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

張舉按照姚襄的計策,再次給鄴城的李農寫了一封信件,並讓心腹繞道送往鄴城方向,交到李農的手中。

亥時的時候,冉閔剛剛準備歇息,乞活軍哨騎便抓住了那名送信的趙國親兵,並將其身上的信件搜出。

一名值夜的乞活軍將領,見信件中的內容非同小可,不敢怠慢,連忙前往中軍大帳,向冉閔彙報情況。

“皇上,哨騎抓住一名趙國士兵,從他身上搜出了一封信件。”這名將領說着將手中的信件交到了冉閔的手中。

冉閔拿過信件一看,不禁大吃一驚,信中的內容竟是張舉與李農約期舉事的各種情況,這不禁讓冉閔想到張舉與李農的特殊關係,若是李農真的要舉兵造反的話,後果將十分的嚴重。

但這也不排除是趙國的反間計,畢竟,李農是自己的左右手,是大魏國僅次於自己的大將,在魏國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趙國挑撥李農與自己的可能性極大。

不過,冉閔知道大魏國的情況越來越糟糕,在軍糧越來越缺乏的情況下,也難保李農不會爲了日後的前途,利用與張舉的關係,投靠趙國的石袛。

究竟是李農對大魏國絕望,準備起兵投靠趙國,還是趙國爲了挑撥自己與李農的關係,從而施行反間計,冉閔一時之間根本無法判斷。

“哨起是在什麼地方。截獲這封信的。”冉閔看向部將,大聲問道。

“回皇上,是在我軍大營左翼五里的位置。當時,這名趙國士兵看見我軍哨騎,連忙下馬躲藏在周圍的樹叢後,被我軍哨騎逮了個正着。”部將如實回道。

冉閔聞言,點了點頭,按照這種情況,反間計的可能性就小了許多。而李農即將造反的嫌疑也就大了一些。

回想起自己出兵襄國的時候,李農曾極力勸阻。冉閔就更加狐疑,心頭也更加擔憂起來。

爲了搞清楚鄴城方向的具體情況,冉閔派遣荊展率領部分聾啞武士,秘密返回調查鄴城的狀況。以確定李農是否有造反的跡象。

在送信的士兵被冉閔麾下哨騎抓住的時候,姚襄便派遣數百精銳,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樣,策馬以最快的速度前往鄴城,並給這些人佈置了許多秘密的任務,爲的就是離間冉閔與李農的關係,讓這兩位魏國最厲害的人物互相廝殺,從而極大的削弱魏國的實力。

這數百精銳都是清一色的東方面孔,看上去與鄴城的普通百姓沒有什麼兩樣。因而,混入城內是輕而易取的事情。

第二日一早,姚襄派遣的幾百精銳首先分批進入鄴城。而後,荊展與麾下的聾啞武士也安然進入鄴城,並展開了偵查活動。

在襄國城南門外,冉閔麾下的乞活軍主力,並沒有攻打襄國城,而是集結全部人馬。準備應對姚襄等多路大軍的全面進攻。

不過,姚襄等幾路人馬。好像已經知道冉閔做好了四面迎敵的準備一般,並沒有對乞活軍發起進攻,而是固守各自的營寨,並派出斥候,監視乞活軍的一舉一動。

此刻,在襄國城南門外,魏國大軍與趙國大軍,以及增援趙國的慕容霸人馬,對峙了起來。

在對峙的同時,各方人馬都在進行積極的備戰,隨時準備發起雷霆一擊,以徹底擊垮對方。

李農留守鄴城,並兢兢業業的維持鄴城的穩定,爲前線的冉閔大軍提供可靠的後勤支援,可謂功勞不小。

但這一日,他卻莫名其妙的收到了,至交好友張舉的信件,張舉在信中將燕國大軍南下助趙,鄴城缺乏糧草,大魏政權早晚崩潰的事實,向李農說明,並表示,冉閔心狠手辣,爲了大魏政權的穩定,爲了他自身的權威,早晚必將除掉李農,讓李農放棄追隨冉閔,投靠趙國的石袛。

面對至交好友情真意切的來信,李農顯得很是憂慮,張舉說的沒錯,大魏政權四面受敵,糧草不濟,在奮戰一年多仍未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的確有崩盤的可能,尤其是燕國已經派兵支持趙國,在這種情況下,大魏國的處境就更加困難了。

但讓他無緣無故的背叛冉閔,他也做不到,畢竟,他是乞活軍的將領,參與了屠戮二十萬胡人的行動,投靠石袛,未必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將軍,運往襄國方向的糧草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出發了。”就在這時,親兵向李農彙報了軍糧已經備好的消息。

