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

熱門推薦:、 、 、 、 、 、 、

幽京冬雪已是融化。

在永濟渠邊,少年踏青,射柳爲戲,道上都是輕裝騎馬翩翩少年。

幽京地近北方,近年來與胡人相互久了,民風更加開放,女子着裝皆是不在遮面的冪羅,直接大方地露出面容來。

而幽京城內胡姬的比例,也是格外的高,因爲胡姬樣貌美豔,又不似娶漢家女子那般要耗費很多錢財。

故而幽京裡娶胡姬爲妻日益多了起來,胡漢通婚已是常事。

在幽京的宮殿裡。

在大殿中滿滿第站着上百官吏,這些都是大趙的重臣,既中不乏白髮蒼蒼老臣,也不乏新近提拔的年輕臣子,除了漢臣,還有不少十幾位出身番蠻的臣子。

如突利,阿史那摸末等,除了突厥人外,就屬室得奚人最多,他們都是從長安國子監利裡畢業,之後直接被授官得,除了室得奚人外,還有契丹,丁零各部的官吏。

儘管大殿內站滿了人,但衆官吏都不敢說話。

在大殿上,身着龍袍李重九坐在,仔細地看着各路發來的戰報。李重九隻是隨意地坐着,但面前羣臣卻不敢造次,都是站得筆直。

不少年輕官吏,更是額頭上滲出了汗水。

並非李重九有意,只是天下大權攬聚一人,如此皇威之下,令人不由不敬畏。

現在李重九在得知李建成因楊文幹謀反,而至溫泉宮向李淵請罪之事。曹紋將此事送來告之李重九,並言李唐很可能會有一場大動盪。

看了曹紋的信李重九即做出了決定,他對溫彥博等人下令道:“傳朕的旨意,下令從駐守太原的蘇素率太原郡兵,向河東發動進攻。同時還下令樑師都,薛萬均,張長遜率領漢軍,以及党項,稽胡各部聯軍,向段德操進攻,配合蘇素的進兵。”

“駐紮在洛陽的徐世績,單雄信是向河南進攻,不僅要收服失地,也要試探李唐虛實,李靖是名將,不可輕敵。”

“另外令王馬漢率兩萬人馬,率軍從永濟渠南下,至黎陽後,進攻河內!李神通無能之將,定要生擒了他。”

聽了李重九這麼說,一旁姬川上前道:“陛下,我們剛剛擊敗了突厥,元氣未復,況且去年連番大戰,士卒都是十分疲憊,眼下事情都未準備就緒,就突然襲擊李唐,恐怕沒有什麼勝算。”

林當鋒亦道:“是的,陛下,以目前的國庫,以及糧草儲備,最少再拖延半年進兵方爲穩妥,而且草原上仍未真正平定,高句麗乙支文德叛亂,南方宋金剛與林士弘交戰,還未分出勝負,這時候攻唐時機還不成熟。”

李重九目光掃過姬川,林當鋒二人道:“我們不能等萬事俱備,再進行進攻,戰機稍縱即逝,當年袁紹有機會滅曹操,但卻因兒子病痛而不肯出兵,最後失了天下。而今朕兵強馬壯,勢力雖勝於李唐,但也不敢大意。李家父子都是人之中龍,未必沒有翻過身來的勢力,眼下李唐露出破綻,朕就要狠狠的進攻,就是國內再困難也要攻唐!”

李重九這麼說,衆臣當下都是露出震撼的神色。姬川,林當鋒二人不敢再反對,一併稱是。

“我們有十幾萬草原騎兵助陣,現在西突厥也是倒向我們,李唐重兵駐守長安之下,根本都不會有餘力反擊。”

如果說在突厥未平定前,趙國草原騎兵一直無法解放,是用一隻手與李唐交戰,那麼現在就是兩隻手一起上。

“當然朕不會大意,草原上的局勢,還需室得奚部的十萬騎兵來穩定,朕這一次會讓他們運動於河西一帶,擺出要進攻關中的態勢,然後看時機而動!”

衆臣都是一併稱是,眼下大趙同時三面交戰,在東面乙支文德殺了高句麗王高寶藏,自立爲皇帝,國號稱遼,意圖與李重九東西對立。

李重九令乙支文德去帝號,乙支文德不肯,並派兵駐守千里長城,擺出一戰到底的姿態。

當下李重九命從遼東返回的郭孝恪,突地稽,以及遼東郡郡守周洲,從南北兩路進攻高句麗,北路大軍郭孝恪,以靺鞨,契丹騎兵爲先鋒,直取高句麗舊都國內城,而周州則是渡過遼水,率遼東郡人馬,圍攻遼東城。

