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

張育聞言,拱手道:“將軍,此事萬萬不可,朝廷一旦遷都洛陽,我軍的行動將會受到極大的掣肘,渡河北伐的計劃,很有可能被全面打亂啊!”

“哦,有這麼嚴重,本將想聽聽你的高見。”華安故作驚訝,連忙問道。

張育進言道:“將軍,此刻,我軍以洛陽爲大本營,集結和訓練大軍,隨時可以放開手腳的渡河北上,收復河北失地,而一旦朝廷遷往洛陽城,我軍就必須留下數萬大軍負責守衛洛陽,各種糧草物資,也要優先供給朝廷,這對我軍來說,相當於增加了一個巨大的包袱,讓我軍不能隨心所欲的行動,而且,朝廷之中,衆世族大臣貪圖土地,他們進入洛陽之後,還指不定要將洛陽城周圍搞成什麼樣子呢?所以,在下以爲,在收復河北和遼東之前,還是讓朝廷呆在建康城畢竟穩妥。”

華安聞言,點了點頭,輕聲道:“你說的這些,本將早就想到了,此時,讓朝廷前往洛陽城,的確有諸多的不便,但你想過沒有,洛陽畢竟是大晉建國的國都,此刻,本將收復洛陽,並修繕皇宮,若是不上書請求朝廷遷都,朝廷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懷疑本將,覺得本將有異心呢?”

張育思索了片刻,輕聲道:“將軍可以向朝廷上書,說明洛陽城周邊形勢還未穩定,讓朝廷暫緩遷都,待洛陽城穩定下來之後。再遷都不遲。”

華安笑了笑,大聲道:“洛陽城周邊的情況,本將會如實向朝廷彙報的。不過,是否立即遷都洛陽,還是讓朝廷自己下決定吧!本將作爲臣子,無權干涉朝廷的決定。”

張育聞言,無奈的點了點頭,輕聲道:“但願朝廷不會立即遷都,否則。對我軍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包袱啊!”

“哈哈!你也不用擔心了。洛陽的皇宮僅僅是簡單的打掃了一下而已,若是朝廷決定遷都,我們還要花大半年的時間,對洛陽城的皇宮進行徹底的修繕。沒有個一年半載,朝廷是不會遷都洛陽的,而在這一年之內,我軍必然可以收復河北失地,到時候,我軍將大本營移到黃河北岸,而後繼續向北進攻,朝廷便可以放心的遷都洛陽城了。”華安大聲說道。

張育點了點頭,輕鬆道:“原來將軍早就胸有成竹了。害的屬下白擔心一場,哈哈!”

“將軍,斥候回報。黃河以南的魏國將領,全都上表投降我大晉朝廷,如今,黃河以南,已經盡數我大晉了。”就在這時,一名小校大聲彙報道。

華安聞言一怔。忙問道:“都是那些魏國將領,真的都投靠我大晉了嗎?”

小校抱拳道:“回稟將軍。投靠我大晉的有魏國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統、荊州刺史樂弘、豫州刺史張遇、平南將軍高崇、徵虜將軍呂護,還有洛州刺史鄭系,以及所部數萬兵馬。”

“將軍,如果這是真的,那麼,魏國在黃河以南的將領,就算是全部投靠我大晉了,被魏國佔據的兗州、青州、豫州、徐州就算是全部收復了,而且是兵不血刃。”張育興奮的說道。

華安聞言,除了興奮之外,更多的是冷靜,他從魏國衆將投降大晉,可以看出,此時的魏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也就是說,燕國大軍已經完全佔據了上風,並具備了滅魏的實力,魏國諸將知道,僅憑自己的力量,對抗燕國根本沒有可能,而大晉朝廷因爲冉閔稱帝一事,也是完全不可能增援魏國,爲此,魏國諸將爲了保存自己,爲了對抗燕國,只得選擇投靠大晉朝廷,畢竟,大晉也是華夏正統,投靠大晉朝廷之後,與晉軍主力一同對抗燕國大軍,方有勝算。

“將軍,這麼好的事,你怎麼還這麼不高興啊!”張育小聲問道。

華安定了定神,輕聲道:“魏國衆將投降我大晉,這說明冉閔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魏國也許支撐不了多久了,而一旦冉閔敗亡,燕國大軍就會兵臨黃河北岸,現在燕國還是大晉的屬國,與我們是友軍,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燕國隨時有可能背叛大晉,到時候,我大晉就要獨自面對燕國的威脅了。”

張育聞言,點了點頭,輕聲道:“將軍說的也是,燕國與魏國彼此廝殺,我大晉才能坐收漁翁之利,不過,魏國糧草不能自給,這麼快的處於劣勢,也是情理之中啊!。”

