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

仔細的商議一番之後,大晉朝廷立即下達了聖旨,命令廣州刺史鄧嶽率領兩萬精兵,從交州向蜀國的興古郡進攻,以牽制蜀國南部的兵馬。

冊封冀州刺史華安爲梁州刺史,命令其率領麾下三萬北伐軍,從歷陽出發,沿荊州北境一線,突襲蜀國最北端的漢中郡,切斷蜀國與趙國的聯繫,從而造成關門打狗的態勢。

冊封徐州刺史桓溫爲荊州刺史,命令其率領三萬荊州水軍,沿江逆流而上,伺機登陸,直撲蜀國的成都,以滅亡蜀國。

由於三路人馬的調撥、訓練、籌集糧草等,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因此,朝廷給了三路大軍近四個月的準備時間,約定八月初一,三軍一起行動。

得到朝廷的旨意,華安、桓溫、鄧嶽,都抓緊時間進行戰備,各種物資和兵力都開始有針對性的向邊境集結。

在荊州方向,剛剛上任的荊州刺史桓溫,很快便牢牢的控制住了荊州的軍隊,對於部分不服的反抗者,則全部被桓溫剿滅。

從十萬荊州水軍中挑選的三萬精銳,也在桓溫的親自指導下,日夜刻苦訓練,以提高技戰術能力,各種大小戰船也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之中。

交州方向,自從南越族被華安徹底的擊敗,野心膨脹的南越族諸酋長,再也沒了反抗大晉朝廷的勇氣,老老實實的待在九德、日南二郡,再也沒有絲毫的越軌行動。

廣州刺史鄧嶽沒了南越族這個心腹之患,很快便在交廣二州集結了四萬大軍,接到朝廷的旨意後,鄧嶽立即從四萬大軍中精選兩萬人馬,準備進攻蜀國,而剩下的兩萬人馬則暫時留守交趾城,一方面可隨時支援前線,另一方向可以有效的震懾南越族人。防止南越族人再次反叛。

在京城的北伐軍大營中,華安則對部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朝廷給了他們四個月的準備時間,但華安要求部下在一個月內準備好出征的一切。一個月後,大軍提前出發。

華安之所以選擇提前出發,自然是有原因的,因爲,不論是荊州軍,還是交廣二州大軍,只要一出發,很快便可與蜀國大軍廝殺在一起,而華安的北伐軍要穿過整個荊州北境,路途最爲遙遠。至少也要兩三個月,才能與蜀國大軍相遇。

而兩三個月後,很可能蜀國已經被桓溫滅了,那樣,自己豈不沒了打仗的機會了。因此,華安要提前出兵,在八月一日前,抵達蜀國漢中郡的附近,這樣一來,便可在八月一日對漢中郡發起突襲。

由於路途極爲遙遠,華安的北伐軍人馬衆多。後勤如何保障是擺在華安面前的大問題。

爲了保障主力大軍三四個月的口糧,後勤輜重營必須運輸五萬旦軍糧,以一車十旦計算,至少需要五千輛輜重車,一輛輜重車需要兩頭黃牛和一個人,這樣一算。僅軍糧一項,北伐軍就需要準備五千輛輜重車,一萬頭成年黃牛,五千個會控制牛車的百姓或士兵。

而出征需要準備的物資很多,軍糧只是其中一項而已。其它諸如、弓箭、盾牌等軍用物資,帳篷、棉被等生活物資,都很多,這些都需要輜重車來運輸。

爲了儘可能的減輕後勤的壓力,華安讓士兵將一些攻城器械全部拆卸,將重要的核心金屬部件裝車帶走,而笨重的木質主體則全部留在江南,對於不是必需的生活物資,凡是不用帶的,一律不帶,這樣一來便大大減輕了後勤的壓力,但仍需一萬多輛輜重車。

同時,鐵牛和趙武麾下的士兵,除了旅帥以上的將領和他們各自的親兵有戰馬,剩下的士兵全部是徒步,而徒步行軍很耗費體力,一旦遇到意外,不利於立即展開行動,行軍的速度也會很慢。

好在北伐軍的步兵全部學會了駕車的技術,所有的士兵都可以輕鬆的駕駛牛車,五名士兵一輛牛車,四名坐在車上,一名負責駕車,駕車的士兵累了後,可以輪換,以保持體力,兩萬步兵只需四千輛牛車和八千頭成年黃牛即可。

同時,爲了提高部隊的伙食營養,和進一步減輕後勤的壓力,華安決定將北伐軍牧場中,大量的牛羊馬等牲畜,全部向西驅趕,讓這些牲畜跟隨自己的大軍西征,一路上,牛羊馬可以沿路吃草,萬一有體力差的,倒在了路上,則直接宰殺,以供給部隊,提高部下的膳食質量,在必要的時候,這些牛羊馬,也可以馱運物資,尤其是力氣大的黃牛,隨時可以替換牛車上累死的同類,使北伐軍後勤人馬,可以順利的向西行進。

