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處置

“妾生於邊塞,長於故國。唯識幽燕山河,桑梓故人。今雖身陷囹圄,爲干戈所逼,然禮法未教妾辨析尊顏。”段氏說到這裡,瞟了眼邵勳,道:“若他日天下歸心,萬民皆頌君名,妾自然識得。”

邵勳一聽就讚道:“夫人好會說話。”

一上來就毫無下限跪舔他的人,反倒不會得到重視,甚至等待她的只會是變態的凌辱。

但若隱隱表現出自己的尊嚴和智慧,哪怕最終還是委身於他,卻能讓他更高看一眼,相處的模式會正常許多。

邵賊就是這麼個賤皮子。

段夫人看着也就三十三四的樣子,身段可用“健美”二字形容,顏色雖然稱不上美絕人寰,但亦可用“好看”二字形容。

好!好!好!先安頓一些時日,我再慢慢享用。

邵勳旋又走到高氏身旁,不由得啞然失笑。

高氏居然有些微微顫抖。

“夫人戰慄,畏朕耶?畏慕容皝耶?”邵勳問道。

高氏搖了搖頭。

邵勳“哦”了一聲,道:“都不是?唔,難道是愧對舊主未能殉國,又或者是悔恨昔日未諫昏君?我聞高家在棘城可不是什麼良善之輩。”

此言一出,高氏顫抖得更厲害了,眼淚奪眶而出,身軀似乎也要軟倒在地。

邵勳輕輕將她扶住,道:“適才相戲耳,夫人莫要往心裡去。宗廟傾覆,怎能委責於婦人身上?”

高氏看了他一眼,心裡還是很難過。

既怨自己命苦,又覺得自己享受了高家的好處,落得此下場實屬正常,是上天對自己的懲罰。

邵勳待她站穩後,又輕輕放開,走到公孫氏身前,道:“夫人有兩位族人先後歸降,原職留任。夫人自己呢?是何打算?若想保全名節,朕亦願成人之美。”

公孫氏沉默片刻,跪下道:“妾若赴死,恐絕先人血脈,反……反傷陛下仁德。”

說完,面紅耳赤,眼神閃躲,不敢看人。

邵勳輕笑一聲,伸手擡起公孫氏的下巴。

公孫氏微微偏轉面龐,臉更紅了。

這個女人還是比較漂亮的,爲慕容皝生了兩個兒子,年紀都很小,分別是慕容納、慕容德,後者更是五月纔剛剛出生。

邵勳的目光又落到公孫氏胸口,鼓鼓囊囊的,兩襠衫之上隱有點狀溼痕,看樣子正處於哺乳期。

於是便將公孫氏扶起道:“夫人爲朕考慮,朕亦豈能苛待夫人?”

說完,走到可朱渾氏面前。

此女大概是場中諸人中最漂亮的了,不過鑽營之心最是強烈,也沒有絲毫道德負擔。

邵勳心中微微不喜,於是問道:“朕滅了慕容氏,你怎麼看?”

可朱渾氏彷彿早有腹稿,立刻說道:“陛下龍章鳳姿,威加四海,妾身雖居邊鄙,亦聞聖名。然昔日宮闈禮法所拘,未敢僭越窺天顏。今得瞻天日,方知天命所歸,非人力可逆。”

“僞王太子若聽到這話,卻不知作何感想。”邵勳陰陽了一句,便挪步離開了。

可朱渾氏有些失望地看着他的背影。

邵勳行至大慕容、小慕容身旁時,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腰間的佩劍晃到身前。

兩慕容臉色一白,緊張無比。

她倆太小了,姑姑十三歲,侄女才九歲,害怕恐懼是正常的。

他若喪心病狂一點,今晚就可讓大慕容侍寢,但他終究還沒這麼變態。

至於其他女人還得等一等,至少要等她們來過一次月經以後才能安心享用。

他很快便打算離開了,臨行前,在段氏身旁停頓了下,道:“先在此暫歇數日,勿憂。”

