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

朐山港夜幕降臨,港口上人聲鼎沸。

小小的朐山城,自是容不下趙國大軍,港外剛剛登陸的趙軍士卒,在這裡豎營。

營內中軍主帳,鑲着金邊的帷幕下,火把晃動。

作爲降將王雄涎候在中軍大帳之外,左右都是趙軍廷衛軍裡高大魁梧的侍衛。

過了一陣,火把一陣晃動,帳門一開,幾名趙軍的大將離開大帳。這些大將走過轅門時看向自己,

只是微微一瞟,就雷厲風行地大步而去,他們身上顯是奉了什麼軍令,故而行色匆匆。

不用看他們身上的鎧甲,王雄涎憑這幾人風度氣勢,也猜測到他們都是趙軍的高級將領。王雄涎心

道不提秦瓊,就僅憑這幾人,在江淮軍衆將之中,似也沒有一人可以比得上,難怪當年名將陳慶之有言

,衣冠人物盡在中原,非江東所及也。

“你可是降將王雄涎?陛下有請!”

王雄涎立即收回思緒道:“是。”

交了兵刃,進入大帳後,王雄涎見到,一名三十歲左右,身穿戎服的年輕男子,正在案頭埋頭疾書

“拜見大趙天子,陛下萬歲萬萬歲!”王雄涎當下跪伏行禮。“平身,先坐下,朕處理完手上案卷

再與你說話。”

王雄涎微微一愣,他本以爲自己身爲降將,這位天子會出言敲打一下自己。但沒有料到只是平平淡

淡的這一句話。

“諾!”王雄涎在一旁坐下。

上首李重九擡起頭,將筆擱在一旁問道:“朕聽說汝爲杜伏威義子,對杜伏威必是瞭解,他平日爲

人如何?”

王雄涎聽了這一句話,暗呼厲害,心道這個問題可真是難以回答。說好說不好都不是。王雄涎當下

道:“義父平日雖出身草莽,沒有讀過書,但爲人好謀決斷,待部下賞罰分明。在下觀之雖不不知比魏

公李密如何。但也勝過竇建德,劉黑闥了。”

李重九聞言不有莞爾道:“蒲山公是吾友。竇建德,劉黑闥是朕手下敗將,那你看你義父與朕相較

如何呢?”

王雄涎聽了嘆了口氣道:“義父是夫差,勾踐爾。而陛下卻是秦皇漢武,如何能相較?”

李重九點點頭,對王雄涎這一番話十分欣賞道:“你口中是這麼說,但朕看來你心底對你義父仍是十

分敬仰,那麼爲何又答允降伏我軍?”

王雄涎道:“自古以來無以東南起家,而能得天下者。若義父沒有天命在身,若是死心降唐。將來

不失王侯,但他要得太多了。”

李重九點點頭又問道:“那你降伏我軍,有何策助朕破江淮軍呢?或者說對付你義父呢?”

王雄涎道:“陛下放心,我既得秦將軍保舉降趙。絕不會三心二意。眼下陛下將我義父大軍後路截

斷,我義父絕對會拼死一戰,退入彭,徐二州。兵法有云歸師勿截,此戰事關江淮軍存亡,我義父必然

會傾其全力。陛下不可力阻,只要在後追擊,雖不能得全功,但也足以大勝?”

李重九雙眼一眯道:“笑話,杜伏威現已落入朕的掌中,你竟叫朕放他而去,只在後追擊?”

王雄涎道:“陛下,江淮累出勁旅,義父有一軍爲上募營,平日由我與他另外一個義子闞陵,輪流

領兵。其軍旅精銳異常,若是正面交鋒,就算趙軍能殲滅之,也要付出極大代價。陛下,在下之言句句

實話!”

李重九聽了王雄涎的話,思考了一陣隨即道:“朕命你爲行軍參軍,今夜就隨前鋒軍前進!”

“陛下?”

李重九道:“朕與你說實話,朕這一次率軍來江淮,並非是要擊敗杜伏威的,而是要將江淮納入我

大趙的版圖,兵法有云全國爲上,破國次之,全軍爲上,破軍次之,朕的幽燕勁旅要滅杜伏威這數萬人

馬,並不難,但朕不要一個殘破的江淮,而是要一個完整的江淮。你既身爲江淮軍大將,朕要你用自己

影響力替朕招攬江淮軍中將領,爲朕所用。只要是降者,一律官留原位,就算是你義父,要降,朕也一

樣厚遇。此事不會太難吧,江淮軍到了這個地步,肯降的人應是不少。”

王雄涎道:“多謝陛下,末將願意竭力一試。”

李重九道:“你還可以告訴江淮軍那些將領,駐守江都的大將左仙遊已是向我大趙投降,現在我大趙

麾下八千新羅百濟水軍已在江都登陸,馬上將順流直上,攻打江淮軍的老巢丹陽。”

聽李重九這麼說,王雄涎渾身一震道:“陛下,沒有料到左仙遊居然投降了。”