如此一算,北伐軍後勤需要近兩萬輛輜重車,四萬頭成年黃牛,兩萬負責運輸物資的後勤人馬。

其中,兩萬輛輜重車,北伐軍很快就可以準備完畢,這對北伐軍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四萬頭成年黃牛也不是難事,北伐軍牧場經過四五年的發展,各種牛羊等牲畜已經數不勝數,黃牛的數量已經達到七八萬頭,其中,以不滿一歲的牛犢最多,超過兩歲的成年黃牛,算上母牛的話,應給有四萬頭的樣子,足以滿足北伐軍運輸需求。

至於兩萬負責運輸物資的後勤人馬,北伐軍確實很是不足,僅有的四千輜重兵,是無論如何也兼顧不了這麼多的物資的。

爲此,華安讓副將王三,前往附近幾個州郡,以重金招募一萬五千擅長駕車的人馬,讓他們跟隨大軍西征。

由於北伐軍開出了優厚的條件,應募者很多,短短七八天,一萬五千名擅長駕車的人馬,便出現在了北伐軍的大營之中。

北伐軍各種物資和人馬,通過京北渡口運往大江以北,京北渡口一時間忙碌了起來,幾百艘大船,可以說是日夜不停的運輸,人歇船不歇,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所有的物資和裝備運往江北。

經過日夜不停的忙碌,北伐軍僅用了二十多天的時間,便將各種物資和人馬全部運往大江以北,前鋒騎兵已經陸續向歷陽城進發,後續的步兵和後勤人馬也逐步向西部的歷陽城靠近。

再過幾日就要出征了,華安心中突然涌出一絲不捨,自己的親人都在建康城,而自己卻要前往數千裡外的梁州作戰,離別在即,華安決定利用這僅有的數天時間,與自己的家人好好的團聚一番,尤其是自己的新婚夫人,自己真的還沒親熱夠呢?

華安策馬返回京城的府邸,下馬便直奔後院,在後院中,只見自己的正夫人王靈,正在陪着自己的孩兒玩耍。

“爹,爹來了。”華爲一見華安便高興的叫了起來。

“哦,我的小寶貝。”華安連忙走上前去,抱起華爲親了兩口,而後看向王靈,道:“雪兒呢?她怎麼不再。”

“爹,二孃去皇宮了。”王靈還未回答,聰明的華爲便學會搶答了。

“哦,去皇宮了,她去皇宮內幹什麼。”華安小聲的咕嘰了一句。

王靈看向華安,輕聲道:“是蒜兒派幾位公公前來接雪兒的,這個月已經是第三次了,天黑之前,她一定會回來的,放心吧!”

華安點了點頭,蹙眉道:“是蒜兒派人接她的,一個月三次,感情不用這麼好吧!”

“怎麼,夫君一會兒不見雪兒,心裡就癢癢了。”王靈斜目看向華安,略帶醋意的揶揄道。

華安笑了笑,解釋道:“夫人說笑了,爲夫只是隨便說說罷了,其實在爲夫心裡,我的爲兒纔是最重要的,對不對啊!”華安說着摸了摸華爲的小腦袋。

“呵呵呵呵!”華爲將小腦袋貼在華安的胸前,張嘴傻笑了起來。

華安與王靈相視一笑,一家三口在院子裡玩起了小遊戲。

######

京城皇宮之中,當朝皇太后褚蒜子,正與韓雪雨在寢宮談論一些心事,突然傳來了國舅庾翼進宮拜見的消息。

考慮到庾翼已經病重,褚蒜子沒有拒絕的理由,於是,決定在寢宮的外殿召見庾翼。

“姐姐,國舅來了,雪兒迴避一下。”見褚蒜子要接見當朝國舅,韓雪雨識趣的要求暫避。

褚蒜子搖了搖頭,道:“國舅不是外人,讓你見見也無妨,你就放心的留下來吧!”

“是,太后。”見兩名小宮女正向屋內搬椅子,韓雪雨連忙改了口。

已經病重的庾翼,走路都有些不穩,在兩名太監的攙扶下,庾翼艱難的走進了褚蒜子寢宮的外室。

“舅舅不必行禮,快快請坐。”見庾翼想要行禮,褚蒜子連忙阻止,並讓其坐下。

庾翼病重,行禮本就不便,見褚蒜子如此客氣,便緩緩的坐下了。

“舅舅身子不好,卻帶病進宮,是不是有什麼要緊的事。”庾翼剛坐下,褚蒜子便開口問了起來。

庾翼艱難的笑了笑,緩緩側首看向褚蒜子,輕聲道:“太后,老臣這身子骨,只怕支撐不了多久了,趁着還能說話,老臣心中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稟告太后。”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九百五十四章 佯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一百零七章 親暱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規格接待楊安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百八十二章 紫金冠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九百五十四章 佯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一百零七章 親暱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高規格接待楊安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