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

聽李法主自稱密,李重九心底一噔,心道此人果然是李密。

正是相逢不如巧遇,李重九計劃之中,雖未想這麼早碰上他,但是二人提前相逢,亦是不錯。

見李密詢問,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一介布衣有何需要冒名頂替,不過方纔之詩不過偶爾得之,若是要在下再做,亦不可能了。”

李密見了一捋長鬚,笑着言道:“有兄臺這一詩足以。”

衆人皆素信服李密之能,此人年少盛名,在洛陽子弟之中,有很高的名聲。現在見李密亦佩服對方之詩才,不由對此人皆是高看數眼。

當下李密請李重九於獨坐飲酒,看得衆人皆十分羨慕。

殿內雅座,店家上齊酒菜後,李密讓別人皆是離去,別打擾了別人談興,那羣世家子弟從原先逐客則成了被逐者,當下皆是丟了大臉,而那獨孤三郎更是尷尬。

此刻店內只有李重九,李密二人,連店家也不準在旁。

李密與李重九喝了數杯酒,席間更是縱談闊論。

除了李芷婉外,李密算是李重九所見第一個世家子弟,其見識之廣博,實在令人佩服。

世家門閥已統治天下數百年,士族子弟,絕對是這個時代的jing英,棟樑,有着平民所沒有的優勢。

以一個普通家的士族子弟而論,自小學禮記,左傳,詩經,周禮,儀禮;易經,尚書,公羊傳,轂樑傳,孝經,論語,這只是打個基礎。

之後再學武功,弓馬騎shè,刀槍劍槊,這也還是基礎。

而孫子兵法,尉繚子,司馬兵法之類兵書戰策,這也仍然是個基礎,乃必學。

此外農耕之術,種桑麻五穀,養牲畜,木工,鐵匠活,雖不要去cāo作,但多少都要懂得,若是有一方面欠缺,都要被人嘲笑。

這些基礎都打好後,方在各自所長上鑽研jing深。

當時隋朝兩代帝王皆對士族壟斷有所擔心,故而開科舉,在民間辦官學,鼓勵寒門子弟讀書,但是士家在知識與學問上仍處於一個壟斷的地位。

李重九不由慶幸自己以前讀過歷史系,雖是父母的安排,或者說是一種強迫,實際上大學大部分時間都在理工科的計算機機房渡過。

但是到了現在李重九不由感謝起這環境的薰陶,以及當時的耳睹目染,他與李密閒聊,亦算不上言之無物。

可惜即便如此,李重九仍是與李密仍是差距懸殊。

兩人聊了半個時辰,當下李密早就對於李重九方纔的震驚之意褪去,笑道:“李兄之詩才,可謂震古爍今,可是四書五經上,駢文儷句上的功夫,卻尚乏可陳。”

“此……此倒是少見,或許李兄之詩才真乃是偶爾得之吧。”

李密話中甚至連李重九詩才亦開始懷疑了,這點李重九倒是釋然,反正自己也是抄來的,是否華實亦不在意。

李重九哈哈一笑,將手裡杯子一舉,言道:“是與不是有什麼分別,不過駢文儷句之流確實並非我之所長。”

李密舉杯與李重九,不由笑問:“那李兄所長何在?”

“天下大勢!”

李重九口中吐出這四字來。

李密聞言面sè不變,將舉起酒杯放下,笑道:“李兄,實在太巧,吾心中所學千道,亦只有此道,不謙虛的說一句,堪稱翹楚。”

李密說到這裡,拿起手中羽扇輕搖,自有一股油然的自信之意。

無論從古至今,天下大勢都可是個大命題,否則諸葛孔明的隆中對亦不會千古流傳。

對於古代信息嚴重缺乏,對地利,朝廷,民間各方面有一個總的認知,能對此中說上個通曉一二的人,都是曠世奇才。

難怪李密看自己,一副覺得自己牛皮吹破天的模樣。

李重九微微一笑,心道李密入自之圈套了,他怎麼會不知道李密之所長,歷史上楊玄感謀反,李密給他獻上著名的上中下三策了。

而翟讓的瓦崗軍不過山東一個小勢力,李密投之後,獻上‘攻取滎陽,爭雄天下’之策。

瓦崗寨因此掌握勢力,終於而登上爭奪天下的舞臺。

“願聞李兄之論!”李密開口言道,他既是挑明自己在這方面乃是所長,若是李重九回答不好,那無疑就是班門弄斧了。

若是答個不對,以李密這個時代士族傲慢的xing格,隨時可能翻臉不認人。

李重九當下不緊不慢地,言道:“也罷,那我就指點一下法主兄吧。”

