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

涿郡郡守府之中。李重九與魏徵相對而坐,中間放在一壺梅子酒,而身下則是葦蓆。再度相見,李重九眼中,魏徵仍是給他一種頗爲嚴肅,不苟言笑,有種不怒自威之感。

魏徵率先言道:“魏公讓我在此輔佐李使君,以後若是魏某有何人可以值得使君差遣的地方,還請使君儘管吩咐。”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也好,我早賞識魏兄久矣,既然如此,我也就大膽請教魏兄,幽州之地雖不大,但亦是朝廷重地,眼下經王須拔,羅藝,高開道等賊肆掠過,百姓困窮,敢問應如何治理?”

魏徵捏須言道:“使君,大亂之易治,譬飢人之易食也。李使君只要有愛民之心,放任地方修養生息,勿動干戈,數年之內幽州可復舊觀。”

李重九聽後,笑了笑,又問道:“百姓易治,但是碩鼠難清,涿郡士族們偷盜糧倉,將糧米販賣,以此謀得私利,又在河流上游私設水壩,爲一己之私,而截斷河流,導致兩岸百姓無法耕田,還隱匿人口,壓低田賦,導致我府庫空虛,這都乃是大弊。”

魏徵言道:“使君,幽州士族自漢以來,已有數百年,早已是在當地根深蒂固,就骨肉血脈相連在肌理之中,不可剖去,眼下之幽州,戰亂方平,如同人染沉痾,大病之下,不易下猛藥,需緩緩補之,待身體康健之後,使君再圖謀後效。”

李重九露出深深贊同的神sè,但言道:“話雖如此,但眼下如何能忍?”

魏徵拱手言道:“某觀使君之志,並非是幽州一城一地,現在幽州士族不可依附,乃是使君之勢,不足以讓他們心服口服。某建議使君大可廣集糧草,訓練jing兵,從寒門,商人之中招收翹楚爲官,在民間鼓勵耕戰,在沒有勝勢之前,絕不可稱王。”

“之後拓地四戰,威服狄夷,積蓄軍功,秦昔ri乃蠻夷之國,但六世能得天下,使君切不可cāo之過急。”

李重九聽了雙目一凜,笑道:“魏兄,爲何說我有稱王之志,我現在可是奉魏公旗號。你也是魏公的臣子啊。”

魏徵搖了搖頭,言道:“品心而論,魏公乃是天縱之才,短短不到兩年,從落魄之地,而至今ri手握五十萬大軍,三分之一天下。我魏某生平很少服人,但魏公卻是唯一一人。魏公實乃是曹cāo,孫仲謀一般的梟雄。”

“但越是才華出衆之人,越是不肯納諫,魏公自持才高,不肯聽從他人之意見。而我當初在魏公府上時,曾給魏公獻上十條建言,但是皆被魏公駁之,於是我明白魏國公府並非是我魏徵一施所長的地方。說實話,我來幽州,是自己向魏公請命的。因爲我認爲李使君雖不如魏公,但卻是位肯虛心納諫的人,故而魏某的才能在幽州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我不如李密。李重九聽了這句話,難免心底有些不舒服,哪裡有人當面這麼說的,但想想也釋然,見魏徵此人果真是直言直語的人。看來這位歷史上的名臣,雖然五易其主,也是爲了找一個君主能夠一施展胸中之抱負。

李重九笑了笑,將方纔一點小芥蒂丟開,言道:“能不能讓魏兄在幽州,一施抱負我不知道,但是魏兄絕對是一位可以坦誠相待之人,既然如此,我就將涿郡託付給魏兄了。”

魏徵聞言當下起身,以士大夫之禮向李重九一拜。

李重九坐在椅上坦然受之,之後起身將魏徵攙扶起來,言道:“我與魏兄皆是出身寒門之人,當年你爲道士,我亦入佛寺,眼下我們須同心協力纔是。”

“諾。”魏徵古板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異sè。

涿郡的士族向李密輸誠之後,當下涿郡官吏也開始回府衙,縣衙當值,涿郡又恢復舊觀。

李重九當下向衆人宣佈任魏徵爲涿郡長史,而之前郡丞已被羅藝所殺,李重九空置郡丞,通守二職,如此長史之職,就成了郡內最高的文官。

幽州士族官吏紛紛打聽魏徵的背景,聽聞對方雖是小吏出身,但是之前還當過道士,而且還是別郡寒門出身,不由皆是腹誹。不過他們這次倒是沒有將怨氣發在李重九的頭上,因爲他們都知道,魏徵是李密的人,李重九爲了給李密面子豈能不重用。

