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彈劾奏章(二更)

杜天翔痛心疾首道:“正事是,我們小解出來,就見那張家姑娘攔住了阿遠的去路,嘴一張一合的,不知道在說些什麼。阿遠一步步退後,那姑娘一步步緊逼。*怒,嚇得我趕緊抱住了他。”

“後來十六就把你和小叔叔支走了?”

“猜得真準,他說有幾句話想與張姑娘說,我就拉着阿遠走了,將將走了幾步,就聽那姑娘慘叫一聲,我聽得頭皮發麻,想着十六的脾氣,如何敢勸。”

杜天翔心有餘悸道:“後來聽阿遠說,那姑娘說她表姐是當朝皇后,只要阿遠願意,她必能保阿遠在戶部的差事,當得穩當,且步步高昇!”

蕭寒拍案怒道:“簡單不知所謂!”

蔣欣瑤,杜天翔心頭一震。果然是無知者膽大啊。

這話連便是連皇后本人,都不敢說,那張姑娘不過是皇后母族的一個表妹,竟敢對堂堂戶部尚書,說出這樣的話……這……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如此看來,張喻紅受的這一腳半分都不冤。

蔣欣瑤感嘆完張喻紅的不知天高地厚,又幽幽道了句:“二哥千算萬算,卻沒算到十六爲了小叔叔,竟趁機把這事撕擄開來,從此後,二哥倒再不好逼他了。倘若我是他,不出三五年,這京城必不會再呆。

“你的意思是……”杜天翔蹙眉道。

“瑤瑤的意思是。十六這一招,是在爲今後作長遠的打算。只是不知道這打算,是臨時起的意。還是早就盤算好了。倘若是臨時起的意,那張喻紅倒是功不可沒;倘若早就盤算好了,只怕這兩人早就竄通好了。十六沒有徐宏遠的點頭,不敢這般行事。”

杜天翔翻了個白眼道:“我如今倒是有些佩服這兩人,說放下就放下。只不知道十六如何平息二哥的怒氣。畢竟二哥這輩子,最在意的人便是他。”

“你們在宮裡呆了兩個時辰,敢情連二哥怒氣平沒平。都沒

摸清楚,這……”蔣欣瑤詫異的之極。

蕭寒自嘲的笑了笑道:“我們四人跪了半天。哪知二哥跟本不與我們說話,還是李宗貴給我們使了眼色,我與天翔便先回來了。”

蔣欣瑤思了思道:“我估摸着他們即便要離京,也得等二哥這江山坐得穩當後。算了算,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放心,二哥定是雷聲大,雨點小。”

杜天翔重重嘆息一聲:“十六這一回,可真是豁出去了。”

……

御書房裡,李宗貴垂手而立,用眼角掃過地上跪着的燕十六。想着外頭還跪着一個,不由心下暗暗着急。

整整三個時辰了,皇帝硬是連一句話都沒有說。這……前所未有的事啊。

李宗貴思了思,壯着膽子道:“皇上,平王的身子不比從前,徐尚書體弱,您看是不是……”

燕淙元冷冷的看了李宗貴一眼,李宗貴嚇得禁了聲。

燕淙元繼續低頭批閱奏章。待最後一本批完,方纔扔了筆。起身走到燕十六跟前,背手而立。

腳下的這個男子不知什麼時候,已長得頂天立地,而往昔那些相依爲命的日子,卻依然只在眼前。

“十六,你可知道母妃臨終前,握着我的手,說了些什麼?

“二哥……”

沒有用“朕”,自稱爲“我”,燕十六惶恐。

“母妃說,讓我好好看着你。”

“二哥……”

“十六,二哥旁的不求,只想讓你與二哥站在這南燕國最高處,俯視衆生。”

“二哥,南燕國的最高處,有你便可,我只願在下面仰望二哥偉岸的帝王身姿,然後替二哥把這南燕國的江山守住。”

“可是你卻爲了他,連個後都不肯留。你讓二哥如何在母妃的牌位前交差?”

燕十六心頭一熱,只差落下淚來。

“二哥,等你有一天,遇到這樣一個人,別說是兒孫後代,便是這江山,都儘可拋卻。”

遇到這樣一人,江山儘可拋卻?

