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

長安附近的蒲津渡,冰雪初融。

浮橋上唐軍士卒,冒着寒風挺進。

馬蹄聲踏過,李芷婉身着狐裘,駐馬立在了浮橋北岸蒲津關城下。

大唐太子李建成,正笑着在城外,迎候李芷婉一行。

“參見太子,太子千歲!”

李建成將李芷婉扶起,笑着言道:“你我兄妹還用客氣嗎?來入城一談吧!”

李芷婉笑着言道:“太子殿下,軍情如火,一點也是耽擱不得,我還要至河陽領兵北上。”

李建成聽了點點頭,開口言道:“你啊你,還是那性子,急匆匆的,我也不留你。只是聽說父皇要你調秦王的部分兵馬北上,你是怎麼看的?”

李芷婉沉吟言道:“我奉父皇之命行事,虎符也在我手,我想二兄,不會不答允吧。”

李建成聽李芷婉稱自己爲太子,卻稱李世民爲二兄,當下有點不喜開口言道:“秦王現在圍攻洛陽在即,我看他不一定會將兵馬撥給你。”

“太子想說什麼?”李芷婉反問。

李建成開口言道:“長安近來有人風傳秦王在洛陽自立之心。”

李芷婉將手一止,言道:“太子,此事已是明瞭,大理寺查出,此事乃是趙國密諜故意在長安中散佈消息所至,目的是要父皇對二兄疑心。而一些御史也只是風聞奏事而已,沒有半點證據的。元吉也是的,在那邊無中生有。”

李建成神色微冷開口說:“是不是事實,有大理寺在查,此事也有待商榷,但萬一秦王真有此事,我們也不得不未雨綢繆啊。”

“太子,你真要如此懷疑秦王嗎?”

李建成開口言道:“給你虎符,要你調兵,是孤的意思嗎?是父皇要你這麼做的,我只是提醒你罷了。丘行恭。丘師利都是你的舊部,你若開口,秦王不會不放人的。”

李芷婉微怒,看了李建成一眼言道:“太子,我軍令在身,沒有其他事,就告辭了。”

李建成心知自己這妹妹吃軟不吃硬,又溫言說了一番。李芷婉卻沒有領情。

之後李芷婉率軍東進,一路之上,李芷婉都在想這其中到底是趙國的反間計。還是自己這位二兄。真有自立之心。若是以往李芷婉絕不相信李世民會如此的。但是現在幾年後。

李芷婉與李世民見面越來越少,但見他每次出入都是一大幫謀臣大將跟隨着,自己真想說幾句話,也是很難了。但是連自己也是如此認爲。就更不用說是父親李淵,兄長李建成了。

權位噬人心,這幾年何止是二兄一人,大家都變了。

數日之後,李芷婉率軍抵達河陽,潞州道行軍總管劉德威早早率軍前來會合。

劉德威原先是齊王府司馬,在太原之戰中,慘敗於李重九之手,後來轉投了秦王帳下。這才重新委以重任,這一次作爲唐軍潞州道行軍總管,攻下懷州,爲攻陷河陽打下堅實的基礎。

李芷婉當下率軍駐紮在河陽等候李世民派軍而來,但接到李世民之信。要她渡河至唐軍大營交割。

李芷婉見信後,當下留下大軍駐紮北岸,自己率幾十從騎從河陽渡過黃河,至洛陽城北的唐軍大營見李世民。

大營軍帳之內,李世民卻身着重鎧,臉上皆是疲倦之色,可見攻打洛陽之戰的慘烈,待看見李芷婉後,卻是欣然大笑,放下手頭上軍務,前來迎接。

李芷婉見李世民如此,當下言道:“二兄若是軍務繁忙,大可直接在此交割,我馬上回河陽。”

李世民笑道:“三妹,你我兄妹二人這麼久沒見,你見我這麼匆匆一面就要走嗎?連說說話的功夫都沒有。”

李芷婉言道:“巧了,幾日前,太子殿下也與我說過一樣的話。”

聽到太子殿下四個字,李世民臉一沉,開口言道:“太子殿下說了什麼。”

李芷婉搖了搖頭:“太子沒說什麼,二兄,憑我們倆兄妹的二十幾年,我只問你一句話,你要如實回答我。”

李世民聽李芷婉說的如此鄭重,言道:“換做別人,我一直不答,但三妹你是例外,我李世民一定如實答你。”

李芷婉點點頭言道:“二兄,你告訴你真有攻下洛陽後,自立之心嗎?”