李重九假節幽州刺史,對於涿郡事基本不管,故而魏徵作爲涿郡最高文官,開始治理一郡之內大小事務。

當地官吏心懷不滿,這時開始欺生,雖認爲魏徵背景不小,但李密遠在千里之外,也要給幾分難堪,拿捏一下正印官,對於這些一輩子在衙門當差的官吏而言,門道都是一套一套的。

當下郡守府內,六曹各司一併將陳年積累下,幾百卷案綜,堆疊的猶如山一般,放在案牘前來讓魏徵處理,此乃存心看魏徵這笑話。結果魏徵一ri一夜即將案綜全數看畢,當下將六曹官吏一併叫來,一一處理,言過之時對答如流,彷彿過目不忘,郡守府內官吏看得皆是目瞪口呆。

一時涿郡上下官員皆驚,魏徵的名頭也傳佈了整個涿郡官場,衆人皆知上官厲害,魏徵乃是絕對的能吏,當下各官吏們收斂手腳,一時無人敢於越矩。

郡守府內,郡司馬盧承慶,坐在一旁,見魏徵處理文案如此幹練,猶如在衙門裡歷練了幾十年了一般,亦是暗暗吃驚。

作爲郡司馬,盧承慶是要爲長史副手的,也是現在涿郡文官中二號人物。當初李重九徵辟他爲官時,盧承慶曾經十分猶豫了一番,然後向叔父盧子遷請示。

盧子遷只是淡淡的與他說七個字‘既然來之則安之’。

盧承慶得到叔父的意思,於是就前往郡守府上赴任。對於士族而言,從白身至當官的那一階段,稱爲釋褐。士族子弟亦分三六九等,如盧承慶范陽盧氏出身的士族,出任一郡司馬,對於他而言,絕對對得起盧家的身份。

盧承慶一路上所見,在郡守府之內,涿郡大小官吏行走如風,一個個急急忙忙得好似家裡找了火一般。

幾名官吏見面了就問,魏長史要的卷宗,你擱在哪了?

找不到,這可是要罰俸的。

算了罰俸還好,就是怕被杖責啊。

衆官吏皆是腳步不停。

盧承慶見了,對於這位將來要共事的同僚,不由心懷幾分畏懼,待到了長史房中,見到裡裡外外十幾名官吏排着隊站在魏徵的桌子之前。

而魏徵伏案下筆,一篇公文看後,草草一目十行,就筆走龍蛇,將之判定,隨後一擲,得到處理的官吏看了批文,無不歎服,沒有一絲不滿。

轉眼間世十幾名官吏立即滿頭大汗地被魏徵打法乾淨,這時魏徵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盧承慶輕咳了一聲,向魏徵拱手言道:“某是郡司馬盧承慶,見過魏長史。”

魏徵擡起頭,看了盧承慶一眼,盧承慶只覺得魏徵雙眼如刀,彷彿刮在自己身上。

魏徵當下問道:“也好,郡府事忙,有了盧司馬替我分憂就好了,只是不知盧司馬所長於何啊?刑名?稅賦?教諭?”

盧承慶聽了頓時滿頭大汗,他這幾年在府中忙着讀書,但對於治理地方之事,雖不至於一竅不通,但也不熟練。

魏徵看盧承慶的爲難之sè,也不揭破,沉吟了一下,言道:“今年地方之鄉禮飲酒馬上就要到了,你出面作爲吾涿郡郡府上下住持一下如何?”

盧承慶聽說鄉禮飲酒頓時一喜,這鄉禮飲酒,乃是每年地方,士鄉大夫向朝廷舉薦賢能之士,在鄉學中與之會飲,待以賓禮。

這是從古相傳,漢人的一種宴飲風俗,飲宴時,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此乃漢人最注重的庠序之禮。孔子當年曾言,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說的就是鄉禮飲酒。

當然所謂鄉禮飲酒,就必須有一名官員主持,一般是當地的正印官。而盧承慶每年皆有參加這樣的宴飲,宴飲時候當地名士,就會將還未出仕的士族大家的子弟們舉薦給當地官員,混個臉熟,也算是一郡一鄉論才大典前一個預備吧。

盧承慶當下允諾,言道:“必然盡力。”

魏徵言道:“某辦事一向公事公斷,汝雖出身名門,系出士家,但在我魏徵眼底,士族庶民並無二等,你需實心做事,若是作得好,我不會誇獎於你,但作得不好,我會叱之,你若是對我有不滿,大可對我直言,或者向使君稟告,我絕無異議。”

盧承慶聽了心下一凜,魏徵這麼說雖是一派鐵面無私,但是對於他而言,卻別有一番感覺。以往他人只會將自己看作盧家的大少爺,對自己恭敬有加,而現在他也是一郡的官吏了。

聽魏徵如此說,反而更有一種讓他竭力做事之感,現在他不是盧家大少爺,而是涿郡的郡司馬。當下盧承慶領命而去。魏徵見盧承慶腳步生風不由在暗中點了點頭。(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
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