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

洛陽城的北王宮之中,華安悠閒的在後院之中散步,前方陸續傳來的捷報,讓他的心情格外的舒暢,儘管燕國方面在薊城周圍集結了四十萬大軍,讓謝艾軍團在短時間內無法攻破城池,但敵軍的後勤保障豈能與國力強大的大晉相比,四十萬大軍每日消耗巨大,對於物產豐富的大晉來說算不了什麼,但對於已經開始衰落的燕國來說,卻是極其嚴重的負擔,長期對峙下去,就算薊城不被攻破,燕國的國力也會支撐不住,從而被迫投降或者離開幽州遠遁北方。

不論燕國投降還是遠遁北方,對華安來說都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只要強大的燕國徹底的衰落,大晉北方的心腹大患便解決了,而後,解決邊遠的小國就容易的多了。

“王上,我軍接連取勝,看來用不了幾個月就可以攻破薊城,從而滅亡燕國。”王三高興的說道。

華安笑了笑,正色道:“諸葛雄的十萬援軍應該快要抵達前線了,只要這支生力軍加入作戰,燕國所面臨的壓力就更大了,本王倒要看看燕國能堅持多久。”

“王上說的是,這些年燕國已經呈現衰落的跡象,如今是依靠衆小國之力,才勉強湊齊了四十萬大軍,不論兵力還是戰力,我軍都佔有極大的優勢,若不是燕國有慕容恪,慕容霸這樣的名將,只怕薊城早就被我軍攻下了。”王三正色分析道。

“是啊!慕容家族的名將頗多,若能爲我所用就最好不過了。”華安淡淡說道。

顯然,此時勝券在握,華安已經動了愛才之心。併產生了招攬慕容恪等燕國名將爲自己效力的想法。

“哈哈!看來王上是動了愛才之心啊!如此當立即告訴謝艾,不可傷了慕容恪等人的性命纔是。”王三打趣的說道。

華安笑着點了點頭,輕聲道:“你說的很多,是不能讓謝艾傷了慕容恪,不過。慕容恪是燕國名將,謝艾在短時間內是拿他沒辦法的,這個不用急,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王上,宮內傳來消息,皇上病重。”就在這時。一名心腹傳來了司馬聃病重的消息。

華安聞言一驚,連忙問道:“是什麼病,很嚴重嗎?”

“御醫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好像很嚴重的樣子。”心腹說道。

“王上,我們要不要進宮看看。”王三說道。

華安擺了擺手。輕聲道:“皇上沒有召見,暫時就不用了,你去將給皇上診治病情的御醫叫來,本王要親自詢問皇上的病情。”說着看向這名心腹。

“是,王上。”心腹領命立即前去執行。

“皇上好好的,怎麼會突然病重呢?”華安蹙眉說道,顯得頗爲心痛的樣子。

王三見狀,抱拳道:“王上。皇上打小身子骨就不好,經常生病,突然病重也沒什麼奇怪的。王上不必多疑。”

華安搖了搖頭,正色道:“本王自然知道皇上體質不好,不過,天下百姓可未必知道這些,若是皇上突然暴斃,會不會有別有用心之人。說是本王下的手呢?”說完看向王三。

“王上麾下實力已經今非昔比,何人還敢污衊王上。”王三正色說道。

“實力再強又能如何。若是德行不好,百姓就不會心服。如此就會爲叛亂埋下種子,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這個道理你要懂得。”華安輕聲說道。

“王上不是說過,除了王道還有霸道,曹丕篡漢,武帝代魏皆是行霸道之舉,也並沒有引起天下百姓的叛亂,這豈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王三正色說道。

華安笑了笑,正色道:“你是越來越有見識了,不錯,行霸道之舉的確可以成功,但卻也種下了禍患,曹丕篡漢並沒有遭到天下百姓的反對,但他的心腹司馬懿卻看在了眼裡,並在此後篡奪了曹魏的江山,武帝代魏也開創了大晉短暫的雄風,但他的兒孫們卻也看在了眼裡,從而在心中種下了叛逆的種子,結果武帝一死,衆子孫爲了篡奪帝位展開了你死我活的廝殺,並最終導致中原陸沉,讓胡人佔據了大晉的半壁江山。”

王三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末將自以爲有見識,不過,還是看得短淺了,沒有王上看得長遠啊!”

