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煥然一新的蔣府(三更)

沈氏抹着眼淚,一遍遍叮囑大兒子,最後咬了咬牙,把孩子送到顧氏跟前,深深的福了下去,而後戀戀不捨的看了兒子一眼,轉身登了船,伏倒在蔣元青的懷裡暗自流淚。

蔣元青也不是那沒有見識的人,自己有幾斤幾兩,他心裡明鏡似的,把兒子交給二房,跟着二叔讀書,他心裡是一百個願意的。

周曉麗看着大爺低下頭軟語相慰,又見大小姐與馮府衆人一一告別。沈府,馮府運往南邊的東西整整佔了一條船,想着自個離京,府裡只派了兩個哥哥帶了幾句話,不由的悲上心來,黯然神傷。

陳氏看着從小在自個身邊長大的大孫子,滿臉悲憤之色,卻是敢怒不敢言。老太太發話,誰能反抗?

倒是蔣子辰,上前拿過丫鬟遞來的帕子,幫陳氏擦了擦眼淚道:“祖母別哭,回頭等我書讀好了,我再回南邊陪您!”

陳氏冷不丁見孫兒說得這樣暖心窩子的話,又悲又喜,摟着子辰,肉啊肉啊的直叫喚。直到老太太狠狠瞪了她一眼,方纔收斂些。

蔣宏建倒是無所謂,孫子跟着二房讀書,總比跟着他整日裡盤算銀子的強,萬一將來考取了功名,他大房臉上也算有光。

興老太爺則是一臉喜色,前幾日宏遠升了戶部郎中,特意把他接到怡園。叔侄倆一番小酌,說了些推心置腹的話。才微醺着回了蔣府。他能在有生之年尋着哥哥的麼兒,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一番依依惜別之後,船駛離了碼頭。越行越遠,諸人猶站在岸上目送,直至船不見了蹤影,才相繼各自回府!

……

老太太及大房諸人一走,京城的蔣府頓時空蕩蕩起來。

次日,蔣元航搬遷新居,小夫妻倆起了個大早。帶着兩個孩子往正房去請安。蔣宏生板着臉訓斥了幾句,便去了衙門。

顧氏心裡雖捨不得孫兒。孫女,卻也不好多說什麼,仔細交待了幾句,便讓人回了。

蔣元航夫婦心下雖有幾分愧疚。卻因着搬遷在即,來不及傷感,親自到西北角請出獨居在此的周姨娘。

四個身形高大的看門婆子見二爺夫婦來,不敢拿大,當即開了鎖,恭恭敬敬把人請了進去。

幾年的禁足生活使得原本尚有兩分美色的周姨娘很快就變成了一個神形憔悴的中年婦人。穿着一身半新不舊的衣裳,頭髮散亂着,正呆呆的坐在炕上對着一支玉簪子發呆。

蔣元航見姨娘屋裡連個侍候的人也沒有,茶水都是冷的。眼淚簌簌而下。

喚了丫鬟,替姨娘梳頭,打扮。自己親手從櫃子裡挑了件嶄新的衣裳,替她換上。

周姨娘聽說蔣家分了家,老太太跟着大房去了南邊,臨走前允許自己跟着兒子,媳婦別府另住,揣揣着猶不敢相信。直到蔣元航扶她出了這個院子,周姨娘這才如夢初醒。不由的淚如雨下。

朝歸雲堂的方向磕了三個頭,叫了幾聲姑母,被兒子媳婦勸了幾回,方纔止住了淚,頭也不回,趕緊讓人扶着上了馬車。

上了車,周姨娘這才問起車裡服侍的小丫鬟爲何不見二老爺和顧氏前來相送。

小丫鬟身着青色衣裳,剛剛進府不久,尚不大清楚府裡的舊事,只遂笑道:“我的姨娘,二老爺,二太太何等嬌貴的人,哪需來送咱們。您啊,安安穩穩的跟着二爺,就別惦記那些了!”

周姨娘臉上露出了鄙夷的神色,冷冷道:“憑她也稱得上嬌貴,哼,小戶人家出身,哪比得上安南侯府高貴!”

“姨娘小心禍從口出。”

夏荷一身綠衣站在角門口,面色不豫,聲音陡然拔高了幾分。

“二老爺,二太太不過是念在二爺一片孝心的份上,才把您放了出來,別又嘴上不積德,壞了好不容易求來的好日子。二太太嬌貴不嬌貴也不勞您操心,不過老太太不讓三小姐登門的事,您倒是可以仔細打聽打聽,別又好了傷疤忘了痛。二老爺特意交待奴婢說了,要是姨娘回頭再不安分守己,西北角那處院子,還替姨娘您留着!”