李農將手中的信件隨意的放在桌子上,起身離開府邸,前往軍糧集結的位置,準備囑咐運糧的將士一番,以確保軍糧可以毫無阻礙的運往襄國方向。

#####

在鄴城之中,姚襄派遣的數百精銳,分散進入了鄴城的大街小巷,並扮成不同職業的百姓,在鄴城散佈謠言。

爲了讓鄴城的百姓恐慌,他們以非常真實的口吻,訴說燕國二十萬精銳,即將殺向鄴城的事情,並勸說鄴城的百姓儘快逃離,甚至,有意無意的透露,李農即將起兵反叛,並引胡兵入鄴城。

謠言是最害人的,少部分膽小的百姓,果然回去收拾行李,準備離開鄴城,向南方逃難。

很快,鄴城的南門處便集結了衆多的逃難百姓,並將整個南門都堵了個水泄不通。

百姓大規模的要離開鄴城,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百姓是一國之本,沒有了百姓,一個國家也就沒有了希望,爲此,李農連忙調集鄴城的軍隊,將南門圍住,讓百姓不得隨意離開鄴城,並讓麾下士兵在鄴城之中加強了巡邏,發現造謠者,立即抓住治罪。

見李農派兵阻止他們離開,百姓們更加恐慌,並與守衛城門的士兵發生了爭執,並一度引起了城門處的騷亂。

爲了穩定城內的局勢,李農不得不採取強硬措施,將鬧騰的最兇的百姓抓了起來。

返回鄴城暗訪的荊展與衆多聾啞武士,分散收集鄴城的各種情況,爲了摸清李農與趙國是否有往來,荊展更是派遣了幾名聾啞武士進入李農的府邸,並搜查府邸的情況。

混入李農府邸的聾啞武士,很輕鬆的便拿到了張舉寫給李農的信件,並將其交到了荊展的手中。

荊展見張舉與李農果然有書信往來,不禁大吃了一驚,再結合街道上流傳的關於李農即將起兵歸附趙國的消息,李農反叛的嫌疑大大的增加了。

荊展不敢怠慢,連忙帶領幾名聾啞武士離開鄴城,返回襄國南門外的魏軍大營。

在冉閔的中軍大帳中,荊展將鄴城的具體情況,向冉閔做了仔細的彙報,並呈上了張舉寫給李農的信件。

見聾啞武士在李農的府邸,搜出了張舉的親筆信,冉閔大吃一驚,這似乎已經足以證明李農與張舉有書信往來,而趙國與魏國是仇敵,李農揹着自己與張舉有書信往來,這顯然是極不正常的。

鄴城街道的流言蜚語和李農在鄴城大肆調動兵馬,更增加了李農反叛的嫌疑,如此情況,讓冉閔很是不安。

一旦李農投靠趙國,鄴城被李農控制,冉閔麾下的大軍將無家可歸,後果不堪設想,爲了應對這種狀況,冉閔連忙書寫了親筆信,讓荊展送往鄴城,交到其親信將領的手中,讓其親信將領做好防備,隨時,準備應對李農的反叛。

其實,經歷了趙國大亂的冉閔,對李農的信任並不深,爲此,在出徵襄國的時候,留下了一些親信部隊,並將李農麾下的大半人馬調往他處,以減弱李農的力量,從而避免其擁兵自重。

爲了儘快解決李農的問題,冉閔召集幾名心腹將領,商議了起來。

“皇上,李農造反是極有可能的,想當初皇上不過是趙國的一名小將,而李農卻已經是趙國的大將軍了,其職位一直在皇上之上,如今,卻屈居人下,他如何能心甘。”一名心腹說道。

“皇上,此次,李農百般推辭,不肯親赴襄國作戰,明顯就是另有所圖。”又一名心腹將領說道。

見麾下心腹都如此說,冉閔心下對李農萌生出了殺心,並決定儘快率軍返回鄴城,先解決李農,穩定後方,然後,方可與燕趙聯軍決一雌雄。

就在冉閔打算撤軍返回鄴城的時候,姚襄等衆軍團,卻已經做好了攻擊的準備。

姚襄與慕容霸等將領,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時間,同時對冉閔的乞活軍發起了進攻,就連防守襄國的石琨軍團,也打開城門殺了出來。

見燕趙聯軍在這個時候殺了過來,冉閔心下大急,此時,鄴城方向的李農讓他如芒刺在背,在這種情況下,他是非常不願意與燕趙聯軍作戰的。

冉閔最擔心的情況是,李農已經起兵,並控制了鄴城,而這種擔心讓他非常的恐懼。

不過,燕趙聯軍已經殺來,此刻,唯有全力抵擋方能退敵,爲此,冉閔命令麾下將領,分路殺向燕趙聯軍,以挫敗燕趙聯軍的進攻。

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三百五十四章 渡口血戰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九十章 廝殺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十九章 韓潛入獄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九百四十八章 丸都城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
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三百五十四章 渡口血戰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九十章 廝殺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十九章 韓潛入獄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九百四十八章 丸都城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