華安笑着拍了拍王三的肩膀,安慰道:“你的見識已經很不錯了,只是你不愛讀書,知道的事情太少,見識自然也會有侷限,若能多讀一些史書,你的見識就會如虎添翼了。”

“是,王上教訓的是,末將是該多讀一些史書了。”王三笑着應道。

兩刻之後,華安心腹帶着御醫匆匆的進入了北王宮,並直奔華安所在的偏殿而去。

“王上,沈御醫來了。”心腹小聲提醒道。

“讓他進來。”

沈御醫聞言,小步走了進去,並跪拜道:“參見王上。”

華安微微揚手,讓他起身,並直截了當的問道:“聽說皇上病了,不知是什麼病症?”

“回王上,皇上得的是傷寒。”沈御醫小聲的說道。

華安聞言,微微一愣,傷寒在這個時代是絕症,而且,此時的傷寒與後世的傷寒不太一樣,多是由體外通過體表感染的,得病者死亡率極高,很少有人能夠扛住傷寒病。

“皇上在宮內有人伺候,衣食無缺,怎麼會得傷寒呢?”華安關心的問道。

“回王上,皇上原本體質就比較弱,在遷都洛陽城的一路上又落下了病根,這幾日天氣突然轉涼,皇上在花園玩的時間久了,不知不覺就被寒氣侵襲,從而形成了傷寒之症。”沈御醫如實說道。

“你實話實說,皇上的病能否痊癒。”華安問道。

沈御醫下跪着說道:“恕下官直言,皇上只怕命不久矣。”說完低下了頭。

華安吁了口氣。接着問道:“說吧!皇上還能活多久。”

“最多兩三個月,絕對到不了今夏。”御醫肯定的說道。

華安聞言,輕輕點了點頭,開口道:“你起來吧!皇上的病情與你無關,你回去吧!好好伺候皇上。”

“是。王上,下官告退。”沈御醫行了一禮,轉身小步離開。

沈御醫走後,華安陷入了沉思之中,司馬聃的生命即將結束,但大晉不可一日無主。接下來該由誰來繼承大晉的帝位,成了華安必須立即思考的問題,還好司馬聃還能夠撐上一段時間,從而讓華安可以從容的思考和佈局。

此刻,論威望論實力。華安都是大晉第一,稱帝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反對者也沒有足夠的能量反對華安,不過,華安總覺得此時稱帝早了些,還有很多禍患沒有解決,待解決這些禍患之後,再稱帝也是不遲的。況且,皇帝只不過是一個名號而已,做事實的皇帝比徒有虛名的傀儡強百倍。所以,是否立即稱帝對華安的影響實在是不大。

皇帝司馬聃得了傷寒,這麼大的事情自然是瞞不住的,爲此,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洛陽城的衆多大臣全都得知了這件事。並全都在議論下一任皇帝會是何人。

很多想要高升一步的官員,已經開始從多種渠道打探消息。準備在新皇登基之前大力的支持一番,以換取新皇登基之後的高官厚祿。

在大晉的所有皇族之中。能夠有資格登基稱帝的着實不多,但也不止一人,爲此,很多大臣都有些捉摸不定,並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商議。

由於華安已經是無冕之皇,爲此,看好華安稱帝的大臣佔大多數,這其中自然有很多都是華安的心腹了,還有一些則是江南來的牆頭草。

支持司馬昱,司馬丕的大臣也有不少,不過,與支持華安的大臣相比,就顯得少得多了,還有不少大臣沒有絲毫的表態,也許他們害怕站錯隊被收拾吧!

