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

謝安一行人,很快就抵達了王三落腳的客棧,並直奔樓上而去。

“將軍,他們來了。”一名親兵發現了謝安一行人,於是立即進行彙報。

王三聞言,心裡微微一喜,他等了一夜,謝安果然還是來了,而謝安能夠親自前來,便足以說明他還是願意以大局爲重的,而這對於華安推進的遷都計劃,自然是極爲有利的。

“就是這一間嗎?”走到客棧二樓的一處房門前,謝安看向謝石,輕聲問道。

謝石點了點頭,表示確定。

見謝石已經確定,謝安伸出右手,在房門上敲了幾下,顯然,爲了禮貌,謝安覺得最基本的禮數還是要有的。

王三自然知道,敲門的是謝安,於是,輕輕走到房門前,將房門打開,並故作驚訝的說道:“謝刺史,這是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說完伸手做出邀請的姿勢。

謝安閱人無數,自然能夠從王三的語氣中感受到一絲異樣,他覺得王三早就在客棧等着自己了,也就是說,自己此時前來拜訪,早就在王三的預料之中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就太可怕了。

“王將軍大老遠的來江南一趟,爲何屈尊住在這客棧之中呢?本官的府邸可多的是客房啊!”謝安向屋子內走…7,了幾步,客氣的說道。

王三聞言,微微一笑,輕聲回道:“多謝刺史大人的美意,不過,末將住在這裡挺好的,而且,謝刺史也不很快就找到了這裡麼。”

顯然,王三這句話是諷刺謝安監視王扁頭。否則,怎麼可能發現輕裝簡從的自己呢?而謝安監視王扁頭,便足以說明謝安對王扁頭這樣,與華安關係較好的將領都不大信任。

謝安聞言,訕訕的笑了笑,並直截了當的說道:“王將軍。本官就不與你繞圈子了,將軍此次前往江南便是爲了讓朝廷遷都一事,不過,將軍覺得,讓朝廷遷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麼。”

可以看出,謝安心裡很着急,爲此,根本不想與王三說太多的客套話,而是直接切入了主題。並且在話中略帶強硬的成分,以震住王三。

王三聞言,笑了笑,正色道:“謝刺史快人快語,那麼,末將也就不繞圈子了,讓朝廷遷都洛陽城,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說遷就遷,豈不是太兒戲了。如此,末將也沒有必須親自跑這一趟了。”

“哦,看來將軍與北王都知道遷都洛陽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然如此,又何必強求呢?”謝安正色說道。

王三笑道:“王上說了,遷都洛陽城是中興大晉之所必須。所以,即便阻力再大,反對的聲音再多,也一定要促成朝廷遷都洛陽城,爲此。王上願意付出任何的代價。”

顯然,王三的話中有很強的威脅味道,這相當於是明確的告訴謝安,讓朝廷遷都洛陽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論你謝安支持與否,這件事情都是不可以改變的,而且,爲了讓朝廷遷都洛陽城,華安可以付出任何的代價,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以清君側爲藉口使用武力了。

謝安聞言,心中暗叫厲害,顯然,如今,華安決心已下,不論如何,讓朝廷遷都洛陽城這件事,已經是毫無迴旋的餘地了,而此時,他們所能夠做的,便是與王三討價還價,爲遷都之後,士族集團所受到的巨大損失尋求一定的補償,以安定士族的人心。

“王將軍,本官心裡也很清楚,建康城太過偏南,的確不適合做大晉的國都,而洛陽城又是大晉的舊都,所以,遷都洛陽城是妥當的,本官在心裡也是比較支持的,不過,將軍應該知道,朝中的衆大臣與江南的士族們,在江南擁有衆多的房產和田產,若是突然遷都洛陽城,則江南的地位將大幅度下降,朝廷的衆官員和江南士族的利益,必將遭受重創,如此,只怕他們會極力反對朝廷遷都啊!若是一定要遷都,也要設法補償他們纔是,否則,極易引起動亂啊!”謝安看向王三,憂慮的說道。

