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大有來頭(二更)

沈力望向喋喋不休的祖父,靜靜的盯着他花白的頭髮看了許久,末了才無面表情稱下次再把他叫回來,便是成親時候。不拘什麼人家,只老爺子看中便可。

老爺子點了點頭,卻無一絲喜色,嘆着氣拍拍孫子的肩膀。

“阿力,並非祖父不通情達禮,實在是這丫頭太過聰慧,慧極必傷啊。咱們沈家,只需要一個聽話的主母。她提的那兩個要求,換了任何一戶人家,都不會答應的。更何況這次她跌落山澗,聽說身子受損厲害,內傷極爲嚴重。祖父本來就擔心的身子不能生養,這下倒好……一個不能生養的主母,在沈府是站不住腳跟的。”

凡富貴人家,繁衍三四代後,俱是人丁繁多,管不勝管。

沈家傳家至今,已經五代,卻嫡是嫡,庶是庶,子孫大多出息,斷無作奸犯科,鬥雞走馬之類,靠的便是每一代掌家人的高瞻遠矚,運籌謀劃,才富貴尊榮至今。

因此,當家人的婚姻,便成了沈氏家族的重中之重。

沈老太爺子的嫡妻唐氏,便是出身清貴的大家閨秀,模樣標緻且不說,性子更是溫柔賢惠,對沈老太爺子的話言聽計從。

妻賢夫興旺,老爺子納四房小妾,生庶子,庶女六七個,爭風吃醋之事雖常有,斷無人敢囂張跋扈,陰險算計。

有道是富貴有數,子孫無盡。人丁興旺,兒孫滿堂向來是一個大家族興盛的標緻。

蔣欣瑤自小苦藥不斷,此次清涼山連人帶車跌落山澗,身子更是受損厲害,能不能生養還真是個問題。

再加上蔣欣瑤所提的那兩個苛刻的條件,使得原本對她還算滿意的老爺子,再三衡量之下,終是棄之。

倘若欣瑤兩年前說這話,沈力定會爲她跟老爺子再爭上一爭。鬥上一鬥。這兩年,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又在軍中跌打滾爬一番。沈力的性格更加的安穩沉着,遇事冷靜。他早就明白,沈家是他無法逃避,不可退縮的責任。

他的人生,從三四歲被老爺子接管的那一刻,就定了型。老爺子十幾年來悉心教導,耳提命面,爲的就是等他接手沈家的那一刻。

所以即便他對欣瑤情之所鍾,也斷做不出違背祖父的事來。

因此這一夜的枯坐,比着兩年前的那一夜。少了不甘與心痛,更多的是無奈與不捨。

嬌軀在手,暗香襲來,冷漠掩映下的深情終究是噴薄而出,無法抑制。不能自拔。

許多年後,當他暮暮老矣,回想起離京前的那一夜,心裡說不出的辛酸與後悔。

這輩子,他只做錯了兩件事,一是高估了自己堅忍,二是低估了她在他心中的位置。

……

欣瑤醒來時。在枕頭邊找到了一張信紙,上面龍飛鳳舞的寫着三個字“對不起”。

蔣欣瑤看後,心下莫名的涌出失望。

……

“那日小姐遇難,聽說是沈公子找到的?”

“嗯,小姐受了那麼重的傷,也是沈公子一路抱着回府的。”

“真的?清涼山離咱們府十幾里路呢。”

“誰說不是。”

“沈公子對咱們小姐真真是……”

“噓。小聲些!”

……

蔣欣瑤想起昨日無意中聽到的話,慢慢的咬住了嘴脣。感覺到了疼痛,皺了皺眉頭,便輕輕放開,除了脣上數個牙印外。臉上再看不出一絲波瀾。

碧苔,輕絮在外間做活,聽到小姐房裡有動靜,忙端了水進來。

自打微雲,淡月兩個受傷後,李媽媽便讓碧苔,輕絮貼身照料小姐飲食起居。這兩個丫頭跟着欣瑤七八年了,又是李媽媽一手調教出來的,盡心盡力自不必說。

只欣瑤更喜愛輕絮一些,這丫頭話不多,做事卻沉穩。

兩人小心翼翼的把小姐扶起來,半靠在枕墊上,洗漱一番後。

欣瑤照例問了問微雲,淡月兩人的傷情。

這兩個丫頭從馬車上下來,一個滾了幾十米,撞到了樹,頭破血流,渾身擦傷;一個則摔斷了腿。

顧氏怕聽風軒人手不夠,便把兩人挪到她院裡,派兩個小丫頭近身照顧,放在一處養傷。

碧苔笑道:“小姐,她們倆個好多了,心裡惦記着小姐,都想早日回到咱們院裡呢。”

