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

陝東道行臺,下轄關中以西諸州,幾乎佔了李唐一半的國土。本來衆人以爲行臺長,必爲李淵的二子,且身爲尚書令的秦王李世民。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李淵並沒有讓李世民擔任此職,而是將行臺之權,大膽放給了宗室河間郡王李孝恭。再派外戚納言竇抗,侍中齊王李元吉,李靖三人爲輔,將陝東道大行臺的班子定下。

消息傳出,不僅僅是長安一片譁然,連李重九也是有些意外,歷史在這裡再度轉了一個彎,本來這個陝東道大行臺歷史上是授給身爲尚書令的李世民的。

現在李世民沒有成爲陝東道大行臺的行臺主,唯一的可能就是自己的離間計,真的奏效了,李淵對李世民徹底失去了信任,連陝東道大行臺都不給李世民擔當。

在李重九下首,薛萬述亦是道:“陛下,按道理而言,這離間計應是並不高明,採用的手段也頗爲直接,爲何李淵竟會中計呢?”

李重九笑了笑道:“正是因爲不高明,所以能夠奏效,李淵是何等人,要瞞過他豈是容易。但是越是聰明的人,越是多疑,我們計謀粗淺一點,李淵反而容易相信。”

薛萬述聽了點點頭,深覺得有道理之後道:“說到底,還是帝王之家的悲哀,李淵坐在這位置上,就註定了他不可能信任何人,就算是親兒子也一樣。加上他們父子二人相互猜忌已久,彼此早已生嫌隙,微臣猜想從此以後,李淵斷然再不會將兵權給李世民。”

說到這裡,頓了頓薛萬述又道:“陛下,微臣觀李世民此人。是有宏圖之志的人,你說他會甘心,成爲看客受人擺佈嗎?我看就算李世民沒有這想法。他天策府內那麼多才傑也不會甘心吧。”

李重九聽了心想,李世民是怎麼樣的人。歷史上早就證明過了,現在他也差不多到了逼入絕境的時候了,那麼他也會像歷史上那樣,上演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逼父退位嗎?

但是憑他現在的實力夠嗎?而且李元吉這時候也不在長安,而是調到了陝東道大行臺,難道李世民只殺一個李建成?而放過李元吉?

李重九看向薛萬述問道:“若李世民有意兵諫奪權,你說我們該怎麼辦?”

薛萬述聽了道:“陛下以目前的局勢。李世民兵諫奪權,當然是有利於我們,只要李唐內亂一起,我們就可以乘此起兵,大舉進攻李唐。”

這時候在李世民身旁一直不說話的虞世南開口了。他開口道:“薛公的意思,是幫李世民一把,但是可以幫嗎?讓這樣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登基,他即位後,若是更勝於李淵,那麼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虞世南滿臉憂慮。看來對李世民十分忌憚。

李重九笑了笑,現在局勢於歷史上玄武門之變不同,李世民殺李建成後。那時候天下已定,除了突厥外患之外,沒有其他勢力能與李唐爭鋒。但是即便如此,身在幽京的羅藝,也是以卵擊石般地宣佈起兵反唐。

而現在支持李建成,李元吉的親信那麼多,李世民一旦兵變,那麼忠於李建成,李元吉的勢力。擔心遭到李世民的清算,肯定會有一部分動搖的。就算不動搖,自己在李世民內亂之際。出兵伐唐,又何必懼之。

大勢所至,非人力可以逆轉,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只要大勢在自己一邊,李世民一個人再厲害又有什麼用。

迷信個人的力量,相信歷史上那些所謂真命天子,集大運於一身,都是一種愚昧。並非是真命天子才能聚集大勢,而是站在大勢一邊的,才能成爲真命天子。普通人也是一樣,只有站在大勢一邊,順勢而爲的才能成就英雄,否則同樣的人,逆勢而爲,可能纔出馬就被對方小兵的幹掉了,青史留名只是個笑話。

李重九道:“李世民要去奪位就讓他去奪位,只是我們不能讓他輕輕鬆鬆地去辦,無論他謀反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要讓李唐的內耗達到最大,只要變亂一起,李唐內部分裂,就是我們全力伐唐的時機!”

薛萬述,虞世南當下一併抱拳道:“是,陛下,只是我們該如何去作,還請陛下示下?”

李重九道:“先讓風聞司的人,抓緊收買李建成,李世民二人身邊的親信,要打聽到他們二人的動作,纔能有下一步行動的機會。但是刀子還是要李世民,或者李建成自己來揮的,我們只是借他們的刀,來辦我們的事罷了。”

薛萬述道:“太子府上倒還是好辦,只是秦王府自從上一次我們劫秦王妃後,一直嚴加戒備,我們的細作一直滲透不進去。”

李重九道:“沒有關係,那就在太子府上安插人手,李建成必定也會留意李世民的一舉一動,我們通過太子的人,得到李世民的情報也是一樣。”

“記住,無論是李淵,李建成出手對付李世民,還是李世民出手對付李建成,李淵,我們都不要阻止,因爲這對我們都很有利,只是我們不能讓他們一團和氣,李世民不想造反,我們就想辦法逼他造反,李淵,李建成不想處置李世民,我們就製造證據和謠言,讓他們父子二人不得不動手,對付李世民。記得這些證據,不要是僞造的,要切切實實的才行,否則僞造的太假了,李淵李世民父子也會看穿了。”

“朕知道此事並不容易,但朕給風聞司每年十萬貫的經費,都可以再編練兩萬府軍了。現在朕要他們動起手,辦成此事,就算對得起朕每年拿這麼多錢養着他們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是他們辦事的時候了。”

薛萬述,虞世南聽了心底生寒心道,是啊,李淵與李世民現在本就缺乏信任,在大趙密探無孔不入的刺探和挖掘下,若是真得弄出一點什麼證據來,送上二人臺前,那麼李唐內部的大亂就不遠了。

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
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六十章 見與不見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