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

烏侯秦水旁的大帳之內,王君廓與額託,英賀弗三人一併於帳內商議。

王君廓將契丹可汗屈列帶來的軍情與二人講了一遍,額託,英賀弗亦是將信將疑。

英賀弗開口言道:“據我所知契丹八部彼此雖偶爾因爲水草之地,相互攻伐,但對付外族時倒是一貫團結,此屈列有可能有詐,或許是誘我們渡過烏侯秦水。”

額託言道:“現在不知突厥,是否有介入其中的打算,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我軍杜抵達此處了,難道聽說一點風聲,而不敢渡過烏侯秦水嗎?孛兒罕乃是我兄弟顏也列之子,我的子侄,絕不能不幫他。”

王君廓點點頭言道:“兩位統軍都這麼說,我認爲無論如何也要一探究竟,那麼明日大軍即渡過烏侯秦水。”

“報!”一名校尉進入帳內。

王君廓言道:“說。”

校尉言道:“我軍泅水渡河的士卒,已聯絡到孛兒罕統軍,孛兒罕統軍告訴我們,眼下顏也列部內分作三部,他控制一部,還有兩部分別向北,向東遷徙,要投奔契丹人和南室韋。”

“竟然如此。”王君廓撫須,原先意料中的顏也列部的內戰沒有發生,但事情卻往更壞的方向發展。

王君廓睜眼問道:“向契丹方向而去的那部,向什麼方向去了?”

“是冷陘山。”

王君廓雙目一眯,一旁英賀弗言道:“看來這很可能是契丹人誘敵的計謀了。”

英賀弗鎮定自如。言道:“事到臨頭,還有什麼好擔心的。看看契丹人這回到底有什麼勇氣,膽敢與我軍再戰。”

次日,於烏侯秦水河畔匯聚的數萬草原騎兵,一併渡河,抵達北岸。

王君廓親率三千騎兵,抵達顏也列部的牙帳。

新任統軍孛兒罕率族人出帳拜見王君廓,言道:“末將無能,導致族人離散。還請大都護責罰。”

王君廓打量孛兒罕,對方蓄着室韋人的辮髮,膚色白淨,在漢地郡學讀書數年,較之其他生番熟番脫去了幾分蠻橫氣息,而多了幾分溫和。

但就是這幾分溫和,估計也是令族人不服他的緣故。草原上之人,信奉強者爲王,以勇力稱雄,孛兒罕的父親顏也列,就是一名能開弓上馬,能飲三鬥烈酒的勇士。而孛兒罕的武藝明顯遜色其父許多,難怪他的族人,不信服他能作爲頭人,帶領他們,故而紛紛離去。

王君廓言道:“事已至此。再責怪你也無濟於事,眼下必然追回你離你而去的族人。並懲治叛亂者。”

孛兒罕抱拳言道:“一切聽大都護的吩咐。”

王君廓點點頭言道:“你麾下現在能出動多少戰士?”

孛兒罕朗聲言道:“還能出動三千,他們都是父親大人生前最親信的戰士,能誓死保衛部族。”

王君廓言道:“好,留下一千人看守牛羊牧場,其餘兩千人隨我本部一併出發。”

“諾。”孛兒罕目光中露出了堅定之色。

王君廓當下與孛兒罕二人率着五千輕騎,朝冷陘山方向疾馳。

過了烏侯秦水,草原地勢漸闊,春季乃是草原的大風天,牧人們誇張的說,這裡的風,可以將牛羊捲上天去。

草原這裡草木稀疏、低矮,兼有零星窪地。

王君廓率領五千輕騎先行,趕了一日後,即追上往南室韋部方向而去的部分顏也列部族人。

看到大軍從身後追擊而來,顏也列部的番人們,頗有幾分驚慌,但立即在草原上用大車,牛馬在外擺出了環陣。

雙方劍拔弩張之勢,一觸即發。

孛兒罕當下策馬上前,策馬在車陣外高聲喊道:“顏也列部的弟兄們,我是孛兒罕,你們要用弓箭射死你們的頭人嗎?”

車陣之內,一陣騷動。

有人在車陣內喊話,言道:“我們室韋人喜歡隨牧草水源而走,但頭人你說大家在一處,如此違背了長生天賦予我們室韋人世世代代的自由,現在我們要往北遷往水草更茂盛的地方,孛兒罕今日你是我們的頭人,但你若是再向前一步,我們的弓箭就不認你爲頭人了。”

孛兒罕言道:“一支箭能折斷,三支箭可以折斷嗎?聚在一起是,爲了不被外人欺負,你不愛我們世世代代居住的牧場,而要去崇山峻嶺中與野狼虎豹爭食,之後受他人欺辱嗎?”