“沒有!”李世民想也不想斷然答道,“絕對沒有,現在不會有,將來也不會有,一刻也沒這麼想過。”

李芷婉聞言喜道:“二兄,我信你。”

李世民點點頭,看向李芷婉言道:“世人罵我不信我,都沒有關係,但是三妹你我從小一起長大,你不能不信我。”

李芷婉低下頭,露出愧疚之色言道:“二兄,對不起。我懷疑過你。”

李世民言道:“算了,三妹你這次來,是奉了父皇之命調兵吧!”

“是,父皇讓我調丘行恭,丘師利所部八千人馬,往河內佈防!”

李世民言道:“戰事現在在洛陽城下,爲何抽兵去河內?”

“聽聞趙軍即將南下,朝臣說要防備趙軍過河內,一路向西至河東,再渡過黃河攻入關中。”李芷婉回答言道。

“此無稽之談!”李世民言道,“李重九若出兵,只有一路,就是從黎陽渡河,走虎牢關援洛陽,絕不會有第二條路。”

“可是長安的安危也很重要。”李芷婉言道。

李世民言道:“只要攻下洛陽,就算丟了長安有什麼關係,再說李重九根本不會冒險去攻打長安,這一切只是朝中的小人,不想見過我大功,而在這裡肘制,扯我的後腿。”

李芷婉想到李建成在蒲津對自己說的話,嘆了口氣言道:“可是這是父皇的聖旨,二兄你要抗旨嗎?”

“三妹,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我是攻打洛陽的主帥,我有權調集兵馬。”

李芷婉搖了搖頭,言道:“不,二兄,你這樣令我很害怕,太子也很擔心,身在長安的父皇更會不安。你不要讓我夾在中間難做。”

李世民回過頭言道:“果真,你這一次來是奉了太子,父皇的意思,對你而言他們的話纔是話,二兄的話,不是話嗎?”

李芷婉言道:“二兄,你不要逼我。”

李世民柔聲言道:“三妹,信你二兄一回,攻下洛陽後我會給父皇一個交待。”

李芷婉看向李世民,言道:“二兄,以前我聽說一件事,與你有關,你想聽嗎?”

李世民沒有說話。

李芷婉言道:“當初太原之戰後,潞州刺史郭子武在當今天子前參我一本,說我有意放李重九北歸,而不肯用盡全力與之一戰。但是我很奇怪,郭子武丟了潞州,本就是待罪之身,爲何還敢如此參我,吃力而不討好。”

“後來父皇將郭子武革職,罷爲平民,而父皇也削了我的兵權,讓絳州總管由皇叔來但當,此事到頭來對誰都沒有好處,但是後來我卻聽說,實際上指使郭子武向父皇面前參我的,不想要我掌握兵權的,是二兄你!”

李世民聽李芷婉這麼說,身軀微微一震,卻沒有說話。

李芷婉苦笑:“二兄,你爲什麼不說話,你告訴我此事是假對不對。”

李世民漠然了一陣,這纔開口言道:“不,此事是真的。”

“爲什麼?”

“三妹,我問你若是將來我與太子爭奪帝位?你會幫誰?”

李芷婉一愣,但見李世民目光如劍一般看着自己。

李世民言道:“三妹,我太瞭解你了,你雖自小與我更親厚,但將來我與太子爭帝位,你卻絕對會幫太子,而不會幫我,對不對!”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九十章 內附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九十章 內附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