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

經過一場慘烈的攻城戰,趙軍損失兵力近三千,此時,張舉集結剩下的七千人馬,飛蛾撲火般向包圍而來的北伐軍主力衝去,試圖撕開一個口子,奪路而逃。

而北伐軍兩支人馬已經匯合,豈會輕易讓張舉得逞。

Www_ тTkan_ C 〇

“殺……”

很快北伐軍主力便和張舉的七千人馬混戰在一起,刀槍相交、人馬相撞、慘烈的廝殺聲讓大地爲之震顫。

張舉兵力畢竟處於弱勢,而且經過了長時間的攻城戰,士卒受傷較多,剛一交戰便處於下風。

“張舉,還不下馬受降。”多年不見,韓潛還是一眼就認出了昔日的對手。

“韓潛,是你。”張舉一臉驚詫,雖然他已經得知韓潛起兵增援淮南郡,但卻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張舉,你已經無路可走,快快下馬投降。”韓潛再次喝道。

張舉額頭青筋爆出,大怒道:“韓潛匹夫,你休想。”說完舉槍向刺向韓潛。

韓潛不敢怠慢,揮刀與之大戰,幾十回合之內,二人居然不分勝負,但周圍晉軍卻將張舉的部下殺傷了大半,形勢對張舉越來越不利。

“殺……”

兩軍激戰正酣,華安帶着城內近三千兵馬也加入了戰團,形勢頓時對張舉更加不利。

“殺,去死。”華安盡情揮舞大刀,在敵軍之中來回廝殺,一臉砍翻了十幾名敵軍士兵,身後的兄弟也跟着大開殺戒。

此時,整個北伐軍將士都殺紅眼了,也顧不得隊形,只管奮力向前廝殺。

戰場一時變得混亂起來,敵我雙方絞成一團,從遠處看,已經分不清哪裡是敵軍,哪裡是北伐軍。

奮力廝殺可以快速殺敵,但卻把隊形搞亂了,原本嚴謹的包圍陣型,此時已經漏洞百出。

張舉久經沙場,自然看出了這點,見北伐軍陣型已亂,虛刺一槍逼退韓潛,而後調轉馬頭,策馬一路逃竄,十幾名護衛親兵緊緊跟隨。

對於沿途碰上的晉軍小兵,張舉舉槍便刺,一陣廝殺,居然讓他殺開了一條血路。

韓潛身爲北伐軍主將,在這兩軍廝殺的關鍵時刻,要留下了指揮全局,自然不能單騎前去追趕張舉。

而華安和部下正殺得過癮,根本沒有看到逃跑的張舉,但還是有一些晉軍將士在後追趕。

張舉突出重圍,向後一看,身邊只有十多名親兵跟隨自己,其餘的將士都還陷在重圍,心中不禁又是一陣愧疚。

但北伐軍一支近百人的隊伍就要殺過來了,張舉沒有時間過多傷感,帶着十多名親兵策馬狂奔。

追兵越追越近,眼看就要追上了,就在這時,張舉的護衛親兵放棄逃跑,勒馬返回與北伐軍追兵廝殺。

一陣毫無懸念的廝殺,護衛親兵全部戰死,但敵軍主將張舉卻已經跑遠了,再也追之不上。

“去死。”華安大喝一聲,揮舞大刀將最後一名敵軍斬殺,至此,張舉麾下的一萬大軍全軍覆沒。

而北伐軍也付出了三千多士兵的生命,僅騎兵就損失一千人,親兵營則剩下六百餘人,其中華安的左旅不足二百人。

唯一沒有損失的是戰馬,此時,通過繳獲敵軍的戰馬,北伐軍戰馬總數已達六千匹,比出發時的四千匹整整多了二千匹。

此時,北伐軍騎兵只剩下二千人,算上親兵營的六百多將士和各營軍官的坐騎,戰馬仍然多出三千餘匹,這多餘的三千餘匹戰馬,自然是要編入軍中的。

直接讓三千步兵騎上戰馬或許不是難事,但要成爲真正的騎兵,則是要經過嚴格訓練的,人對戰馬的靈活駕馭總需要一個過程。

此時,大戰在即,自然是沒有這個時間,所以韓潛只得臨時將三千步兵轉化爲騎馬步兵,即騎上戰馬行軍,作戰時下馬步戰,以此節省士兵行軍時消耗的體力,讓步兵有更多的體力作戰。

######

落荒而逃的趙將張舉一口氣跑了十多裡,見後面已經沒了追兵,便停下來喘口氣,順便養養馬力。

誰知戰馬剛剛停下,左側一處土丘後面便陸續冒出了三騎人馬,張舉大驚,以爲是晉軍大隊追兵趕來了,正準備策馬逃跑,眼角餘光卻見那三騎人馬也是大驚失色,其中一人身形頗爲熟悉,讓他不禁有一種親切感。

張舉注目正視來騎,不禁心頭一喜,顫聲道:“亮兒,你沒死。”

沒錯,來人正是張舉的兒子張亮,他在陰陵城下被華安俘虜,本是被關押在陰陵城的大牢中,有三十名士兵負責看守,但張舉攻城之時,城門岌岌可危,陰陵守備便只留下兩名士兵負責看守,剩下的士兵都被調往城門。