夫婦倆在後頭的馬車裡,聽得分明,均默默的垂下了眼簾,吳氏面色燒得通紅,心下深恨。瞧瞧周姨娘講的這叫什麼話,怪不話遭夏荷白搶,要讓二老爺,二太太聽去了,又是一段口舌。

吳氏想到此,用胳膊肘推了推自家男人。

蔣元航偏過頭,壓低了聲道:“別管!”

吳氏一聽這話,氣了個倒仰,索性也不出聲。

小丫鬟一聽是夏荷的聲音,嚇得頭一縮,趕緊扯了扯姨娘的衣袖。

周姨娘剛想出聲反駁,見小丫鬟一臉的哀求,想着這幾年孤寂冷清的日子,死死咬緊了牙關。

夏荷冷哼一聲,這才換了柔和的聲音道:“奴婢恭送二爺,二奶奶。二太太說了,請二爺,二奶奶得空了,帶着孩子常回府走動走動,府裡若缺了什麼,也只管派人來要!”

蔣元航忙出聲道:“多謝母親關懷,替我與二太太說一聲,等安頓好了,再回來給二老請安!”

七八輛馬車緩緩的駛離蔣府,空留下吱吱呀呀的車輪聲,夏荷目送了半晌,才轉過身,去給二太太回話!

……

這回蔣府算是真正的清淨下來,顧氏命人關了歸雲堂的院門,只留四個丫鬟每日裡灑掃庭院,撣灰除塵,又把府中下人重新安置。

沒了頭上那坐大佛鎮着,顧氏大刀闊府的做了一番動作。不過短短几日時間,蔣府上下便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趨勢。

蔣府如今最失意的要數紅姨娘,當初仗着是老太太的貼身丫鬟,常往歸雲堂走動,雖不大受二老爺待見,日子倒還過得去。

老太太這一走,沒了倚仗不說,服侍的下人也待慢了許多,吃穿用度大不如從前,想着自己擡了姨娘這幾年,連個一子半女都沒落到,不由的苦從中來,強忍着日日到二太太跟前請安侍候。

柳姨娘經過那一次的變故,早已失了爭寵的心思,年紀輕輕的倒似看穿了萬象,時不時的吃吃素,念念佛,一副不爭不鬧,安份度日的模樣。每日裡踩着點,到二太太跟前請安。

蔣二老爺見老太太一走,連房裡的兩個姨娘也懂規矩起來,當下很不客氣的道一句:“早該如此,該守的規矩還是得守着!”看都未看兩個姨娘一眼,便甩着袖子上朝去了!

顧氏有心要在府裡頭立一立規矩,自然樂得所見,微微點點頭,對自家男人的話表示認同。

自此後,兩位姨娘晨昏定省,一日不敢拉下。

……

入了十月,天氣突然冷了下來。

欣瑤身子畏寒,早早的命人架了火盆子取暖,白日裡還好,只夜間沒了那廝溫暖,堅實的胸膛,常常半夜驚醒。

醒來心裡不由的暗暗替蕭寒和姨母擔心,便再難入睡。

眼看就要入冬,西北惡劣、嚴寒的天氣也不知道這兩人能不能適應,十六的毒是不是已經解了。

聽說那邊下了場大雪,冰雪封路,二哥那頭都沒了他們的消息。天翔說二哥這兩天臉色極其難看,連他都捱了罵,已經一連發落了數人,想必是心裡擔憂的緣故。

欣瑤不動聲色的照常理着家,處理手上諸多瑣事,得空了常往祖父那邊走走,逗逗老人家開心,只眉目間的憂色一日盛似一日。

李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趕緊偷偷去了趟蔣府,在二太太跟前好一陣說。顧氏第二日便帶着元昊,子辰往蕭府來。

