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

瑞雪兆豐年的道理,華安還是懂的,梁州當地便有一句諺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有此可見冬雪的好處。

就算是新開墾的荒地,冬雪融化後產生的冰水,也可以滲入地下,從而凍死地表越冬的害蟲,爲來年開春帶來好處。

“馬大人說的對,這一場大雪下來,是既爲作物保暖,又殺滅了地表的害蟲,明年一定是豐收之年啊!咱們新開墾的土地也不能浪費了,只要來年一開春,便要召集百姓種上作物。”華安看向馬當,正色說道。

馬當輕聲道:“將軍放心吧!下官會全力辦好此事的。”

有了馬當的親口承諾,華安放心了不少,在繼續視察一段時間後,華安便帶着一行人返回了南鄭。

過年越來越近了,天氣也變得越發寒冷,老百姓都窩在家中,享受着家的溫暖,而駐守漢中的北伐軍將士,卻還在寒風呼嘯的雪地裡刻苦訓練。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也是最能鍛鍊人意志的時候,此時加強練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精銳的北伐軍更加的勇猛。

北伐軍將士大部分都是江南人,在此年關臨近之際,戍守在幾千裡之外的梁州,將士們難免會有思鄉心切的感覺,爲了讓將士們在梁州可以找到家的感覺,在訓練之餘,華安安排了梁州的老百姓進入軍營,與北伐軍將士一起共同進餐,並帶來許多梁州的特產,以此來減弱將士們的思鄉之情。

年關一天天的臨近,整個南鄭城都處在一片童話的世界裡,除了每日處理最基本的事物外,華安時不時的便會前往城內視察,並瞭解整個南鄭的佈局。

南鄭城是梁州的州城,城池規模自然不小。各種各樣的設施都很齊全,但由於處在漢中郡這個偏僻的位置,因此,和其餘各州的州城比起來。就顯得有些遜色了,而且,城內還有許多閒置的土地,讓整個城池看起了顯得有些空曠了。

尤其是北門東側的一大塊空地,足有好幾百畝,看上去顯得很是荒涼,這麼一大塊空地,必須要徹底的建設起來,華安在心裡下定決心。

“大哥,皇甫先生來了。”就在華安與王三視察到北門附近的時候。皇甫醫帶着族中的幾位長輩恰好也來到了這裡。

華安一見皇甫醫,便想起來了,前些日子,皇甫醫曾經向自己上書,要在此處建設醫學館。當時,只是苦於沒有足夠的資金而作罷,但華安卻也答應了他們,一旦時機成熟,立即動工建設全新的醫學館和文學館。

現在皇甫醫帶着族人前來此處,多半是考察這裡的空地,以便制定詳細的建館計劃。然後交於華安審閱。

“華將軍。”皇甫醫等人見了華安,連忙依次行禮。

華安擺了擺手,輕聲道:“各位前來此處,一定是爲了建新館的事情吧!說說吧!有什麼計劃。”

“呵呵!真是什麼都瞞不過將軍。”皇甫醫笑了笑,指着眼前的一大片空地,輕聲道:“將軍。此處空地極大,在下的醫學館需要靠近城門的五六畝地,這樣既便於學員出城採藥,也有足夠的空間曬藥和容納更多的學員。”

“將軍,文學館分支較多。現有的臨時館舍遠遠不能滿足要求,爲了梁州的百年大計,新建的文學館至少需要十餘畝,方可滿足要求。”皇甫儒抱拳說道。

華安聞言,笑了笑,大聲道:“這裡的空地足有數百畝,你們要求的也太少了,五六畝的醫館和十餘畝的文學館實在是太寒磣了,本將現在就決定了,這裡的數百畝空地全部用來建設醫館和文學館,靠近北門的三分之一建設醫學館,剩餘的三分之二全部用來建設文學館,兩館之間留出十畝的空間,本將打算在這裡建設一座十丈高的雕像。”

一聽華安要將這裡的數百畝土地,全部用來建設醫學館和文學館,皇甫醫和身後的家族中人,都高興的合不攏嘴,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華安出手會這麼闊綽,給他們這麼多的土地建設館舍。

皇甫醫高興之餘,看向華安,好奇的問道:“將軍,爲何要在兩館之間留下十畝的空地,還要建設十丈高的雕像。”

華安頓了頓,正色道:“醫學觀和文學館的組建,全部仰仗你們皇甫家族的功勞,況且,本將對你們的先祖皇甫謐先生仰慕已久,爲了表彰你們皇甫家族,也爲了宣揚皇甫文化,招攬天下更多的人才聚集梁州,本將決定雕刻一尊十丈高的皇族謐石像,就立在醫學館和文學館之間,以讓後人景仰這位醫學和文學界的天才。”

