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

她原以爲孩子只是貪玩,一定是遇到玩伴跑到別人的住處了,以前在家鄉的時候就經常跑到小夥伴的家裡過夜,但這裡畢竟是京城,初來乍到的,就算認識了什麼投緣的小夥伴,也不該剛認識就跑到別人的住處過夜啊!

天剛矇矇亮她便來到前院打聽,遇到正收拾柴火的李尚,從他口中得知自己的寶貝兒子跑去蔣山砍柴了,而且多半是中途迷路了,頓時便感覺如遭晴天霹靂一般.

雖然李尚一再表示收拾完柴火,馬上去山中尋找,但茫茫大山之中找一個迷路的人談何容易,並且已經過了一夜,這麼長的時間自己的兒子一定又餓又冷,尤其是半夜又黑又冷的,他一個孩子一定很害怕。

她幾乎可以看到一個在黑夜裡蜷縮成一團的兒子正倚在一棵大樹下瑟瑟發抖,一想到這裡她的心都揪了起來.

會不會遇到狼啊!安兒還這麼小要是遇到惡狼該怎麼辦呢?昨夜自己的心突然劇烈的疼了一陣,會不會……,不會的,一定不會的……針娘不敢再想下去。

“安兒,你在哪裡啊!”針娘雙手趴在院子裡的水缸前,看着缸中雙眼紅腫,面容憔悴的倒影忍不住啜泣了起來。

此時,華安就站在她的身後,正呆呆的看着哭成淚人的孃親,內心感動之餘也多了份愧疚.

自從出生以來從沒爲孃親做過什麼,卻經常讓孃親擔心受怕,真是不應該,以後絕不能再讓孃親擔驚受怕了,華安暗暗地告誡自己。

可眼下孃親哭的跟淚人似的,該怎麼安慰纔好呢?對了,講個小笑話,扮個鬼臉,最後再讓娘打幾下出出怨氣,孃親疼我一定不會用力打的,華安腦中突然靈光一閃。

事實多次證明這是一條屢試不爽的妙計,雖說針娘和華安是母子,但華安畢竟是一個穿越過來的成年人,論心裡年齡比針娘還要大好幾歲.

因此華安也經常把自己的孃親當妹妹看待,時不時的捉弄一番,而華貴又傻笨不會哄人,針娘生氣傷心的時候多半是華安這個ru臭未乾的毛孩子在一旁安慰,效果那是出奇的好.

畢竟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非常疼愛孩子的,自己的親骨肉不管說什麼都很中聽,尤其是得到子女的安慰那是最讓父母欣慰的。

華安理了理凌亂的頭髮,躡手躡腳的挪到水缸的的邊上,雙手扒住水缸的邊緣,雙腳翹起腳尖着地,下巴勉強可以抵到水缸的邊緣,看着缸中針孃的倒影,華安伸出舌頭對着針孃的倒影做了一個鬼臉。

“啊!”

水缸的倒影中突然出現一個吐着舌頭的小人頭,針娘嚇得尖叫起來,但很快當她擡起頭來看到一張嬉皮笑臉的熟悉面孔時頓時是又驚又喜,一時竟怔怔的站在那裡說不出話來。

“娘,你的眼睛怎麼腫的這麼厲害,哦!剛哭過,是不是幾天不見想爹了,娘想爹了,想爹了,羞羞羞!。”華安嬉皮笑臉的調侃道。

華安邊說邊密切注意着針孃的表情,因爲他很清楚思想單純,愛耍小脾氣的孃親的任何想法和行動都會清清楚楚的寫在臉上,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針娘起初看到自己的兒子回來了,心裡是又驚又喜,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但很快便氣憤自己的孩子太不聽話,太讓人cao心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自己可怎麼活,眼中的驚喜神se也轉變爲憤怒。

華安一看,心道不好,趕緊向旁邊挪了幾步,腳下隨時準備開溜。

果不其然,華安剛挪兩步,針娘便轉身隨手綽了一把掃帚,逼了過來,瞪着華安大聲斥道:“你個兔崽子,一夜沒回來,跑哪去了,你想氣死老孃啊!”

