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

很顯然,王猛早就料到洛陽城的資源,已經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修復皇宮之用,爲此,早就在關中籌集資源,並在這恰當的時機,將這些資源運往洛陽城,以滿足大規模修復皇宮之用。∮∮,

華安與麾下的衆部將聞言,皆是大爲高興,王猛既然已經將大批的錢財運往洛陽城方向,那麼,修復洛陽城皇宮所需要的資金問題就可以很好的解決了,而只要資金充足,人力和物力根本就不是問題。

“王將軍讓本王修復皇宮,恢復大晉王朝昔日的氣派,但皇宮一旦修好之後,是不是就應該上奏朝廷,讓皇上和太后率領所有的朝中大臣,遷都洛陽了呢?”華安看向王猛,正色說道。

王猛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王上所言極是,大晉的都城原本就應該是洛陽,當年只是因爲中原被異族兵馬攻陷,纔將江南的建康城作爲都城,如今,洛陽城已經收復多年,朝廷理應遷都洛陽。”

“王將軍,若是朝廷全部遷入洛陽城,那日後朝廷豈不完全處在我們的控制之下了嗎?”諸葛雄大聲說道。

“是啊!日後,王上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稱霸天下了。”一名心腹將領,興奮的說道。

顯然,他們都只效忠於華安,對朝廷的小皇帝,根本就沒有太大的興趣。

華安聞言,連忙制止道:“放肆,你們亂說什麼,想造反嗎?”

顯然,在如今的這種情況下,華安還是要表現的低調一些,並不能表現出明顯的反叛朝廷的跡象,以免讓麾下部將覺得自己是狼子野心。

隨後。華安與王猛等一行人,進入王宮之中,並站在大殿外面的高臺之上看着西面的皇宮,商議如何對破敗的皇宮進行修復。

由於修復皇宮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且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爲此。華安覺得,必須對工程的各種情況,進行仔細的規劃,以做到最節省開支,同時也可以更快的完成。

好在洛陽城之中,聚集了大量的優秀工匠,只要召集這些工匠進入皇宮之中,進行細緻的研究和討論,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修復皇宮的方案拿出來。

華安正式下達命令。讓麾下親兵,在洛陽城周邊,招攬所有的能工巧匠,並讓他們做好一切準備,隨時準備參加修復洛陽皇宮的任務,同時,立即讓那些技術最好的工匠立即前往皇宮之中,對皇宮內部的情況。進行自己的觀察,並儘快擬定出修復皇宮的初步規劃。

爲了修復洛陽城的皇宮。華安將不得不調集麾下的衆多官員參與此事,如此,處理其他事情的精力難免會降低,爲此,華安將王猛留在洛陽城,讓他幫助自己處理各種事物。至於關中和涼州方向,由於王猛早就已經安排妥當了,爲此,華安根本就不是很擔心。

華安的命令剛剛下達沒有多久,洛陽城方向大批最優秀的工匠。就已經應招進入了皇宮之中,並對皇宮內的各種情況,進行仔細的調查,以儘快擬定修復的方案,以及修復皇宮所需要的花費。

經過幾十名最優秀工匠,連續多日的調查和討論,初步的修繕計劃已經擬定,並交到了華安的手中。

華安仔細的看了工匠們制定的方案,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不過,對於花費這一項,華安還是感覺太多了,並要求這些工匠繼續研究,儘量重新拿出花費少一些的方案,以減少一些開支。

重新制定方案的命令下達之後,這些優秀的工匠,便集中在一起,繼續對修復皇宮的計劃進行研究,以找出更好的可以節省開支的方案。

又經過了連續幾日的測量和討論,工匠們再次制定出了一套修復方案,並立即將這一套方案畫成圖紙,交給華安。

這一次的方案,相比上一次,節省了兩成的花費,可以說是大大的節約了開支,而修復的效果,卻絲毫沒有打折扣,甚至,比上一次的效果還要好些。

如此完美的方案,讓華安大爲滿意,並立即下達命令,讓這些工匠按照第二次的方案,立即對洛陽城的皇宮進行大規模的維修。

在華安的統一部署下,洛陽城的衆多工匠,立即開始對破損的皇宮展開全面的修繕,由於一些大型宮殿已經完全被大火焚燬,爲此,需要重新進行建造,而那些破損比較嚴重的房屋,也要全部拆掉,並進行重新建造,不過,拆掉的石料和木料,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一些成本。

洛陽城的皇宮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修復,而華安也隔三差五的 前往皇宮之中,對修復的進展情況進行一番瞭解,並對臨時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處理,以讓洛陽城的修復工作,可以更好的向前推進。

