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

絳州城下。

北面是兩萬五千尉遲恭驍衛軍士卒,東南面則是剛剛鐵破鐵剎關的羅士信,蘇定方五千屯衛兵士卒。

趙國攻打絳州城的三萬先頭大軍,逼近城下。

羅士信與蘇定方二人並騎站在城下觀陣,身後的人馬布開陣勢,做出準備迎戰之勢。

羅士信向蘇定方問道:“大哥,你看這絳州城好不好攻啊?”

經過鐵剎關一戰,蘇定方救下羅士信的性命後,二人成了莫逆之交,私下是交換了名帖,拜了把子。蘇定方長羅士信八歲,自然而然成了兄長。

對於羅士信的詢問,蘇定方耐心解釋道:“絳州內有雄山,外有大河,有表裡山河之稱,是易守難攻之地。李唐十分重視絳州,一直都有在此地設大總管之職,節制各州人馬,所以這一戰可是不好打啊。還有你看絳州附近有解池,今日你我所食之潞鹽都乃是解池所產。若是攻下絳州,李唐失此產鹽之地,關中之鹽將無處可得,李世民恐怕要因此發愁了。”

羅士信聽了連連點頭道:“原來如此。大哥受教了。”

羅士信仔細觀察起這絳州城來,但見絳州城池只有二門,分別開在南北,東西城牆各有一座角塔。城中還立着一座寶塔,在南門外,則是一道汾河浮橋。從地形上來看,這樣的城池並不好攻打。

羅士信道:“若是強攻此城,我看是不容易啊,若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就好了,否則就算攻下了也是死傷不少人馬。”

蘇定方道:“兄弟說得是,我也是這般認爲的。可是唐軍是不會隨便放我們進去的,看來這先鋒頭功。不好拿。”

二人正說話之間,突然城頭上,戰鼓擂動。但見絳州城南城。城門開啓。

一杆段字大旗挑了出來,城門裡面先衝出一大隊騎兵。後面則是步卒一路隨着騎兵小跑。人馬踏過汾河浮橋,來到南岸。隨即城中唐軍在趙軍面前佈陣,騎兵莫約有三百之數,步卒也有近千人,布成了一個左騎右步的陣勢。

隨即段字旗杆下,一名手持馬槊的男子喝道:“趙軍將領是誰,可敢與我一戰?”

羅士信啞然失笑手指着城門道:“這守將是怎麼回事?在我二十萬大軍面前,他小小絳州城也要出門搦戰?”

蘇定方道:“城將自是不敢與我二十萬大軍來挑戰的。但是陛下主力也是未至,你看我軍兵馬一南一北分隔老遠,這城將自是打了各個擊破的主意了。兵法守城切記悶守,守將要不時主動出戰,否則士卒疲憊,士氣反而下降,這城將也算是很有想法的人了。”

羅士信道:“我看這城將是看不起我們二人才是,同樣南北兩路人馬,不敢去北邊惹尉遲敬德,卻來這找我們挑戰。”

蘇定方道:“這是當然了。尉遲大將軍勇武之名,天下皆知,這城將當然是要是柿子找軟得捏了。”

對方大將見自己搦戰老久。而前面兩人趙軍小將猶自搭話,竟不將他放在眼底,當即怒道:“吾乃絳州守將段志玄,你們哪個不怕死的與我一戰?”

蘇定方吃驚道:“竟是絳州守將,本來還以爲他不會親自出城,看來此戰倒是不易。”

羅士信對蘇定方道:“大哥放心,這廝既是如此囂張,你就將這頭功讓給我了,看我拿下此人。好一鼓作氣,攻破絳州城!”

蘇定方點點頭道:“好。我在一旁用爲你掠陣!”

說完蘇定方提弓上前。

但聽羅士信朗聲一笑,拍馬舉起鐵槍直取段志玄而來。

段志玄見這趙軍將領。也不答話,就挺槍廝殺,冷笑一聲,當下挺着馬槊上前迎戰。

這段志玄乃是李世民麾下驍將,憑藉軍功一刀一槍殺出來的,後又憑着玄武門之變立下的功勞,被李世民倚爲心腹,委以絳州總管的重任。

得知趙軍主力出動的消息後,他是一連幾日都是睡不好,河東軍被李世民調走大半,又都是精銳,剩下的要麼是沒有經驗的新兵,就是體力衰弱的老卒,憑着他們要想在趙國大軍面前守住絳州城很難。

所以要想防守必須出奇。

他看見趙軍一南一北而來,北面兵力衆多,其領軍大將是尉遲恭,故而不敢輕易冒犯。而見南城趙軍兵馬又少,又是兩名無名之將,當下就動了心思。因爲城下有汾河阻隔,尉遲恭要救援沒有那麼容易。