下午的時候,以華安爲首的重臣,全都前往皇宮之中看望躺在寢宮病牀上的司馬聃,並說了一番鼓勵的話語,讓司馬聃好好養病,保重龍體。

司馬聃身體極度疲乏,在接見衆大臣一刻之後就累的睡着了,衆大臣只得退出寢宮,並進入皇宮側殿商議大事。

此時,華安,謝安等大晉的重臣足有三十四人,各個部門的最高領導全都在場,衆人不約而同的進入側殿,爲的自然是考慮接班人的問題。

“皇上龍體欠佳,以下官之見,當早定太子,以穩定社稷。”一名大臣正色說道。

“是啊!是啊!當早定太子。”此人話音剛落,便有幾名大臣跟着附和。

這幾人很明顯是支持司馬聃的早產兒司馬彘的,畢竟,華安與司馬昱等人都是成年人了,而且,比當今的皇帝司馬聃還要年長很多,司馬丕也比司馬聃小不了幾歲是平輩,豈能作司馬聃的太子,這豈不要讓後人笑話。

“不妥,皇上春秋正盛,只是偶感風寒,一定會痊癒的,此時談論冊立太子,太早了些。”一名大臣反對道。

“太醫都說了,皇上這一關很難邁過去,我等要接受事實。”一名大臣小聲說道。

“你這是在詛咒皇上嗎?”

“好了,都閉嘴。”華安呵斥了一聲,並正色說道:“不論皇上能否痊癒,冊立太子是不會有錯的,這是國之大事,不可不盡快決定。”說完看向衆大臣。

衆大臣聞言,皆露出了驚訝的表情,華安支持冊立太子,難道是要讓司馬彘登上帝位嗎?不過,仔細想想也就釋然了,司馬彘纔剛剛出生,而且,由於是早產兒身體非常虛弱,估計也是命不長的帝王,非常利於控制。

要說這個司馬彘,倒也是非常有趣的,在遷都洛陽城的過程中,司馬聃病重,爲了讓他能夠儘快誕下子嗣,褚蒜子爲他遴選了多名妃嬪,並讓他們輪流伺候司馬聃,其中便有一名妃嬪懷上了孩子,不過,在後花園散步的時候,這名妃嬪摔了一跤,從而造成了早產,而由於早產的男嬰極度虛弱,爲此,每日至少要睡眠十個時辰以上,活像一隻慵懶的小豬仔,爲此,司馬聃便給自己的孩兒取了司馬彘這個名字。

此時,虛弱的司馬彘纔剛剛出生五日,華安選中司馬彘,自然也是爲了利於控制,從而將整個朝政抓在自己的手中。

“王上的意思,是讓劉貴妃剛剛誕下的麟兒爲太子?”一名大臣明知故問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沒錯,劉貴妃雖然不是正宮,誕下的麟兒應爲庶子,但皇上膝下僅有此子,所以是別無選擇了。”

“下官支持王上的建議。”

“下官也同意。”

衆大臣見華安極力支持司馬彘,也全都跟着同意,因爲支持司馬彘就意味着支持華安,他們明白這樣做的好處,況且,華安已經決定的事情,他們想要反對也不可能成功。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衆大臣,正色道:“既然各位都沒有什麼意見,本王現在就去啓奏太后,聽聽太后的意見,若太后也沒有意見,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

衆大臣皆點頭稱是,並緩緩離開側殿。

走出側殿之後,一名大臣看向旁邊的謝安,小聲說道:“下官原以爲北王會趁此機會,讓皇上禪讓皇位,卻沒有想到北王居然支持剛剛出生的早產兒。”

“你懂什麼,孺子嬰什麼都不會,太后又是婦道人家,日後所有的事情不都是北王說了算嗎?擁立孺子嬰與自己當皇帝能有什麼區別。”不等謝安說話,一名大臣小聲的反駁了起來。

謝安嘆了口氣,悠悠說道:“大晉建國以來,已遭受過胡人凌辱,此時正需發憤圖強,讓大晉變得更加強大,只要大晉能夠稱雄天下,不論何人做大晉之主都不是很重要,你們明白嗎?”說完看向二人。

這是謝安的肺腑之言,平常是不敢亂說的,只是在自己的心腹面前纔敢這麼說,而身旁的兩名來自建康城的官員,自然就是謝安的親信了。

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六百二十七章 攻破洛陽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六百二十一章 粗魯的劉顯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四百零四章 獠人巢穴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的就是主力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
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六百二十七章 攻破洛陽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六百二十一章 粗魯的劉顯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四百零四章 獠人巢穴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的就是主力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