李重九道:“左仙遊投降並不意外,他早就叛變杜伏威,與輔公佑相互往來了。可笑杜伏威還不知,

這一次不是我趙軍破他江淮軍,輔公佑也一樣要反他。”

江都城。

三月時節,煙雨渺渺。

一襲春雨澆打在江都城的城頭上。

江都城外,江水濤濤,上百艘戰艦從江上經過。

江都城已是投降,新羅百濟八千水軍,沒有在江都停留,而是直接沿江東進攻打丹陽。

新羅王子金春秋與僧人元曉二人,站在新羅戰艦的船頭看着雄偉的江都城後,看見左右新羅的士卒都

是驚訝的嘴巴都合攏不了。

金春秋看着江都城久久道:“以我們新羅的人力物力,可以攻下這樣一座江都城,卻永遠不能建一座

這樣規模的江都城。”

元曉道:“我新羅有句話,是不到中原不知中原之大,土地之博。不過趙國皇帝,不僅攻下了東都洛

陽。還攻下了江都城,看來這場中原就要納入他的掌中了。”

金春秋道:“那也要趙國皇帝守住洛陽城再說。聽說李唐這一次調集了二十多萬大軍攻打洛陽,勝負

難說啊。”

元曉聽此反問道:“怎麼聽殿下你的口氣,似乎不願意看到趙國皇帝陛下一統中原。要知道趙國能獲

得天下。要比李唐獲得天下。對於我新羅來說更加有利啊。難道你看不出來嗎?”

金春秋道:“我怎麼不知道,只是心底有些不甘心吧。你知道,昨日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新羅統一

wWW ●ttκд n ●C O

了三國,滅了高句麗。百濟之後,與中原王朝分庭抗爭。但夢醒來之後,我卻知道這永遠只是一個夢罷

了。”

元曉看向金春秋道:“殿下,放棄這個想法吧,就算是夢中也不要夢到,這很危險,很容易步高句麗

人的後塵。這一點我們新羅要學學他們百濟。他們就很聰明,知道如何順從強者。”

說到這裡, 元曉和金春秋一併轉頭看向一旁的百濟艦隊,目中中露出不屑神色。在三國之中。百濟

和新羅可是死敵。

戰艦上,百濟士卒都是興高采烈,他們似乎也沒有想過用這樣的方式進入中原。

百濟大將允忠站立在艦頭上,略有所思。

允忠乃是百濟王族宗室,是當今百濟武王弟弟,當然他還是一名擁有漢人血統的百濟人,因爲他的母

親,是當年南陳破國後,逃到百濟的南陳官吏之女。在中原還是南北朝時,百濟與南朝梁,陳是有過一

段蜜月期的。百濟努力向中原王朝學習王化,得益許多。後來南朝覆滅後,百濟與隋的關係就差了許多

對於百濟而言,對於中原的國策,就是要周旋於高句麗和中國之間,藉兩方相互征戰來謀求百濟的最

大利益。但新羅的崛起,高句麗的破滅,成爲百濟的挑戰。

趙國在半島三國的強勢地位,已是日益突顯,連一貫強項的高句麗人,這一次也向趙人低頭。高句麗

東部大人淵蓋蘇文,爲了換取趙國的支持,就割讓了五百里國土給趙國。

令趙國東部的疆土一口氣跨越了遼東,而直達高句麗的千里長城防線之下。

一旁親信將領向允忠問道:“將軍,這就是江都城嗎?”

允忠點點頭道:“是的,我母親與我說過無數次,江南的繁華,我今日終於見到了。”

一旁將領道:“將軍我們也是路過,要不要劫掠一下?偷偷摸摸的幹,事後推到新羅人的頭上,這可

是江南最富庶的城市啊,錯過了就沒有機會了。”

允忠斜了這名將領一眼,陡然一個巴掌甩了過去,罵道:“混賬,眼下這江都城已是趙國皇帝的城池

了,你居然也敢打他的主意。你不知這一次爲了坐上趙人的戰船,我們百濟付出了什麼代價,你這麼做

是要我們全功盡棄嗎?”

這名將領不敢出聲。

允忠轉過身去對衆將道:“你們聽着不僅是江都城,以後攻下丹陽城也是一樣,切不可亂了紀律。這

一次一定要給趙人留下最好的印象知道嗎?”

一名部下道:“將軍,我們百濟千里出兵,動員了這麼多兵馬,難道一點好處都不能拿嗎?”

允忠嚴肅地道:“好處,那是要趙國皇帝給我們,而不是我們主動去拿,懂了嗎?知道室得奚部嗎?

當初都快要滅族了,今天呢?成爲草原第二大部落,幾乎可以與突厥對抗了,這靠得是誰,還不是趙國

天子嗎?你們要給我想明白了這點,放心,趙國皇帝一向大方,這一次出兵他不會虧待我們的。”

“喔!”衆將一併聽命。

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十章 搶婚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
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十章 搶婚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