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

李重九睡了一夜起牀後,服侍他的老嫗,當下給他和平平端上,一大碗羊雜湯。

兩人剛喝到一半,就看見一人披頭散髮地跑進來。

李重九看了好久才認出,這如同叫花子一般的乃是奉命作韻書的周旭。

周旭似餓了幾ri,一見李重九手上的羊雜湯,當下也不顧燙嘴,稀里嘩啦地喝了起來。

平平見了對方這個樣子,趕緊端着熱氣騰騰的羊雜湯到一旁,慢慢舔着。

李重九見了好笑,當下又讓老嫗,再端上一碗羊雜湯來。

見周旭一碗湯水連着羊雜,吃得是乾乾淨淨,當下李重九才問道:“韻書編得如何了?”

周旭將額頭的亂髮一撥,然後拿出幾張麻紙來,言道:“侯爺,這是我和幾位書辦,窮十ri之功,又三ri不眠不食,整理出了三十六個聲類字,二十五個韻字。”

周旭如此,亦是十分欣喜。

李重九看了紙張上,滿滿寫着,端透定泥,jing清從等字。

要知道隋唐時,中原漢話後世言語不同,中國言語,歷經上古,中古,近代三個不同階段。

隋唐語言乃是中古漢語,其話音不可以用,現代拼音中啊,哦,鵝,依,嗚,籲來表達。現在李重九所講的中古漢語,近於類似現代很多地方方言,如閩南語中就存有唐音。

譬如很多古詩,現代漢語讀不押韻,但用地方方言一讀,即可押韻。

李重九看了一下,隨便說出一個漢字,周旭即可用一個聲類字加上一個韻類字,組成他的讀音。

如此教習時,可以先認這六十個聲韻母字的發音,即可在標註之下,念出每一個漢字的讀法。

李重九十分欣喜,言道:“此真是天下之幸,周先生,我就讓你爲懷荒鎮蒙館的教諭,爲百姓教諭樹人,從寒門之中選拔人才。”

周旭聽了神sè振奮,拱手言道:“多謝將軍,吾當鞠躬盡瘁。”

次ri,草原之上大雪簌簌而下。

四周一片天寒地凍,懷荒鎮城門四閉,無人出城。

即便是李重九正在訓練的一府府兵,也只是在駐地校場裡,簡單cāo練,沒有出城shè獵。

大雪正是讀書天。

李重九當下傳令下去,在懷荒鎮之中,招收五十名未滿十六歲的孩童讀書發矇,此乃是義學,不要束脩。

而府兵之中,除了必要的留守以外,凡是隊正,隊副,旅率,旅副,校尉以上將官,皆必須到蒙館報道。

至於奚部的將校,也被強制拉入社學,當然他們不是識字,而是請通突厥語和漢語的人,教授他們漢語。

至於周旭周教諭,則聘了三個書辦,一併擔任學究來負責教學。

蒙館就設立在,鷹揚府衙旁邊,李重九十分惡趣味地在蒙館上面題字,名爲希望蒙館。

開館當ri,周旭帶着五十名孩童先對着孔子像祭祀一番。

而那些軍漢們則是各個頭大如鬥,一個個叫嚷着與其叫他們舞文弄墨,還不如他們對付一百個突厥勇士。

不過軍令如山,在李重九嚴令之下,所以人硬着頭皮來到蒙館裡,規規矩矩地坐着,聽周旭授課。

此外,李重九還申令,這些軍士若在完成蒙館三個月學習,最終考覈不合格者,一概在一年內不可晉升,這一下所有人都老實了。

於是可見在大雪紛飛的ri子裡,懷荒鎮的蒙館之內傳來了朗朗讀書聲。

在一片清雅的濡音之中,伴隨着漢子們粗豪的嚷嚷聲,而一旁的番館中,一羣奚人則是用極重的胡音念着漢話:“殺!殺!殺!”

“繳械不殺!”

每到這時候,在一旁窗外凝聽的李重九臉上,即露出了一抹笑意。

這些寒家出身的孩子們一個個都知道讀書的機會是多麼不容易,故而臉上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而平平雖沒辦法如其他孩童般念出聲來,但是一雙眼睛也是瞪得大大的,將一字一字聽在耳裡。

至於那些軍漢們則是,明白這關係到他們晉升,儘管一個個是抓耳撓腮,幹咬筆頭的模樣,但是都不敢怠慢……

希望蒙館,都是白天上午授課,放學之後,周旭則是將千字文默寫一遍,並在每個字上都標註下上下字的切音。

周旭作韻書實際上又有個大問題,他是上穀人,所以帶着嚴重的地方腔,不說與當時京洛一地的官話有區別,與後來金陵洛下音更是差了懸殊。

但李重九也不管這麼多了,先趕鴨子上架再說。

待十ri後,六十個聲韻字教習完畢,蒙學的孩童,就開始教授他們千字文。

而軍官們,則是教他們一些簡單的軍令。只是要求,他們在三個月之後,能認識千個漢字,能看懂簡單的軍令。

隆冬時節,正在懷荒鎮全城緊閉,爲來年作準備的時候。

一行手持節杖的騎兵,卻踏破了積雪來到懷荒鎮門下,言道:“快開城門,我們是東都來的,給冠軍侯傳旨!”

驗明正身後,李重九當下不敢怠慢,當下大開城門,率領鷹揚府上下重要官員,將領出門迎接。

¤ttκa n ¤c○

李重九當下將一身,代表大隋五品高官的紫sè戎服換上,分外奪目。

前來傳旨的是門下省的官員,一見李重九亦是十分客氣,一口一個冠軍侯叫着。

當下進入了鷹揚府,門下省的官員看李重九所住條件簡陋,不免又褒獎了幾句,爲國奉公之類的話……

於是李重九擺上香爐,門下省的官員當下肅然,朗聲將詔書唸了一遍。

這詔書乃是敕書形勢,聖旨用黃麻紙所書。

衆人聽得仔細,主要是對李重九這次擊敗突厥,契丹戰功的褒獎,褒獎的內容,乃是賜下三百匹錦帛,這並不算什麼。

之後乃是懷荒鎮鷹揚府開衙的許可,李重九正式授予正五品鷹揚郎將,一切府內官員可自己任命,到時候將之報給朝廷,朝廷再授予流品。

同時朝廷還給李重九,懷荒鎮官吏補發了六個月的官俸,官俸是以祿米的形式發放。

因爲李重九是外官,所以是按照治下戶數多少比例給俸,此外封爵,還有五品官的福利享受,五十畝的職分田待遇。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