“魏國糧草不能自給,我關中糧草不是大批量的賣給魏國了嗎?魏國此時還會缺糧嗎?”華安驚訝的問道。

張育抱拳道:“將軍,魏國有幾十萬將士和數百萬百姓,每日對糧草的消耗都是極爲巨大的,但他們卻幾乎不生產糧食,如此巨大的糧草需求,僅靠購買是很難維持的,況且,自從我軍主力兵出潼關以來,關中方向運來的糧草就優先供給我軍了,而且,最近將軍又在洛陽一帶募兵五萬,關中方向調來的工匠等人才也有數萬,近二十萬人馬都需要吃飯,我軍對糧草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因此,不能再將糧草賣給魏國了。

“原來如此,難怪魏國將領主動投靠大晉,原來,河北一帶已經嚴重缺糧了,沒有糧草作爲後盾,就算冉閔與乞活軍再怎麼英勇,也不是燕國二十萬精銳的敵手啊!”華安正色感慨道。

“將軍,魏國即將崩潰,我軍主力是不是該渡河北上了,若是慢了一步,河北大片土地,就都被燕國佔去了。”張育輕聲問道。

華安搖了搖頭,開口問道:“我軍還有多少糧草,足夠二十萬人馬消耗多久?”說完看向張育。

張育連忙回道:“將軍,關中糧草正在源源不斷的運來,目前洛陽一帶共囤積了十萬旦軍糧,足夠大軍消耗兩個月。”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這些糧草已經足夠了,張育,你立即前去各軍傳令,讓各軍人馬積極備戰,隨時準備渡河北上。”

“是,將軍。”張育抱拳領命,轉身離開中軍大帳。

張育走後,華安連忙給大晉朝廷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華安將自己收復洛陽城,並準備整修洛陽皇宮的事情,向朝廷做了詳細的彙報,並請求朝廷遷都洛陽,同時,以河北一帶缺糧爲由,向朝廷進言,準備招降冉閔,既然魏國的部將能夠投降大晉朝廷,魏國的皇帝爲何不可呢?

信件寫好之後,華安派遣心腹親兵,快馬加鞭送往江南的建康城。

#####

在江南建康城的皇宮之中,大晉朝廷的衆官員正沉浸在喜悅之中,魏國在黃河以南的衆將領,全都投靠了大晉朝廷,這對於大晉朝廷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天賜喜訊。

此時的大晉皇帝司馬聃已經八、九歲了,但仍處於幼年,因此,還不能親政,朝廷的政事仍由皇太后褚蒜子與當朝的衆大臣做主。

在朝堂之上,皇太后褚蒜子與衆大臣,聚在一起商議如何處理魏國降將的事宜,此刻,既然魏國衆將領已經上表宣誓效忠,那麼,大晉朝廷自然要派遣大軍,前往兗、豫、青、徐數州接管這些州郡的城池,並給這些降將安排官職。

“報,太后,洛陽方向送來急報。”就在衆人正在商議派遣哪支人馬收取兗、青數州的時候,華安的信件送達了皇宮大殿之中。

“快呈上來。”見是洛陽急報,褚蒜子連忙下令道。

信件呈上來之後,褚蒜子打開信件看了一眼,眼角露出了滿意的神色,並大聲說道:“各位卿家,這真是雙喜臨門啊!華將軍一路人馬不僅收復了洛陽城,而且已經開始整修故都皇宮,並詢問朝廷何時遷都,各位愛卿以爲,朝廷何時遷都比較穩妥。”

大殿上的衆臣聞言,皆露出了詫異的表情,一名大臣抱拳道:“太后,洛陽剛剛被我軍收復,形勢一定不是很穩定,安全問題尤其讓人擔憂,所以,臣以爲遷都之事不急,還需從長計議。”

“是啊!太后,洛陽一帶被胡虜佔據了幾十年,王氣已經消散,而我大晉自渡江以來,定都建康城,已歷經五位帝王,王氣已經逐漸形成,所以,絕不可貿然遷都洛陽,以免影響國運。”另一名大臣,大聲反對道。

其實,這些大臣之所以反對遷都洛陽,並不是爲了朝廷的安全和大晉的國運,而是爲了各自的私利,畢竟,洛陽一帶幾經戰火,生產力遭到了致命的打擊,若是大晉朝廷遷都洛陽,勢必要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以及物力,對慘遭蹂躪的中原地帶進行生產力的恢復,如此一來,江南的稅收勢必大大增加,而這必然將拖累江南的經濟,並損害江南世族和普通百姓的利益。

在世族大臣的眼中,自身的利益大於一切,他們早就忘了北方大片土地是大晉的國土了,自然不會同意遷都,以增加他們自己的負擔。

第九十章 廝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遭殃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六百八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一千零七章 謝安進宮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
第九十章 廝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遭殃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六百八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一千零七章 謝安進宮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