欣瑤笑笑,沒有說話,任由輕絮一口一口喂着清粥。

將將吃了一碗,吳氏扶着丫頭的手,便來了。

自打欣瑤受傷後,吳氏便日日到聽風軒坐坐,對於那日清涼山一行,吳氏絕口不提。姑嫂兩個或說說家常,或聊聊女紅,倒也和睦。

吳亦芳心裡對這個小姑子說不出的感激。那日她到歸雲堂請安,剛到門口,無意中聽老太太與公公說起欣瑤一事,才明白過來,她之所以能安然無恙的從山上下來,全是因爲欣瑤的緣故。

倘若她沒有早走那幾百米,說不定掉下山澗的人便是她。吳亦芳是個聰明人,既然公公,婆婆沒把這事說開,她便樂得矇在鼓裡,日日探病,既不刻意討好,也不故意疏遠,只與小姑子不親不遠的相處着。

欣瑤對吳氏這些日子的行事,只淡淡一笑,卻對蔣欣珊近幾日的表現,生了好奇之心。

蔣欣珊這幾日也日日到聽風軒探病,略坐坐,喝碗茶,說幾句安慰的話便走。在外人看來,端的是姐妹情深,便是老太太、蔣宏生也都說自打三丫頭定了親後,懂事不少,頗有幾分大家小姐的樣子。

蔣欣瑤仗着病弱,只管假寐,她坐她的,我睡我的。偏李媽媽像護着小雞的母雞,但凡三小姐來,便守在欣瑤房裡,手裡做着針線,兩眼留神的盯着來人的一舉一動,不敢有片刻鬆懈。

蔣欣珊冷嘲熱諷幾回。李媽媽只冷笑着,極不客氣的回了一句“二太太說了,小姐跟前,一刻也離不得人。省得又有那不知死活的,累着了我們小姐”。

按蔣欣珊以往的性子,早就拂袖而去,偏偏她像沒事人一般,笑笑過後依舊日日上門,氣得李媽媽恨不得扎個小人,在上頭戳上九九八十一針,方纔解恨。

蔣欣瑤也不攔着,以德報怨不是她的行事風格。她這人,沒實力的時候是隻鴕鳥。一旦有了能力,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十倍還之。

清涼山一事,使蔣欣瑤下定決定把周府。連同背後的那座大山連根拔起。

三姐姐,你所依仗的,你所驕傲的,我定會幫你清掃的乾乾淨淨,方纔不辜負你惦記我的一片苦心。

……

這日顧氏從外頭回來,連衣裳也沒換,便到了聽風軒。

欣瑤這兩日咳血的情況一日好似一日。臉上稍稍有了些血色,也能靠着錦墊坐上大半個時辰。

顧氏一日裡往聽風軒總要跑個三四趟,丫頭們見二太太來,習以爲常,殷勤的招呼上茶,便到外間守着。

顧氏似笑非笑的問了女兒吃了些什麼。感覺如何,待一切無恙後,隨後話峰一轉,便道:“瑤兒,你覺着蕭寒這人怎麼樣?”

蔣欣瑤嘟嘟嘴道:“母親。他不會是向你提親了吧?”

顧氏一愣,半晌才道:“正是如此,瑤兒,你怎麼知道的?”

欣瑤不答反問:“母親怎麼想?”

“母親只聽你的,只是這蕭寒……”

蕭寒的身世頗有些複雜。

蕭家祖上世代行醫,自蕭寒的曾祖父開始,蕭家便掌管太醫院。

蕭寒的祖父蕭亭,侯診精審,最擅針炙,曾任翰林醫官。年僅二十六,因其精湛的醫術,欽點爲太醫院院史。娶妻曾氏,次年生下長女蕭靜雅,三年後又生下次女蕭靜嫺。

蕭亭此人只重醫術,不喜女色,又與曾氏相濡以沫,夫唱婦隨,雖無子,卻始終未納妾,對兩個女兒更是視若珍寶。好在麼女從小對醫術頗有悟性,蕭家的家業傳承倒也不是後繼無人。

蕭靜雅清秀聰慧,十六歲嫁與趙家嫡出的大兒子趙正信。

趙家祖上曾追隨太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天下初定,論功行賞,被封爲一等忠勇侯。世襲至趙正信之父趙繼祖這一代,已降襲至三等。