伴隨着孛兒罕的話,王君廓的騎兵,漸漸從四面趕上,將顏也列番人包圍其中。四周騎兵張弓逐馬,竟顯得彪悍之色,顏也列部叛逃的族人,也看出這並非是孛兒罕自己的人馬,而是援軍。

王君廓手持大刀,策馬而前喝道:“我乃是弱水州大都護王君廓,聽聞爾等叛亂,故而奉可汗之命,前來平叛,當初在烏侯秦水邊,你們爲契丹人奴役,若非可汗解救,你們怎麼會有今日的自有,眼下你們將當初可汗的恩德全然忘在腦後。”

聽聞竟是從懷荒,御夷鎮前來的援軍後,車陣之內,再度騷動起來,不止是穿着皮甲的戰士,連穿着皮袍女子和小孩也是一併舉弓,站在了車陣附近。

車陣內一人喊道:“這幾年我們服從軍役,隨可汗南征,已是報答過可汗的大恩了,眼下我們要走,乃是我們的自由,你們說從契丹人奴役下解救於我們,但現在我們要走,你們不許,這隋人難道也要世世代代奴役我們室韋人嗎?這與契丹人有什麼分別?”

王君廓冷笑一聲言道:“你說報答了可汗大恩,好,你們的馬匹,彎刀,鐵器,你們的弓箭,戰馬的蹄鐵,還有女子身上的布帛,平日所喝的美酒,都是可汗所賜的,你們要走,我們不阻攔你。留下身上弓箭,彎刀,鐵騎,還有布帛,你們就可以走了。”

對方一時語塞,車陣之內,議論紛紛。

孛兒罕言道:“各位族人,當初我們在契丹人下奴役時,每日累死累活,替契丹人牧馬放羊,但是養大的羊我們卻吃不了,牛羊上的皮毛,卻成了契丹人的皮襖,而今大家有肉吃,有皮革穿,還有布帛,草原上各部誰有我們日子過得好,這一切不都是可汗帶來了嗎?眼下離了可汗,你們還能有這些嗎?”

王君廓見孛兒罕一邊說話,自己當下喝令麾下騎兵上前,五千騎兵四下佈下,猶如大網一般密不透風將對方圈住。

車陣之內,對方言道:“好吧,我們答允回去,但是你們要答應,事情不許追究。”

王君廓冷笑言道:“是否追究,乃是可汗的決定,我無權替他答允,你們眼下只有一條路,就是放下刀槍弓箭走出來,我可保你們性命,若是遲了一步,我就下令我的弟兄們攻打車陣了。”

馬蹄聲滾滾,只見山後又是一路騎兵大軍而來,原來英賀弗擔心王君廓孤軍深入又派出兩千騎兵,跟隨在後。

車陣之內更是十分驚慌,半響之後,當下終於掛出白旗投降。八千多名顏也列部之人,包括老弱婦孺一併走出車陣投降。

王君廓向孛兒罕吩咐了幾句,孛兒罕點點頭,當下喝令部下那人,當下一口氣抓了兩百多人押到王君廓,孛兒罕二人面前。

兩百多人被五花大綁捆住,一個個起身大呼冤枉。

王君廓向孛兒罕問道:“當初反對你的族人,都在這裡了嗎?”

孛兒罕點點頭,言道:“不錯。”

王君廓當下喝令言道:“婦孺都放走,不高於車輪的男子,也放走。”

衆士卒一併入內,當下兩百多人哭天搶地的,被拉走一百多人,剩下近百人看着妻兒亦是垂淚。

“殺!”王君廓口中決然嘣出這字。

孛兒罕當下跪在王君廓馬前,言道:“大都護,他們都是我的族人兄弟,懇請饒他們一命吧!”

王君廓言道:“叛亂之罪,若不殺之,將來如何威服族人,絕不可有婦人之仁。再說我放了婦人小孩,已是寬容了。”

話音落下,番軍提刀入場,逢人便斬。

片刻之後,場上橫就近百具屍首,王君廓對在場之人喝道:“若再有叛亂者,一律乃是如此下場。”

在場衆番人看王君廓的鐵血手段,一片駭然,當下無不聽命。

處置了這部叛亂後,王君廓當下馬不停蹄,派英賀弗兩千騎兵押送這八千人返回烏侯秦水畔的顏也列部牙帳,自己繼續與孛兒罕,率着五千騎兵朝冷陘山的方向追擊。

待行了一日後,前軍遭遇了一股室韋部騎兵。

雙方前軍遭遇,室得奚部騎兵迅速擊敗了這股室韋部騎兵,並抓拿了幾十名敵騎來。

王君廓查看這幾十名室韋部騎兵俘虜,聽孛兒罕介紹,這些人都屬於南室韋之人,眼下在室韋中,一共分作五部,其餘四部都駐較北,且於崇山峻嶺之中,唯有南室韋居部分最強,亦時常南下游牧,與契丹,奚族,霫人,甚至遠至懷荒鎮的漢人,都有來往。

南室韋部又分作二十五部,每部酋長自稱餘莫弗瞞咄。

而眼下南室韋部,已臣服突厥,突厥派了三名吐屯管轄,直屬於小可汗突利節制。(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
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一百九十八章 圈套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