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

初春的長安,乍暖復寒。

城南的曲江冰融,眼前垂柳如雲,花色人影,青林重複,綠水瀰漫,長安士子游女們踏着仲春的草色暢遊曲江,正是又到了一年踏青的時節。

在曲江池畔,兩岸宮殿連綿,樓閣起伏,水波浩渺,池岸曲折。

京兆顯貴望族多在此修建別院,最著名的當屬京兆韋、杜兩家別院。

長安有民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韋家的大宅亦坐落於曲江池以南的少陵原,不遠乃是京兆杜家大宅,大宅四周青松圍繞,當時名臣柳芳所注的譜學中所言:帝城之南,少陵之陌,青青長鬆,韋氏之宅。

在當時韋宅在長安即已十分聞名,而少陵指的就是少陵原。在長安,少陵原,白鹿原,龍首原等並稱爲五原,少陵原與皇城所在的龍首原南北而望,百年之後少陵原上還住過大詩人,此人自稱少陵野老,正是日後號稱李杜之一的杜甫,而杜甫也是出自京兆杜氏。

這日韋家大宅賓客雲來,原來是京兆韋氏家主韋圓成的壽誕。

韋圓成在前朝,先後任陳沈二州的刺史,後致仕,本來僅僅一名致仕刺史,不可能有這麼多李唐高官前來,但他乃是京兆韋氏的家主,而且襲了祖父韋孝寬,父親韋宗的爵位鄖國公。

韋孝寬對於北周而言,功高蓋世,力壓日後一系名將,乃是當之無愧的北周第一名將。

韋孝寬後,京兆韋氏更是顯貴,一直與大隋皇室結爲姻親,如韋圓成三弟韋圓照,娶其前朝廢太子楊勇之女。其韋圓成堂叔前民部尚書韋衝,將女兒嫁給齊王楊暕爲妃。

韋氏一門在前朝顯赫無比。到了今日亦是門庭深深。

李淵派人贈了厚禮,因自己有事不能前來,遣太子李建成,平陽公主李芷婉。齊王李元吉一併前來府上道賀。

韋氏一門也是與有榮焉,一併前來迎候。

作爲大唐的儲君李建成自是備受韋家敬重,況且韋衝之子韋挺,自小與李建成結好。在太原起兵時,就任隴西公府祭酒,李建成被立爲太子後,也是東宮最受重用的人物。

李芷婉對於此官場應酬。沒有興趣。韋圓成不敢怠慢,當下派了幾位韋家年輕人前來與李芷婉,李元吉作陪。一遊韋家園林。

“齊王殿下。公主殿下,你們看我韋家院內,引入曲江之水,故而院內水流潺潺,又添青松倒影,這翠鬆碧水乃是京兆一景。”說話乃是韋挺之弟韋序,高冠博帶。儒生打扮,說話間頻頻目視李芷婉。

李芷婉沒有說話,今日她作一身白狐裘,腰間懸劍,端是嫵媚之中又添幾分英武。韋序今日本是得了長輩的差遣,奉命而來,眼下見得李芷婉的容色,當下不免獻起殷勤來,他兩位同伴也都是韋家俊傑,都是韋氏名門在身,一旦釋褐就能得官。

但眼下韋家對於朝廷局勢仍在觀望,不肯讓太多子弟爲官,故而還在觀望。其餘兩人見韋序搶了先,心底大罵,但也不好在面上拆臺,所以故作觀望四周,心底卻留意着二人的回答。

李元吉見數人目光來回看向其姐,心底不喜言道:“我說曲江那麼大,何處美景沒有,爲何偏偏你這韋家府內成了景緻,得了翠鬆碧水的名頭。”

“回稟齊王殿下,什麼翠鬆碧水,不過他人看在我們韋家一點薄名上,故而說的,若齊王說沒什麼景緻,實際上也是無聊得緊。”

說完韋序自顧一笑,其餘兩人亦是撫掌而笑。

“拍什麼馬屁。”李元吉輕輕哼了一聲。

李芷婉微微皺眉,言道:“四弟,不可無禮。”

李元吉看了李芷婉一眼,當下不再說話。一路上衆人說說聊聊,李芷婉談興還不錯,以她的地位就算隨意聊聊,亦不會讓人見她會是在敷衍。韋家三位公子

則是心底暗喜,不免言辭間稍稍露出了鋒芒,露出一較高下的意思。

三人暗地爭鋒,但面上卻仍乃是一團和氣,乍看來五人間氣氛不錯。

遊了一圈,回到一庭院,韋序言道:“時值佳日,春風暖薰,不如乘此泛舟池上,也是人生快意之事。”