燕淙元喃喃自語,似有一人影從眼前飄過,他瞬間搖了搖頭,冷笑道:“他有什麼好?不過是長得比旁人好看幾分?”

燕十六冷峻的臉上擒起一抹柔色,淡笑道:“二哥,他的好,小寒不知,天翔不知,便是他最親的侄女也不知道,你們只看到他柔柔弱弱,一無事處,只看到我爲他上竄下跳,着急上火,你們誰又知道,他爲了我,娶了燕紅玉,爲了我,做了這戶部尚書,這些事,他從來不喜,可他從來不說,只默默應承下來。二哥,你那後宮衆多嬪妃,對你從來只有算計,而他對我,從來只有遷就。”

“他未必不是爲了他徐家,爲了蔣家。”

“二哥,徐家只剩他一人,蔣家……哼,有蔣欣瑤在,蔣家又能敗到哪裡去。”

“燕浣年!他好歹還有個孩子,你爲他……”

“二哥,有了孩子,便有了牽掛,我要這牽掛做什麼。看看皇族中的那些皇子皇孫,三妻四妾,朝秦暮楚,生一堆兒女,爭來鬥去,混混頓頓活到最後,腦滿腸肥,垂垂老矣,兩眼一閉,入了棺材,有何意思?”

燕十六目光灼灼道:“二哥,如何不是一生?又何必拘泥這一生如何。”

燕淙元身子微微一顫,眼眶竟有些發熱。這個十六,竟比他看得明白,看得透徹。

帝王將相?凡夫走卒?生兒育女?縱情山水……如何不是一生?

母妃……你的十六,真正長大了!

燕淙元背過身長久未語,龍袍下微微消瘦的身影,似有落寞。

許久。

他淡淡道:“你去把他喚進來!”

“二哥?”燕十六不可置信。

李宗貴一聽皇帝這語氣,忙顛顛的上前,朝十六眨了眨眼睛道:“不勞平王的大駕,老奴去喚!”

……

平王因中毒不能有子嗣的消息,在宮宴的第二日,便傳得沸沸揚揚,惋惜有之,傷心有之,譏笑有之,然更多的則是漠然。

一個王爺有沒有子嗣,跟天下百姓吃飯,穿衣有個屁關係。平頭百姓只求一日三餐,求兒女孝順,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旁的從來不在他們的心中。當然,偶爾的拿出來議一議,僅作茶餘飯後的笑談。

天氣漸漸涼了起來,正是農戶秋收的季節。京北郊三十里外的王岸縣的趙家莊不知何故,發生了農戶騷亂搶糧事件。

原本這樣的小事不該拿到朝庭上說,莊頭抓住搶糧的賊人,送了官府,幾下一詢問,把事情弄個清楚明白,就能了案。

然不知爲何,這幾十個賊人一入縣衙,就喊起冤來,只說這地原是他們的,兩撥人當堂就吵了起來。知縣一怒之下,把那幾十個賊人統統關了大牢。

巧的是這日戶部新任尚書徐尚書到北郊察看秋收事項,被幾十個婦人攔在路上,遞血書喊冤。

徐尚書下車一問,心下大驚,忙令隨從安撫了婦人們,拿着血書便回了京。次日早朝,徐尚書把血書送到了新帝跟前。

新帝一瞧,臉色立馬沉了下來,當即令刑部把事情的來朧去脈查探清楚。

三日後,一份彈劾忠勇侯府侵佔農田的參本便擺在龍案上。

……

趙家莊是一個大山莊,依山傍水,良田成片,原是太祖皇帝賞賜給忠勇侯府的莊子,共有良田二千二百畝,共住着三百來戶佃戶,靠租種忠勇侯府的土地爲生。

離趙家莊不遠的幾裡地外則是李家莊。

李家莊原是個小村莊,統共住着近四十戶農戶,連抱在手裡的奶娃娃算在一起,也不過近兩百人。

李家莊雖小,祖祖輩輩流傳至今已有良田四百多畝,分攤到每戶頭上,有近十畝的良田,一到秋收的季節,金燦燦的稻穀連綿成片。

三年前秋收時,爲了兩畝連在一塊的農田,趙家莊,李家莊的人發生過一次尤爲激烈的爭鬥。

李家莊雖人少勢微,卻是百人一心,在爭鬥中,不僅沒吃虧,還打傷了趙家莊的幾個年輕後生。其中一個年輕的後生因傷重,擡回家在牀上拖了三天後,一命嗚呼。

趙家莊莊頭見事情鬧大,不敢私瞞,忙進京回侯爺。

第二日,縣衙來了幾十名帶刀的兵衛,抓走了李家莊二十八個帶頭鬧事的農漢。這二十八個農漢分別來自李家莊的二十八戶人家,俱是家裡的頂樑柱。頂樑柱進了牢房,家裡的女人孩子頓時失了依靠,一時莊戶上哭聲連片。