見華安要雕刻的是皇甫謐的雕像,皇甫家族的衆人都有些吃驚,他們沒有想到華安對他們的先祖是如此的景仰,內心一時感慨不已。

見皇甫家族的衆人,都是一副吃驚的模樣,華安淡然一笑,輕聲道:“好了,關於雕像的容貌等細節,這都要仰仗各位了,到時候,本將會派石匠師傅與你們商量的。”

皇甫醫感動的都有些哽咽了,他看向華安,輕聲道:“將軍如此看重我們皇甫家族,皇甫家族一定不負將軍。”

“將軍放心,我等一定全心全意,把館舍辦好,以不辜負將軍。”頭髮斑白的皇甫儒抱拳說道。

“好好好,你們皇甫家族都是好樣的。”華安點頭誇讚了一句,正色道:“如今,年關將近,土地堅硬無法動工,來年春季,只要土質鬆軟便立即動工,在動工之前,你們可儘快與工匠師傅商議,畫好施工的圖紙,以方便來年的動工。”

皇甫醫聞言,抱拳道:“將軍放心,在下一定儘快確定方案。”

“好,那就好。”華安點了點頭。

簡單的聊了一些細節之後,華安便與王三策馬返回,而皇族家族的衆人卻仍留在北門附近,勘察地形,並商量着如何建造館舍。

華安與王三策馬返回刺史府的途中,見前方數百米外有人躺在地上,便勒馬緩行了過去。

“大哥,前方好像是文學館下轄的聾啞館,不知出了什麼事情?”王三看着前方,輕聲說道。

“過去看看。”華安說着策馬繼續行進。

“有手有腳,不聾不啞,卻來這裡白吃白喝,給老子滾蛋。”聾啞館門口的一名衛兵,朝躺在地面上之人罵了一句,隨即轉身返回聾啞館之中。

地面上滿是積雪,一名書生模樣的男子躺在雪地上,艱難的想要爬起,卻怎麼也爬不起來。

華安蹙眉觀察了半晌,見這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雖然面色憔悴,但天庭飽滿,有一股器宇軒昂的氣質,於是,跳下戰馬走了過去,並將右手伸向這名年輕人。

年輕的書生躺在地上,見華安伸手過來,仰頭看了華安一眼,笑了笑,抓住華安的右手,並試着用力爬起,但還是沒能爬起。

華安看的出來,這名年輕人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吃東西了,於是,猛的一用力將這名年輕人拉了起來。

“多謝將軍。”見華安一身武服,年輕書生頷首向華安行禮。

華安笑了笑,輕聲問道:“你好像是被趕出來的,出了什麼事,跟本將說說。”

年輕書生緩了一會兒,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仔細的說了一遍,原來,這名年輕的書生叫張育,喜歡遊歷天下。

他從關中開始,一路經過中原、江南、南中,最後進入蜀中,在成都待了一個月後,便又啓程前往梁州,抵達南鄭之後,由於盤纏用盡,短時間內也沒有謀生的能力,只好餓肚子,後見新組建的聾啞館收容聾啞人,給予食宿卻不收一文錢,於是,便冒充聾人混了進去,不料飯還沒吃一口,便被人識破,最終被趕了出來。

得知年輕的書生叫張育,華安心頭微微有些驚奇,這個名字似乎很是熟悉,思考了半天,終於想到在這個時代是有一個反抗前秦統治的著名人物叫張育,也許就是眼前這個人。

見眼前的書生器宇軒昂,眸子中有一股英氣,華安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斷。

“剛進入聾啞館便被識破,你可真是夠笨的,你只要不說話不就可以矇混過關了。”王三開口噫吁了一句。

張育嘆了口氣,搖頭道:“真的不是在下腦子笨,一位軍爺站在我身後,突然大聲問‘書生,你叫什麼名字。’我一轉身便報出了自己的名字,根本就來不及反應。”

“哈哈哈。”華安笑了笑,輕聲道:“張育,餓了很多天了吧!上馬,本將帶你去吃東西。”說着抓起張育的後背,將其放到馬背之上。

“將軍,這樣不合適吧!”雖然渾身沒有多少力氣了,但張育還是很覺得讓一位將軍給自己一個書生牽馬很是不妥。

“沒事,你都餓了好多天了,就老老實實的在馬背上坐着吧!”華安說着,牽着戰馬向刺史府行去。

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笈多二世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得不答應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
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笈多二世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得不答應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三百四十五章 北伐主力抵達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