李芷婉言道累了回去休息,三名韋家公子都頓時面露失望之色,挽留無果之後,只能失望而去。但是李元吉遊興不淺,讓三人繼續陪他泛舟遊湖。

李芷婉看着李元吉的背影,她怎麼看不出方纔李元吉言語雖是傲慢,但實際也是暗中拉攏這幾位韋家的年輕人呢。

李芷婉難免有幾分惆悵,當下不需他人,獨自一人沿着曲江水獨走,不知不覺亦走回了韋家庭院附近,待見一隊人朝自己走來。

“三妹,今日遊興不錯。”

李芷婉但見是自己兄長太子李建成,而他左右有上百名宦官內侍跟隨,隨從浩浩蕩蕩的。而本人則是紅光滿面,一副甚是高興的模樣。

“大哥,你又喝醉了?”李芷婉看向李建成身後的侍從,責道,“太子殿下醉成這樣,你們也不知勸勸。”

衆侍衛一併請罪。

李建成哈哈一笑,擺了擺手言道:“孤要喝酒,誰人敢攔孤,三妹,你又小題大做了,何況孤沒有醉,你們先給孤退下!”

侍衛退到一邊後,李建成看向李芷婉,笑着言道:“三妹,韋家這幾位公子,都是人中之龍,方纔一晤,你覺得他們中哪一人可爲國所用啊?”

李芷婉看向李建成,秀眉一皺,言道:“大兄,你問得恐怕不是爲國選材,而是爲父皇挑選駙馬吧。”

李建成笑了笑,言道:“我就知道這主意,瞞不過三妹你,不錯,今日來一來給鄖國公賀壽,二來也是讓你出來走走,別在宮中整日候着,順便……”

李建成說到這裡沒說了,他與李芷婉一併長大,但見李芷婉的臉色,就知這位妹妹動怒了。李建成當下連忙言道:“好了,好了,這可都是父皇的主意,你可別怪在孤身上。”

李芷婉銀牙一咬,振聲言道:“父皇自入長安以來,納了多少妃妾,居然還記得女兒的事,我是不是應該感激他呢,他記性這麼好,爲何不記得母后當年含辛茹苦,爲李家所作的一切,這才過世不久他就……”

說到這裡,李芷婉聲音突然哽咽,就不再說下去。

聽起竇皇后,李建成目光亦微微恍惚了一下,但隨即言道:“三妹,你這就不對了,父皇廣納妃妾真是傳聞中爲了漁色嗎?如新立的薛婕妤,乃是薛道衡之女,籠絡河東薛氏之用,楊嬪,他可越國公楊素的女兒,你說帝王爲何要三宮六院,乃是爲了籠絡各士家勢力,娶了他的女兒,就是天子的姻親。就是父皇不納,還有多少人搶着要送呢。”

李芷婉杏目圓睜,言道:“那麼這一次父皇要將我嫁出去,是爲了籠絡京兆韋氏了嗎?”

“唉,怎麼會,”李建成言道,“三妹,以我們今時今日的地位,輪得到我們自降身份去籠絡他人,而是韋氏來攀附我們纔是?”

“當初父皇當着我和韋公的面說過,我家三娘打小是當男兒來養的,整日和我們幾個兄長渾在一起,故而性子劣,脾氣差,若不是自己看得上眼的男子,寧死不嫁,故而他也不敢相強,是當時韋公說,姻緣之事,實在難說,不如見之一面,若是可之,當然是天作之合,若是不可,也算是我們韋家沒有這福分。”

李芷婉聽了這才神色微緩,李建成這才鬆了一口氣。

李芷婉餘怒未消的言道:“既然如此,父皇,大兄你爲何不娶幾個韋氏的子女,你們不是大可三妻四妾嗎?”

李建成看了一眼左右,哼地一聲,言道:“你以爲父皇沒有這心思,你那位好二兄早就先動一步了。”

“二兄?這從何說來。”

李建成臉色一冷,說話的口吻渾然沒有方纔兄長關切的樣子,言道:“關中名門唯韋,杜二氏,這幾年你二兄處處和我爭,我將韋挺納入門下,以結好韋氏。而你二兄見我結好韋氏,也要插上一腳,這邊居然也向父皇奏請,要納韋氏一個孀居之人爲妾,你說是誰更有心機一點呢?這事你沒有一點耳聞嗎?”

“這我倒是沒有聽說。只是大兄方纔說話的語氣好冷,彷彿二兄是你的仇人一般。”李芷婉言道。

李建成深吸了口氣,笑了笑言道:“三妹,爲兄沒有惡意,我自是希望你嫁人,卻不會強你,父皇也是如此,你知是爲何?”

李芷婉搖了搖頭。

李建成笑了笑言道:“是因爲我與父皇都念着,眼下我李家能佔據長安,坐擁三分之一的天下,實乃多虧你當日在長安起兵呼應,我軍故而順利攻下長安,若非你我李家焉有今日。”

“有時候說句私心的話,若非你是女兒身,憑你的戰功,我今日太子地位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李芷婉噗哧一笑,言道:“大兄,你好沒出息,你以爲我們兄妹中人人都惦記你的太子之位嗎?”

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
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