊廣自稱遼東糞土臣元,又抵禦了楊廣百萬大軍的雄主嬰陽王高元的弟弟。嬰陽王高元去世後,就由他的弟弟榮留王繼承王位。

榮留王名爲高建武,自小勇武過人,當年來護兒攻打平壤與高句麗軍決戰時,高建武自告奮勇率數百名敢死之士爲高句麗軍前陣,與隋軍名將費青奴,來整都交戰過。

高建武上位五年後,繼續執行父輩東面防守,西面進攻的策略。高句麗在東面修築千里長城抵禦日益崛起的趙國,而在西面則是與新羅交戰,以爭奪當年失去的漢江流域。

高建武上位後勵精圖治,西與突厥爲盟,東面聯合百濟,一面牽制趙國,一面對高句麗進攻。數年後高句麗已是從當年隋軍征討後的虛弱狀態中恢復過來,國內坐擁雄兵三十萬,再現海東大國的強勢。

現在安鶴宮內,高建武聽聞南浦港口遇襲的事,不由皺起眉頭,看向下首大對盧,也就是高句麗的國宰乙支文德問道:“南浦的烽火臺,只燃燒了半個時辰就熄滅了,大對盧你怎麼看?是倭盜,百濟,新羅還是誰幹的?”

ps:今天兩更啊哈,這周都會努力更新,保持兩更,大家能不能點個贊支持一下。先拜謝大家。

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
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