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

城門之內,殺聲如潮,一波接着一波席捲入城中。

城內的百姓皆是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方纔入城的鹽商,突然拔起刀子砍起人來了。

“流賊殺入城拉!”

百姓們皆是驚恐的狂奔,城門附近一名正在茶鋪喝茶的人,見此一幕站起身來,對左右言道:“這是怎麼回事?”

作爲此人旁的都是,手持捕快刀的衙役,拱手,幫閒,有二十多人,當下拉過百姓詢問,得知了前方鹽商居然殺了戍卒。

這些人一併上前言道:“五郎,我們也不知情況?本城幾個走私鹽的鹽幫,都與我們交好,況且最大的也不過百號人,沒想到居然敢造反。”

這名爲五郎的捕頭,拍桌站起身來,言道:“反了天,也不知這文登城是姓淳于的嗎?乘着大哥二哥不在,在此興風作浪,立即讓我三哥從城西兵營調兵來,我五郎今日要大開殺戒。”

說完淳于五郎當街命人敲鑼,召集弓手幫閒,一併殺向北城城門。

而北城城門上,城門洞內的戍卒都已被殺散,金春秋,周洲二人當下率軍從城門兩側的馬道攻上。

金春秋頭扎武士巾,其雖身爲新羅王子,但眼下卻親自持劍,衝在第一線,一旁的花郎武士亦是驍勇,跟着金春秋沿着馬道殺上。

城內的戍卒,想要抵擋,但哪裡是精銳的花郎武士的對手,短短几十級臺階上,但見城中戍卒,不斷被砍倒。城中戍卒被殺後直接從馬道之上,被趙軍士卒踢落城下,以便後方之人快速登城。

屍體如麻袋墜地般,發出一沉悶的響聲,趙軍士卒當下大開殺戒,一路從馬道殺之城樓之下。

把守城門戍卒,抵達不住,只能退入兩層的城樓中。

這時周洲亦率軍從另一側的馬道殺到城牆之上,周洲當下命士卒言道:“投降者不殺,否則城破後,株連一個不留。”

周洲說話之間,城下的趙軍士卒如潮水一般涌入城內,城樓內戍卒見敵軍居然如此多人馬,都是不知從何而來的人馬,於是紛紛舉起兵器出了城樓投降。

周洲順勢攻佔了城樓,一名趙軍士族來至城樓之上,將懸掛着淳于二字的旗幟一刀砍下,換上了趙字大旗。

北門城樓被攻佔,一般而論,在這個時代,一旦城門攻破,即已宣告城池陷落。

周洲拉來一名戍卒俘虜,問道:“城內還有多少守軍?”

俘虜言道:“總管與二郎攻打東萊郡,帶走了城內六千精壯士卒,不過縣城內還有鄉兵把守。”

“鄉兵有多少人?在城中哪裡駐紮?”

這名俘虜回答言道:“有千餘人,三郎,也就是縣尉,有七八百號鄉兵駐紮在城西,還有捕頭五郎手下也有三百多人,這三百多人,平日城內維持治安,有十幾個拿刀的捕快,其餘盡是弓手和幫閒。

周洲點點頭,淳于難,淳于郎二人雖帶走了主力攻打東萊郡,但城中還有一千餘的人馬,自己攻城有兩千人,形勢還並非十分明朗。眼下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剷除這股力量,否則淳于家畢竟是地頭蛇,以他在文登的勢力,隨時會遭到他們的反撲。

周洲與金春秋商議之後,由周洲守衛北城城樓。金春秋則率領一千五百名精銳出擊。正當二人商定之後,卻聽到城樓外稟告有,數百人逼近了城樓,顯然是要奪回城樓。

周洲不免吃驚,金春秋詫異言道:“敵軍知曉的好快,這麼快就組織人馬反撲城門了。看來並非是弱旅。”

當下周洲,金春秋二人一併登上城樓一看,待看清了敵勢後,不由皆是一笑,這哪裡是正規軍的人馬。

在北城城樓之下的大街上。

淳于五郎帶着數百名爪牙,浩浩蕩蕩的逼近了北城城門。作爲城內主要治安力量,淳于難手下,除了十幾個捕快是縣衙的正式編制外,其餘都是弓手,幫閒。這些弓手幫閒一般都是依附在捕快手下,不食俸祿,平日魚肉城內百姓,討些花差,其戰鬥力實際上也與地痞差不多。

淳于五郎並沒有真正上陣過,故而於兵法戰陣什麼都是不知,況且在他看來城門,只不過是私鹽鹽幫來城下鬧事的。在文登縣這一畝三分地裡,還從來沒有人想不開,來打淳于家的主意。

當初大隋覆滅時,淳于家登高一呼,文登縣的縣令,當下就自束雙手,來淳于家投降。作爲文登當地豪強,淳于五郎自信,沒有什麼強龍壓得過地頭蛇。

故而他的散兵遊勇,也不布成陣勢,也是如同兩幫地痞打架一般來奪城門。淳于家做夢也想不到,來攻打文登縣的,乃是趙與新羅兩國的正規軍。金春秋看着這羣由地痞流氓逼近城樓,早有了主意,反而故意令人馬退後,裝作畏懼逃竄的樣子,將城門街道前這一箭之地空出來。