而早先隨着難民混入陰陵城的七八名趙軍斥候,得知這一情況,便毅然殺人大牢救出張亮,而後搶了戰馬,從只有五六人守衛的東門衝出城池,出城之時,晉軍兩名弓箭手在城牆上持續放箭,七八名士兵損失大半,只剩下兩名士兵與張亮逃出城池。

見前方渾身是血的將軍叫自己亮兒,張亮心中一顫,連忙迎上前去,下馬哭訴道:“爹,孩兒以爲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

張舉亦下馬扶起張亮,安慰道:“起來,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爹,你爲何渾身是血。”張亮見自己的親爹如此狼狽,其實也猜出了個大概。

張舉自然沒有隱瞞自己兒子的意思,將事情的經過都說了出來,說完便問張亮是如何被晉軍俘虜的。

張亮也將自己的遭遇如實的告知父親,沒有一絲一毫的隱瞞。

“什麼,桃武竟敢如此。”張舉得知自己的兒子是因爲被桃武欺騙,才被晉軍俘虜的,心中大怒,頓了頓,點頭道:“怪不得那日,他言辭躲閃,原來是心中有鬼。”

張亮見父親大怒,蹙眉問道:“爹要攻打陰陵,桃豹父子可有阻攔。”

“只是反對了一句,並無太大的阻攔。”張舉輕聲說道。

張亮聞言,嘴角一抹冷笑,陰聲道:“桃豹早就知道韓潛的二萬主力大軍已經抵達東城,卻放任爹獨自領兵先行,似乎有借刀殺人之意。”

“我兒爲何會如此想,桃豹與爹皆是王上麾下大將,多年來並無嫌隙,桃豹沒有出此陰招的理由。”張舉搖了搖頭,但面容卻頗爲驚疑。

張亮心裡對桃武懷恨在心,自然是故意詆譭桃豹父子,見父親不信,忙分析道:“爹與桃豹雖然沒有嫌隙,但近幾年,爹的聲威越來越盛,越來越受到王上的青睞,此次南征,王上就曾考慮讓爹做中軍統帥,桃豹心裡能舒服,只怕早就對爹心懷記恨了。”

“應該不會吧!我兒想多了。”張舉仍是搖頭,但似乎更信了一點。

“爹,防人之心不可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對桃豹還是提防點比較好。”

“桃豹爲全軍主將,爹只是個副將,屈居人下,如何提防。”

張亮見父親對桃豹似乎起了疑心,輕聲道:“暫時避開桃豹,走小路回淮北。”

“爲何回去,爹還要回營覆命呢?”張舉更加驚疑。

“萬萬不能回營,爹麾下的一萬大軍已經全軍覆沒,這時候回去向桃豹覆命,桃豹只需一個作戰不力,損兵折將的罪名,便可將爹斬於陣前。”

張舉聞言,心中一驚,損失一萬大軍,完全是自己的衝動造成的,確實夠斬首的罪名,可是就算躲開了桃豹,回到鄴城,石虎也不會輕饒了他。

“一萬大軍全軍覆沒,王上那裡只怕也沒法交代。”張舉嘆了口氣。

張亮聞言,眼睛一亮,輕聲道:“只要爹將罪名推到桃豹身上即可,桃豹明知晉軍主力離陰陵不遠,卻下令讓爹率領大軍孤軍深入,致使一萬大軍被晉軍重兵圍困,這都是桃豹的過錯,與爹無關。”

“好,我兒言之有理,我們立刻返回淮北。”張舉當機立斷,準備先返回淮河以北,再作打算。

父子二人正準備上馬,卻突然想到不遠處還有兩名士兵,而這兩名士兵是桃豹派往陰陵的斥候,自然不可能跟着自己返回淮河以北的,而留下他們則會暴露自己行蹤。

張舉思慮片刻,眼中殺機一閃,向自己的兒子使了個眼色,張亮會意,伸手摸向腰間的匕首。

“你們兩個過來。”張亮喊了一句。

兩名士兵見張亮招呼自己,忙下馬奔了過來。

待他們走進,張舉與張亮突然同時拔出匕首,猛的刺進了兩名士兵的心臟。

“我們救了你,爲何!”一名士兵垂死之際,疑惑和不甘的眼神死死的盯着張亮。

他們冒死救出張亮,本是爲了立功,卻沒想到功沒立成,卻死在了救的人手裡,心中的那份不甘和痛苦實在難以言表。

看着眼前口吐鮮血的士兵,張亮心中掠過一絲憐憫,蹙眉道:“兄弟,對不住了,我也是情非得已。”

說完猛一用力,將匕首插的更深,眼前士兵身子猛的一顫,大口吐血,昏死過去。

拔出匕首,父子二人對視一眼,上馬沿小路向北疾馳。

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六百五十五章 攻打敖倉渡口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六百三十五章 擒獲張蠔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九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五百六十五章 吐谷渾入寇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
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六百五十五章 攻打敖倉渡口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二百零九章 大棘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六百三十五章 擒獲張蠔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九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五百六十五章 吐谷渾入寇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