華安一見針娘居然舉起了一人多高的掃帚,心道糟了,孃親這次是真生氣了,居然拿這麼大的傢伙教訓自己,這一掃帚打下去該多疼啊!華安心裡犯憷,連忙躲到水缸的另一邊。

“你爹不在,娘管不了你了,是吧!你個兔崽子。”針娘雙手舉着掃帚,沿着水缸來回追逐着華安,不時地出言教訓幾句。

“娘,我知道錯了,您別老是舉着掃帚啊!多累啊!孩兒看着心疼。”華安邊躲邊向針娘認錯。

“我的乖兒子,你也知道認錯,老孃今天非要教訓你不可,讓你不聽話。”針娘氣喘吁吁的舉起掃帚向華安猛地砸去,被華安巧妙的躲開了。

母子二人就這樣沿着水缸邊來回追逐着,華安倒是遊刃有餘,不時的扮個鬼臉。但針娘卻是喘氣聲越來越重,畢竟一個嬌弱的女子,一夜沒睡又舉着一人多高的掃帚辛苦可想而知。

華安見孃親沒有多少力氣了,氣也應該消的差不多了,時機成熟,該是讓孃親在自己身上出出氣的時候了.

華安故意放慢腳步,待針娘一掃帚打過來時便佯裝跌倒,掃帚實實在在的打在了華安的身上,但卻不怎麼痛,畢竟針娘已經沒有多少力氣了,所以出手自然很輕,而且由於氣消了差不多了,也沒有再次舉起掃帚多打幾下。但華安卻是“哎呦,哎呦”的佯裝很痛的樣子。

看着躺在地上呻吟不斷的兒子,針娘心裡最後的一絲氣憤也頓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心疼和愧疚,她覺得自己出手太重了,不該對親生的骨肉下這麼重的手。

“安兒,傷哪兒了,讓娘看看。”針娘將掃帚扔到一邊,蹲下身子扶起躺在地上的華安,兩眼溼潤的伸手拍打他身上的灰塵,赫然發現華安的衣服上被撕開了一道道口子,衣服上零零星星的都是些乾透了的血跡,扒開衣服上那一道道口子,稚嫩的肌膚上一處處結痂的傷疤映入眼簾。

孩子傷的這麼重,自己剛纔居然沒注意到,還動手打了他,針娘此刻愧疚不已,嗚咽着將華安抱緊在懷裡,親了親華安的臉蛋,語無倫次的安慰道:“安兒,孃的乖寶貝,都是娘不好,娘不知道你身上有這麼多傷,娘不該打你,娘錯了……”

華安此刻被針娘緊緊的抱在懷裡,一股溫暖的感覺陣陣傳來,讓華安體會到了暖暖的母愛,他甚至能清楚的聽到孃親的心跳,跳的很快也很劇烈.

華安知道這是孃親心疼自己造成的緊張狀態,爲了讓孃親不至於過分擔憂,華安決定輕描淡寫,隱瞞昨ri發生的驚險一幕。

“娘,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別哭了。”華安掙脫孃親的懷抱,伸手拭去針娘眼角的兩行淚水。

“這麼多傷口,還說沒事。”

“真的沒事,昨天砍柴一時不小心被帶刺的洋槐樹刮的幾處皮外傷而已,現在都好了,娘你看都結痂了。”華安摸着一處結痂撒謊道。

“多大的洋槐樹能刮這麼大的傷口,讓娘仔細看看。”針娘將信將疑,一臉狐疑的盯着華安。

華安一聽,連忙從口袋裡摸出一把漂亮的山雞毛,舉到針孃的眼前,隨口編道:“樹倒不是很大,只是安兒爲了追兩隻山雞跑的太快了,所以傷口就刮的重了些,不過這兩隻山雞總算抓到了,不枉我受傷一趟,山雞肉吃完了,現有雞毛爲證。”