欣瑤此時剛剛理完家,聽說母親,弟弟,侄兒上門,喜得不知如何是好,趕緊把人請進來,也顧不得外頭陰風嗖嗖,竟站在那風口下等。

微雲勸了幾回,又拿素日裡大爺教訓她們的話說了一遍,這才把人勸了進去。

顧氏帶着兩個哥兒先去西院給老太爺請了安,老太爺見着兩個小不點,怎麼着也不肯放人,非要拉着說話。

昊哥兒素來是個伶俐的,嘴巴又是甜死人不償命,按着欣瑤的輩份,祖父,祖父的叫得歡實,舉手投足頗有些小大人的意思;一旁高出他一個頭的辰哥兒顯得拘謹些,苦着臉叫了聲太祖父,便端坐在一旁不說話。

蕭老太爺一瞧這叔侄倆,有意思啊,硬是把人留了一柱香的時間,才戀戀不捨的放人離去。

欣瑤等了半天,才把三人等到,忙令人把早已準備好的瓜果,點心等各色吃食擺了一桌,陪着顧氏及兩個哥兒說話。

顧氏打量女兒氣色,雖白裡透紅,眼下卻有一抹青色,暗自憂心,臉上卻笑得一團和氣。

蔣子辰今年七歲,小小年紀的他已頗有眼色,跟着叔婆到了姑姑的院落裡,一路打量過來,比着蔣家,倒也稀疏平常,又見姑姑穿着件胭指紅點赤金線的緞子小襖,頭上只一支白玉簪子,全身上下竟再無一點裝飾,不由暗中稱奇。

欣瑤見侄兒一雙眼睛只往他身上瞧,便笑道:“辰哥兒書讀得如何啊?在府裡可住得慣,日後想吃什麼,只管跟姑姑說。”

哪料到蔣子辰脫口而出就是一句:“姑姑長得真好看!比那些個戴了金啊玉的,更好看!”