李密當下冷笑一聲,顯然覺得李重九太過了。

李重九言道:“此番我從上黨郡,經太行道,至河內,有盟津渡河,而至東都。”

李密訝然言道:“李兄是上黨人,我聽閣下口音,還誤以爲是河北一地。”

李重九聞言不置可否。

李密笑道:“我冒昧了,李兄請講。”

李重九笑了笑,拿起一個倒蓋的酒杯,放在桌子zhong yāng,以手指道:“此乃是我們所在東都,天子駐蹕之地,此位於天下之中,總八方而爲之極。東都這所在,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李密微微一笑,對於李重九此言,不置可否。李重九言道:“天子駐蹕東都,還有一個原因,當世內門閥士族之勢,盤根錯節,故而當今天子建東都,多有取代大興,以擺脫關隴士族對朝廷影響力。”

聽李重九之言,李密臉上換上了異sè,心道:此人倒是不學有術,一介布衣,亦能對朝堂上局勢,如此瞭解。

對方今ri見我難道別有用意,陡然之間李密想到近來他籌謀的一件大事,不由汗流浹背。

李重九之後拿起兩個碟子放在酒杯左右兩邊。

李重九指得酒杯左邊的碟子,言道:“此乃關隴!”復又指向右邊的碟子,言道:“此乃山東!法主兄以爲,天下形勢當以何爲重。”

李密見李重九在考校自己,當下想也不想,笑着言道:“這還要問嗎?當年張良有云,關隴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李重九笑了笑,拱手言道:“法主兄真博學多才,但是若以地利之分上,法主兄所言即是,但以天下形勢卻不可如此論之。”

李密手捋長鬚,雙眼微眯問道:“李兄,請講!”

李重九當下言道:“法主兄,在此我先大逆不道的問一句,你覺得我朝還有幾年國祚?”

李密聽李重九之言,登時雙目森然。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若是李兄覺得我胡言亂語,大可報官,將我緝拿,我當束手就擒。”

李密熟視李重九良久,笑了幾聲,言道:“若非我爲天子免官,此刻定然將你拿去官府,不過眼下我白身在家,你說什麼,我只當不在其位,亦不謀其政好了。”

當下李密言道:“天子一意孤行,征伐遼東,以我看難以取勝,若是大敗,百萬jing兵喪師遼東,那麼我大隋天下最多支撐不過五年。”

李重九當下不由鼓掌,李密果然是卓識之輩,這時間與歷史上說得分毫不差。

李重九言道:“法主兄待我推心置腹,那麼我也直言了。正所謂夫起事者,必先起於東南,而收功於西北。”

李密聞言點頭,言道:“不錯,以秦漢論起,確實是劉邦,項羽作事於東南,而最終西上攻陷咸陽滅秦,成就大功。”李重九笑着言道:“這就十分容易了,法主兄,你看隴西乃是士族門閥之地,亦是我大隋朝根基所在,此並非起事之地。而山東,眼下我大隋朝如ri中天之時,已是羣豪並起,若是將來革鼎天下,必是以東至西。”

李密讚許言道:“甚是。不過門閥勢力深厚,即便慢上一步,亦不由落後于山東。”

李重九點了點頭,取過兩個碟子,言道:“法主兄所言即是,將來可期,爭奪天下者,必是由山東或是關隴而出。山東乃是寒家子弟,地方豪強,關隴乃是士族門閥以首。”

李密目光閃閃,言道:“那麼李兄,以爲哪一邊可以獲勝?”

李重九言道:“實不可預料,但是毋庸置疑,豪強要成就漢高祖般,布衣而終有天下的霸業,就必藉助士族之望,而門閥要奪取天下,則必借重豪強之力量。”

李重九話音一落,李密頓時霍然而起,酒水被他震得滿桌皆溼。

李密對着李重九深深作揖,言道:“李兄,真曠世奇才,一語道破天機。”

李重九聽此不由神秘般的笑了笑,作爲掌握歷史大方向所在的穿越者,這一切的知識對於他而言,就是後世出八百塊錢,請人代寫歷史論文的水平。

李重九方纔所談的基調,實際上就是歷史上李唐奪取天下的路線。

若是去網上看下資料,隨隨便便都可以掰出一大堆,折服這些歷史名人。李密當下言道:“我願請李兄爲幕僚,不爲師,持弟子禮,懇請李兄輔佐於我。”

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
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