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

次ri一大早,林子之內的青煙寥寥,衆百姓們依偎在一起,彼此取暖。

昨夜給了衆人一個好天氣,雖大風颳了一夜,但是所幸沒有下雪。

李重九命曇宗帶人找兩三個會打鼓的百姓,給他們幾個王麻子手下丟下的擂鼓,在前方用手拍着鼓。

李重九告訴衆百姓,一切如軍中號令,以皮鼓爲準,皮鼓響則前進,皮鼓止則停下休息,若是沒有聽見皮鼓聲音,那就說明你掉隊了。

叢林之內,摩挲了一陣,卯時的時候衆人收拾完畢,天sè仍是昏暗,東面隱約纔有一點亮光,衆百姓一併開始行路。

李重九當下與曇宗一併率領着丁壯男子,還有少林寺的弟兄們,在前領路,百姓們則跟在後方,不安排殿後之軍,若是跟從不上,亦是隻能悉聽他們自便了。

行路的百姓中,老幼相攜,攙扶老人,婦人抱着嬰孩,彼此照料着相互前進。一路呼兒喚娘之聲不止。

李重九親率青壯在前,保持着每小時三四公里前進速度,兩個小時一休息,而李重九不時派出十人這樣的斥候,到前方偵查地勢。

行了大半ri,前方出現一條二十丈寬大河,問之路人知是涑水河,直貫入黃河,若是沿河而上,可以至絳郡。

冬季之中,亦不用擔心什麼沿河氾濫,李重九當下河邊駐紮。百姓們,不顧河水赤寒,皆是跳入河邊之中,捕魚抓魚,撿來一些河蚌河螺,直接用石頭砸開了就食。

不過三千多人,在此僧多粥少,河裡的魚沒幾下就撈完。倒是李重九命青壯一起出動,拿了幾十張大網,直接去上游水淺的地方撈魚,倒是打近兩百斤魚。

這近兩百斤大魚,李重九命十幾名婦人開始烹煮,讓每名青壯男子皆取了一頭食用,除了少量分給照顧孩童的婦孺一頭外,其餘盡數包紮好了,作爲應急軍糧所用。

到了次ri,依舊卯時這個鐘點,李重九繼續響鼓而進,一連三ri。

溯流直上涑水河是越走越淺,越走越食物越少,於是李重九決定折道至官路。沒有河水供給,大家這ri是餓了一ri。

當夜李重九清點人數,發覺三ri來,一共走落或者失蹤了兩百多人百姓,這有些人是體力不濟跟不上隊伍的,有些人是自願離開的,但兩百多人的離開,也算在正常範圍。

從河東郡進入絳郡又行了兩ri,又斷糧兩ri,跟隨李重九的百姓,臉上皆有菜sè,一路是越走越慢,不少人飢寒交迫,在半路上就倒地,再也不起。

李重九見之如此,心知不可再強撐下去,在進入夏縣的地界,於是李重九決定帶着曇宗等二十多人,進城買糧。

在賄賂守城兵丁之後,李重九,曇宗進入城內。夏縣防範是外鬆內緊,城內最少駐紮了有兩個團(注一)的郡兵。

眼下偌大的夏縣人流是滿滿當當,是屯駐滿了人。李重九初時還以爲是,受到流民襲擾,故而附近村落的百姓,皆不得不進城躲避,後來打聽才知道城中所駐的人,多是商旅。

這河東郡至絳郡,本是潞鹽(注二)運往太原郡的要道。但是前面的絳郡,汾陽郡,皆有柴保昌,母端兒等亂匪聚衆十幾萬盤踞着,官兵眼下根本無力打通官道。

這鹽道一斷,不僅令靠此吃飯的人,發愁起來,着急得更多是商販。

要知道,從中原至山西,河北,必經過黃河。黃河之上,主要有三條渡口,分別是蒲津,孟津,白馬津。

蒲津位於西京以東,渡河可由關中至河東山西境內,也是李重九剛剛從西京至河東所經之路。

而孟津則是在洛陽以北,渡河至河內郡,此亦當年周武王滅殷商,會八百諸侯誓師之地,當初李重九從上黨郡至少室山,就是從此渡得黃河。

可是由於瓦崗寨劫掠漕船,官兵不僅封鎖了了河陽浮橋,還將渡口的渡船皆扣下了,導致李重九不得不繞了個大圈,從蒲津渡河。至於白馬津,就不用說,那裡眼下是匪亂的重災區。

所以河東這一斷,導致至太原郡居然不能通行,於是大量商販堵塞在此。

李重九聽說之後,是很想順路,捎上這一份生意的,可是無奈商人們皆不信任,他們這羣流民。

故而李重九隻能照舊,去城中米店買米。

這不買米還好,一買米,當真是見識增長不少,連走了城內兩三家米店皆是將售罄的牌子高高掛起,而唯一在營運的米店之外,則是人山人海,無數百姓拿着米袋子,在門外高叫張望。

不少青壯爲了一個好的位置,相互毆打,老人在跺腳,小孩在哭泣,秩序十分混亂,而一旁守護米店的郡兵則是無所作爲,純粹都是拿着長槍,在一旁要麼樂呵呵地看着,要麼作望天狀。

“師兄,你放心,你瞧着讓俺一雙拳頭,打出個條路來,今ri必定買到米糧。”

見之人多,曇宗倒是躍躍yu試。

李重九從人羣中擠出,搖了搖頭,言道:“不必排了。”

“爲何?”“一百二十文錢一斗!”李重九沉聲崩出這幾個字來。

“吃人啊!”曇宗不由驚呼。

“這般米商皆是該殺。”李重九恨聲言道,真是亂世吃人,大業七年時,米價是六文錢一斗,到了今年,西京裡是四十文錢一斗,眼下來了夏縣,滿打滿算米價就算再貴,亦不該超過六十文一斗,而漲到了今ri這地步,只能說米商們在囤積居奇,乘機哄擡糧價。

“沒良心啊,沒良心啊!這一百二十文錢,居然買到的是餿米。”一名老漢拿着半袋米,垂頭喪氣而過。

“有了吃不錯了。”一旁的人安慰道,對着那老漢半袋米,眼中露出了貪婪之sè。

這樣的世道,難怪人人皆反,在這百業蕭條的夏縣,能與米市紅火一拼的,亦只有隔壁的人市。那裡的百姓正在賣兒賣女,到處是頭插草標待賣之人,十二三歲的少女,只要出手,兩三貫錢就可以買一個回家爲奴爲婢。

走吧,再想辦法,李重九最後看了一眼米市言道,並非不買米,而是就算買米,將身上所有錢掏出,亦不夠三千流民一頓飯吃。

實在太貴,根本買不起。

李重九,曇宗從米市出來,正在城內路過一客棧時,突然聽見裡面,一重物錘響。

只見一個穿着花哨紅衣的女子,一腳蹬在桌子上,大喝言道:“你們這般市井奴,居然欺負到老孃頭上了,沙包大的拳頭看見過沒?”李重九聽得聲音耳熟,轉頭一看,看着客棧內發飆的女子,正是李家鏢局鏢頭孫二孃。

注一:隋郡軍制,兩旅一團,兩百人,設校尉。

注二:潞鹽即解州鹽池產的鹽。

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九十章 內附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
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五百四十五章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九十章 內附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