淳于五郎渾然不知,這時又得到了他兄長的三百鄉兵支援,待眼見在城門鬧事的敵軍退卻,只想着追擊,卻沒有看見城樓下一堆戍卒的屍首。如果是私鹽鹽商哪裡有如此強的戰鬥力。

淳于五郎手指正在佯裝逃跑的趙軍,大罵言道:“來撒野了,就想跑,給我拿下!”左右嘶吼了一聲,紛紛上前朝城門衝去,如此更不成陣勢。

“慢着,五郎你看城樓之上,敵軍旗幟?”一旁鄉兵校尉手指城樓想提醒淳于五郎。

淳于五郎看清旗幟上飛揚着一個趙字,十分納悶地問道:“這附近有姓趙的山賊嗎?”

校尉搖了搖頭,言道:“這我沒聽說過。”

城樓之上金春秋冷笑一聲,將手一招,城樓城牆之上突然冒出了數百名弓手。正準備喝令停止追擊的,淳于五郎待看見城頭垛口上突然冒出的弓手,吃驚得張大了嘴巴。

一旁的校尉看清城頭上兵卒的打扮,吃驚言道:“這是朝廷的兵馬啊,並非什麼私鹽販子和山賊啊!”

話音落下,城頭上猛地一聲梆子響。

趙軍郡兵,素來強於弓弩,而高句麗與新羅之人,皆是擅弓,新羅的花郎武士,乃此中翹楚。眼見城樓上弓手,見城門下街道密密麻麻皆是敵軍迫近,這些士卒身上沒有披甲,手中大多沒有持盾,對於弓箭根本毫無防禦之力。

梆子響後,密集的箭矢,交織得如同蛛網一般。

淳于家的士卒,還不及反應就輕易被箭矢貫穿身體。其餘反應過來的人,抱頭鼠竄,街道兩側都是丈許難以攀爬的坊牆,他們又去哪裡躲避。

城下的百米街道上,血流成河。毫無遮蔽的淳于軍士卒,在抱頭逃竄中背後中箭,撲到在地,直接被當街射殺,衝在最前距城門十幾步之遠的二十多人,更是無一生還。

數息之後,上百具淳于軍的屍首七扭八歪的鋪滿了街面,其餘盡成驚弓之鳥。

“殺!”

金春秋大喝一聲,埋伏在城牆兩側的士卒,皆是殺出。淳于軍士卒已是喪膽,哪裡還有勇氣反抗,當下將手中的兵器亂丟在地,沿着街道朝南狂奔。

金春秋當下率軍,沿着城北街道向城南掃蕩。

如文登縣城這樣小城,不過四門,主要街道連接四門,呈十字交叉。這條十字街道,就是文登城的主幹道。而如最重要的縣衙必然居於城池的中軸線之上。至於武庫,糧倉,兵營亦是在附近。

趙軍士卒如砍瓜切菜一般,順勢從大道直抵,趕到中央的縣衙。

這個年代縣衙皆具有防護作用,在城內一片黃土疙瘩葺成的坊牆,以及民屋中,唯有縣衙牆磚是用磚砌的,外牆還刷了一層白灰。淳于五郎率領殘餘的士卒,與淳于三郎的數百名鄉兵會合後,一併敗退入縣衙,將縣衙大門一關在裡面,準備負隅頑抗。

金春秋毫不客氣,當下率軍將縣衙團團包圍,一面命人撞門,一面命人在縣衙外射箭。箭矢從高牆上躍過,如同雨點般直落在縣衙內,頂上的屋瓦響着一片,淳于軍士卒拿起一切可以遮蔽的東西,頂在頭上,狼狽地在縣衙內如沒頭蒼蠅般的四面逃竄。

咚咚!

聚集在門前的趙,新羅兩軍士卒拿起槍槓末端,對着縣衙大門猛捅,又是腳踹,身子撞,之後又從民居家拆來木桌,往門上砸,最後直接將民居家的大梁拆下來,直接撞門。

縣衙大門終於吃不住力。

轟地一聲被撞開,兩片大門一倒,頓時將十幾名抵門的淳于軍士卒,碾在門板下。

慘叫聲一連串地響起,趙軍士卒踏過門板殺入縣衙,兩軍直接在縣衙南面的獄房廝殺起來。

如此白刃相搏,一點技巧也沒有,金春秋殺得刀都捲了,獄房內兩邊留下了幾十具屍體。

待突至大堂,這時裡面也頂不住,當下一併投降。

拿下縣衙後,大局已定,之後金春秋率軍掃蕩全城,將武庫,糧倉,錢庫都控制下,此外還派人將淳于家的府邸也給包圍了。淳于家的老幼百餘口,盡數處於看管之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
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向大家誠懇致歉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