另外李重九還以國書至百濟,新羅兩國,讓他們從南面出兵配合攻打高句麗,新羅現在主事的德曼公主,以及百濟王不敢違背李重九的命令,分別派出水陸大軍進攻平壤,李重九派水軍大將程名振,水軍都督趙欣,從登州出兵,率大趙水師一萬人馬,跨海作戰配合新羅百濟,進攻平壤。

這五路大軍一出,高句麗國內震動,乙支文德當下上表向李重九請求去帝號,願爲臣屬。李重九將來使鞭出幽京城,下令大軍進攻,直接取乙支文德首級來見。

另一方面,宋金剛,蕭銑對林士弘的戰事也在繼續。

二月時,蕭銑率兩萬江南水師,沿着長江而上,進攻林士弘水軍大本營鄱陽湖。

而另一方面,宋金剛率領新編的江淮精銳,以江淮軍雙龍王雄誕,闞棱爲先鋒,率軍三萬從江都南下與蕭銑會師。

林士弘聞知消息後,當下傾楚國之師,以其弟林藥師爲大將,率領三萬大軍至鄱陽湖上,與趙軍決戰。

林士弘心知若等宋金剛主力大軍趕到,那麼這場戰不用打也是輸了。於是林士弘孤注一擲,率三萬人馬率先進攻蕭銑。

兩軍在鄱陽湖血戰,蕭銑初戰連敗三陣,但後卻穩住陣腳,支撐到宋金剛大軍趕到。林士弘見宋金剛大軍趕來,心知不敵,當下棄九江而走,趙軍順勢攻陷九江。

宋金剛佔據立林士弘的大本營九江後,當即向李重九告捷,另一面令王雄誕,闞棱追擊林士弘。

同時宋金剛令蕭銑率大軍進駐嶺南一帶,既防止林士弘南逃,同時炫耀武力,震懾據嶺南以南之地的俚人首領馮盎。

現在李重九決定乘着李唐內亂之際,又出兵攻打李唐,這三面出擊的態勢,着實令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但是同時衆人也感覺到趙國的實力,以趙國的兵力,今時今日確實有這個資本。

而且李重九還並不需要親征,只需要坐在大殿中,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即可了。四面都是得力,可以獨擋一面的將領可以信任。

李重九坐在殿上,下面羣臣俯首,政令一道一道經過衆臣的商議後,以聖旨的形式下達。

雖說李重九並非獨斷專行之人,現在也並非開國之初時,但是李重九一條條政令下達時,趙國的羣臣並沒有多少質疑,有數的諍臣如魏徵,姬川等人已是越來越少在大殿上諫言,就算反對,見李重九堅持後都不敢再勸。

其餘世家子弟,大趙老臣,甚至太平宰相溫彥博,就更少了。

並非是他們不敢出聲,而是李重九眼下功勳太大,自剿平突厥,開創這曠世武功之後。李重九眼下的威望無人可及,一言即出即是金科律例,很少人會質疑。

大臣們總擔心,李重九皇權過重,會不會如重蹈當年楊廣之覆轍。但事實上,大趙皇權越重,在各方面的戰事上卻都是無往不利。

從開國之處,一直執行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加上李重九個人威信,在這之下的大趙的皇權無比強大。

在強大皇權之下,無論是崖岸自高,看不起諸門的河北士族,與河北士族地緣不同的河東士族,前朝朝廷舊吏,新晉的寒門官吏,掌握大量商業資源,信息的商閥官吏,甚至與漢人一直不和睦的草原胡族,他們內部的矛盾都被壓制下來了。

彼此間相互傾軋降低至最低,而在皇權之下,所有人都是擰成一處,長此以往幾年,十幾年,二十年新的利益集團就會形成,一套共同遵守的潛規則就會實行。

但在這之前,只有強大皇權之下,才能維繫了大趙帝國間各個不同派系。這一點李重九 還是比較羨慕李淵,因爲他只要處理好關隴集團一方面的關係即可。

政令一條條的頒佈,隨意的幾個字,就可以改變幾千,上萬人,十幾萬人一生的命運。

衆人都已十習以爲常,這個遼闊的大趙帝國,由這大殿主宰着一切。

晚上燈火已燃,官員已是散去了大半,但仍有十幾個官吏,在李重九面前稟告事情。

而在殿下中書省的值事官員,隨時將一封又一封的戰報,從外面送入。殿外再度有排起了隊伍,官吏們拿着手中的奏摺,等候着接見李重九。

這也是李重九的決定,自大戰開始後,他剝奪了中書省票擬的權力,凡事有關於戰況的一切消息,事無大小,皆呈至自己面前,親自批改。

這樣之下,中書省官吏的工作量增大了十倍,而李重九工作量也是大爲提升,不過工作到現在李重九依舊精神百倍,令人不由不佩服,這位大趙天子充沛的精力,也只有這樣的人物,才能日理萬機,將整個國家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R1152

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四百章 情定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
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四百章 情定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