說罷,出了小院。

段氏看了看邵勳的背影,然後又轉身看着滿院子的女眷,輕輕嘆了口氣。

樑帝三言兩語間,在場諸人之間似乎就生了層無形的壁障。

每個人都在別人面前或主動或被迫地展現了自己真實的一面,透露了內心真實的想法。

現在,她們之間互相看人的眼神都不太一樣了。

他是故意的。

******

離開小院後,邵勳又去了一處地方。

此處原本是個小軍營,被臨時騰空當做監獄,關押了許多慕容宗室、將官。

邵勳坐到院中,一一提審犯人。

最先被帶上來的是慕容運、慕容恪。

慕容運受封西平公,是慕容廆的弟弟,年約五旬,在燕國地位是高,但沒啥權力。

慕容皝突圍時寧可帶上臣子,都沒通知這個叔父,可見一斑。

慕容恪今年不過十四歲,比慕容運的名氣還要小,不過邵勳在對慕容運問話時,大部分注意力還着落在這個少年身上。

他特地把元真帶在身邊,也不知道出於什麼陰暗的心理。但元真樂呵呵地站在父親身後,然後用好奇、不屑的目光看向慕容恪。

“朕雖不嗜殺,可也不會留廢物。君若想自贖,可去遼澤招撫殘衆,可願?”邵勳一點不和他廢話,直截了當地問道。

慕容運猶豫了一下,終於道:“願。”

慕容恪瞥了一眼這個叔祖。

慕容運似乎感受到了侄孫的目光,頭壓得更低了。

“那現在就上路,勿得遲疑。”邵勳擺了擺手,說道。 兩名親兵上來,一左一右將慕容運押走。

邵勳又看向慕容恪。

這是一個相貌俊秀的少年,一點不像武人,誰能想到他歷史上能如此戰績彪炳?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他終究才十四歲而已,或許有軍事上的天賦,但能不能把天賦兌現出來,則是一個問題。

這就像是體育運動,有人年少時天賦異稟,被許多人看好,但最終沒取得什麼大的成就,這類人太多了。

慕容恪若從今日起天天在家種田,他絕對沒可能兌現天賦,或許終老仍是一田舍夫。

邵勳手裡的軍事人才太多了,不差一兩個,更別說慕容氏不值得他信任了。

他又不是苻堅。

“你可願去爲朕招撫降人?”邵勳問道。

慕容恪平靜地看着他,道:“自是不願。”

“比慕容運有骨氣。”邵勳笑道。

慕容恪這麼回答,反倒讓他高看了此人一眼,於是又道:“別說行將覆滅的慕容鮮卑了,便是高句麗、扶餘國,此刻都戰戰兢兢,遼地局勢已然大變。也罷,你若不願,朕也不勉強你。今只問你一句,此戰結束,如何善後?”

“若想善後,繞不過高句麗。”慕容恪說道:“扶餘國小力弱,不足爲懼,可着意拉攏,以抗高句麗。”

邵勳想了一想,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話還真沒錯。

前燕入主鄴城之後,面對人口衆多的黃河以北地區,他們也有那麼一絲惶恐,於是大肆遷徙塞外部落甚至邊塞士族入內——渤海封氏、高氏之流能堅挺到隋唐,不得不說乘了此股東風,畢竟這兩家現在真不是什麼大族。

內遷的部落以慕容鮮卑爲主,宇文鮮卑爲輔,最終在塞外形成了巨大的權力真空,給高句麗人以發展良機。

等到前秦橫空出世,收拾亂局,高句麗已然實力大增,最終與北朝平分平州——到北魏、東魏、北齊時更慘,平州甚至內遷到了幽州境內。

而留在關外的部分宇文鮮卑則慢慢演化成了契丹和奚人,被高句麗多次攻掠,苦不堪言。也就是說,到了那個時候,這些塞外遊牧部落已經不是體制嚴密、亦牧亦耕的高句麗的對手了,縱偶有小勝,長期來看則後勁不足,終至失敗。

隋唐拼了命要打高句麗,不是沒有原因的。再不管管,真不知道會膨脹成什麼樣子——這大概是東北歷史上唯一一個在寒冷的小冰河時期仍然不斷壯大的政權,整個南北朝都是他們國力飛速增長的階段。

“你能看出高句麗的禍害,非常不錯了。”邵勳說道:“慕容氏可有徵討高句麗的計劃?”

“有的。”慕容恪說道:“父兄曾嘗試調動五萬步騎攻高句麗,此國能打的部隊也就五萬人,雙方兵力相當,若能誘其野戰,一戰摧破其精銳,則可兵發丸都。”

“便是打下丸都,也滅不了此國。”邵勳說道。

“正是。”慕容恪道:“但可讓高句麗老實些年頭,不敢西進。”

“不西進,他們就要南下,不過這是後話了。”邵勳說道:“依你看來,如何對付高句麗?”