王三聞言,嘴角微微笑了笑,謝安所提出的要求,與華安所預測的情況基本一致,也就是說,謝安並不是強烈反對遷都的,只是爲了維護江南的穩定,擔心江南變亂,所以,纔不得不反對遷都的,而若是江南的官員和士族能夠心甘情願的接受遷都一事,則謝安也不會有太多的反對,至於謝安所提出的補償江南官員和士族的損失,則華安早就考慮過了。

“謝刺史放心,王上早就考慮過江南士族的損失問題了,併爲此做好了相應的對策,相信應該可以彌補士族們的部分利益,不過,究竟能彌補多少,末將也不好說啊!”王三如實說道。

“哦,那將軍就先說說,北王究竟是如何打算的。”謝安連忙好奇的問道。

王三醞釀了一會兒,正色道:“謝刺史應該知道,如今朝廷的大半官員和在江南有重大利益的士族,大半都是從江北遷到江南的,就連謝刺史的祖上也是北方的陳郡謝氏,這麼多來自北方的世家大族,難道就沒有想過要衣錦還鄉嗎?”說完看向謝安。

顯然,若是能讓遷往江南的世家大族,順利的遷回他們的北方老家,則可以讓這些士族獲得新的大批土地和田產,而且,還可以開發北方被破壞的家園,讓北方被異族破壞的土地,再次繁榮興盛起來,而那些土生土長的江南士族,則可以獲取北方士族離開之後的大片房產和田地,從而擴充自己的資產,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富裕。

“衣錦還鄉。”謝安微微愣了一下,他出身的陳郡謝氏雖然是北方士族,但南遷已有幾十年,而且,謝安本人就是在江南出生的,爲此。他對北方的家鄉是沒有任何印象的,也是沒有任何情感的,王三貿然提出衣錦還鄉,讓他感到非常的錯愕,而且,謝安相信。生在江南的所有北方士族,都對北方那所謂的家鄉非常的陌生,畢竟,他們南渡已經幾十年了,已經適應了南方的生活,讓他們返回被異族所破壞的家鄉重新開始,只怕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非常不情願的。

謝安吁了口氣,正色道:“王將軍與北王的想法是好的,不過。恕本官直言,北方的很多地方,早就被胡人糟蹋的不成樣子了,而江南卻是魚米之鄉,讓各大士族拋棄江南的良田,返回一片貧瘠的北方家鄉重新開始,只怕沒有多少人會願意啊!”

“是啊!北方哪有江南富庶,若要返回北方的家鄉。開始重新開墾良田,只怕沒有兩三年的工夫。是難以達到江南的水平的,而在這兩三年的時間裡,各家士族都是很吃虧的。”謝石開口插了一句。

王三自然明白,重新開始的代價是非常高昂的,不過,這也是他與華安商議之後。所能想到的最好辦法,除此之外,已經沒有更好辦法了。

“謝刺史,末將覺得,衆士族不應該如此鼠目寸光。王上說了,只要江北的士族願意返回北方建設家鄉,便會給予他們在江南三倍的田產,如此,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會比較艱難,但一旦這些田產全部實現高產,則他們所獲得的利益會更多,而他們留在江南的田產則分配給江南的士族,以彌補他們因朝廷遷都,所造成的損失,如此安排已經很妥當了,謝刺史覺得呢?”王三看向謝安,正色說道。

顯然,華安爲了安撫衆士族,也是考慮了很久的,並最終下定決心,給願意返回北方的士族三倍的田產,並將返回北方士族的田產送給江南的士族,以彌補衆士族的損失。

謝安聞言,陷入了沉默,三倍的田產,也算得上是非常優厚了,這也足以體現華安的誠心,但這三倍的田產都是被胡人破壞的田產,並不能直接播種,還需要進行開墾和整理,而這些都需要進行投資,而投資的錢財,自然全都是這些遷回北方的士族自己進行承擔了。