雖然,對洛陽城皇宮進行修繕,消耗了華安不小的精力,但由於有王猛幫助自己處理各種軍國大事,華安反而覺得輕鬆了不少。

閒暇的時間多了,華安便可以很好的利用這些時間,對整個天下的格局進行仔細的思考,並考慮自己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按照王猛的建議,只要洛陽城的皇宮修復完畢,便可以上大晉朝廷,讓朝廷遷都洛陽,但如今的朝廷已經被江南的世家大族所控制,而這些人全都一心偏安江南,只怕不願意遷都洛陽,而且,只要稍微有些頭腦的人都可以想到,一旦大晉朝廷遷都洛陽,便進入了華安的勢力範圍,從而被華安所控制,如此,不論是皇帝司馬聃,還是江南的世家大族,都會受到一定的損害。

華安時常在想,若是朝廷不同意遷都洛陽,自己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修復洛陽城的皇宮,不就白忙活了嗎?

不過,若是朝廷真的遷都洛陽了,自己該如何應對,麾下的將領,會不會因爲朝廷的到來,而背叛自己,自己若想控制朝廷,該如何行動,總不能直接謀反吧!

這些問題,一樁樁一件件,全都埋在華安的心底 ,讓華安憂慮的無法入眠。

不過,華安知道王猛是個很有主意的人,於是,時不時的便會召見王猛,與他一同商議如何應對一旦朝廷同意遷都之後,所要應對的各種事情。

王猛自然沒有讓華安失望,總是在華安想不明白的問題上,給予華安恰當的建議,從而讓華安恍然大悟。

華安修復洛陽城皇宮,打的是恢復大晉朝廷昔日輝煌的旗號,可謂是名正言順,但這麼大的事情,自然還是要向朝廷彙報的,畢竟,修復破損的皇宮,最主要的目的,便是爲了讓朝廷能夠遷都洛陽,而向朝廷彙報此事,也可以順便試探朝廷的態度。

在建康城方向,在華安的正式彙報還未抵達皇宮之前,謝安與麾下的心腹官員,都已經提前知道了這件事情,並聚在謝安的府邸,對這件事情進行探討,以分析出華安這麼做的真實目的。

謝安看向身旁的衆心腹,輕聲道:“洛陽城方向剛剛傳回消息,北王召集大量工匠,對洛陽城的皇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這件事情,想必各位都已經知曉了,不過,對於北王爲何要這麼做,本官還不是太清楚,各位有何看法,不妨直言。”說完示意麾下的衆官員,發表各自的意見。

“謝公,以下官之見,北王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洛陽城的破損皇宮進行大規模的修繕,絕對不僅僅是爲了盡一名皇族的責任,恢復大晉皇宮昔日的榮光,應該還有下一步的計劃,最有可能的結果,是篡位自立,並在洛陽城的皇宮正式登基。”一名官員猜測的說道。

“沒錯,修復洛陽皇宮,花費一定非常的龐大,北王花費如此大的代價,對皇宮進行修繕,一定別有目的,就算不立即篡位,也極有可能會讓朝廷遷都洛陽,否則,恢復偌大的皇宮,是爲了什麼呢?”另一名官員,大聲說道。

“謝公,下官倒是覺得,北王是一個心胸寬廣,待人寬和之人,修復皇宮,應該就是爲了盡一名皇族子孫該盡的責任,我們無需過多的懷疑。”一名官員,爲華安辯解道。

這名官員,便是前幾日前往洛陽城方向,並在北王宮大殿之中與華安發生爭執的那名官員,此時,他已經徹底的被華安的魅力所征服,並不由自主的爲華安開脫,而且,他心裡對華安確實已經非常信任了,並覺得華安面善,根本就不像是那種有很大野心的亂臣賊子。

“周太守剛剛去了一趟洛陽城,如今說話全都偏向北王,莫不是被北王收買了吧!”一名官員,不滿的說道。

“你什麼意思。”這名姓周的官員,聞言大怒,頓了頓,看向謝安,抱拳道:“謝公,下官一心效忠朝廷,對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鑑,下官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上,並沒有絲毫偏向北王的意思。”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九百九十章 王猛的策略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九百四十八章 丸都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八百四十四章 陰險的預謀第五百零五章 大力發展手工業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二百七十二章 歷陽失守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九百九十章 王猛的策略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九百四十八章 丸都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八百四十四章 陰險的預謀第五百零五章 大力發展手工業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二百七十二章 歷陽失守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