趙家雖軍功起家,卻無什麼實權。蕭家雖只五品,卻是世醫之家,門第上倒也相配。

哪料到成婚五年,蕭靜雅始終無孕,在趙家受盡冷眼。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最後只帶着一紙休書回了蕭府。

那趙正信一個月後另娶已故太后的遠房侄女蘇氏,併成功襲了爵,育有兩女。倒是那趙正信後納的兩房妾室,先後各生下兩子。

令人稱奇的是,蕭靜雅回蕭府九個月後生下一子,娶名蕭寒。蕭寒三歲那年,蕭靜雅因病而逝,同年其母曾氏病逝。

欣瑤細細的品味這一番話,方纔明白,鬧了半天原來這廝是個私生子。不由問道:“母親,蕭寒的父親是誰?”

顧氏嘆道:“咱們剛進京不過兩年,知之甚少,內宅陰私之事,哪裡能探到?到是那蕭家的次女蕭靜嫺,嫁給了當時的太子,如今天順帝的啓蒙恩師杜太師之子杜雲鵬,生下兩子一女。杜雲鵬有個嫡親的姐姐名叫杜纖纖,聽說生得花容月貌,正是那已逝的賢妃,也是二皇子,六皇子的生身母親。”

蔣欣瑤深吸一口氣。

那個整天嬉皮笑臉,吊兒郎當,狗嘴裡吐不出像牙的杜天翔居然有這等家世?

若不是看他用藥精準 ,醫術高超,蔣欣瑤甚至以爲這個太醫院院吏,也是這廝花了大把大把的銀子買來的。

ps:

沈力,包子細來想去一直想爲他寫點什麼。每每提筆,卻又無從下手。

這樣的男子,包子素來是敬重,且喜愛的。

人活於世,難隨心所欲。

總有推卸不了的責任,總有身不由已的無奈,總有忘不了卻只能深埋於心的人。

令包子唏噓的是

兩顆心的距離

曾經

這麼近

如今又那麼遠

第二十一回 這買賣划不來第五十二回 好漢不吃眼前虧(二更)第二十八回 人是佳人(三更)第六回 隔岸觀火第三十四回 攤上這一家子(二更)第六十九回 胳膊肘朝裡拐第十五回 妻妾相鬥(二更)第六十九回 做了皇帝更難第三回 怨氣難出第三十一回 相思成災(二更)第七十九回來 詭異第五十七回 局中局(三更)第六十回 岳父看女婿(三更)第三十五回 買定離手(三更)第十二回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十五回 名不正言不順(二更)第九回 知無不言第十回 安南侯府(二更)第六十回 岳父看女婿(三更)第九回 知無不言第二十四回 我不欠你的(四更)第二回 此事因我而起第七回 手感相當好(二更)第四十二回 分寸拿捏好第七回 手感相當好(二更)第五十九回 雷霆手段(二更)第五十四回 莫名低燒(二更)第四十八回 良禽擇木(二更)第七十六回 添妝?添亂(二更)第十九回 一朝天子一朝臣(五更)第十二章 我瞑目了(二更)第八二十二回 爺孫第四十八回 良禽擇木(二更)第十六回 背主的丫鬟第九十回 說親(二更)第五十四回 莫名低燒(二更)第二十六回 吳氏的小算盤(二更)第六十五回 家破人亡?第六十四回 釣魚開始(二更)第六十一回 我怕我忍不住第四十三回 門當戶對第五十七回 局中局(三更)第六十回 大有來頭(二更)第八十回 拿在手的才叫籌碼(二更)第三十四回 大戲開演(二更)第四回 生恩養恩如何報第三十九回第八十三回 找上門的蔣興(二更)第七十二回 老太太的壽辰(三更)第八十八回 實心的步三第七十九回 碧苔心事第六十一回 以身相許第七十二回 誰要害你(二更)第十四回 家道艱難至此第九十九回 小爺仗的誰是勢第三十六回 胭脂坊的客人第四十六回 元宵佳節夜第六十七回 都是人才第四十七回 防人之心不可無(二更)第十回 安南侯府(二更)第七十回 有魚上鉤(二更)第四十六回 你們眼裡可有我第三十四回 罵上門了第二十六回 都是君恩第三十四回 罵上門了第十八回 見你一面第四十八回 納妾要納色第六十七回 蔣欣瑤的底細第四十三回 滋味如何?(二更)第四回 生恩養恩如何報第二十一回 誰的好戲?第一回 初入京城第二十一回 誰的好戲?第六十二回 鼻子都很靈(二更)第九十八回 我動得了她(三更)第七十四回 賞罰分明(三更)第五十九回 誰吃了虧?第一百回不是我微言聳聽(二更)第五十六回 李氏的反轉第七十五回 有備而來第三回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二更)第六十八回 訓弟第八十六回 不如自己有第七十八回 往事不要再提(三更)第五十回 讀醫書,聞百草(二更)第三十一回 算計中的算計第二十二回 何以報德?(二更)第四十七回 爺懼內(二更)第四十二回 謀定而後動第七十八回 又見(三更)第五十八回 皇帝壽辰第三十二回 是我冷落了你(二更)第七十六回 添妝?添亂(二更)第五十五回 山寺桃花第三十回 吃貨聚會第六十五回 祖宗規矩(二更)第三十八回 孩子是誰的?(二更)第九回 知無不言第七十九回 京城衆生相第四十一回 來無影去無蹤(二更)
第二十一回 這買賣划不來第五十二回 好漢不吃眼前虧(二更)第二十八回 人是佳人(三更)第六回 隔岸觀火第三十四回 攤上這一家子(二更)第六十九回 胳膊肘朝裡拐第十五回 妻妾相鬥(二更)第六十九回 做了皇帝更難第三回 怨氣難出第三十一回 相思成災(二更)第七十九回來 詭異第五十七回 局中局(三更)第六十回 岳父看女婿(三更)第三十五回 買定離手(三更)第十二回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十五回 名不正言不順(二更)第九回 知無不言第十回 安南侯府(二更)第六十回 岳父看女婿(三更)第九回 知無不言第二十四回 我不欠你的(四更)第二回 此事因我而起第七回 手感相當好(二更)第四十二回 分寸拿捏好第七回 手感相當好(二更)第五十九回 雷霆手段(二更)第五十四回 莫名低燒(二更)第四十八回 良禽擇木(二更)第七十六回 添妝?添亂(二更)第十九回 一朝天子一朝臣(五更)第十二章 我瞑目了(二更)第八二十二回 爺孫第四十八回 良禽擇木(二更)第十六回 背主的丫鬟第九十回 說親(二更)第五十四回 莫名低燒(二更)第二十六回 吳氏的小算盤(二更)第六十五回 家破人亡?第六十四回 釣魚開始(二更)第六十一回 我怕我忍不住第四十三回 門當戶對第五十七回 局中局(三更)第六十回 大有來頭(二更)第八十回 拿在手的才叫籌碼(二更)第三十四回 大戲開演(二更)第四回 生恩養恩如何報第三十九回第八十三回 找上門的蔣興(二更)第七十二回 老太太的壽辰(三更)第八十八回 實心的步三第七十九回 碧苔心事第六十一回 以身相許第七十二回 誰要害你(二更)第十四回 家道艱難至此第九十九回 小爺仗的誰是勢第三十六回 胭脂坊的客人第四十六回 元宵佳節夜第六十七回 都是人才第四十七回 防人之心不可無(二更)第十回 安南侯府(二更)第七十回 有魚上鉤(二更)第四十六回 你們眼裡可有我第三十四回 罵上門了第二十六回 都是君恩第三十四回 罵上門了第十八回 見你一面第四十八回 納妾要納色第六十七回 蔣欣瑤的底細第四十三回 滋味如何?(二更)第四回 生恩養恩如何報第二十一回 誰的好戲?第一回 初入京城第二十一回 誰的好戲?第六十二回 鼻子都很靈(二更)第九十八回 我動得了她(三更)第七十四回 賞罰分明(三更)第五十九回 誰吃了虧?第一百回不是我微言聳聽(二更)第五十六回 李氏的反轉第七十五回 有備而來第三回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二更)第六十八回 訓弟第八十六回 不如自己有第七十八回 往事不要再提(三更)第五十回 讀醫書,聞百草(二更)第三十一回 算計中的算計第二十二回 何以報德?(二更)第四十七回 爺懼內(二更)第四十二回 謀定而後動第七十八回 又見(三更)第五十八回 皇帝壽辰第三十二回 是我冷落了你(二更)第七十六回 添妝?添亂(二更)第五十五回 山寺桃花第三十回 吃貨聚會第六十五回 祖宗規矩(二更)第三十八回 孩子是誰的?(二更)第九回 知無不言第七十九回 京城衆生相第四十一回 來無影去無蹤(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