“以遼人守平州。”慕容恪說道。

“還在爲慕容鮮卑求情呢。”邵勳笑道:“不過也不無道理。棘城諸豪族,哪些人可用?”

平州諸豪族,善後處理原則是又打又拉,即處置一部分抵抗堅決的,獎掖一部分主動歸降的,剩下的再甄別一番,小懲大誡,如此而已。

邊地不能原子化,還是需要豪族鎮守的。

平州那些個士族,別管在中原時如何,去了昌黎、玄菟、遼東後,一個個都往武力強宗的路子上走了。

封奕是相國但他真的一線帶兵衝殺過,還取得了勝利。若封氏沒有北上,他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做這種事情。

已經死去的劉翔,曾經南渡建鄴,與江東士人坐談時,質問他們國土未復,爲何一個個縱酒服散,醉生夢死?

劉翔若不北上,他多半也是這個德性,環境改造人啊。

但具體到留哪些,處罰哪些,卻又有講究了。

邵勳就這樣看着慕容恪。

慕容恪卻搖了搖頭道:“實不知也,若強要說,河間劉佩有大才,便是我亦有所耳聞。”

邵勳微微點頭,問道:“劉佩家於何處?”

“半在棘城,半在玄菟。”

“朕以慕容仁爲玄菟郡公,他卻趁亂收降部落,你怎麼看?”

慕容恪再度沉默。

見邵勳不放過他,只能說道:“陛下若想對抗高句麗乃至宇文氏,慕容鮮卑有大用。”

邵勳不置可否。

這少年能想到大梁朝的敵人不僅僅是高句麗,還有現在的友軍宇文鮮卑,便已經很不錯了,朝中都有人覺得打掉慕容氏就皆大歡喜呢。

以前的敵人可以變爲盟友,盟友也可以變成敵人,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元真,去了棘城好好學學。”邵勳扭頭朝兒子說道。

“知道了。”元真乖巧地應道。

說完,擡頭看了眼慕容恪。

慕容恪也正在觀察他,見狀並沒有避開視線,十分坦然。

邵勳又看向慕容恪,道:“你很有孝心,朕現在就喜歡孝順的少年郎。不要擔心你母親,老老實實,母子必然無事。”

慕容恪應了一聲。

閏月初三,邵勳于軍都陘下詔——

誅封奕、劉翔、陽景、宋回等十餘家豪族滿門男丁,妻女賞賜有功將士;

誅慕輿根、慕輿泥、丘力居、蘭融、慕容軍(家人在棘城)等慕容燕國宗室、貴族滿門男丁,妻女賞賜有功將士;

貶李洪、韓壽、王寓、劉睦、宋該等族爲官奴,妻女沒入掖庭;

餘皆不問,責令其月底前來幽州見駕。

另以慕容翰爲扶余都尉,率已經招撫之部衆,協同草原、東萊二行營掃蕩慕容俊、慕容彪殘餘勢力,閏七月下旬以輕騎北上,掃蕩扶餘國。

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1295章 預先部署第1135章 新衙門開張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1296章 生產製度第1336章 割裂第1107章 登高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七章 陰結少年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828章 偏師第814章 風起第十五章 幕府第886章 改制(下)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1149章 攪動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1104章 閒篇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議第985章 行爲藝術(下)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1133章 看法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1148章 我進來了!(爲盟主血色天明加更)第1218章 威逼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四十章 班師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867章 會見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1349章 處置第1352章 空虛第1305章 三人第1055章 託孤第十八章 相國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九章 頓丘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1141章 小路第863章 震盪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1087章 商屯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807章 太原第1441章 迫降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富貴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838章 微妙的變化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劉裕滅南燕之戰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933章 謀算第870章 商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1289章 走第1273章 風氣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十五章 授旗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
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1295章 預先部署第1135章 新衙門開張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1296章 生產製度第1336章 割裂第1107章 登高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七章 陰結少年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828章 偏師第814章 風起第十五章 幕府第886章 改制(下)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1149章 攪動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1104章 閒篇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議第985章 行爲藝術(下)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1133章 看法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1148章 我進來了!(爲盟主血色天明加更)第1218章 威逼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四十章 班師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867章 會見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1349章 處置第1352章 空虛第1305章 三人第1055章 託孤第十八章 相國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九章 頓丘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1141章 小路第863章 震盪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1087章 商屯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807章 太原第1441章 迫降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富貴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838章 微妙的變化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劉裕滅南燕之戰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933章 謀算第870章 商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1289章 走第1273章 風氣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十五章 授旗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