此時,忠勇侯府來了大總管趙一,趾高氣昂稱要放人也簡單,讓出三四百畝良田,此事作了一斷,若不然,欠債還錢,殺人償命。

有道是民不跟官鬥,趙家莊的背後是忠勇侯府,李家莊的人爲了換回二十八個壯漢,不得已,只得眼睜睜的看着賴以生存的土地,白紙黑字的從李家莊分割了出去。從此,這四十戶人家,只靠着三十幾畝地過活,日子是一日難似一日。

今秋的搶糧事件,也正是因爲李家莊的人,每日裡瞧着原本該是自家的田地,眼看着收成在即,卻連一根稻子也不屬於自己。再加上世道艱難,吃了上頓沒下頓,不得已才鋌而走險,動了搶糧的念頭。

第二十四回 找上門來(二更)第六十七回 進退第四十四回 越活越聰明(三更)第十八回 女人閒話(三更)第三十一回 相思成災(二更)第三十三回 寵臣要有寵臣的樣第十二章 我瞑目了(二更)第六十三回 先斬後奏第三十七回盧氏的殺伐決斷第七十五回 閒人一個第八十七回 錦瑟第五十一回 心火需得及時滅(三更)第九十六回 背主的丫鬟第九十二回 憂慮(二更)第六十六回 平王府的寶貝(三更)第七十六回 挑釁第四十六回 元宵佳節夜第七十三回 水漲船又高(二更)第三十四回 錢嬤嬤是個人才第一百零一回 咱們來說說理(三更)第四十六回 像我這樣的正室(二更)第二十八回 表哥表妹在哪裡第九十四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更)第九十一回 把自己修煉成精(二更)第四十三回 滋味如何?(二更)第二十九回 借勢而爲(三更)第三十二回 應是故人來(二更)第六十五回 亂了套的輩份(二更)第三十三回 我跟你沒完!第六十二回 鼻子都很靈(二更)第七十一回 飯要一口口吃(二更)第十三回 真是個敗家子(二更)第七十三回 一計多鳥第五十四回 天遂一定人願?第七回 手感相當好(二更)第四十一回 另一隻腳拔出來(二更)第七十六回 添妝?添亂(二更)第七十五回 有備而來第九十一回 把自己修煉成精(二更)第六十五回 亂了套的輩份(二更)第二回 入鴛帳共寢第六十三回 三個月內成婚(三更)第六十九回 胳膊肘朝裡拐第二十三回 有情?無情?第五十六回 名醫也生病(二更)第七十四回 如當年一樣第四回 生恩養恩如何報第三十七回 帶個球找上門第二回 入鴛帳共寢第二十九回 鏡中花,水中月第七十二回 風雲突變第七十回 有魚上鉤(二更)第八十六回 不如自己有第十四回 與你交個底第一回 親戚們,幾天沒開火了?(二更)第十四回 往事如煙第十二回 罵人要文雅第六十六回 欠債還錢(二更)第七十九回 碧苔心事第二十九回 借勢而爲(三更)第五十五回 風雲突變第六十八回 月圓人圓(二更)第四十六回:養了條狼(二更)第一百回不是我微言聳聽(二更)第九回 知無不言第六十九回 做了皇帝更難第一百零二回 言出必有行第六十九回 果真是個妙人(三更)第七十回 有魚上鉤(二更)第八回 一言九鼎(二更)第八十六回 落空(二更)第六十二回 護花之人?(二更)第十九回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三更)第三十回 冬日賞梅(三更)第十六回 煥然一新的蔣府(三更)第二十三回 蔣欣瑜登門(三更)第六十五回 厚此薄彼第六十三回 我欠他們的(二更)第二回 庸脂俗粉第五十九回 未知的恐懼第十七回 驚天大丑聞第五十五回 王爺替我作主(三更)第七十回 陌上花開第九十二回 憂慮(二更)第四十四回 越活越聰明(三更)第十回 這廝不似常人第八十一回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三更)第八十一回 終於出嫁第一百回不是我微言聳聽(二更)第七十九回 京城衆生相第七十四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更)第二十五回 鷸蚌相爭第三十七回 帶個球找上門第五十二回 誰隱在背後?第三十二回 彈劾奏章(二更)第七回 手感相當好(二更)第十六回 鶯歸心事第三十八回 宴無好宴(二更)第二回 此事因我而起第三十五回 買定離手(三更)
