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

草市連開了五ri。懷荒鎮的交易稅,入城稅計算都是象徵xing的徵收,上輩子作爲商人的李重九,當然更明白商人們需求的是什麼。與其讓他們強制交納一筆稅賦,倒不如這些人在此消費,然後彼此雙贏的拉動了整個懷荒鎮的收入。

之後商人們運載着滿滿當當的貨物,返回雁門。李重九心覺得,來時與去時,就別一樣的情景了,雁門郡以北的突厥各部,在與李重九一戰中,損失不小,見識了蒼頭軍的戰力,應該收斂許多,不敢再如以往,輕易到長城附近遊牧,故而他就不必親自前去了。

所以這一趟返程雁門,李重九覺得在李家鏢局,王馬漢三個團騎兵的護衛下,應是毫無問題。順路之上,李重九讓他們經過靈丘縣時,將斬下的突厥人首級交給郡丞陳孝意,讓對方替自己向朝廷報捷。李重九這麼做也是功勞平分的意思,畢竟郡丞陳孝意支援過自己三十張弩。數ri之後,王馬漢率六個團騎兵返回雁門,除了報告一路平安的消息外,還有陳孝意給自己的手書,信內言及已獲知李重九在雁門大勝的消息,眼下突厥各部南下牧馬的趨勢有所減緩,他所在靈丘縣壓力也減輕不少,至於向朝廷,以及向晉陽的太原留守府請功的事,他卻是沒提。

李重九看了信之後笑了笑,請功這樣的事,對於陳孝意而言,這纔是最不值得一提吧。而這時門外的木板上,傳來腳步聲,平平赤着小腳跑進了李重九的屋子,隨即撲在了李重九懷裡。

“放學了?”李重九問道。

平平點了點頭,之後拿起桌面上一個李重九吃了一半的羊肉蔥餅,開始細細啃了起來。而這時懷荒鎮司馬,兼希望蒙館的學正周旭,亦是大步入內,向李重九行了一禮,言道:“參見君侯。”

李重九示意對方入座,問道:“蒙館讀書的事如何了?”

周旭一拱手,隨即拿了一疊紙交給李重九。李重九將紙拿來,只見紙上寫着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等幾個字,一看就知道是千字文的起首,而每個字的一旁,都注了兩個字的切音,這一幕令他不由想起了小學生一年級的拼音課本。

周旭言道:“回稟君侯,韻音早已是在三個月前教完了,眼下在教他們學千字文,衆孩童們十分努力,除了幾個資質差一點的,不少人已背下了全文。估計下一個月,就可以教他們習論語,以及斷句了。”

李重九想了想,心道論語也不錯,作爲發矇以及學識上的進階都是十分理想,如此他也不必急急地將如三字經,百家姓如此發矇書籍拿出,剽竊後人成果了。不過至於斷句,李重九倒是有另一番想法,斷句是一項很難的學問,能達到識文斷字二者,就可以脫離目不識字白丁的範疇,成爲一名相當於古代九年義務制畢業的學生了。

現在懷荒鎮上下八千多人,能做到識文斷字的,不超過三十個人,其餘的多是半桶水的本事。將來爲了打破世家,對知識壟斷,就必須讓寒門出身的子弟先有文化起來。而爲了讓寒門子弟快速學習文化,就不能將學識門檻放得太高,否則推廣起來十分不易。現在識文可以通過韻音循序漸進,而斷句之事,李重九自也有辦法。

當下李重九讓平平取過筆墨紙硯,在紙上草草揮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幾個字。周旭認得這正是論語開篇第一句。李重九在中間標註上逗號句號的標點。事實上標點雖在清末時纔出現,但是古代讀書人,爲了文章的起承轉合,在文章上標上註腳,以表示讀書時的停頓,古代人將之稱爲句讀(注一)。

李重九將逗號的意思,標爲語意未完,語氣可停,而句號則表示意思終了。周旭聽了不由頭大如鬥,而這時錄事參軍姬川亦是入內,看了李重九的句讀之法,當下冷笑幾聲,毫不客氣言道:“君侯之法,固然妙哉,但距聖人之意遠矣。”

“怎麼說?”李重九頗有不快地問道。

當下姬川將當初與李重九辯論過的話題拿出,到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或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姬川振振有聲地言道:“聖人之言,在於一心,君侯難道要強行以一己之意詮釋嗎?”

李重九正sè言道:“聖人之言已經遠矣,但若是此法普行,若後人之言,我們就可以知之了。”

周旭這時聽了勉強擡起頭來,言道:“君侯之法,可省卑職數月之辛勞,不過有弊有利。”

“古往今來,沒有一項改革是容易,但我要的是,懷荒鎮人人可識字,人人可讀書,人人可知聖人之學,如此一點小的弊病,也是在所不惜。”

周旭聽了李重九這一番振奮人心的話,當下解開心結,可是姬川猶自搖了搖頭,冷言冷語言道:“聖人之學人人可知,走卒販夫也能讀論語了,那不是鴻儒滿地走,博士多如狗。好大的口氣,如此要我們何用。”

周旭當下抱拳言道:“君侯,那麼卑職事不宜遲,立即去重新寫一遍論語。”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那倒不必。”

當下李重九讓人去內室取了論語,千字文等一系列書籍而來,放在地上。周旭看着一本本用手抄寫的書籍,不由異常驚喜,他從小讀書素來貧寒,上一個縣學還是族人資助的,平ri家裡沒有藏書,要閱讀書籍,必須在縣學裡向老師去借才行。如此十幾本書籍,就算是整個縣學裡也纔有一套罷了。

“多謝君侯,多謝君侯。”周旭當下感激涕零,如此多書,就算是他也沒有完全讀過。

李重九言道:“這些書都是這次商隊從南邊帶來的,此外還有筆墨紙硯等,以後學堂上不必讓學生用柳枝劃沙盤習字,直接寫在紙上吧。”

周旭聽了不由失聲言道:“君侯放心,卑職一定將這批學生教好。”

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七章 遊獵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
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七章 遊獵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