華安這麼信誓旦旦的,還拿出山雞毛爲證,針娘自然深信不疑,不再懷疑華安受傷的緣由。

“你這孩子真是不知好歹,爲了兩隻山雞居然把身上弄成這樣,還好前天領了兩套衣服,在這等着,娘去把另一套衣服拿來給你換上。”針娘說完便向屋裡走去。

總算是矇混過關了,華安深深的喘了口氣,伸了伸懶腰。

“什麼味”針娘腳步一頓,轉過身來在華安身邊聞了聞,眉頭微蹙厲聲道:“把嘴張開”

“啊…………”

“喝酒了,是不是,”針娘揪着華安的耳朵大聲質問。

“娘,輕點,疼……”華安雙手護着耳朵,心道師傅的事怕是瞞不住了,對於只有六歲的自己除了師命難違,其它的任何藉口都不是喝酒的理由,但他也不願全部如實回答,至少吃狼肉這一環節必須抹掉。

“娘,你輕點,是師傅讓我喝的,再說我都這麼大了。”

“你多大啊!斷nai才幾天就學會喝酒了,再過幾年是不是該找姑娘了,是哪個沒良知的師傅,居然教這麼小的徒弟喝酒,娘找他算賬去。”針娘說完鬆開了手。

“娘,您先別生氣,師傅也是無心的。”華安摸着火辣辣的耳朵,開口編道:“昨ri抓山雞耽誤了些時間,傷口也有些疼,所以回來的路走的慢了些,到城門口時城門已經關了,被關在城外的除了孩兒還有一位從邊關來的韓將軍,言談之中,韓將軍見我機靈便收我爲徒,還要將畢生所學全部傾囊相授,師傅是個豪爽之人,嗜酒如命,昨晚一時興起讓我和他對飲,孩兒怕師傅掃了興,就在城門口和師傅一起暢飲一夜。”

華安說完一臉無辜的看着針娘。

針娘聽完眉頭微蹙,轉身將屋裡的新衣服拿出來給華安換上,她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怎麼就這麼想做將軍.

以前在家鄉和小夥伴們玩耍總扮將軍,如今竟拜將軍爲師,他這輩子真的一定要做將軍嗎?做將軍隨時有可能馬革裹屍,命喪沙場,到底有什麼好的,自己可就這麼一個兒子啊!

“安兒,你幹嘛非要拜一個將軍爲師,跟你爹學木匠不是很好嗎?”

“好什麼啊!娘不是經常說爹沒出息嗎?再說如今是亂世,指不定哪天北邊的胡人就打過來了,學好武功將來可以保家衛國,要是立功做了將軍更是可以光宗耀祖。”華安信誓旦旦的說道。

“好孩子,打仗是要死人的,娘不要你光宗耀祖,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就好。”針娘蹙了蹙眉勸道。

華安一聽,搖了搖頭心道真是婦人之見,要是人人都這麼想,誰來保衛我大晉河山,但隨即又想到孃親是因爲疼愛自己纔會這麼說的,不禁又有些感動.

孃親就自己這麼一個兒子,自己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孃親該有多傷心,必須要讓孃親放心纔好。

“娘,安兒是小男子漢,也是大晉國的百姓,有責任保衛大晉的江山,安兒知道打仗會死人,所以才更要和師傅學習武功,武功高強才能在沙場上保護自己,消滅敵人,娘你就放心吧!”華安說完伸了個懶腰走進自己的房間睡覺去了,畢竟辛苦了一夜也沒睡多久,此刻華安很是疲倦。

“這孩子真是長大了”針娘看着華安的背影暗自嘆息。

;

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四百零四章 獠人巢穴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四十七章 夜遇故人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吐谷渾入寇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
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九百章 分兵禦敵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四百零四章 獠人巢穴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四十七章 夜遇故人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吐谷渾入寇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