顧氏皺了皺眉頭,卻依舊穩穩的端着茶碗。

第八十四回 掌眼(三更)第六十七回 都是人才第五十九回 誰吃了虧?第十二回 雞飛狗跳的回門宴第四十九回 竹籃打水第二十回 女怕嫁錯郎第七十四回 酒桌上的刀劍(二更)第一回 親戚們,幾天沒開火了?(二更)第五十二回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四十回 狗改吃屎第十六回 煥然一新的蔣府(三更)第十一回 眼光放長遠些(二更)第七十三回 一計多鳥第五十四回 天遂一定人願?第九十一回 把自己修煉成精(二更)第六十七回 進退第二十五回 求愛三十六計(二更)第九十四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更)第五十九回 打秋風的周家(二更)第八十八回 成全(二更)第十四回 家道艱難至此第十五回 我容不下她(二更)第五十七回 有遺言嗎?第五回 借刀殺人(二更)第四十回 英雄的臨終意願第一百零七回 絕非悲傷之際(三更)第八十七回 錦瑟第五回 分家甚合我心(三更)第七十二回 示弱(三更)第二十三回 蔣欣瑜登門(三更)第二十六回 都是君恩第二十六回 漁翁得利?(二更)第七十三回 宮中的壽禮第二回 庸脂俗粉第八十三回 瓜未熟,蒂難落(二更)第一回 三兩?六兩?(三更)第六十二回 冤有頭,債有主第一百零八回 你好,他就好!第六回 我要開個**第五回 過招頻頻第十回 沒一個心思正的第六十七回 進退第七回 不速之客第六十六回 平王府的寶貝(三更)第二十九回 孕事很重要(二更)第十五回 生死之交?第四十五回 私下相看第二十四回 杜大才子的過往(二更)第三回 不合常理的分家第十五回 嫁到蕭家的好處(二更)第六回 我要開個**第十一回 打死我也不說(三更)第二十二回 兄弟,惦記到幾時?第五十六回 李氏的反轉第七十回 有魚上鉤(二更)第七十八回 我爲什麼是你兄弟(二更)第七十二回 貓和老鼠(二更)第九十回 防着枕邊人第一百零五回 用毒的祖師爺第六十六回 平王府的寶貝(三更)第四十一回 另一隻腳拔出來(二更)第一回 親戚們,幾天沒開火了?(二更)第四十五回 出事了第二十回 女怕嫁錯郎第四十七回 浮生偷閒第六十四回 蔣家四個姑娘第十六回 煥然一新的蔣府(三更)第三十二回 彈劾奏章(二更)第七回 手感相當好(二更)第四十四回 越活越聰明(三更)第五十八回 蔣家衆生相第四十四回 人情似紙張張薄第八十二回 各人的心思第六十八回 我護得住你(二更)第四十四回 婚姻本質(二更)第二十一回 不敢不回來(二更)第三十一回 算計中的算計第二十六回 都是君恩第六十七回 進退第七十六回 好戲剛開鑼第七十五回 怨不得別人(二更)第六十一回 我怕我忍不住第八十二回 各人的心思第三十七回 親上加親(三更)第九十八回 拒婚第七十二回 老太太的壽辰(三更)第三十四回 大戲開演(二更)第六十一回 我怕我忍不住第九十七回 完勝(三更)第八十二回 各人的心思第九回 走動走動第六十四回 睛空下霹靂第三十八回 孩子是誰的?(二更)第七十九回 京城衆生相第八十一回來 由頭(三更)第七十四回 如當年一樣第四十四回 軟弱給誰看(二更)第七十一回養肥了再吃(二更)第六十四回 蔣家四個姑娘第四十六回 你們眼裡可有我
第八十四回 掌眼(三更)第六十七回 都是人才第五十九回 誰吃了虧?第十二回 雞飛狗跳的回門宴第四十九回 竹籃打水第二十回 女怕嫁錯郎第七十四回 酒桌上的刀劍(二更)第一回 親戚們,幾天沒開火了?(二更)第五十二回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四十回 狗改吃屎第十六回 煥然一新的蔣府(三更)第十一回 眼光放長遠些(二更)第七十三回 一計多鳥第五十四回 天遂一定人願?第九十一回 把自己修煉成精(二更)第六十七回 進退第二十五回 求愛三十六計(二更)第九十四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更)第五十九回 打秋風的周家(二更)第八十八回 成全(二更)第十四回 家道艱難至此第十五回 我容不下她(二更)第五十七回 有遺言嗎?第五回 借刀殺人(二更)第四十回 英雄的臨終意願第一百零七回 絕非悲傷之際(三更)第八十七回 錦瑟第五回 分家甚合我心(三更)第七十二回 示弱(三更)第二十三回 蔣欣瑜登門(三更)第二十六回 都是君恩第二十六回 漁翁得利?(二更)第七十三回 宮中的壽禮第二回 庸脂俗粉第八十三回 瓜未熟,蒂難落(二更)第一回 三兩?六兩?(三更)第六十二回 冤有頭,債有主第一百零八回 你好,他就好!第六回 我要開個**第五回 過招頻頻第十回 沒一個心思正的第六十七回 進退第七回 不速之客第六十六回 平王府的寶貝(三更)第二十九回 孕事很重要(二更)第十五回 生死之交?第四十五回 私下相看第二十四回 杜大才子的過往(二更)第三回 不合常理的分家第十五回 嫁到蕭家的好處(二更)第六回 我要開個**第十一回 打死我也不說(三更)第二十二回 兄弟,惦記到幾時?第五十六回 李氏的反轉第七十回 有魚上鉤(二更)第七十八回 我爲什麼是你兄弟(二更)第七十二回 貓和老鼠(二更)第九十回 防着枕邊人第一百零五回 用毒的祖師爺第六十六回 平王府的寶貝(三更)第四十一回 另一隻腳拔出來(二更)第一回 親戚們,幾天沒開火了?(二更)第四十五回 出事了第二十回 女怕嫁錯郎第四十七回 浮生偷閒第六十四回 蔣家四個姑娘第十六回 煥然一新的蔣府(三更)第三十二回 彈劾奏章(二更)第七回 手感相當好(二更)第四十四回 越活越聰明(三更)第五十八回 蔣家衆生相第四十四回 人情似紙張張薄第八十二回 各人的心思第六十八回 我護得住你(二更)第四十四回 婚姻本質(二更)第二十一回 不敢不回來(二更)第三十一回 算計中的算計第二十六回 都是君恩第六十七回 進退第七十六回 好戲剛開鑼第七十五回 怨不得別人(二更)第六十一回 我怕我忍不住第八十二回 各人的心思第三十七回 親上加親(三更)第九十八回 拒婚第七十二回 老太太的壽辰(三更)第三十四回 大戲開演(二更)第六十一回 我怕我忍不住第九十七回 完勝(三更)第八十二回 各人的心思第九回 走動走動第六十四回 睛空下霹靂第三十八回 孩子是誰的?(二更)第七十九回 京城衆生相第八十一回來 由頭(三更)第七十四回 如當年一樣第四十四回 軟弱給誰看(二更)第七十一回養肥了再吃(二更)第六十四回 蔣家四個姑娘第四十六回 你們眼裡可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