而自己可以先聲奪人,擊敗了這股趙軍,挫了趙軍銳氣。絳州守城就容易許多。

眼下見羅士信殺來,段志玄亦是挺着馬槊迎前。

兩馬錯鐙,兩人都是在馬上鬥了起來。段志玄久經沙場,自是不怕這年輕小將,當年他隨李世民攻王世充時。段志玄在作戰時馬倒被擒,敵軍兩將抓着他的髮髻,要將他帶走。在渡洛水時,段志玄縱身跳起,將二人拉墜馬下,奪得馬匹馳歸。數百人在後面追趕,但是都不敢逼近。

故而段志玄在天策府中,也是以勇武之名而著稱的。

但是段志玄和羅士信交手了二十餘合,他不由背後冷汗疊起,殺得幾槍下來,他的雙手虎口發麻,暗道,這小將着實有萬夫不當之勇啊,是自己大意了。

當下段志玄心底抵不過羅士信,於是虛晃一槍,拖起馬槊拔馬就走。羅士信哪裡肯放,挺槍追上。兩騎一人走一人追,漸漸靠近唐軍陣前。

蘇定方見了不由失色道:“羅兄弟小心,這是他們的誘敵之計!”

蘇定方的話剛剛說完,這時候段志玄手下三名偏將見段志玄不利,一併撥馬來助戰。這三名偏將都是唐軍軍中勇士,堪稱是百人敵一般的勇將。一人使雙錘,一人使長槍,一人使大刀。

見三人包抄而來。

趙軍士卒一併見此高呼了起來:“將軍小心!”

但是羅士信卻彷彿沒看見般,策馬直奔,這時候三名偏將已是騎馬兜了上來。三人見趙軍勇將落入圈套,得意地大笑,並在馬上紛紛大叫。

“果然年輕,這麼容易就中了誘敵之計!”

“趙將如此狂妄,中了圈套吧!”

“吃老子一錘!”

四馬交疊在一起,羅士信突然暴起,雙腿跨鞍而起,先是一槍將那使錘的短兵器偏將,一槍掀翻馬下。

隨即羅士信右手空出,從馬鞍旁抓起一劍,當面飛擲,一名偏將正提槍衝撞,冷不防羅士信這一擲迎面而來,當下避開不及。此劍一下戳穿此人的頭顱,劍刃從這偏將的頭盔之後透出三尺。

呼吸之間,羅士信連殺兩人,趙軍士卒喝彩聲如雷,士氣振奮。而唐軍士卒見了都是不能動彈,有人低聲問道,此人是誰。

羅士信連殺兩將,最後一名偏將見此早就是膽寒,一刀砍來也是軟弱無力。但不知爲何羅士信對這一刀卻不避不閃。就在衆人爲羅士信擔憂時,羅士信卻大笑一聲,閃過這一刀後,五指張開,直接伸手將對方從馬上抓下,竟將對方活生生從馬鞍上提起,最後往地上狠狠一貫。

這名偏將被羅士信這一貫,比從馬背上摔下還慘數倍,身子如同從萬丈懸崖上摔下一般,重重砸在地上,失去行動能力,只在地上抽搐。

段志玄連敗三將,唐趙士卒皆驚,這時候已是無人喝彩,只是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段志玄更是心道,自己不知何時惹了這樣的煞神,竟勇猛如此,這一番真是陰溝裡翻船了。

當下段志玄只是一意催馬狂奔,想要逃回城中。

但是就在這時候,只聽弓弦一聲崩動,段志玄下意識要俯下身去,但已是來不及,只覺得肩上劇痛,然後被這股巨力一拽摔下馬鞍。

羅士信當然知道,射出這一箭的是蘇定方。就在段志玄落馬的一刻,趙軍一併發喊衝上去,而唐軍士卒也是如夢方醒,衝上前來搶人。

雙方騎兵對衝而去,都是來尋段志玄。

但是這時候羅士信一馬當前,提槍殺入唐軍士卒的陣中。唐軍士卒見是羅士信,都不敢迎戰,羅士信槍到即紛紛避走。

羅士信一人將搶奪段志玄的唐軍士卒殺散,趙軍隨後掩殺而來!

絳州守將段志玄落入趙軍手中。唐軍見主將被俘,已是六神無主,而蘇定方當即大喝一聲道:“搶城!”

趙軍士卒聽了蘇定方號令朝城門衝去,並還一面大喊:“唐軍大將段志玄,已被我軍所擒,爾等還不速速投降!”趙軍衝散了唐軍外城的陣勢,唐軍士卒紛紛撒腿就跑,往城內跑去。但更多人則是被趙軍騎兵衝下了運河。

城門上唐軍士卒也判斷出趙軍搶城的意圖,左右用力想要合上城門,但是城門只是合上了半扇,就合不攏了。裡面都是要衝城逃命的唐軍敗卒,城門處無人主持,一下子被趙軍跟着衝進城門。

被俘的段志玄看了這一幕,不由失望地合上眼睛,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絳州居然連一個時辰都沒有堅持到,就失陷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章 情定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五章 古武術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
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章 情定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五章 古武術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