第二十四回 找上門來(二更)第六十七回 進退第四十四回 越活越聰明(三更)第十八回 女人閒話(三更)第三十一回 相思成災(二更)第三十三回 寵臣要有寵臣的樣第十二章 我瞑目了(二更)第六十三回 先斬後奏第三十七回盧氏的殺伐決斷第七十五回 閒人一個第八十七回 錦瑟第五十一回 心火需得及時滅(三更)第九十六回 背主的丫鬟第九十二回 憂慮(二更)第六十六回 平王府的寶貝(三更)第七十六回 挑釁第四十六回 元宵佳節夜第七十三回 水漲船又高(二更)第三十四回 錢嬤嬤是個人才第一百零一回 咱們來說說理(三更)第四十六回 像我這樣的正室(二更)第二十八回 表哥表妹在哪裡第九十四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更)第九十一回 把自己修煉成精(二更)第四十三回 滋味如何?(二更)第二十九回 借勢而爲(三更)第三十二回 應是故人來(二更)第六十五回 亂了套的輩份(二更)第三十三回 我跟你沒完!第六十二回 鼻子都很靈(二更)第七十一回 飯要一口口吃(二更)第十三回 真是個敗家子(二更)第七十三回 一計多鳥第五十四回 天遂一定人願?第七回 手感相當好(二更)第四十一回 另一隻腳拔出來(二更)第七十六回 添妝?添亂(二更)第七十五回 有備而來第九十一回 把自己修煉成精(二更)第六十五回 亂了套的輩份(二更)第二回 入鴛帳共寢第六十三回 三個月內成婚(三更)第六十九回 胳膊肘朝裡拐第二十三回 有情?無情?第五十六回 名醫也生病(二更)第七十四回 如當年一樣第四回 生恩養恩如何報第三十七回 帶個球找上門第二回 入鴛帳共寢第二十九回 鏡中花,水中月第七十二回 風雲突變第七十回 有魚上鉤(二更)第八十六回 不如自己有第十四回 與你交個底第一回 親戚們,幾天沒開火了?(二更)第十四回 往事如煙第十二回 罵人要文雅第六十六回 欠債還錢(二更)第七十九回 碧苔心事第二十九回 借勢而爲(三更)第五十五回 風雲突變第六十八回 月圓人圓(二更)第四十六回:養了條狼(二更)第一百回不是我微言聳聽(二更)第九回 知無不言第六十九回 做了皇帝更難第一百零二回 言出必有行第六十九回 果真是個妙人(三更)第七十回 有魚上鉤(二更)第八回 一言九鼎(二更)第八十六回 落空(二更)第六十二回 護花之人?(二更)第十九回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三更)第三十回 冬日賞梅(三更)第十六回 煥然一新的蔣府(三更)第二十三回 蔣欣瑜登門(三更)第六十五回 厚此薄彼第六十三回 我欠他們的(二更)第二回 庸脂俗粉第五十九回 未知的恐懼第十七回 驚天大丑聞第五十五回 王爺替我作主(三更)第七十回 陌上花開第九十二回 憂慮(二更)第四十四回 越活越聰明(三更)第十回 這廝不似常人第八十一回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三更)第八十一回 終於出嫁第一百回不是我微言聳聽(二更)第七十九回 京城衆生相第七十四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更)第二十五回 鷸蚌相爭第三十七回 帶個球找上門第五十二回 誰隱在背後?第三十二回 彈劾奏章(二更)第七回 手感相當好(二更)第十六回 鶯歸心事第三十八回 宴無好宴(二更)第二回 此事因我而起第三十五回 買定離手(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