“王將軍,若北王真的能夠補償三倍的田產,也算得上是非常有誠意了,不過,北方早已被胡人破壞的不成樣子了,這些田產想必都需要整理和開墾,而且,灌溉的溝渠也需要重新開挖,如此龐大的工程耗費頗大,所需要的投資也是極大的,若都讓衆士族承擔,只怕他們未必樂意。”謝安憂慮的說道。

王三蹙眉思索了片刻,正色道:“謝刺史,若他們願意返回北方,溝渠的開挖和灌溉,全部由當地的官員負責,錢財由洛陽城的府庫全權負責,而田地的整理和開墾,則必須由他們自己承擔,這已經是王上的底線了,絕對不能再讓步了。”

很明顯,爲了讓謝安儘快幫忙勸說衆士族支持遷都,王三將華安所能承受的底線都說出來了。

見王三說出了底線,謝安微微有些驚訝,不過,這個條件還是勉強能夠接受的,但他卻不能保證,所有的士族都能接受這樣的條件,畢竟,這一條件只是對衆士族的田產進行了補償,但很多士族在建康城是擁有大量房產的,尤其是沿街的店鋪,都是非常值錢的,但若是朝廷遷都洛陽城,則建康城的地位必然會一落千丈,這些房產和沿街店鋪的價值就會一落千丈,如此巨大的損失,豈是幾塊荒蕪的田產所能彌補的,爲此,這些擁有大量房產的士族,多半會全力反對遷都,甚至,不惜鋌而走險。

謝安蹙了蹙眉,看向王三,正色道:“不瞞王將軍,自從得知北王整修洛陽城皇宮之後,本官就已經料到,北王一定會要求朝廷遷都的,不過,卻沒有想到,事情會來的這麼快,將軍放心,本官會盡力勸說衆士族支持遷都的,也希望將軍能夠與北王商議一下,多補償一下衆士族的損失,如此,反對的聲音纔會越來越少。”

“謝刺史放心,末將會上報王上,讓王上多爲衆士族的利益考慮的,還望謝刺史在遷都這件事情上鼎力相助,只要朝廷能夠順利遷都洛陽城,王上對謝刺史會非常感激的,哦,對了,王上曾多次說過,以謝刺史的才幹,做揚州刺史實在是太屈才了,只有丞相一職才符合謝刺史的能力。”王三大聲說道。

顯然,王三這麼說,是要告訴謝安,只要他支持朝廷遷都,華安便可以力促讓謝安當上丞相的職位。

謝安聞言,連忙擺手,客氣道:“將軍太謬讚了,謝安何德何能,能夠位居刺史一職,已經是皇恩浩蕩了,再也不敢有更高的要求了,不過,將軍儘管放心,本官會想辦法說服衆士族答應讓朝廷遷都的。”

“如此,就全拜託謝刺史了。”王三抱拳向謝安行禮。

謝安微微回禮,並輕聲道:“王將軍,本官還有要事要前往宮中,就不與將軍多聊了,將軍有事,儘管前往本官府邸,告辭了。”說完輕輕擡步,向外走去。

“末將恭送謝刺史。”王三客氣的送別道。

謝安點了點頭,離開了王三的房間,謝石緊隨其後,而韓勇略微頓了一下,看向王三,正色道:“王將軍,自從遼東一別,你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面了,有空的話,隨時可以前往水軍大營,我們好好聊聊。”

“好,韓都督邀請,在下一定會去的。”王三點頭道。

韓勇點了點頭,輕聲道:“如此甚好,在下一定會在水軍大營恭候王將軍的,告辭了。”說完便離開了王三的房間,並幾個快步,趕上了謝安和謝石。

走出客棧之後,謝安長長的鬆了口氣,王三所提出的條件,比他原先所設想的情況還要好一些,這就讓他着實放心了不少。

在與韓勇和謝石簡單的說了幾句之後,謝安讓韓勇和謝石返回水軍大營,而他自己,則帶領一隊護衛,策馬奔向建康城方向。

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圍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一百三十七章 識破計謀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七百四十三章 蒲洪奔襲鄴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
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圍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一百三十七章 識破計謀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七百四十三章 蒲洪奔襲鄴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